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本草发挥 福建中草药精选版

[植物]石菖蒲
[拼音]shi chang pu
[药名]石菖蒲
[别名]山菖蒲,水剑草,石蜈蚣
[基源]为天南星科菖蒲属石菖蒲的根茎。
[学名]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采制]秋冬挖根,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生境]生于山谷、山涧及泉流的水石间。
[性味]性温,味辛、苦。
[归经]心经,胃经。
[功能]豁痰开窍,宁心安神,化湿和中,健胃杀虫,理气活血。
[主治]癫痫,突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3~6克。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禁忌]阴虚阳亢者忌服。
[应用]①卒中不语,口眼歪斜,小儿惊风:鲜石菖蒲15克,冰糖15克,水煎服。②久痢不止:石菖蒲、党参、石莲子、茯苓各9克,水煎服。③水肿:鲜石菖蒲150克,黄豆适量,水煎服。④胸腹胀闷疼痛,胃口不开:石菖蒲、吴茱萸、制香附,水煎服。
[附注]石菖蒲的叶和花蕾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菖蒲叶和石菖蒲花&菖蒲叶治疥疮,大风疮。外用煎洗&石菖蒲花有调经行血的功能。内服煎汤1.5~3克。
[备注]同属变种植物细叶菖蒲(钱菖蒲)的根茎亦做石菖蒲入药。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草药大典。
石菖蒲.jpg
 
[植物]灯台莲 ☆
[拼音]deng tai lian
[药名]灯台莲
[别名]路边黄,蛇包谷,老蛇包谷
[基源]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灯台莲或全缘灯台莲的根茎。
[学名]Arisaema sikokianum Fuanch. et Sav.
[采制]夏秋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200~1500的山坡林下或谷沟岩石上。
[性味]性温,味苦、辛,有毒。
[归经]肝经,肺经。
[功能]燥湿化痰,熄风止痉,消肿止痛。
[主治]痰湿咳嗽,风痰眩晕,癫痫,中风,口眼歪斜,破伤风,痈肿,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3~6克。外用捣敷或研粉醋调敷。
[禁忌]阴虚燥咳和孕妇禁用。
[考证]中华本草。
灯台莲.png
 
[植物]异叶天南星 ★
[拼音]yi ye tian nan xing
[药名]天南星
[别名]独脚莲,狗爪半夏,南星
[基源]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异叶天南星的块茎。
[学名]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
[采制]秋冬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
[生境]野生于山沟边及较阴湿林下,亦有栽培。
[性味]性温,味苦、辛,有大毒。
[归经]肝经,肺经,脾经。
[功能]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主治]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鲜品外用治痈肿,蛇虫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3~9克(本品有大毒,内服需经炮制,不可过量,宜久煎去毒)。外用研末醋或酒调敷。
[禁忌]孕妇忌服。
[应用]①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痛:生南星、老姜、生菖蒲各适量,捣烂敷患处。②毒蛇咬伤,肿毒疮疖:鲜天南星,捣烂外敷。
[备注]同属植物东北南星和一把伞南星的块茎亦做天南星入药。
[考证]中国药典&中草药大典。
异叶天南星.jpg
 
[植物]卜芥 ☆
[拼音]bo jie
[药名]卜芥
[别名]尖尾芋,独角莲,假海芋
[基源]为天南星科海芋属卜芥的根茎。
[学名]Alocasia cucullata ( Lour. ) schott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炮制]刮净外皮的毛和黑皮,切成丝条。每斤加食盐1.2~1.5两拌炒,炒至灰青色,水汽干,折断面中心无白心时,去静盐屑即可。
[生境]常见栽培,亦有逸为野生。
[性味]性大寒,味微苦,有毒。
[归经]肺经。
[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止痛。
[主治]流感,钩端螺旋体病,瘰疬,蜂窝组织炎,慢性骨髓炎,毒蛇咬伤,毒蜂蛰伤,一切肿毒初起。
[用法]内服煎汤3~9克,鲜品30~60克(须炮制,宜久煎2h以上)。外用捣敷。
[应用]①预防稻田皮炎:卜芥20斤捶烂,与石灰5斤混匀,加水浸过药面,3日后去渣,在下田前用药液涂擦四肢浸水部位。②毒蛇咬伤:用卜芥块根去外皮,切片加食盐少许,共炒黄焙干,研末装入胶囊,每粒3分。成人每日3次,每次1粒。危重病人可半小时服1次,连服8次后改为每小时服1次。以后视病情逐渐延长给药时间,每隔2~4小时服1次,直至症状消失。小儿计量酌减。卜芥对血液循环型,混合毒型及神经毒型的蛇咬伤均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对五步蛇,小眼镜蛇,竹叶青蛇咬伤患者疗效显著。③钩端螺旋体病:鲜卜芥块根半斤,去皮切片,加食盐少许炒干,加水1000ml,煎成250ml,为1日量,2次分服。儿童酌减,服至痊愈为止。治疗103例,治愈率93.20%,除对肺出血型疗效较差外,其他类型体温平均2.2日恢复正常。
[考证]中华本草。
尖尾芋.jpg
 
