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
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
详情查看
您正在使用一款已经过时的浏览器!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请尝试升级或使用
其他浏览器。
[植物]木薯 ☆
[拼音]mu shu
[药名]木薯
[别名]树薯,树番薯,臭薯
[基源]为大戟科木薯属木薯的叶或根。
[学名]Manihot esculenta Cranta
[采制]全年采根,夏秋采叶,洗净,鲜用。
[生境]栽培农作物,主要加工淀粉,亦有逸为野生。
[性味]性寒,味苦,有毒。
[归经]心经。
[功能]解毒消肿。
[主治]疮疡肿毒,疥癣。
[用法]外用捣敷。
[注意]忌和柿子同食,否则会有肠胃出血,亦有可能导致胃溃疡。
[考证]中华本草。
[植物]秋枫
[拼音]qiu feng
[药名]秋枫木
[别名]鸭脚枫,重阳木,大秋枫
[基源]为大戟科秋枫属植物秋枫的根或树皮。
[学名]Bischofia javanica B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浸酒或晒干。
[生境]生于山谷阴湿的林中,多见于溪旁近水处。
[性味]性凉,味涩、微辛。
[归经]心经。
[功能]祛风除湿,化瘀消积。
[主治]风湿骨痛,噎膈反胃,痢疾,痈疽肿毒。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酒。外用捣敷。
[应用]①膈食反胃:鲜重阳木叶60g,桃寄生、苦杏仁、白毛藤、鹿含草各15克,水两碗半煎一碗,分四份。每隔两小时泡乌糖服一份,一日四次,服完为一剂量,连续服用至十余日。服药期间忌食鸡、鸭蛋。②痈疽无名肿毒:鲜重阳木叶,捣烂敷患处。
[考证]中华本草。
[植物]霸王鞭 ★
[拼音]ba wang bian
[药名]霸王鞭
[别名]金刚杵,刺金刚,金刚纂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霸王鞭的全株。
[学名]Euphorbia royleana Boiss
[采制]全年可采,随采随用。
[生境]生于山野石隙,亦有栽培。
[性味]性平,味苦、涩,有毒。
[归经]心经,脾经。
[功能]祛风解毒,杀虫止痒。
[主治]疮疡肿毒,牛皮癣。
[用法]外用适量,鲜品取浆汁搽涂。
[注意]全株有毒,供外用,忌内服。
[应用]①大疮大毒,皮癣:霸王鞭浆汁,外搽患处。
[考证]中华本草。
[植物]金刚纂 ★
[拼音]jin gang zuan
[药名]火殃竻,火殃簕
[别名]火殃簕,霸王鞭,金刚树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金刚纂的茎。
[学名]Euphorbia antiquorum L.
[采制]全年可采,去皮刺鲜用或去青皮切片,炒透至焦黄,晒干。
[生境]生于村舍附近或园边,多栽培供观赏或当绿篱用。
[性味]性寒,味苦,有毒。
[归经]心经,大肠经。
[功能]利尿通便,拔毒祛腐,杀虫止痒。
[主治]水肿,臌胀,泄泻,痢疾,食积,痞块,疔疮,痈疽,疥癣。
[用法]内服煎汤1~3克,或入丸剂。外用剖开烘热内贴或取汁涂。
[禁忌]孕妇忌服。
[注意]本品有毒,须同大米炒焦方可内服。若皮肤与汁液接触,可引起皮炎,起水泡;若枝叶入眼,可导致失明。误食小量可引起剧烈下泻;误食大量则刺激口腔粘膜、呕吐、头晕、昏迷、肌肉颤动等。
[应用]①霍乱:火殃竻叶,开水洗净,嚼烂咽下,以食至舌头有难过时即止。②蛇头疔:火殃竻叶捣碎,用冷开水洗去汁,取渣加蜂蜜或红糖捣匀外敷。③大便秘结:火殃竻汁,加适当番薯粉,为小丸如绿豆大,用新瓦焙干侯用,每服1丸。④疟疾:火殃竻心,切成黄豆大,用龙眼肉包裹,于发病前5小时吞服。⑤癣:火殃竻鲜茎枝去皮,捣烂绞汁涂抹。⑥足底挫伤瘀血或脓肿:火殃竻鲜茎捣汁,加入面粉调匀,煮热外敷。
