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
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
详情查看
您正在使用一款已经过时的浏览器!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请尝试升级或使用
其他浏览器。
[植物]树参
[拼音]shu shen
[药名]枫荷梨,半枫荷
[别名]枫荷桂,半荷枫,偏荷枫
[基源]为五加科树参属树参的根、树皮或茎枝。
[学名]Dendropanax dentiger(Harms ex Diels)Merr.
[采制]秋冬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生境]生于阴湿的常绿阔叶林中或山坡灌丛。
[性味]性温,味甘、辛。
[归经]肝经,肺经。
[功能]祛风除湿,舒筋活血。
[主治]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扭挫伤,刀伤出血。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大剂量可用至45克。外用捣敷或煎洗。
[禁忌]孕妇忌服。
[应用]①风湿痹痛:枫荷梨根、钩藤根各30g,牛七根、桂枝各9克,红糖、米酒为引,水煎当茶饮。连服3天,停药2天,为1疗程,连续服5个疗程。②陈伤,风湿性关节炎:枫荷梨根、虎杖根、红楤木根、菝葜根各1斤,木通半斤,加烧酒6斤,浸7天,既成风湿酒,每天饮1小杯。③偏瘫:枫荷梨根30~60克,水煎服,连服1个季度。④偏头痛:枫荷梨茎60克,水煎去渣,煮鸡蛋1个,服汤食蛋。⑤月经不调:枫荷梨根15克,酒炒,水煎空腹服,每日1剂。
[备注]①同属植物变叶树参亦同等入药。②半枫荷条请参考梧桐科翻白叶树。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
[植物]鹅掌藤
[拼音]e zhang teng
[药名]七叶莲
[别名]汉桃叶,七加皮,七叶藤
[基源]为五加科鹅掌柴属鹅掌藤的根或茎叶。
[学名]Schefflera arboricola Hagata
[采制]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山谷或阴湿的疏林中,亦有栽培。
[性味]性温,味辛、微苦。
[功能]祛风止痛,活血消肿。
[主治]风湿痹痛,头痛,牙痛,脘腹疼痛,痛经,产后腹痛,跌打肿痛,骨折,疮肿。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或泡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禁忌]气血虚弱者、孕妇慎服。
[应用]①风湿关节痛:七叶莲、红龙船花叶、大风艾各适量。共捣烂,用酒炒热后,敷患处,用布包扎。②跌打损伤:七叶莲、酒糟各适量,共捣烂,用芭蕉叶包好煨暖,敷患处。③外伤出血:七叶莲适量,捣烂敷患处。④各种疼痛:七叶莲9克,水煎服。
[备注]同属植物密脉鹅掌柴亦同等入药。
[考证]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植物]鹅掌柴
[拼音]e zhang chai
[药名]鸭脚木皮
[别名]江某,鸭母树
[基源]为五加科鹅掌柴属鹅掌柴的根皮或树皮。
[学名]Schefflera octophylla(Lour.)Harms
[采制]全年可剥皮,洗净,晒干。
[生境]生于山地、沟边的疏林或灌木丛中。
[性味]性凉,味苦、涩,气微香。
[功能]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酒。外用煎洗或酒炒敷。
[禁忌]①孕妇忌服鸭脚木根。②虚寒者及孕妇均忌服鸭脚木皮和鸭脚木叶。
[应用]①红白痢疾:鸭脚木皮去外皮,洗净,一蒸一晒,用120克水煎服。②风湿骨痛:鸭脚木皮180克,浸酒300克,每日服2次,每次15~30克。③烧伤:鲜鸭脚木叶适量,捣烂取汁用棉签蘸涂患处。另取鸭脚木叶60克,水煎服。④解木薯和断肠草中毒:鸭脚木树皮250克,捣烂煎汤服后,再服植物油50~100克。⑤跌打肿痛:鸭脚木叶3斤,岗松叶1斤,晒干研末,米汤调为丸,每丸3克,酒化内服或外涂,每日服3次,每次服3丸。