[植物]海芋 ★
[拼音]hai yu
[药名]海芋
[别名]广东狼毒,痕芋头,野芋头
[基源]为天南星科海芋属海芋的根茎。
[学名]Alocasia macrorrhiza(L.)Schott
[采制]全年可挖,去掉外层粗皮,切片,置于清水中浸漂5~7天,多次换水,取出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村边,沟边或林下阴湿地。
[性味]性寒,味辛,有大毒。
[归经]心经,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疟疾,腹痛吐泻,肠伤寒,风湿痛,疝气,痈疽肿毒,萎缩性鼻炎,瘰疬,疔疮,疥癣,蛇犬咬伤等症。
[用法]内服煎汤3~9克。外用捣敷。
[禁忌]体虚者忌服。
[注意]①煎药时,要先将本品置锅内加少许大米,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冒白烟时,然后趁热加水久煎2小时以上,除去其毒,方能内服。鲜用者要久煎5小时以上。②外敷时切勿接触健康皮肤,免致红肿麻痒。③内服需经医师指导。④有大毒,在加工剥皮或切片时,要以布或纸垫手,以免中毒。
[应用]①肺结核:鲜海芋500克,加水5kg,久煎浓缩至0.5kg,加糖,每次服10~15ml,每日3次。②鼻咽癌喉部放射性黏膜炎:鲜海芋120克去皮,以布袋包裹,吊离锅底,文火蒸2小时以上。③肠伤寒:海芋120g,加米30g及生锈铁钉2枚炒黄,水煎服。④痈肿疮疖:海芋鲜根茎适量,加酒30g捣烂,敷患处。⑤对口疮:海芋鲜根茎适量,明矾少许,同捣烂敷患处。
[附注]海芋的果实亦供药用,习称野芋实。性温,味辛,有小毒。有行气止痛的功能。治小肠疝气。内服煎汤3~9克。
[考证]中草药大典&中华本草&黔版系列中草药彩色图谱第5册。
海芋.jpg
 
[植物]野芋 ☆
[拼音]ye yu
[药名]野芋
[基源]为天南星科芋属野芋的块茎。
[学名]Colocasia esculentum var. antiquorum(Schott)Hubbard.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溪沟边林下阴湿处。
[性味]性寒,味辛,有毒。
[功能]解毒消肿,散瘀止痛。
[主治]痈肿疔毒,痔疮,颜面神经麻痹,乳痈,疥癣,蛇虫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外用鲜品捣敷或干品磨汁涂。
[注意]本品有毒,禁生服。误食中毒表现为咽喉发热、喉痒、口腔肿胀、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昏迷等。
[应用]①颜面神经麻痹:野芋块茎煮熟捣烂,生姜适量捣汁,取生姜汁涂于患侧皮肤,然后在敷上野芋。②疔疮肿毒:鲜野芋、鲜蔊菜各适量,捣烂取汁,外敷患处。③皮癣瘙痒:野芋、土大黄适量,醋煎取汁,外敷患处。④乳痈肿毒:鲜野芋、鲜三匹风适量,捣烂取渣,外敷患处。⑤指疔:鲜野芋叶、鲜旱莲草等分,白矾少许,同捣烂外敷。⑥无名肿毒初起:鲜野芋叶捣烂如泥,外敷患处。
[附注]野芋的叶亦供药用,亦称野芋叶。性寒,味辛,有毒。有消肿止痛的功能。治疔疮肿毒,蜈蚣、毒蜂、毒蛇咬伤。外用鲜品捣敷。
[考证]泉港本草&黔版系列中草药彩色图谱第5册&江西中草药手册。
野芋.jpg
 
