•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疑问求解 請教一則大塚敬節案例

别想太复杂就行了。
高血压头目眩晕,脉沉弦,挺符合大柴胡汤证的。而大便一日一次不干硬,那就得去掉大黄啊!
降压用钩藤凉肝也是常法,长期用又怕凉肝太过升力不足,故而少佐黄芪以升提。
多简单的思路啊!
恰恰就是当今医病之一,治高血压要不要在吴茱萸汤中加钩藤?
 
恰恰就是当今医病之一,治高血压要不要在吴茱萸汤中加钩藤?
多谢提醒!
五脏皆可致血压高,未必就要用到吴茱萸汤,至于钩藤更是要看情况。
看药理作用用药,简单直观,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
心有定见,有时候也是局限。
 
多谢提醒!
五脏皆可致血压高,未必就要用到吴茱萸汤,至于钩藤更是要看情况。
看药理作用用药,简单直观,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
心有定见,有时候也是局限。
没明白哦,吴汤加钩就是逻辑混乱。吴汤是哪个方向,钩子是哪个方向。
镇肝熄风汤的麦牙茵陈川楝与龙牡赫石,配的好,不是什么都来个反佐。有个朋友黄芪桂枝汤加佛手丹参?看起来加就加吧,也没什么啊。最后结果可想,这是当今医的通病:随手加减。
仅仅是探讨,中医的精微我是门外汉,只是想与朋友们说说心中的疑
 
最后编辑:
每天最快乐的时,就是关注老大的中医书,谢谢分享!老大是个智慧人,黄老书看了,温习好处大大的。
 
没明白哦,吴汤加钩就是逻辑混乱。吴汤是哪个方向,钩子是哪个方向。
镇肝熄风汤的麦牙茵陈川楝与龙牡赫石,配的好,不是什么都来个反佐。有个朋友黄芪桂枝汤加佛手丹参?看起来加就加吧,也没什么啊。最后结果可想,这是当今医的通病:随手加减。
仅仅是探讨,中医的精微我是门外汉,只是想与朋友们说说心中的疑
你也没明白我的意思啊!
别人也不是随手加减的,肯定是有其依据的,或别人的验案或据症状,很多人是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的,就像癌症就加白花蛇舌草,猫爪草,心血管病就是丹参三七,扩张血管就是灯盏花......
除了单味药物的药理作用还有复方的药理作用,现在也在不断地研究明晰中。
虽然我不用但是知道多一点也没害处不是?
 
抛砖引玉查一则资料:
灯盏花
灯盏花内含灯盏花素等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天然化学成分,具有抗凝血,改善微循环,激活心、脑供血,及抗白斑癌变、防治艾滋病、降低Ⅱ型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明目、养颜、祛斑等疗效。灯盏花是 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和脑溢血后遗症最好的天然药物,有效率在95%以上,且毒副作用小。
以灯盏花为主,结合其它中西医疗法,治疗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4] 、多发性神经炎、慢性蛛网膜炎等后遗瘫痪症,有一定疗效。初步观察31例,临床治愈95%,显著好转42%,好转12%,无效10%。其中以脑溢血后遗瘫痪疗效较好。
 
我想,是我没把该说清楚的说明白、清楚、准确。风热上扰,当给邪以出路,仅少阳枢纽不利也不必用大黄。何况经方常是一剂知再剂已,也不是长服的。
江兄写得灯盏花,还有很多,一、主方加对症只要准确,的确是好方法。二、很多好药,因为开发利用不够,常作佐药,甚为可惜。三、只要什么药有用就就改为注射液(或片、胶囊、浓缩丸、颗粒)最是不可理解。
当然,与时俱进,是永远的课题
观念的碰撞,就是学术的进步。
古时有医嘲笑《医林改错》是越改越错。如今活血逐瘀大行其道;嘲笑十三太保方是在孕妇的肚子耍杂耍。并不妨是方成为天下医林嘱目的神方。我虽不思及前人,但愿别罪过前人。阿弥陀佛。
 
最后编辑:
我想,是我没把该说清楚的说明白、清楚、准确。风热上扰,当给邪以出路,仅少阳枢纽不利也不必用大黄。何况经方常是一剂知再剂已,也不是长服的。
江兄写得灯盏花,还有很多,一、主方加对症只要准确,的确是好方法。二、很多好药,因为开发利用不够,常作佐药,甚为可惜。三、只要什么药有用就就改为注射液(或片、胶囊、浓缩丸、颗粒)最是不可理解。
当然,与时俱进,是永远的课题
观念的碰撞,就是学术的进步。
古时有医嘲笑《医林改错》是越改越错。如今活血逐瘀大行其道;嘲笑十三太保方是在孕妇的肚子耍杂耍。并不妨是方成为天下医林嘱目的神方。我虽不思及前人,但愿别罪过前人。阿弥陀佛。
所以这就是中医的魅力所在啊,经验用得好也是名医;
不过医理通透方为大医。
需求不同,行为则异,不好勉强别人吧?