[附注]鹅掌柴的根和叶亦供药用。分别习称鸭脚木根和鸭脚木叶&鸭脚木根性平,味淡、微苦。有疏风清热,除湿通络的功能。治感冒,发热,妇女热病夹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内服煎汤3~9克,或浸酒。外用捣敷、煎洗或研末调敷&鸭脚木叶性凉,味苦、辛。有接骨止痛,消肿止血的功能。治风湿骨痛,跌打肿痛,骨折,刀伤,烧伤。内服煎汤9~15克,或研末为丸。外用捣汁涂或酒炒敷。
[考证]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
[植物]头序楤木
[拼音]tou xu song mu
[药名]楤木
[别名]毛叶楤木,雷公种,牛尾木
[基源]为五加科楤木属头序楤木的根皮或茎皮。
[学名]Aralia dasyphylla Miq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生境]生于林中、林缘和向阳山坡。
[性味]性平,味苦、辛。
[功能]祛风除湿,利尿消肿,活血止痛。
[主治]肝炎,淋巴结肿大,肾炎水肿,糖尿病,白带,风湿关节痛,胃痛,腰腿痛,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9~30g。
[禁忌]孕妇忌服。
[应用]①肝硬化腹水:楤木叶15g,瘦猪肉2两,同炖食。②关节风气痛:楤木根白皮15g,加水1碗,黄酒半碗,煎成1碗,早晚各服1剂,连服3天,痛止后再服3天。③肾炎水肿:楤木根3~60g,酌加水煎,日服2次。④虚肿:楤木根皮30g,炖肉,不放盐食。⑤胃痛,胃溃疡,糖尿病:楤木根皮9~15g,水煎,连服数日。⑥遗精:楤木根皮30g,水煎去渣,加猪瘦肉炖服。⑦红崩白带:楤木根120g,水2大碗,煎至1中碗,去渣,甜酒为引,煎服。⑧风热咳嗽:楤木根9g,果上叶6g,水煎服。⑨痔疮:楤木鲜根120g,炖猪肉半斤,分3次服,⑩腰椎挫伤:鲜楤木根皮30~60g,猪蹄1只,水炖,食肉喝汤。另用楤木根适量,煎水外擦。
[附注]①头序楤木的根或根皮,树皮的韧皮部,嫩叶和花亦供药用。分别习称楤木根,楤木白皮,楤木叶和楤木花&楤木根性平,味辛。有祛风湿,利小便,散瘀消肿的功能。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肝炎,胃痛,淋浊,血崩,跌打损伤,瘰疬,痈肿。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楤木白皮性温,味微咸。归肝经,心经,肾经。有祛风湿,散瘀血的功能。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内服煎汤9~15g。外用捣敷&楤木叶性平,味甘、微苦。有利水消肿,解毒止痢的功能。主治肾炎水肿,臌胀,腹泻,痢疾,疔疮肿毒。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楤木花性平,味苦、涩。有止血的功能。主治吐血。内服煎汤9~15g。②楤木的茎枝亦供药用,习称鸟不宿。有追风定痛,行气活血的功能。主治风湿痹痛,胃痛。内服煎汤9~15g。外用煎洗。
[备注]做楤木入药的尚有同属植物楤木和白背叶楤木。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植物]黄毛楤木
[拼音]huang mao song mu
[药名]鸟不企
[别名]鹊不踏,大鹰不扑,刺葱树
[基源]为五加科楤木属黄毛楤木的根。
[学名]Aralia decaisneana Hance
[采制]秋后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400~1200m的杂木林中。
[性味]性平,味苦、辛。
[功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经,解毒消肿。
[主治]风热感冒头痛,咳嗽,风湿痹痛,腰腿酸痛,湿热黄疸,水肿,淋浊,带下,闭经,产后风痛,跌打肿痛,胃脘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用法]内服煎汤6~15克,或泡酒。外用捣敷。
[禁忌]孕妇禁服。
[附注]黄毛楤木的叶亦供药用,亦称鸟不企叶。性平,味甘。有平肝,解毒的功能。治头目眩晕,肿毒。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
[考证]中华本草。
[植物]幌伞枫
[拼音]huang san feng
[药名]大蛇药
[别名]五加通,富贵树,凉伞木
[基源]为五加科幌伞枫属幌伞枫的根、树皮或叶。
[学名]Heteropanax fragrans(Roxb.)Seem.