[附注]金刚纂的叶和花蕊亦供药用。分别习称火殃竻叶和火殃竻蕊&火殃竻叶性寒,味苦、辛、微酸,有毒。归肝经。有泻热导滯,活血解毒的功能。治热滯泄泻,痢疾,痧(sha)秽(hui)吐泻转筋,跌打瘀积,乳痈,疔疮。内服煎汤(去净乳汁,加米共炒焦)3~6克。外用捣烂加热敷或调敷&火殃竻蕊性寒,味甘。归肝经。有利尿,解毒的功能。治臌胀。内服和鸡蛋煎食。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植物]铁海棠 ☆
[拼音]tie hai tang
[药名]铁海棠
[别名]麒麟花,万年刺,龙骨刺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铁海棠的茎叶、根及乳汁。
[学名]Euphorbia millii Ch. des Moulins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通常鲜用。
[生境]生于高温高湿的地方,常为人工栽培。
[性味]性凉,味苦、涩,有小毒。
[归经]心经。
[功能]解毒,排脓,活血,逐水。
[主治]痈疮肿毒,烫火伤,跌打损伤,横痃,肝炎,水臌。
[用法]内服煎汤鲜品9~15克,或捣汁。外用鲜茎去刺捣敷。
[应用]①对口疮:鲜铁海棠茎叶,酌加红糖,捣烂外敷,日换一次。②横痃:鸡蛋一个,穿刺小孔,铁海棠汁十滴入蛋内,用湿砂纸包裹五层,煨热,连服两个。③鱼口,便毒:铁海棠根适量捣敷,加酒炒热,包患处。④痈疮肿毒:铁海棠鲜根适量,捣烂同酒糟炒热敷患处。⑤竹木刺入肉不出:铁海棠乳汁数滴,滴患处,待竹木刺露出皮肤,即可拔出。
[附注]铁海棠的茎叶和花亦供药用。分别习称刺蓬花和铁海棠花&刺蓬花性凉,味苦,有毒。有排脓,解毒,逐水的功能。治痈疮,肝炎,大腹水肿。内服煎汤鲜品9~15克。外用捣敷&铁海棠花性凉,味苦、涩,有小毒。归心经。有凉血止血的功能。治崩漏,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内服煎汤鲜花10~15朵,或与猪瘦肉同蒸。
[备注]铁海棠服后可致腹泻,如泻多不止,服甘草水即止。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植物]红雀珊瑚 ☆
[拼音]hong que shan hu
[药名]红雀珊瑚
[别名]扭曲草,百足草,红雀掌
[基源]为大戟科红雀珊瑚属红雀珊瑚的全草。
[学名]Pedilanthus tithymaloides ( L. ) Poit.
[采制]全年可采,通常鲜用。
[生境]栽培于庭院或作盆栽。
[性味]性寒,味酸、微涩,有小毒。
[归经]心经,肝经。
[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血生肌。
[主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疮疡疖肿,眼角膜炎。
[用法]外用捣敷。
[应用]①疮疡肿毒:红雀珊瑚、土牛膝、南蛇簕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②蜈蚣咬伤:红雀珊瑚鲜叶适量和食盐少许,捣烂外敷患处。③目赤肿痛:红雀珊瑚叶适量,冰片少许,共捣烂,外敷患眼。④刀伤出血:红雀珊瑚鲜叶适量,和饭粒少许,捣烂外敷。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
[植物]绿玉树 ☆
[拼音]lv yu shu
[药名]绿玉树
[别名]乳葱树,白蚁树,光棍树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绿玉树的全草。
[学名]Euphorbia tirucalli L.
[采制]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生境]通常栽培。
[性味]性凉,味辛、微酸,有小毒。
[功能]催乳,杀虫。
[主治]缺乳,癣。
[用法]内服煎汤6~9克。外用捣敷。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
[植物]泽漆 ☆
[拼音]ze qi
[药名]泽漆
[别名]倒毒伞,五朵云,五凤草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泽漆的全草。
[学名]Euphorbia helioscopia L.
