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回归中医经典思维

kastin

声名远扬
高级会员
注册
2011/11/09
帖子
1618
获得点赞
513
声望
113
推荐《拨开迷雾学中医——中医经典思维》和《拨开迷雾学中医——<灵枢经>针灸入门》这两本书,原因是看到了作者的学医经历非常曲折——从刚开始自信,到后面的不解疑惑,再到回头重新理解经典,兜兜转转。虽然哲学上说,事物发展必然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过程,这是不可避免的。但觉得将作者的一些心路历程分享出来,借此希望能给未来一些对中医有兴趣的人一盏明灯,少走些弯路。而作者的经历,其实论坛中许多人已经或者正在经历,希望有些帮助和启发吧。

作者简介:王伟,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张仲景传承创新中心讲师,倡导回归至简至真的中医经典思维。


  
  学医多年,回想这一路走来非常辛苦。经历过“独上高楼的孤独,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持,最后终于体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

  在学医的前三年, 我遍览古书,凡是有名的中医书无一不读,当时便有“学医三年,自谓天下无不治之症”的豪情壮志,认为自己满腹经纶,医术已经很高,并非常骄傲于自己成功治疗的几个亲人朋友的病例。但在后来出诊中,有很多复杂的病却让我无从下手,甚至一个简单的感冒咳嗽,开方都不能必验。

  为了提高医术,我便四处拜访民间高人,结果发现大部分民间医生仅凭一小绝招以行医,而疗效稳定的民间中医却很难访到。之后我又看了一些“火神派”的书,这些书燃起了我内心的狂热,自谓“只要会用附子,天下无不治之大病”。刚开始我信心满满,但不久之后,又遭到了打击——很多病越治越重。我当时坚信这是“排病”反应,这种盲目的狂热持续了半年。后来我经过反思发现,虽然治疗有效率较高(很多人都说整体感觉有效),但是治愈率却很低——很多病人成为了“职业病人”——定期吃药成为他们必须做的工作,不吃附子就难受。此非我的追求,我从这个“门派”跳脱出来,又开始研究学习另外的“门派”。这期间我接触过五运六气、圆运动、子午流注、董氏奇穴、性理疗病、汉方医学、道医、周易等,但在治疗病人时却始终没有达到稳定的疗效。

  这时,我充分体会到“行医三年,方知天下无可用之方”。

  感谢这些年我的大脑还算清醒,能不停地反思,这样我就可以不停地修正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和我一起苦学中医的同学,有的会沉迷于一家或几家之言,他们给自己疗效的不确定找到了充分的理由,如“别人有效是治标,我见效慢或不见效是在治本”;或是高谈阔论地说“医乃小道,人心已坏,病不可治”;或是大谈禁欲、忌口等。总之就是,服药的无效与自己医术无关,而把无效的原因归咎于病人。一旦我们有了这种观点,知识便成为前进的最大障碍,知识构建了一堵围墙,凡是符合我的可以进入,不符合的就去批判,这就是佛家所言的“所知障”吧。真是太感谢我没有被“障碍”迷惑,但这却是痛苦的开始。

  错误的知识是阻碍真理出现的最大屏障,为了真正明了中医之道,我放下所有所学过的知识,又用了三年的时间只读经典和与经典相关的文献。这期间我很少与同行交流中医,尽量不参加中医社团活动,只是静心苦读。在这三年里,我被很多同学当成另类,很少有人理解我每天捧着《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在读什么,当别人炫耀他们的新发现或治好的特殊病例时,我总保持沉默。在痛苦的学习经典过程中,我经过了无数个如拨云见日般的狂喜,终于能够将《内经》中的方法实践于临床,并小有所成。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医之道一直在经典之中,感悟到中医经典的伟大智慧,亦体会到了古人传承医道的良苦用心。

  现在回想起自己的学医经历,真是“疯三年,癫三年,疯疯癫癫又三年”。每个学中医的人都要鼓足勇气来迎接“疯癫”的学习经历。

  曾有朋友与我聊天,大谈他的中医理想,他强烈反对西医与西方文化,将中医经典奉若神明,言语中全是晦涩玄奥的医理。从他的言语中可知,任何中医、任何疾病他都不放在眼里。听了他的言论,我只能笑笑,这说明他正在经历“疯三年”的过程,只要对自己负责任,早晚会跳出来。

  还有的朋友与我聊天,避而不谈中医理论,只谈如何治病,谈哪个名医如何欺世盗名,或者垂头丧气地说医不可为而转谈宗教,感叹因果。我只能笑笑,这说明他正在经历“癫三年”的过程,只要对中医有信心,早晚会跳出来。

  经历了这些“疯三年,癫三年”之后的人,就会进入“疯疯癫癫的三年”,你会见到有些人读着读着中医经典一拍大腿兴奋不已,或者皱着眉头默默无语一页一页地翻书,忘记时间的流逝,这说明他马上就要步入经典之门了。