[植物]芋
[拼音]yu
[药名]芋头
[别名]毛芋,芋艿
[基源]为天南星科芋属芋的块茎。
[学名]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
[采制]8~9月间采挖,去净须根及地上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亦有逸出野生于潮湿地带和水沟边。
[性味]性平,味甘、辛。
[归经]肠经,胃经。
[功能]健脾补虚,散结解毒。
[主治]脾胃虚弱,纳少乏力,消渴,腹中痞块,肿毒,赘疣,鸡眼,疥癣,烫火伤。
[用法]内服煎汤60~120克。外用捣敷或醋磨涂。
[禁忌]无炎症及出血者忌用芋头花。
[应用]①牛皮癣:大芋头、生大蒜,共捣烂敷患处。②便血日久:芋根12克,水煎服。白痢兑白糖,红痢兑红糖。③黄水疮:芋苗晒干,烧存性研搽。④腹泻痢疾:芋梗、陈萝卜根、大蒜,水煎服。⑤吐血:芋头花15~30克,炖猪肉服。⑥子宫脱垂,小儿脱肛,痔核突出:鲜芋头花3~6朵,炖陈腊肉服。
[附注]芋的叶,叶柄和花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芋叶,芋梗和芋头花&芋叶性平,味甘、辛。归肝经,心经,脾经。有止泻,敛汗,消肿毒的功能。治泄泻,自汗,盗汗,痈疽肿毒。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汁涂或捣敷&芋梗性平,味辛。归心经,脾经。有祛风利湿,解毒化瘀的功能。治腹泻,痢疾,无名肿毒,蛇虫咬伤,蛇头疔。内服煎汤鲜品15~60克。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撒&芋头花性平,味辛,有毒。归胃经,大肠经。有理气止痛,散瘀止血的功能。治气滞胃痛,噎嗝,吐血,子宫脱垂,小儿脱肛,内外痔,鹤膝风。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
[考证]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芋.jpg
 
[植物]野魔芋 ☆
[拼音]ye mo yu
[药名]魔芋,蒟蒻
[别名]鬼芋,鬼蜡烛,花杆南星
[基源]为天南星科魔芋属野魔芋的块茎。
[学名]Amorphophallus variabilis BI.
[采制]10~11月采收,挖起块茎,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疏林下、林缘、溪边或栽培于园圃。
[性味]性寒,味苦、辛,有毒。
[功能]化痰消积,解毒散结,行瘀止痛。
[主治]痰饮咳嗽,积滞,疟疾,瘰疬,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丹毒,烫火伤,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需久煎2小时以上)。外用捣敷或磨醋涂。
[注意]①不宜生服。②内服不宜过量。③误食生品和炮制品或过量服用易产生中毒。④外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起泡。
[应用]①久疟不愈:蒟蒻、何首乌,炖鸡服。②脑部癌肿:蒟蒻30克,先煎2小时,再加苍耳草、贯众各30克,蒲黄根、七叶一枝花各15克,煎汤,滤取清汁服。③鼻咽癌:蒟蒻30克,先煎2小时,再加枸杞根、鸭跖草各30克,七叶一枝花15克,煎汤,滤取清汁服。④淋巴肉瘤:蒟蒻30克,先煎2小时,再加黄药子、天葵子、红木香、七叶一枝花各15克,煎汤,滤取清汁服。⑤甲状腺癌:蒟蒻30克,先煎2小时,再加苍耳草、贯众各30克,蒲黄根、海藻、玄参各15克,煎汤,滤取清汁服。⑥丹毒:蒟蒻捣烂拌入嫩豆腐,敷患处。⑦跌打扭伤肿痛:鲜蒟蒻适量,酌加韭菜、葱白、黄酒同捣烂,敷患处。⑧毒蛇咬伤:鲜蒟蒻、青木香、半边莲各等量,共捣烂,外敷伤口周围及肿处。⑨眼镜蛇咬伤(局部迅速红肿起泡剧痛):鲜蒟蒻适量,鲜土半夏根茎2个,黄连少许,捣烂外敷。另外用蒟蒻花茎30~60克,鲜生姜30克,捣烂绞汁,第二次米泔水适量冲服。⑩脚癣:蒟蒻块茎切片,磨擦患处。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野魔芋.jpg
 