[采制]4~5月开花时采收全草,洗净,晒干。
[生境]生于山沟、路边、荒野及湿地。
[性味]性凉,味苦、辛,有毒。
[归经]脾经,肺经,大肠经,小肠经。
[功能]利水消肿,化痰散结,杀虫。
[主治]腹水,水肿,肺结核,颈淋巴结核,痰多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结核性瘘管,骨髓炎。
[用法]内服煎汤3~9克,或熬膏或入丸、散剂。外用煎洗、熬膏涂或硏末调敷。
[禁忌]气血虚者及孕妇忌服。
[注意]恶薯蓣。
[应用]①肺原性心脏病:鲜泽漆茎叶60克,洗净切碎,加水1斤,放鸡蛋2只煮熟,去壳刺孔,再煮数分钟,先吃鸡蛋后服汤,日一剂。②骨髓炎:泽漆、秋牡丹根、威灵仙、蒲公英、紫堇、甘草,水煎服。③癣疮有虫:泽漆晒干为末,香油调搽。④神经性皮炎:鲜泽漆白浆敷癣上或用楮树叶捣碎同敷。⑤牙痛:用泽漆研为末,开水泡汁漱口。⑥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泽漆单用有效,也可与白术、茯苓等药配合使用。⑦肺热咳嗽,咯痰黄稠,痰饮喘咳:泽漆单用或配合鱼腥草、矮地茶、黄芩等同用。⑧细菌性痢疾:泽漆1公斤,洗净切碎,煎煮两次过滤,浓缩至1000ml,加适量防腐剂。成人每次2~3克,日服3次,儿童酌减。⑨防治流行性腮腺炎:泽漆500克(干的250克),加水300ml,浓煎至150ml,每次50ml,日服3次,以愈为度。治疗140例,均于3~7天内治愈,无1例发生合并症。
[备注]泽漆是利水的名药,功效很像大戟,但泽漆的茎叶煮熟之后便没毒,宜推广利用。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植物]南欧大戟 ☆
[拼音]nan ou da ji
[药名]癣草
[别名]珠子草,水茎,豌豆仁草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南欧大戟的全草或乳汁。
[学名]Euphorbia peplus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路旁、屋旁和草地。
[性味]性寒,味苦,有毒。
[功能]杀虫,解毒。
[主治]癣疮。
[用法]外用捣敷或取乳汁涂抹。
[应用]①非色素瘤皮肤癌:南欧大戟乳汁涂抹在患处,每日1次,持续3天。
[备注]南欧大戟在欧洲被当作民间草药由来已久,全草用于治疗皮肤病、哮喘和癌症等;乳汁可用于治疗非色素瘤皮肤癌。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
[植物]铁苋菜
[拼音]tie xian cai
[药名]铁苋
[别名]人苋,野麻草,海蚌含珠
[基源]为大戟科铁苋菜属铁苋菜的全草。
[学名]Acaiypha australis L.
[采制]5~7月采收,除去泥土,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园地、原野或湿地。
[性味]性凉,味苦、涩。
[归经]心经,肺经,大肠经,小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消积,止血,止痢。
[主治]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子宫出血,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
[禁忌]①孕妇忌用。②老弱气虚者少用。
[应用]①肠炎,痢疾,吐血,便血,衄血,咳嗽气喘:铁苋菜30~60克,水煎服。②阿米巴痢疾:鲜铁苋菜根、鲜凤尾草根各30克,腹痛加南瓜藤卷须15克,水煎浓汁,早晚空腹服。③小儿疳积:鲜铁苋菜30~60克,和猪肝煎煮,吃肝喝汤。④外伤出血:鲜铁苋菜适量,白糖少许,捣烂外敷。⑤蛇咬伤:铁苋菜、半边莲、大青叶各30克,水煎服。⑥小儿腹胀,睾丸肿大:铁苋菜鲜品30~60克,水煎服。⑦子宫出血:铁苋菜鲜品30~60克,捣汁服或水煎服。⑧乳汁不足:铁苋菜鲜品15~30克,或干品6~9克,煎水,煮鱼服。
[考证]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植物]叶下珠
[拼音]ye xia zhu
[药名]珍珠草
[别名]油甘草,老鸦珠,珠子草
[基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叶下珠的全草。
[学名]Phyllanthus urinaria 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旷野、田边、路旁和菜园。
[性味]性凉,味苦、甘。
[归经]肝经,肺经。
[功能]平肝清热,利水解毒。