  无意中看到书架上已经有些尘土的针灸书籍,回想起自己学习针灸的经历,还是用那句老话来形容:疯三年癫三年,疯疯癫癫又三年”。大学期间学完教科书的针灸基础课程,我便迫不及待地学习各种医书中的经验——图书馆针灸专栏的书籍一本接着一本的读,一边看一边做笔记,每天睡前看一遍白天做的笔记,感觉收获满满的,笔记中充满了各种的经验,各种的绝招,各种的特效穴,各种的特效手法。我每天早晨起床洗刷完后件事便是背诵各种针灸歌赋,每天感觉可充实了。

  我现在记得当时的笔记还做了一些分门别类——我曾把我看到的所有针灸书籍中关于腰疼的治疗经验总结到一起,包括各种腰疼部位的特效穴,各种腰疼类型的分析与选穴,有些久治不愈的腰疼在治疗中要额外考虑到的可能性,还有某一门派的特效穴,以及腰疼的各种创新针法等等。可一给亲戚朋友治病我就傻眼了,除了少数的经验是有效甚至是特效的,剩下大部分治法的效果都不理想;稍微严重点的腰疼都需要成月的治疗,且治愈率并不高,尤其是很多新时代的创新针法,针灸就像注射麻醉药一样——针灸当时很管用,很快就恢复老样子——对大部分疾病没有长久的疗效。

  如果当时有人跟说我,“你学的针灸是经验医学”,我一定会跟他据理力争。但我现在静下心来看,那些完全就是经验医学:看看我背诵的各种歌赋,都是哪疼对应刺哪穴。比如,“腰背委中求”就是经验,又如腰疼分为几个辨证类型,每个类型对应一组针灸穴位——理论是理论,临床是按经验分型——从种种表现来看,这种针灸就是经验,而且是不很管用的经验。

  我曾经问过很多针灸专家,按古代医案的记载针灸治病都是几次就治好,现在针灸为什么需要按疗程治疗,且疗程都很长,我甚至大胆猜测很多腰疼病人的康复是病人注意休息自愈的,与针灸没什么关系。他们的答案大概两种:要么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要么说“古代医生只记载特效的个案,有文学夸张”,甚至曾有好友直言,“任何一个中医只要把他的特效医案收集起来稍加演绎汇编成经验集,都可以把自己包装成神医”。我当时坚信针灸一定有一套很深的理论,大部分针灸经验集都太肤浅,我要学习高深的针灸。于是,我便走上了什么玄看什么,什么高深就信什么的路——河图洛书、周易、道家秘传、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各种玄妙的理论我看的都津津有味。我记录了两个版本的子午流注开穴的方法,两种方法都说自己是正宗的,可是按两种方法取穴,同一时辰取穴不同,这真给临床的取舍带来太大的问题。

  像这样矛盾的理论我掌握了很多,也走访了很多传说中的神人。我懂的越来越多,针灸疗效却越来越差。跟同行聊天我能天南海北的夸夸其谈,只会纸上谈兵不敢真正治病,掌握的知识与实际疗效相差太远。我开始痛恨这些骗人的经验与骗人的理论,我开始怀疑针灸,最终放弃了针灸专业——研究生时期我选择了学习《伤寒论》,大约有两年多没碰过针灸。

  在研究生学习《伤寒论》的期间,各种的巧合促成我发现了《灵枢经》中的“人迎气口诊脉法”,这就像一个突破口一样,让我初窥《灵枢经》的门庭。我开始一遍一遍地翻看《灵枢经》,心里积蓄的乱麻一点点解开。我始终记得,我刚开始依葫芦画瓢一样地运用《灵枢经》的思维针灸,然后看到病人针刺之后惊喜的眼神,我开始对针灸建立了信心。这么多年越读《灵枢经》心里越明朗——我学了这么多年的理论,甚至为了追求完美的理论,我每天都在读书,拼了命地学,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状态,而我这么多年都没有放下心来感受天地之道,我习惯了用各种复杂的理论来理解针灸,却忘记了用真诚的心来感受经典,真是可悲。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灵枢经》,喜欢放松下来吟诵《灵枢经》,让经中的文字带领我感受天地之道。这个“道”是天地的规律,是亘古不变的法则,百姓日用而不知,但只需要静下心来就能体会到,而且只能被发现,不能被创造或改变。

  《灵枢经》没有冗杂的理论,没有天马行空的奇谈,完全的真实。它不是告诉你包治百病的方法,而是教你如何客观地观察与体会事物,教你系统客观地看待世界、看待人体、查找病机、调整气机的方法。