[植物]广东万年青 ☆
[拼音]guang dong wan nian qing
[药名]粤万年青
[别名]土千年健,大叶万年青
[基源]为天南星科广东万年青属广东万年青的根茎和叶。
[学名]Aglaonema modestum Schott ex Engl.
[采制]秋后挖根茎,夏末采茎叶,鲜用或根切片或茎叶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林下溪边阴湿处,亦有栽培。
[性味]性寒,味辛、微苦,有毒。
[功能]清热凉血,消肿拔毒,止痛。
[主治]咽喉肿痛,白喉,肺热咳嗽,吐血,热毒便血,疮疡肿毒,蛇犬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6~15克。外用捣汁含漱、捣敷或煎洗。
[禁忌]孕妇忌服。
[应用]①咽喉肿痛:粤万年青鲜根茎捣烂绞汁9~15克,加冷开水少许含漱。②白喉:粤万年青鲜叶6~15克,捣烂,水煎服。③吐血:粤万年青45克,红枣7枚,水煎服。④痈肿:粤万年青鲜根茎适量,红糖少许,捣烂敷患处。⑤疯狗咬伤:鲜粤万年青120克,白糖120克,捣烂绞汁冲白糖及开水服。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广东万年青.jpg
 
[植物]犁头尖 ☆
[拼音]li tou jian
[药名]水半夏
[别名]土半夏,独角莲,小野芋
[基源]为天南星科独角莲属犁头尖的块茎。
[学名]Typhonium divaricatum(L.)Decne.
[采制]秋季采挖,洗净,通常鲜用。
[生境]生于原野阴湿地。
[性味]性温,味苦、辛,有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解毒消肿,散瘀止血。
[主治]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创伤出血,乳痈,疔疮,疥癣,血管瘤,腮腺炎。
[用法]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禁忌]阴虚燥咳及孕妇禁用。
[注意]本品有毒,不作内服,仅外用。
[应用]①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创伤出血:水半夏适量,捣烂敷患处。②带状疱疹,甲沟炎:水半夏捣烂取汁调雄黄末,涂搽患处。③疔疮,疥癣,皮癣:鲜水半夏适量,捣烂敷患处。
[考证]中华本草&中草药大典。
犁头尖.jpg
 
[植物]藤桔&石柑子 ☆
[拼音]teng ju
[药名]石柑子
[别名]石气柑,爬山蜈蚣,铁斑鸠
[基源]为天南星科石柑属藤桔的全草。
[学名]Pothos angustifolium Presl
[采制]春夏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阴暗湿润的地方,以气根攀登于石上或树上。
[性味]性平,味苦、辛,有小毒。
[归经]肝经,胃经。
[功能]行气止痛,消积,祛风湿,散瘀解毒。
[主治]心胃气痛,疝气,小儿疳积,食积胀满,血吸虫晚期肝脾肿大,风湿痹痛,脚气,跌打损伤,骨折,中耳炎,耳疮,鼻窦炎。
[用法]内服煎汤3~15克,或浸酒。外用捣敷、浸酒搽或捣汁滴。
[禁忌]孕妇忌服。
[应用]①小儿疳积:石柑子全株3~6g,蒸猪肝吃。②食积饱涨:石柑子15g,鸡屎藤30g,香通草12g,水煎服。③风湿筋骨疼痛:石柑子、飞龙掌血、大血藤、常春藤各15g,水煎服。
[考证]中华本草&黔版系列中草药彩色图谱第5册。
藤桔.png
 
[植物]大薸
[拼音]da piao
[药名]大浮萍
[别名]肥猪草,猪姆莲,大浦藻
[基源]为天南星科大薸属大薸的全草。
[学名]Pistia stratiotes L.
[采制]夏季采收,除去须根,鲜用或晒干。
[生境]野生于平静的淡水湖泊和沟渠中,亦有栽培。
[性味]性寒,味辛。
[归经]肺经,脾经,肝经。
[功能]疏风透疹,利尿除湿,凉血活血。
[主治]风热感冒,麻疹不透,荨麻疹,血热瘙痒,汗斑,湿疹,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臁疮,丹毒,无名肿毒,跌打肿痛。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禁忌]孕妇及非实热实邪者禁用。
[应用]①血热身痒:大浮萍150克,忍冬藤150克,地菍120克,水龙150克,土荆芥120克,樟树叶90克(均鲜品),煎水洗。②跌打伤肿:鲜大浮萍,酌加冰糖捣烂,加热外敷。③荨麻疹:大浮萍、胡麻、皂角刺、白蒺藜、海桐皮各9~15克,水煎服。④水臌:大浮萍、白糖各120克,清水3碗,煎成1碗,分2次服,服后大量排尿,肿胀便消,忌食盐。
[备注]本品可代浮萍入药。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大薸.jpg
 