[主治]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小儿疳积,火眼目翳,口疮头疮,无名肿毒,青竹丝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
[应用]①急性肾炎:叶下珠、白花蛇舌草各9克,紫珠草、石苇各15克,水煎服。②肾盂肾炎:叶下珠、白花蛇舌草各60克,广金钱草30克,水煎服。③青竹丝蛇咬伤:鲜叶下珠,捣烂涂敷患处。④红白痢疾:鲜叶下珠30~60克,水煎。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调服。⑤传染性肝炎:鲜叶下珠30~6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一周。⑥小儿疳积,夜盲:叶下珠15~21克,加鸡肝或猪肝酌量,水炖服。⑦狂犬咬伤:取叶下珠全草4~6株(小儿酌减)煎服。另用全草同冷饭粒捣敷受伤之处。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植物]蜜柑草
[拼音]mi gan cao
[药名]蜜柑草
[别名]夜关门,地莲子
[基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蜜柑草的全草。
[学名]Phyllanthus matsumurae Hayata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山坡或路旁。
[性味]性寒,味苦。
[归经]肝经,胃经。
[功能]清热利湿,清肝明目。
[主治]黄疸,痢疾,泄泻,水肿,淋病,小儿疳积,目赤肿痛,痔疮,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煎洗或鲜草捣敷。
[应用]①痢疾,肠炎:蜜柑草30~45g,水煎服。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植物]黄珠子草
[拼音]huang zhu zi cao
[药名]黄珠子草
[别名]珍珠草,地珍珠,鱼骨草
[基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黄珠子草的全草。
[学名]Phyllanthus virgatus Forst. f.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向阳山坡、草地或路旁。
[性味]性平,味苦、甘。
[归经]脾经。
[功能]健胃消积,利尿通淋,清热解毒。
[主治]小儿疳积,痢疾,淋病,乳痈,牙疳,毒蛇咬伤。
[用法]内服煎汤9~15克。外用捣敷、煎水洗或含漱。
[应用]①小儿疳积:鲜黄珠子草9~15克,水煎服或蒸猪瘦肉服。②乳腺炎:鲜黄珠子草捣烂外敷;并用全草煎水外洗。
[考证]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植物]飞扬草
[拼音]fei yang cao
[药名]大飞扬草
[别名]金花草,节节花,大乳汁草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飞扬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学名]Euphorbia hirta 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旷地、路旁或园边。
[性味]性凉,味酸、辛。
[归经]肺经,肝经。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止痒,通乳。
[主治]肺痈,乳痈,痢疾,泄泻,热淋,血尿,湿疹,脚癣,皮肤瘙痒,疔疮肿毒,牙疳,产后少乳。
[用法]内服煎汤6~9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或煎洗。
[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应用]①赤白痢疾:大飞扬草15~24克,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用开水炖服。②小便不通,淋血:鲜大飞扬草30~60克,酌加水煎服,日服两次。③疔疮:大飞扬草鲜叶1握,加食盐和乌糖各少许,捣烂外敷。④肺痈:鲜大飞扬草1握,捣烂,绞汁半盏,开水冲服。⑤乳痈:大飞扬草60克和豆腐120克炖服。另取鲜草1握,加食盐少许,捣烂加热水外敷。⑥小儿疳积:大飞扬草30克,猪肝120克,炖服。⑦带状疱疹:鲜大飞扬草捣烂取汁,加雄黄末五分调匀,涂抹患处。⑧脚癣:鲜大飞扬草90克,加75%酒精500ml,浸泡3~5天,取浸液外擦。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植物]通奶草
[拼音]tong nai cao
[药名]通奶草