  我写此书,反复犹豫很久。《灵枢经》美的不是某一病的具体治法,而是其纯真的思维,我特别担心读者会读完此书后认为掌握了我要表达的技法,然后将本书所讲授的针法嫁接到自己已有的思维体系中,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读者能够从心里真正喜欢《灵枢经》,赞同《灵枢经》的天地思维,赞叹这种思维方式的纯真唯美,回到本真的状态观察疾病。

  本书在理论上以《灵枢经》的天地思维为主,在技法上以《灵枢经》的小针体系为主,并杂糅《素问》中关于针灸的知识。我读《灵枢经》并将其用于实践并未达到我认为的完美,我会继续完美我的思维,因此本书的很多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可能会推翻,我写本书的目的也是斗胆辅翼《灵枢经》,让读者借助本书能够与《灵枢经》的思维相接。当你真正陶醉于《灵枢经》时,如果发现本书有很多错误,太多的曲解经典,那我会感觉无比欣慰。

  中医不是经验的总结,也不是理论上的推论或哲学上的假说,中医是以本真的状态观察世界与人体。
 
只盼望有高人能从《黄帝内经》中,挖掘、整理出一套可以指导人们的《中医生理学》,这样,中医学以个人经验各自为战的遗憾局面,便可在迅速提升疗效中,予以结束。
 
感谢这些年我的大脑还算清醒,能不停地反思,这样我就可以不停地修正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和我一起苦学中医的同学,有的会沉迷于一家或几家之言,他们给自己疗效的不确定找到了充分的理由,如“别人有效是治标,我见效慢或不见效是在治本”;或是高谈阔论地说“医乃小道,人心已坏,病不可治”;或是大谈禁欲、忌口等。总之就是,服药的无效与自己医术无关,而把无效的原因归咎于病人。一旦我们有了这种观点,知识便成为前进的最大障碍,知识构建了一堵围墙,凡是符合我的可以进入,不符合的就去批判,这就是佛家所言的“所知障”吧。真是太感谢我没有被“障碍”迷惑,但这却是痛苦的开始。
  
  把服药无效全部归咎于病人固然不对,医者要提高医术需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但忽视患者作为治疗的主体,忽视中医治的是得病的人,忘记了《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中黄帝振聋发聩的提问:“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及岐伯的回答,也不太符合中医经典思维。
  
  偏颇即“所知障”,中华传统文化、中医经典思维,都是以“和”为核心的,不偏不倚是谓和,扶正祛邪亦为和。
  
  明医要“治”病,也要“化”人,古代大医如仲景孙思邈等莫不如此,当代的名家、国医大师也是如此。
  赵绍琴可谓治病化人的杰出的代表,读过《赵绍琴临证医案精选》的朋友应该印象深刻。
  
 
最后编辑:
只盼望有高人能从《黄帝内经》中,挖掘、整理出一套可以指导人们的《中医生理学》,这样,中医学以个人经验各自为战的遗憾局面,便可在迅速提升疗效中,予以结束。
  
  这本书或可一读:
  
1646617677727.png

  《细读<黄帝内经>》(姚春鹏 姚丹 著)
  选取《黄帝内经》中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内容,逐条提炼标题进行细读,以通俗简炼的语言和内容角度,为读者提供了与个人修养、养生有关的《黄帝内经》的精华思想内容。

  部分目录:
  
1646617771375.png


1646617875772.png

  
 
  
  这本书或可一读:
  浏览附件109171
  《细读<黄帝内经>》(姚春鹏 姚丹 著)
  选取《黄帝内经》中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内容,逐条提炼标题进行细读,以通俗简炼的语言和内容角度,为读者提供了与个人修养、养生有关的《黄帝内经》的精华思想内容。

  部分目录:
  浏览附件109172

浏览附件109173
  

谢谢告知!
我很想了解对《内经》中的《脏气法时论》篇的解读书籍,您有什么推荐吗?先谢了!
 
只盼望有高人能从《黄帝内经》中,挖掘、整理出一套可以指导人们的《中医生理学》,这样,中医学以个人经验各自为战的遗憾局面,便可在迅速提升疗效中,予以结束。
恐怕跟《孙子兵法》一样,只能写出原则性、思维性、方法性的东西,很难具体到实际问题。因为一旦切入到实际,就会出现很多条件,条件稍微变化,所描述的结果就变了——除非穷举所有可能,然而这种组合几乎是不可能穷尽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兵法为什么不能就具体战斗形势来讲解的原因。
 
  
  把服药无效全部归咎于病人固然不对,医者要提高医术需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但忽视患者作为治疗的主体,忽视中医治的是得病的人,忘记了《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中黄帝振聋发聩的提问:“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及岐伯的回答,也不太符合中医经典思维。
  
  偏颇即“所知障”,中华传统文化、中医经典思维,都是以“和”为核心的,不偏不倚是谓和,扶正祛邪亦为和。
  
  明医要“治”病,也要“化”人,古代大医如仲景孙思邈等莫不如此,当代的名家、国医大师也是如此。
  赵绍琴可谓治病化人的杰出的代表,读过《赵绍琴临证医案精选》的朋友应该印象深刻。
  