[植物]紫万年青
[拼音]zi wan nian qing
[药名]蚌兰花
[别名]紫背万年青,紫锦兰
[基源]为鸭跖草科紫万年青属紫万年青的花。
[学名]Rhoeo discolor ( L. Her. ) Hance
[采制]夏季采收,晒干或将花蒸约10分钟再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于庭园或花圃。
[性味]性凉,味甘、淡。
[功能]清肺化痰,凉血止血,解毒止痢。
[主治]肺热咳喘,百日咳,咯血,鼻衄,血痢,便血,瘰疬。
[用法]内服煎汤10~15克,或干花20~30朵。
[应用]①感冒咳嗽,咳痰带血,百日咳,鼻衄,菌痢:干蚌花20~30朵,水煎服。②便血,咳血:蚌花20~30朵,猪瘦肉适量,炖服。③血痢:蚌花10~15克,水煎服。
[附注]紫万年青的叶亦供药用,习称蚌兰叶。性凉,味甘、淡。有清热,止血,祛瘀的功能。治肺热咳嗽,吐血,便血,尿血,痢疾,跌打损伤。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可用至60克。外用捣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紫背万年青.jpg
 
[植物]吊竹梅
[拼音]diao zhu mei
[药名]吊竹梅
[别名]红竹仔草,白带草,红舌草
[基源]为鸭跖草科紫万年青属吊竹梅的全草。
[学名]Zebrina pendula Schnizl.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亦有逸为野生。
[性味]性寒,味甘、淡。
[归经]肺经,大肠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主治]肾炎水肿,小便不利,淋症,痢疾,带下,咯血,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痈疮肿毒,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60~9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
[禁忌]体弱虚寒者和孕妇忌服。
[应用]①咳血:鲜吊竹梅60~90克,猪肺120克,酌加水煎成1碗,饭后服,日2次。②淋病:鲜吊竹梅60~120克,酌加水煎成1碗,饭前服,日2次。③白带:鲜吊竹梅60~120克,冰糖 30克,淡菜30克,酌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2次。④慢性痢疾:吊竹梅150克,白米30克,同炒至半成炭为度,水煎,分3次服。⑤急性结膜炎:吊竹梅60克,一点红30克,共捣烂,外敷患处。⑥蛇咬伤:鲜吊竹梅适量,捣烂外敷患处。⑦咯血,吐血:吊竹梅、土大黄各30g,水煎服。⑧热淋涩痛,小便短赤:吊竹梅、八重葎、毛蜡烛各20g,水煎服。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黔版系列中草药彩色图谱第6册。
吊竹梅.jpg
 
[植物]大苞水竹叶
[拼音]da bao shui zhu ye
[药名]痰火草
[别名]围夹草,癌草,青竹壳菜
[基源]为鸭跖草科水竹叶属大苞水竹叶的全草。
[学名]Murdannia bracteata(C. B. Clarke)O. kuntze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500~850m的水沟边及密林下。
[性味]性凉,味甘、淡。
[功能]化痰散结,清热通淋。
[主治]瘰疬痰核,热淋。
[用法]内服煎汤30~60克。
[考证]中华本草。
大苞水竹叶.jpg
 
[植物]裸花水竹叶
[拼音]luo hua shui zhu ye
[药名]红毛草
[别名]地韭菜,天芒针,地蓝花
[基源]为鸭跖草科水竹叶属裸花水竹叶的全草。
[学名]Murdannia malabaricum(L.)Bruckn.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潮湿的沟边或荒地。
[性味]性凉,味甘、淡。
[归经]肺经,胃经。
[功能]清肺热,凉血解毒。
[主治]肺热咳嗽,咳血,吐血,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痈疮肿毒。
[用法]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或绞汁。外用捣敷。
[应用]①乳痈红肿:红毛草、野菊花叶、水苋菜、芙蓉叶、马蹄草各适量,共捣绒包敷患处。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裸花水竹叶.jpg
 