[别名]蚂蝗草,光叶小飞扬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通奶草的全草。
[学名]Euphorbia hypericifolia 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旷野、路旁或荒地。
[性味]性平,味辛、淡。
[归经]肝经。
[功能]通乳,利水,疗癣生肌。
[主治]乳汁不下,小便不利,水肿,疥癣,刀伤。
[用法]内服煎汤6~9克。外用捣敷。
[考证]新华本草纲要。
[植物]地锦
[拼音]di jin
[药名]地锦草
[别名]奶浆草,铺地锦,铺地红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地锦的全草。
[学名]Euphorbia humifusa Willd.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田野路旁或庭院间。
[性味]性平,味辛。
[归经]肝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通乳。
[主治]菌痢,肠炎,咳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湿热黄疸,乳汁不通,痈肿疔疮,跌打肿痛。
[用法]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15~30克。外用捣敷或研末。
[应用]①细菌性痢疾:地锦草30克,铁苋菜30克,凤尾草30克,水煎服。②咳血,吐血,便血,崩漏:鲜地锦草30克,水煎或调蜂蜜服。③胃肠炎:鲜地锦草30~60克,水煎服。④感冒咳嗽:鲜地锦草30克,水煎服。⑤功能性子宫出血:地锦草2斤,水煎去渣熬膏。每日2次,每服4.5克,白酒送服。⑥牙齿出血:鲜地锦草,洗净,煎汤漱口。⑦湿热黄疸:地锦草15~18克,水煎服。⑧乳汁不通:地锦草21克,用公猪前蹄1只炖汤,以汤煎药,去渣,兑甜酒60克,温服。⑨小儿疳积:地锦草6~9克,同鸡肝1具或猪肝3两蒸熟,食肝及汤。⑩缠腰蛇(带状疱疹):鲜地锦草捣烂,加醋搅匀,取汁涂患处。
[备注]①同属植物斑地锦亦同等入药,详情参考斑地锦条。②大戟科地锦、斑地锦、通奶草、千根草比较容易混淆。地锦、斑地锦、千根草同为铺地草本,通奶草为直立草本(或半直立)。地锦是绿叶红茎,茎光滑;斑地锦叶片有斑点;千根草为绿叶绿茎,茎具毛。
[考证]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
[植物]斑地锦
[拼音]ban di jin
[药名]地锦草
[别名]奶浆草,铺地锦,铺地红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斑地锦的全草。
[学名]Euphorbia maculata 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田野路旁或庭院间。
[性味]性平,味辛。
[归经]肝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通乳。
[主治]菌痢,肠炎,咳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湿热黄疸,乳汁不通,痈肿疔疮,跌打肿痛。
[用法]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15~30克。外用捣敷或研末。
[应用]①细菌性痢疾:地锦草30克,铁苋菜30克,凤尾草30克,水煎服。②咳血,吐血,便血,崩漏:鲜地锦草30克,水煎或调蜂蜜服。③胃肠炎:鲜地锦草30~60克,水煎服。④感冒咳嗽:鲜地锦草30克,水煎服。⑤功能性子宫出血:地锦草2斤,水煎去渣熬膏。每日2次,每服4.5克,白酒送服。⑥牙齿出血:鲜地锦草,洗净,煎汤漱口。⑦湿热黄疸:地锦草15~18克,水煎服。⑧乳汁不通:地锦草21克,用公猪前蹄1只炖汤,以汤煎药,去渣,兑甜酒60克,温服。⑨小儿疳积:地锦草6~9克,同鸡肝1具或猪肝3两蒸熟,食肝及汤。⑩缠腰蛇(带状疱疹):鲜地锦草捣烂,加醋搅匀,取汁涂患处。
[备注]①同属植物地锦的全草亦作地锦草入药,详情参考地锦条。②大戟科地锦、斑地锦、通奶草、千根草比较容易混淆。地锦、斑地锦、千根草同为铺地草本,通奶草为直立草本(或半直立)。地锦是绿叶红茎,茎光滑;斑地锦的叶片有斑点;千根草为绿叶绿茎,茎具毛。
[考证]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
[植物]千根草
[拼音]qian gen cao
[药名]小飞扬草
[别名]细叶飞扬草,小乳汁草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千根草的全草。
[学名]Euphorbia thymifolia L.