《医林改错》被嘲自有其缘故,但不影响它所出方剂的运用,所谓瑕不掩瑜。
读书本就是择其精华而吸收,不断矫正的过程。
关于王清任《医林改错》也查一段资料在此:
学术见解

王清任强调“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他亲自去坟场、刑场观察尸体,道光十年(1830年)撰成《医林改错》二卷,约3万余字,并绘有25幅脏腑图谱。王清任企图建立“气”、“血”系统,两者不相通,血管中只流血,气管中只行气,主张心脏是气管通路,认为心中无血。《医林改错》内“活血化瘀”的方剂有二十二例,如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等,被称为活血化瘀派的宗师。

历史评价

《医林改错》在医学界褒贬不一,有人说是“集数十载之精神,考正数千年之遗误”,是“稀世之宝”;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是“医林改错,越改越错”,例如《内经》认为尿液是食物中的水液进入大肠后,循下焦渗入膀胱,王清任却批评说:“尿从粪中渗出,其气当臭,尝用童子小便,并问及自饮小便之人,只言味咸,其气不臭……”,又谓“中风者半身无气,半身有气者”。《医林改错》否认三焦,认为本无其事物。王清任虽然实地观察尸体,坚持“亲见脏腑”,却缺乏“系统的实验”精神,亦缺乏“操作典范”,使得书中的结论过于草率,因此严重影响到本书的价值。对于他的评论历来不绝,褒贬不一,各有所重。近代医家刘钟衡(约生于十九世纪末)谓:「王清任先生《医林改错》一书,以独见之智力,辟古人之非,惊喜交集,半生疑窦,一旦豁然。」刘自述他在1884年到上海购买西医书数种,其中看过合信氏之《全体新论》后,发现其中描绘之「骨肉脏腑,半与前书脗合。」所以他给王清任的评价是:「西医于骨肉脏腑逐层剖验,形真体晰,中华向无此条」,而「千载而后,阐发余蕴,实王先生《改错》一书,为之嚆矢也。」可见后来被称为中西医汇通的医家们,在当时也受王书启发;而王书与西医之说有类似之处,它们都对传统中医做出批评,皆对当时的医家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结语

医林改错唯求真,读《医林改错》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是王清任敢于质疑古人,唯真理是求的精神。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学问之成立在信,而学问之进步在疑。非善疑者,不能得真信也。”王清任可谓将探索精神发挥地淋漓精致,因此无论书中理论如何,至少这种精神就值得我们学习。
 
肾源性高血压就是怀疑水肿了,水液代谢有问题,无尿蛋白就排除了肾炎,但是未必能排除水代谢问题,血液里的水排不掉,可能的原因很多,血液里水排不掉,组织液的水也排不掉,治肾病有时候是会用大剂量黄芪的,但是我不确定这种用法的根源在哪里。

血压高,有时候是因为组织液浓度不对,组织液浓度太高,血液对组织液压差就有问题,必须得提高才能保证流通,而组织液浓度不对,有些可能是肾那里泌尿有问题,而有些则是细胞新陈代谢不对,比如糖尿病,虽然未必是糖尿病,但是细胞不消耗水谷精微,那么堆积在组织液的这些物质肯定影响人体血液的流通性,用黄芪可以让细胞新陈代谢加快,那么改善了这部分就有可能减轻淤堵的问题,这是一个方向。
1667223226630.png


金寿山谈选药
 
病毒性心肌炎独用生黄芪

五脏相关嘛,
补肺气也能减轻心脏的肺循环负荷。

病毒性心肌炎遇到西医用中成药的话,
大多会开[补心气口服液]:黄芪、人参、石菖蒲、薤白。
 
肾源性高血压就是怀疑水肿了,水液代谢有问题,无尿蛋白就排除了肾炎,但是未必能排除水代谢问题,血液里的水排不掉,可能的原因很多,血液里水排不掉,组织液的水也排不掉,治肾病有时候是会用大剂量黄芪的,但是我不确定这种用法的根源在哪里。

血压高,有时候是因为组织液浓度不对,组织液浓度太高,血液对组织液压差就有问题,必须得提高才能保证流通,而组织液浓度不对,有些可能是肾那里泌尿有问题,而有些则是细胞新陈代谢不对,比如糖尿病,虽然未必是糖尿病,但是细胞不消耗水谷精微,那么堆积在组织液的这些物质肯定影响人体血液的流通性,用黄芪可以让细胞新陈代谢加快,那么改善了这部分就有可能减轻淤堵的问题,这是一个方向。
使用黃耆的概念應該是類似 七味降下湯的方義
七物降下湯是應用在虛性高血壓的體質
 
脉弦就是饮?主风的脉是什么?风的表现是什么?
 
脉弦就是饮?主风的脉是什么?风的表现是什么?

《伤寒论》太阳中风或太阳伤寒,脉浮缓或者浮紧。

无痰不作眩,{风眩}也夹痰,脉弦者必有痰饮。
 
风为百病之长,风性动摇不定,风性走窜,外邪入内与内邪合病 ,为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