[植物]水竹叶
[拼音]shui zhu ye
[药名]水竹叶
[别名]水叶草,鸡舌草,鸡舌癀
[基源]为鸭跖草科水竹叶属水竹叶的全草。
[学名]Murdannia triguetra ( Wall. ) Bruckn.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阴湿地、水稻田中或水边。
[性味]性寒,味甘。
[归经]肺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解毒,利尿。
[主治]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喘咳,咳血,热淋,热痢,痈疖疔肿,蛇虫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
[应用]①肺炎高热喘咳:鲜水竹叶15~24克,酌加水煎,调蜜服,日2次。②肠热下痢赤白:鲜水竹叶30克,洗净,煎汤调乌糖少许内服。③小便不利:鲜水竹叶30~60克,酌加水煎,调冰糖内服,日2次。④口疮舌烂:鲜水竹叶60克,捣汁,开水1杯,漱口,约5~6分钟,1日数次。⑤疮疖:鲜水竹叶90克,冰糖15克,炖服。并将药渣敷患处。⑥指头炎未成脓者:鲜水竹叶茎叶1握,醪糟少许,共捣烂外敷。⑦鸡眼:鲜水竹叶和冬蜜捣烂敷患处,日换2~3次。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水竹叶.jpg
 
[植物]饭包草
[拼音]fan bao cao
[药名]马耳草,竹叶菜
[别名]千日晒,火柴头,竹叶菜
[基源]为鸭跖草科鸭跖草属饭包草的全草。
[学名]Commelian hengalensis 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野生于村边、路旁的潮湿地。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主治]热病发热,烦渴,咽喉肿痛,热痢,热淋,痔疮,疔疮痈肿,蛇虫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或煎洗。
[应用]①小便不通,淋沥作痛:竹叶菜30~60克,酌加水煎,可代茶常饮。②赤痢:鲜饭包草60~90克,水煎服。③疔疮肿毒,红肿疼痛:竹叶菜1握,以冷开水洗净,和冬蜜捣匀敷贴,日换2次。④蛇伤:鲜竹叶菜,以冷开水洗净,捣烂绞汁冷服,渣敷伤部。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饭包草.jpg
 
[植物]竹节菜
[拼音]zhu jie cai
[药名]竹节草
[别名]翠蝴蝶,笪竹花,竹蒿草
[基源]为鸭跖草科鸭跖草属竹节菜的全草。
[学名]Commelina diffusa Burm.f.
[采制]6~7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路旁、田边、河岸、宅旁、山坡或林缘阴湿处。
[性味]性寒,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
[主治]疮疖痈肿,咽喉肿痛,热痢,白浊,小便不利,外伤出血。
[用法]内服煎汤10~20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或研末。
[应用]①小便不利:竹节草、车前草各60g,水煎代茶饮。②咯血,吐血:鲜竹节草、鲜白茅根各20g,水煎服。
[考证]中华本草&黔版系列中草药彩色图谱第6册。
竹节菜.jpg
 
[植物]鸭跖草
[拼音]ya zhi cao
[药名]鸭跖草
[别名]竹节菜,鸡舌草,竹叶菜
[基源]为鸭跖草科鸭跖草属鸭跖草的全草。
[学名]Commelina communis 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扎把晒干。
[生境]生于水沟边、原野湿地。
[性味]性寒,味甘、淡。
[归经]肺经,胃经,小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主治]风热感冒,高热不退,咽喉肿痛,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肾炎水肿,痈肿疔毒。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60~90克。外用捣敷。
[应用]①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鸭跖草、蒲公英、桑叶各30克,水煎服。②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鲜鸭跖草30克,水煎服或捣烂取汁,含咽。③流感:鸭跖草30克,紫苏、马兰根、竹叶、麦冬各9克,豆豉15克,水煎服。④四肢水肿:鸭跖草15克,赤小豆60克,水煎服。⑤黄疸型肝炎:鸭跖草120克,猪瘦肉60克,水炖,服汤食肉,每日一剂。⑥高血压:鸭跖草30克,蚕豆花9克,水煎当茶饮。
[考证]中华本草&中草药大典。
鸭跖草.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