[采制]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生于园地、路边或山坡草地湿润处。
[性味]性凉,味涩、微酸。
[功能]清热利湿,收敛止痒。
[主治]细菌性痢疾,肠炎腹泻,痔疮出血,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
[用法]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外用捣敷或煎洗。
[应用]①疟疾:鲜小飞扬草120克,水煎,冲红砂糖适量,在发作前2小时服。②痢疾:小飞扬草30克,老茶叶15克,煎水,冲蜜糖服。③菌痢,肠炎:小飞扬草9~15克,水煎服。④小儿急惊:小飞扬草60克,洗净捣烂,合米泔水搅匀,去渣煎沸,冲蜜糖服。⑤皮肤瘙痒,皮炎,湿疹,痔疮出血:小飞扬草鲜品适量煎水洗患处。⑥乳痈:小飞扬草和片糖捣烂敷患处,有消炎退肿之效。
[考证]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植物]黄木香花
[拼音]huang mu xiang hua
[药名]木香花
[别名]黄木香,重瓣黄木香
[基源]为蔷薇科蔷薇属黄木香花的根和叶。
[学名]Rosa banksiae f. lutea ( Lindl. ) Rehd.
[采制]全年可采,根切段晒干,叶鲜用。
[生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性平,味涩。
[功能]收敛止血,止痛。
[主治]肠炎,痢疾,月经过多,肠出血,小儿腹胀,消化不良,腹泻;外用治外伤出血,疮疖。
[用法]内服煎汤6~15克。外用适量研粉撒伤口,或叶捣烂,鸡蛋清调匀外敷患处。
[备注]同属植物木香花亦同等入药,黄木香花是木香花的变种。
[考证]全国中草药汇编。
[植物]软条七蔷薇
[拼音]ruan tiao qi qiang wei
[药名]蔷薇根
[别名]湖北蔷薇,亨氏蔷薇
[基源]为蔷薇科蔷薇属软条七蔷薇的根。
[学名]Rosa henryi Boulenger
[采制]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生境]野生于山谷、林边、田边或灌木丛中。
[性味]性凉,味苦、涩。
[归经]脾经,胃经,肾经。
[功能]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调经,固精缩尿,消骨骾。
[主治]疮痈肿痛,烫伤,口疮,痔血,鼻衄,关节疼痛,月经不调,痛经,久痢不愈,遗尿,尿频,白带过多,子宫脱垂,骨骾。
[用法]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1.5~3g。外用煎水含漱或研粉敷。
[应用]①习惯性鼻衄:蔷薇根皮60g,炖老母鸡服。每周1次,连服3周。②夏天热疖:鲜蔷薇根90g,煎水代茶。③跌打劳伤:蔷薇根30g,煨水成浓汁,兑酒服。④吐血,痔疮出血:蔷薇根30g,煨水服。⑤关节炎,半身瘫痪,月经不调,小便失禁,白带,口腔糜烂:蔷薇根15~30g,煎服。⑥小儿遗尿,老人尿频,妇女月经过多:鲜蔷薇根30g,炖猪瘦肉吃。⑦暑热胸闷,吐血口渴,呕吐不思饮食:蔷薇花4.5~9克,煎服。⑧痈疽脓成不溃:蔷薇叶晒干研末,蜂蜜和醋调敷,露出疮顶,自溃。
[附加]软条七蔷薇的花,叶,茎,花的蒸馏液亦供药用。分别习称蔷薇花,蔷薇叶,蔷薇枝,蔷薇露&蔷薇花性凉,味苦、涩。归胃经,大肠经。有消暑,和胃,活血止血,解毒的功能。主治暑热烦渴,胃脘胀闷,吐血,衄血,口疮,痈疖,月经不调。内服煎汤3~6克&蔷薇叶性凉,味甘。归脾经。有解毒消肿的功能。主治痈疮肿毒。外用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蔷薇枝性凉,味甘。归肾经。有清热消肿,生发的功能。主治疮疖,秃发。内服煎汤10~15g。外用煎水洗&蔷薇露性平,味甘。归心经,脾经。有温中行气的功能。主治胃脘不舒,胸膈郁气,口疮,消渴。内服炖温,30~60g。
[备注]①同属植物多花蔷薇(野蔷薇)亦同等入药。七姊妹是野蔷薇的栽培变种。②小果蔷薇的花亦作蔷薇花入药,详情参考小果蔷薇条。
[考证]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