所以说,治病不单单是医术学识的技术,还包括心理学、人际沟通技巧等等方面的东西,要善于“化”人。这么综合,所以中医是门艺术,高级的艺术。
 
谢谢告知!
我很想了解对《内经》中的《脏气法时论》篇的解读书籍,您有什么推荐吗?先谢了!
可以看看黄元御的《素问悬解》,配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五脏虚实病补泻所用五味部分来理解。
 
谢谢告知!
我很想了解对《内经》中的《脏气法时论》篇的解读书籍,您有什么推荐吗?先谢了!
  
  不用谢,或可参阅这本书:

  书名:《黄帝内经详解》
  作者:常学辉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01
  ISBN:9787557654719
  内容简介:本书详细解读了《黄帝内经》,结合现代生活习性,精选《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季候、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增强生命活力及防病益健康的内容,详细谈论了病因、病机、体质、精气、藏象、经络与养生的紧密关系。本书以通俗易懂的白话形式,以艺术性的图解方式,使知识性、艺术性融于一体,译文明白严谨,注释详尽准确,让读者轻松把握书中的每一个重点、难点,是每一个追求健康长寿人都不应该忽视的一部宝典,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脏气法时论篇


  【导读】
  本篇根据五行生克的规律,论述了五脏之气与四时的关系,提出了五脏之气的生克制化均取法于四时五行的观点,所以名为“脏气法时论”。



  【原文】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 [1] ,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 [2] 湿,急食苦 [3] 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注释】

  [1]更贵更贱:指五行交替地兴旺和衰落。旺时为贵,衰时为贱。高世栻:“贵者,木旺于春,火旺于夏。贱者,木败于秋,火灭于冬。更贵更贱者,生化迭乘,寒暑往来也。”[2]苦:患、怕,即难以忍受。[3]苦:当为“咸”之误。


  【译文】

  黄帝问道:结合人体五脏之气的具体情况,运用四时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治疗疾病,怎样是从,怎样是逆呢?我想了解治疗方法中的从逆和得失的情况。


五脏和四时旺日

1646637994296.png


  岐伯回答说: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配合时令气候,有衰旺胜克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预测疾病的生死,分析治疗的成败,确定五脏之气的盛衰、疾病轻重的时间,以及生死的日期。

  黄帝说:我想听您详尽地讲一讲。

  岐伯说:肝属木,旺于春,肝与胆互为表里,春天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主治的时间,甲乙属木,足少阳胆经为甲木,足厥阴肝经为乙木,所以肝胆在甲乙日最为旺盛;肝对应五种情志中的怒,怒则气急,而甘味能缓解气急,因此应当进食甘味来缓解它。心属火,旺于夏,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夏天是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主治的时间;丙丁属火,手少阴心经为丁火,手太阳小肠经为丙火,所以心与小肠在丙丁日最为旺盛;心对应五种情志中的喜,喜则气缓,心气过缓则心气虚而散,酸味能收敛,所以应当进食酸味来收敛它。脾属土,旺于长夏六月,脾与胃互为表里,长夏是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主治的时间;戊己属土,足太阴脾经是己土,足阳明胃经是戊土,所以脾与胃在戊己日最为旺盛;脾性恶湿,湿盛则伤脾,苦味能燥湿,因此应当进食苦味来燥湿健脾。肺属金,旺于秋;肺与大肠互为表里,秋天是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主治的时间;庚辛属金,手太阴肺经是辛金,手阳明大肠经是庚金,所以肺与大肠在庚辛日最为旺盛;肺主气,其性清肃,如果气上逆,就会引发肺病,苦味能泄,所以应当进食苦味来宣泄它。肾属水,旺于冬,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冬天是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主治的时间;壬癸属水,足少阴肾经是癸水,足太阳膀胱经是壬水,所以肾与膀胱在壬癸日最为旺盛;肾为水脏,喜润而恶燥,所以应当进食辛味来润泽它。这样才能开发腠理,输布津液,疏通五脏之气。



  【原文】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1] 。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欲耎,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2] 。

  病在肺,愈于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热食 [3] ,温炙衣。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 [4] ,至其所不胜而甚 [5] ,至于所生而持 [6] ,自得其位而起 [7] 。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1646638201632.png