[采制]秋冬挖根或剥取树皮,叶全年可采,根或树皮鲜用或根切片晒干,叶通常鲜用。
[生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森林中,庭院中偶有栽培。
[性味]性凉,味苦。
[功能]凉血止血,消肿止痛。
[主治]感冒发热,中暑头痛,痈疖肿毒,瘰疬,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或煎洗。
[考证]中华本草。
[植物]八角金盘 ☆
[拼音]ba jiao jin pan
[药名]八角金盘
[别名]手树,金刚纂
[基源]为五加科八角金盘属八角金盘的叶或根皮。
[学名]Fatsia japonica(Thunb.)Dexcne. Et Planch.
[采制]夏秋采叶,全年采根皮,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作观赏植物。
[性味]性温,味苦、辛,有小毒。
[功能]化痰止咳,散风除湿,化瘀止痛。
[主治]咳嗽痰多,风湿痹痛,痛风,跌打损伤。
[用法]内服煎汤1~3克。外用捣敷或煎汤熏洗。
[禁忌]孕妇慎服。
[考证]中华本草。
[植物]通脱木
[拼音]tong tuo mu
[药名]通草
[别名]大通草,通大海,通花五加
[基源]为五加科通脱木属通脱木的茎髓。
[学名]Tetrapanax papyriferus ( Hook. ) K. Koch
[采制]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
[生境]生于向阳肥厚的土壤中,或栽培于庭园。
[性味]性微寒,味甘、淡。
[归经]肺经,胃经。
[功能]清热利水,通乳。
[主治]淋症涩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湿温病,小便短赤,产后乳少,经闭,带下。
[用法]内服煎汤2~5克。
[禁忌]①气阴两虚,内无湿热及孕妇慎服通草。②气虚无湿热及孕妇慎服通花根。
[应用]①催乳:通草、土人参,炖猪脚食。②男子阴囊下坠,经常不收:通花花60克,煎水,煮醪糟服。
[附注]通脱木的根,花蕾和花粉亦供药用。分别习称通花根,通花花和通脱木花上粉&通花根性微寒,味淡、微苦。有清热利水,行气消食,活血下乳的功能。治水肿,淋症,食积饱胀,痞块,风湿痹痛,月经不调,乳汁不下。内服煎汤30~60克,或浸酒。外用捣敷&通花花性平,味甘。有疏肝行气的功能。治疝气。内服煎汤30~60克&通脱木花上粉性平,味苦、辛。有解毒散结,去腐生肌的功能。治痈肿,瘰疬,痔疮。内服煎汤2~5克,或入丸、散剂。外用撒敷。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植物]白簕
[拼音]bai le
[药名]三加皮
[别名]三叶五加,刺三加,刺五加
[基源]为五加科五加属白簕的根或根皮。
[学名]Acanthopanax trifoliatus(L.)Merr.