  【注释】

  [1]“用辛”两句:吴崑:“顺其性为补,反其性为泻。肝木喜辛散,而恶酸收,故辛为补,而酸为泻也。”[2]“用苦”两句:脾喜燥恶湿,苦性燥,故脾以苦为泻,脾欲缓,甘则顺其性而缓之,故补脾用甘。[3]焠(cuì) (āi)热食:烧爆的食物。焠,烧也。 ,热甚也。下文温炙衣指经火烘烤过的衣服。[4]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生的时日而愈,如肝病愈于夏,愈于丙丁,为木生火。余脏类推。[5]至其所不胜而甚:至被克的时日而病加重,如肝病甚于秋,加于庚辛,为金克木。余脏类推。[6]至于所生而持:至生己的时日而病情相对稳定,如肝病持于冬,持于壬癸,为水能生木。余脏类推。[7]自得其位而起:到本脏当旺的时日,如肝病起于春,起于甲乙,甲乙与春均为木旺之时。余脏类推。


  【译文】

  肝脏有病,在夏季最容易治愈;如果在夏季不愈,到秋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秋季没有死亡,到冬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来年春季病就会好转,因为风气容易侵犯肝,所以肝病病人要避免受到风邪侵袭。有肝病的人,在丙丁日最容易治愈;如果丙丁日不愈,到庚辛日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庚辛日没有死亡,到壬癸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了甲乙日病就会好转。患肝病的人,在早晨的时候精神清爽,傍晚的时候病情会加重,到半夜时病情会平稳下来。肝病需要疏泄调达,因此治疗肝病应用辛味药来疏散它,需要补的要以辛味药来补,需要泻的要以酸味药来泻。

  心脏有病,在长夏最容易治愈;如果在长夏不愈,到了冬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冬季没有死亡,到了来年的春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了夏季病就会好转;心有病的人应忌食温热食物,衣服也不能穿得太暖。有心病的人,在戊己日最容易治愈;如果戊己日不愈,到壬癸日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壬癸日没有死亡,到甲乙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丙丁日病就会好转。心脏有病的人,在中午的时候神清气爽,半夜时病情加重,早晨时病情会平稳下来。心病需缓软,因此治疗时应当用咸味药来柔软它,需要补的要以咸味药来补,需要泻的要以甘味药来泻。

  脾脏有病,在秋季最容易治愈;如果在秋季不愈,到春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春季没有死亡,到夏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长夏病情就会好转。脾病应禁食温热性食物并避免饮食过饱、居湿地、穿湿衣等。脾有病的人,在庚辛日最容易治愈;如果在庚辛日不愈,到甲乙日就会加重;如果在甲乙日没有死亡,到丙丁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了戊己日病情就会好转。脾有病的人,在午后的时间精神清爽,日出时病情加重,傍晚时病情会平稳下来。脾脏病需要缓和,甘能缓中,所以应当服用甘味药来缓和它,需要泻的要用苦味药来泻,需要补的要以甘味药来补。

  肺脏有病,在冬季最容易治愈;如果在冬季不愈,到夏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夏季没有死亡,至长夏时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了秋季病情就会好转。肺有病应禁忌寒冷饮食及穿得太单薄。肺有病的人,在壬癸日最容易治愈;如果在壬癸日不愈,到丙丁日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丙丁日不死,到戊己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了庚辛日就会好转。肺有病的人,傍晚的时候精神舒爽,到中午时病情加重,到半夜时病情会平稳下来。肺气需要收敛,所以应当进食酸味药来收敛它,需要补的要用酸味药来补,需要泻的要用辛味药来泻。

  肾脏有病,在春季最容易治愈;如果在春季不愈,到长夏时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长夏没有死亡,到秋季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冬季病情就会好转。肾病禁食火烤油炸的过热食物和穿经火烘烤过的衣服。

  肾有病的人,在甲乙日最容易治愈;如果在甲乙日不愈,到戊己日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戊己日没有死亡,到庚辛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壬癸日病就会好转。肾有病的人,在半夜的时候精神舒爽,在一日当中辰、戌、丑、未四个时辰病情加重,在傍晚时病情会平稳下来。肾主闭藏,治疗肾病需要坚固肾气,因此应当服用苦味药来坚固它,需要补的要用苦味药来补,需要泻的要用咸味药来泻。

  凡是邪气侵袭人体,都是以强凌弱,遇到与所生之脏相应的时间,疾病就能痊愈;遇到与该脏相克的时间,病情就会加重;遇到与生己之脏相对应的时间,疾病就会呈现稳定状态;遇到该脏应当旺盛的时间,疾病就会好转。但必须先明确五脏的平脉脉象,然后才能推测疾病的轻重时间及死生的日期。



  【原文】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无所见 [1] ,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2] 。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郄中血者。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 [3] 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毒药攻邪。五谷 [4] 为养,五果 [5] 为助,五畜 [6] 为益,五菜为充 [7]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注释】

  [1]目(huānɡ)无所见:眼睛昏花,视物不清。[2]取血者:在经血盛处放血。[3]寝汗:盗汗。[4]五谷: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5]五果:桃、李、杏、栗、枣。[6]五畜:牛、羊、猪、鸡、犬。[7]五菜:葵、藿(豆叶)、薤、葱、韭。充:充实于脏腑。


  【译文】

  肝脏有病,会出现两胁下疼痛牵引少腹的症状,使人容易发怒,这是肝气实的症状;如果肝气虚,则出现两眼昏花而视物不明,两耳也听不见声音,容易恐惧,好像有人要逮捕他一样的症状。治疗时,取用厥阴肝经和少阳胆经的经穴。如果肝气上逆,则会引发头痛、耳聋而听觉失灵、面颊肿胀,应取厥阴、少阳经脉,进行针刺放血治疗。

  心脏有病,会出现胸中疼痛,胁部支撑胀满,胁下疼痛,胸膺部、背部及肩胛间疼痛,两臂内侧疼痛的症状,这是心实的症状。心虚,则出现胸腹部胀大,胁下和腰部牵引作痛的症状。治疗时,取用少阴心经和太阳小肠经的经穴,并刺舌下的廉泉穴进行放血治疗。如果病情有变化,与刚发病时有所不同,应当针刺阴郄穴放血治疗。


1646638247365.png


 
  脾脏有病,会出现身体沉重,容易饥饿,肌肉痿软无力,两脚弛缓不收,行走时容易抽搐,脚下疼痛,这是脾实的症状;脾虚则腹部胀满,肠鸣,泄下而食物不化。治疗时,取用太阴脾经、阳明胃经和少阴肾经的经穴,进行放血治疗。

  肺脏有病,会出现喘咳气逆,肩背部疼痛,出汗,尻、阴股、膝、髋、小腿肚、小腿下半部、脚等部都发生疼痛,这是肺实的症状;如果肺虚,就出现少气、呼吸困难而难于接续、耳聋、咽干等症状。治疗时,取用太阴肺经的经穴,以及足太阳经的外侧,足厥阴内侧,即足少阴肾经的经穴,进行放血治疗。

  肾脏有病,会出现腹部胀大,胫部浮肿,气喘,咳嗽,身体沉重,睡后出汗,恶风,这是肾实的症状;如果肾虚,就出现胸中疼痛,大腹和小腹疼痛,四肢厥冷,心中闷闷不乐的症状。治疗时,取用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进行放血治疗。


五脏之病症及疗法

1646638279128.png


  肝与青色相应,肝病宜食甘味,粳米、牛肉、枣、葵菜都是属于味甘的。心与赤色相应,心病宜食酸味,小豆、犬肉、李子、韭菜都是属于酸味的。肺与白色相应,肺病宜食苦味,小麦、羊肉、杏、薤都是属于苦味的。脾与黄色相应,脾病宜食咸味,大豆、猪肉、栗子、藿都是属于咸味的。肾与黑色相应,肾病宜食辛味,黄黍、鸡肉、桃、葱都是属于辛味的。辛味能发散,酸味能收敛,甘味能缓急,苦味能坚燥,咸味能软坚。

  药物可以用来攻逐病邪,五谷可以滋养五脏之气,五果能帮助五谷充养人体,五畜用以补益五脏,五菜用以充养脏腑,将药物与谷果肉菜依照气味调配服用,可以补精益气。上述五类食物,各有辛、酸、甘、苦、咸等不同气味,各有其不同的作用,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在运用的时候,要根据春、夏、秋、冬四时和五脏之气的盛衰情况,合理地利用五味来治疗疾病。
  
 
推荐《拨开迷雾学中医——中医经典思维》和《拨开迷雾学中医——<灵枢经>针灸入门》这两本书,原因是看到了作者的学医经历非常曲折——从刚开始自信,到后面的不解疑惑,再到回头重新理解经典,兜兜转转。虽然哲学上说,事物发展必然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过程,这是不可避免的。但觉得将作者的一些心路历程分享出来,借此希望能给未来一些对中医有兴趣的人一盏明灯,少走些弯路。而作者的经历,其实论坛中许多人已经或者正在经历,希望有些帮助和启发吧。

作者简介:王伟,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张仲景传承创新中心讲师,倡导回归至简至真的中医经典思维。


  
  学医多年,回想这一路走来非常辛苦。经历过“独上高楼的孤独,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持,最后终于体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

  在学医的前三年, 我遍览古书,凡是有名的中医书无一不读,当时便有“学医三年,自谓天下无不治之症”的豪情壮志,认为自己满腹经纶,医术已经很高,并非常骄傲于自己成功治疗的几个亲人朋友的病例。但在后来出诊中,有很多复杂的病却让我无从下手,甚至一个简单的感冒咳嗽,开方都不能必验。