[采制]9~10月间挖取,鲜用,或趁鲜时剥取根皮,晒干。
[生境]生于林缘、灌木丛中,亦有栽培。
[性味]性凉,味苦、辛。
[归经]肝经,肾经,胃经。
[功能]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舒筋。
[主治]感冒发热,咽痛,头痛,咳嗽胸痛,胃脘疼痛,泄泻,痢疾,胁痛,黄疸,石淋,带下,风湿痹痛,腰腿酸痛,筋骨拘挛麻木,跌打骨折,痄腮,乳痈,疮疡肿毒,蛇虫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大剂量可用至60克,或浸酒。外用捣敷、煎洗或研末调敷。
[禁忌]孕妇慎服三加皮和白簕枝叶。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应用]①黄疸:三加皮200克,鲜白萝卜100克,冰糖15克,水煎服。②跌打损伤,风湿骨痛:三加皮、半枫荷、黑老虎、异形南五味藤、大血藤各15克,炖猪骨服。③风湿性关节炎:三加皮15克,苍术、秦艽、豨莶草各9克,老鹳草12克,水煎服或泡酒服。④风湿骨痛:三加根、半枫荷、黑老虎、异形南五味藤、大血藤各15克,炖猪骨服。⑤湿疹:白簕全草、水杨梅、小果倒地铃各适量,煎汤外洗;后用干粉敷患处,每天2次。
[附注]白簕的嫩枝叶和花亦供药用。分别习称白簕枝叶和三加花&白簕枝叶性微寒,味苦、辛。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除湿敛疮的功能。治感冒发热,咳嗽胸痛,痢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刀伤,痈疮疔疖,口疮,湿疹,疥疮,毒虫咬伤。内服煎汤9~30克,或开水泡服。外用捣敷或煎洗&三加花有解毒敛疮的功能。治漆疮。外用煎洗。
[考证]中华本草&中草药大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植物]常春藤
[拼音]chang chun teng
[药名]常春藤
[别名]钻天风,三角风,散骨风
[基源]为五加科常春藤属常春藤的地上部分。
[学名]Hedera Nepalensis K. koch var. Sinensis(Tobl.)Rehd.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生境]附生于林中树干上或沟谷阴湿的岩壁上,亦有栽培。
[性味]性平,味苦、辛。
[归经]肝经,脾经,肺经。
[功能]怯风利湿,平肝解毒。
[主治]风湿痹痛,瘫痪,口眼歪斜,衄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疔疖痈肿,肝炎,蛇虫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6~15克,或捣汁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洗。
[应用]①肝炎:常春藤、败酱草,水煎服。②关节风痛,腰部酸痛:常春藤根及藤9~12克,黄酒、水各半煎服。并用水煎汤洗患处。③产后感风头痛:常春藤9克,黄酒炒,加红枣7枚,水煎,饭后服。④一切痈疽:常春藤1握,研细,以酒解汁,温服。⑤衄血不止:常春藤捣汁饮服。⑥托毒排脓:鲜常春藤30克,水煎,加水、酒兑服。⑦皮肤瘙痒:常春藤全草300克,熬水沐浴,每3天洗1次,经常洗。⑧疔疮痈肿:鲜常春藤60克,水煎服。外用鲜常春藤藤叶捣烂,加糖和烧酒少许捣匀外敷。⑨口眼歪斜:常春藤15克,白英15克,钩藤7个,泡酒1斤,每服药酒15克。或蒸酒适量服用。
[附注]常春藤的果实亦供药用,习称常春藤子。性温,味甘、苦。有补肝肾,强腰膝,行气止痛的功能。治体虚羸弱,腰膝酸软,血痹,脘腹冷痛。内服煎汤3~9克,或浸酒。
[考证]中华本草。
[植物]大蝎子草
[拼音]da xie zi cao
[药名]大蝎子草,大钱麻,大荃麻
[别名]大荨麻,掌叶蝎子草,红活麻
[基源]为荨麻科蝎子草属大蝎子草的全草或根。
[学名]Girardinia palmata ( Forsk. ) Gaud.
[采制]全年可采,以春、夏采收居多,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500~1400m的林下湿地或沟旁草丛中。
[性味]性凉,味苦、辛,有小毒。
[功能]祛风除痰,利湿解毒。
[主治]伤风咳嗽,胸闷痰多,风湿痹痛,跌打疼痛,头痛,皮肤瘙痒,水肿疮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9~15g,或捣汁饮。外用煎水熏洗。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植物]大叶苎麻
[拼音]da ye zhu ma
[药名]野线麻
[别名]大水麻,野苎麻,水升麻
[基源]为荨麻科苎麻属大叶苎麻的根或全草。
[学名]Boehmeria longispica Steud.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沟边或林缘。
[性味]性平,味甘、辛。
[归经]肺经,肝经。
[功能]清热祛风,解毒杀虫,化瘀消肿。
[主治]风热感冒,麻疹,痈肿,毒蛇咬伤,皮肤瘙痒,疥疮,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
[用法]内服煎汤6~15克。外用捣敷或煎汤洗。
[考证]中华本草。
[植物]苎麻
[拼音]zhu ma
[药名]苎麻根
[别名]家麻,野麻,白麻
[基源]为荨麻科苎麻属苎麻的根。
[学名]Boehmeria nivea(L.)Gaud.