  为了提高医术,我便四处拜访民间高人,结果发现大部分民间医生仅凭一小绝招以行医,而疗效稳定的民间中医却很难访到。之后我又看了一些“火神派”的书,这些书燃起了我内心的狂热,自谓“只要会用附子,天下无不治之大病”。刚开始我信心满满,但不久之后,又遭到了打击——很多病越治越重。我当时坚信这是“排病”反应,这种盲目的狂热持续了半年。后来我经过反思发现,虽然治疗有效率较高(很多人都说整体感觉有效),但是治愈率却很低——很多病人成为了“职业病人”——定期吃药成为他们必须做的工作,不吃附子就难受。此非我的追求,我从这个“门派”跳脱出来,又开始研究学习另外的“门派”。这期间我接触过五运六气、圆运动、子午流注、董氏奇穴、性理疗病、汉方医学、道医、周易等,但在治疗病人时却始终没有达到稳定的疗效。

  这时,我充分体会到“行医三年,方知天下无可用之方”。

  感谢这些年我的大脑还算清醒,能不停地反思,这样我就可以不停地修正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和我一起苦学中医的同学,有的会沉迷于一家或几家之言,他们给自己疗效的不确定找到了充分的理由,如“别人有效是治标,我见效慢或不见效是在治本”;或是高谈阔论地说“医乃小道,人心已坏,病不可治”;或是大谈禁欲、忌口等。总之就是,服药的无效与自己医术无关,而把无效的原因归咎于病人。一旦我们有了这种观点,知识便成为前进的最大障碍,知识构建了一堵围墙,凡是符合我的可以进入,不符合的就去批判,这就是佛家所言的“所知障”吧。真是太感谢我没有被“障碍”迷惑,但这却是痛苦的开始。

  错误的知识是阻碍真理出现的最大屏障,为了真正明了中医之道,我放下所有所学过的知识,又用了三年的时间只读经典和与经典相关的文献。这期间我很少与同行交流中医,尽量不参加中医社团活动,只是静心苦读。在这三年里,我被很多同学当成另类,很少有人理解我每天捧着《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在读什么,当别人炫耀他们的新发现或治好的特殊病例时,我总保持沉默。在痛苦的学习经典过程中,我经过了无数个如拨云见日般的狂喜,终于能够将《内经》中的方法实践于临床,并小有所成。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医之道一直在经典之中,感悟到中医经典的伟大智慧,亦体会到了古人传承医道的良苦用心。

  现在回想起自己的学医经历,真是“疯三年,癫三年,疯疯癫癫又三年”。每个学中医的人都要鼓足勇气来迎接“疯癫”的学习经历。

  曾有朋友与我聊天,大谈他的中医理想,他强烈反对西医与西方文化,将中医经典奉若神明,言语中全是晦涩玄奥的医理。从他的言语中可知,任何中医、任何疾病他都不放在眼里。听了他的言论,我只能笑笑,这说明他正在经历“疯三年”的过程,只要对自己负责任,早晚会跳出来。

  还有的朋友与我聊天,避而不谈中医理论,只谈如何治病,谈哪个名医如何欺世盗名,或者垂头丧气地说医不可为而转谈宗教,感叹因果。我只能笑笑,这说明他正在经历“癫三年”的过程,只要对中医有信心,早晚会跳出来。

  经历了这些“疯三年,癫三年”之后的人,就会进入“疯疯癫癫的三年”,你会见到有些人读着读着中医经典一拍大腿兴奋不已,或者皱着眉头默默无语一页一页地翻书,忘记时间的流逝,这说明他马上就要步入经典之门了。


  无意中看到书架上已经有些尘土的针灸书籍,回想起自己学习针灸的经历,还是用那句老话来形容:疯三年癫三年,疯疯癫癫又三年”。大学期间学完教科书的针灸基础课程,我便迫不及待地学习各种医书中的经验——图书馆针灸专栏的书籍一本接着一本的读,一边看一边做笔记,每天睡前看一遍白天做的笔记,感觉收获满满的,笔记中充满了各种的经验,各种的绝招,各种的特效穴,各种的特效手法。我每天早晨起床洗刷完后件事便是背诵各种针灸歌赋,每天感觉可充实了。

  我现在记得当时的笔记还做了一些分门别类——我曾把我看到的所有针灸书籍中关于腰疼的治疗经验总结到一起,包括各种腰疼部位的特效穴,各种腰疼类型的分析与选穴,有些久治不愈的腰疼在治疗中要额外考虑到的可能性,还有某一门派的特效穴,以及腰疼的各种创新针法等等。可一给亲戚朋友治病我就傻眼了,除了少数的经验是有效甚至是特效的,剩下大部分治法的效果都不理想;稍微严重点的腰疼都需要成月的治疗,且治愈率并不高,尤其是很多新时代的创新针法,针灸就像注射麻醉药一样——针灸当时很管用,很快就恢复老样子——对大部分疾病没有长久的疗效。