[采制]冬、春季采挖根茎及根,洗净,晒干。
[生境]生于荒地、溪边或田边较湿润和肥沃之处。
[性味]性寒,味甘。
[归经]肝经,心经,膀胱经。
[功能]清热利尿,安胎止血,解毒。
[主治]感冒发热,麻疹高烧,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孕妇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跌打损伤,骨折,疮疡肿痛,出血性疾病。
[用法]内服煎汤9~30克。外用捣敷。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苎麻叶。
[应用]①胎动不安:苎麻根、白葡萄干各15g,莲子30g,水煎服。②痢疾:苎麻根、野麻草各30g,水煎服。③跌打损伤:苎麻根30g捣碎,酒煎服。④淋症:苎麻根15g,捣烂,水煎服。⑤习惯性流产:苎麻根30g,莲子15g,怀山药15g,水煎服。
[附注]苎麻的叶,茎或带叶嫩茎,茎皮和花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苎麻叶,苎麻梗,苎麻皮和苎麻花&苎麻叶性寒,味甘、微苦。归肝经,心经。有凉血止血,散瘀的功能。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肛门肿痛,赤白带下,跌扑瘀血,创伤出血,乳痈,丹毒。内服煎汤15~3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研末撒&苎麻梗性微寒,味甘。有解毒散瘀的功能。治金疮折损,痘疮,痈肿,丹毒。内服煎汤6~15克,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苎麻皮性寒,味甘。归肝经,胃经,膀胱经。有清热凉血,散瘀止血,解毒利尿,安胎回乳的功能。治瘀热心烦,天行热病,产后血晕,产后腹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血淋,小便不通,肛门肿痛,胎动不安,乳房胀痛。内服煎汤3~15克,或酒煎。外用捣敷&苎麻花治麻疹。内服煎汤4.5~9克。
[考证]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植物]紫麻
[拼音]zi ma
[药名]紫麻,水麻叶
[别名]野麻,大叶麻,紫苎麻
[基源]为荨麻科冷水花属紫麻的全草。
[学名]Oreocnide frutescens ( Thunb. ) Miq.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山谷、溪边、林下湿地。
[性味]性凉,味甘。
[功能]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透疹。
[主治]感冒发热,跌打损伤,牙痛,麻疹不透,肿疡。
[用法]内服煎汤30~60g。外用捣敷煎水含漱。
[应用]①跌打损伤;水麻叶、金钱草、红牛膝、酢酱草炖酒服。②小儿麻疹;水麻叶、红牛皮菜、西河柳,水煎服。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植物]冷水花
[拼音]leng shui hua
[药名]冷水花,水麻叶
[别名]土甘草,山羊血,甜草
[基源]为荨麻科冷水花属冷水花的全草。
[学名]Pilea notata C. H. Wright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海拔350~1400m的林下或沟旁阴湿处。
[性味]性凉,味淡、微苦。
[功能]清热利湿,退黄,消肿散结,健脾和胃。
[主治]湿热黄疸,赤白带下,淋浊,尿血,小儿夏季热,疟疾,消化不良,跌打损伤,外伤感染。
[用法]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捣敷。
[禁忌]①孕妇忌服。②妊娠慎服。
[应用]①黄疸,周身发黄:鲜冷水花9g,水杨柳15g,生黄栀9g,黄泡刺根9g,枫香根7.5g,加红糖少许,水煎服,日服2次。②肺痨:冷水花30g,泡酒服。
[其他]图片是否为冷水花有待考证,无法确认100%。
[考证]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植物]矮茎冷水花
[拼音]ai jing leng shui hua
[药名]矮茎冷水花
[别名]圆叶豆瓣草,坐镇草
[基源]为荨麻科冷水花属矮茎冷水花的全草。
[学名]Pilea Peploides(Gaud.)Hook. et Arn.
[采制]随用随采,通常鲜用。
[性味]性微寒,味辛。
[功能]清热解毒,祛瘀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骨折,痈疖肿毒。
[用法]外用捣敷。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
[植物]花叶冷水花
[拼音]hua ye leng shui hua
[药名]花叶冷水花
[别名]金边山羊血
[基源]为荨麻科冷水花属花叶冷水花的全草。
[学名]Pilea cardierei Gagnep. et Guil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常见栽培,原产越南中部。
[性味]性凉,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利尿。
[主治]疔疮肿毒,小便不利。
[用法]内服煎汤9~20克。外用捣敷。
[考证]中华本草。
[植物]小叶冷水花
[拼音]xiao ye leng shui hua
[药名]透明草
[别名]玻璃草
[基源]为荨麻科冷水花属小叶冷水花的全草。
[学名]Pilea microphylla(L.)Liebm.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通常鲜用。
[生境]生于沟边、湿墙或路边阴湿处。
[性味]性凉,味淡、涩。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痈疮肿毒,丹毒,无名肿毒,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5~15克。外用捣敷或绞汁涂。
[应用]①痈疮肿痛,无名肿毒:鲜全草捣烂,调红糖少许,外敷患处。②烧烫伤:鲜全草捣烂,绞汁外涂。
[考证]中华本草。
[植物]雾水葛
[拼音]wu shui ge
[药名]雾水葛
[别名]啜脓膏,地消散,脓见消
[基源]为荨麻科雾水葛属雾水葛的带根全草。
[学名]Pouzolzia zeylanica(L.)Benn.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田野,旷地,沟边或村边湿地上。
[性味]性寒,味甘、淡。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水通淋。
[主治]痈疽疮疡,乳痈,风火牙痛,痢疾,腹泻,小便淋痛,白浊。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
[应用]①尿路感染,肠炎,痢疾,疖肿,乳痈:雾水葛鲜品30~60克或干品15~30克,水煎服。②外伤骨折(复位固定后),痈疮:雾水葛鲜叶捣敷患处,或用干粉调酒包敷患处。③硬皮病:雾水葛叶、葫芦茶叶各适量,和食盐捣烂外敷。并用雾水葛茎和葫芦茶煎水洗擦。
[备注]雾水葛拔脓效果甚强,无脓者勿用,以免增痛。
[考证]中华本草。
[植物]糯米团
[拼音]nuo mi tuan
[药名]糯米藤
[别名]红石薯,生扯拢,蔓苎麻
[基源]为荨麻科糯米团属糯米团的带根全草。
[学名]Gonostegia hirta(Bl.)Miq.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湿润、肥沃和阳光充足的土坎、矮草丛中或石缝中。
[性味]性凉,味甘、微苦。
[功能]清热解毒,健脾消积,利湿消肿,散瘀止血。
[主治]乳痈,肿毒,痢疾,消化不良,食积腹痛,疳积,带下,水肿,小便不利,痛经,跌打损伤,咳血,吐血,外伤出血。
[用法]内服煎汤10~30克,鲜品加倍。外用捣敷。
[应用]①湿热白带:鲜糯米藤30~60克,水煎服。②小儿积食胀满:糯米藤根30克,煨水服。③血管神经性水肿:糯米藤鲜根,加食盐捣烂外敷局部,4~6小时换药1次。④痈疮脓肿:糯米藤捣烂,初起者加食盐少许调敷,已成脓者加黄糖调敷。⑤下肢慢性溃疡:糯米藤、小果倒地铃、桉树叶各适量,捣烂敷患处。⑥对口疮:鲜糯米藤叶适量,捣烂敷患处。⑦痢疾,痛经:糯米藤6~9克,水煎服。
[考证]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