  如果当时有人跟说我,“你学的针灸是经验医学”,我一定会跟他据理力争。但我现在静下心来看,那些完全就是经验医学:看看我背诵的各种歌赋,都是哪疼对应刺哪穴。比如,“腰背委中求”就是经验,又如腰疼分为几个辨证类型,每个类型对应一组针灸穴位——理论是理论,临床是按经验分型——从种种表现来看,这种针灸就是经验,而且是不很管用的经验。

  我曾经问过很多针灸专家,按古代医案的记载针灸治病都是几次就治好,现在针灸为什么需要按疗程治疗,且疗程都很长,我甚至大胆猜测很多腰疼病人的康复是病人注意休息自愈的,与针灸没什么关系。他们的答案大概两种:要么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要么说“古代医生只记载特效的个案,有文学夸张”,甚至曾有好友直言,“任何一个中医只要把他的特效医案收集起来稍加演绎汇编成经验集,都可以把自己包装成神医”。我当时坚信针灸一定有一套很深的理论,大部分针灸经验集都太肤浅,我要学习高深的针灸。于是,我便走上了什么玄看什么,什么高深就信什么的路——河图洛书、周易、道家秘传、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各种玄妙的理论我看的都津津有味。我记录了两个版本的子午流注开穴的方法,两种方法都说自己是正宗的,可是按两种方法取穴,同一时辰取穴不同,这真给临床的取舍带来太大的问题。

  像这样矛盾的理论我掌握了很多,也走访了很多传说中的神人。我懂的越来越多,针灸疗效却越来越差。跟同行聊天我能天南海北的夸夸其谈,只会纸上谈兵不敢真正治病,掌握的知识与实际疗效相差太远。我开始痛恨这些骗人的经验与骗人的理论,我开始怀疑针灸,最终放弃了针灸专业——研究生时期我选择了学习《伤寒论》,大约有两年多没碰过针灸。

  在研究生学习《伤寒论》的期间,各种的巧合促成我发现了《灵枢经》中的“人迎气口诊脉法”,这就像一个突破口一样,让我初窥《灵枢经》的门庭。我开始一遍一遍地翻看《灵枢经》,心里积蓄的乱麻一点点解开。我始终记得,我刚开始依葫芦画瓢一样地运用《灵枢经》的思维针灸,然后看到病人针刺之后惊喜的眼神,我开始对针灸建立了信心。这么多年越读《灵枢经》心里越明朗——我学了这么多年的理论,甚至为了追求完美的理论,我每天都在读书,拼了命地学,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状态,而我这么多年都没有放下心来感受天地之道,我习惯了用各种复杂的理论来理解针灸,却忘记了用真诚的心来感受经典,真是可悲。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灵枢经》,喜欢放松下来吟诵《灵枢经》,让经中的文字带领我感受天地之道。这个“道”是天地的规律,是亘古不变的法则,百姓日用而不知,但只需要静下心来就能体会到,而且只能被发现,不能被创造或改变。

  《灵枢经》没有冗杂的理论,没有天马行空的奇谈,完全的真实。它不是告诉你包治百病的方法,而是教你如何客观地观察与体会事物,教你系统客观地看待世界、看待人体、查找病机、调整气机的方法。

  我写此书,反复犹豫很久。《灵枢经》美的不是某一病的具体治法,而是其纯真的思维,我特别担心读者会读完此书后认为掌握了我要表达的技法,然后将本书所讲授的针法嫁接到自己已有的思维体系中,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读者能够从心里真正喜欢《灵枢经》,赞同《灵枢经》的天地思维,赞叹这种思维方式的纯真唯美,回到本真的状态观察疾病。

  本书在理论上以《灵枢经》的天地思维为主,在技法上以《灵枢经》的小针体系为主,并杂糅《素问》中关于针灸的知识。我读《灵枢经》并将其用于实践并未达到我认为的完美,我会继续完美我的思维,因此本书的很多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可能会推翻,我写本书的目的也是斗胆辅翼《灵枢经》,让读者借助本书能够与《灵枢经》的思维相接。当你真正陶醉于《灵枢经》时,如果发现本书有很多错误,太多的曲解经典,那我会感觉无比欣慰。

  中医不是经验的总结,也不是理论上的推论或哲学上的假说,中医是以本真的状态观察世界与人体。

所以说,治病不单单是医术学识的技术,还包括心理学、人际沟通技巧等等方面的东西,要善于“化”人。这么综合,所以中医是门艺术,高级的艺术。
  
  王伟《拨开迷雾学中医——中医经典思维》这本书以前在网上走马观花的看过几节试读内容,记得当时感觉不错,还收藏保存下来了。
  
 
谢谢推介!

曾读过一些今人解读《脏气法时论》的文章与书,感觉他们很多都是“以经解经”模式,即用经文解释经文,而不是用今人明白的医理来解读,故仍不能使人明白经文的实证原理。

如“肝苦急”,这“急”是什么症状?“心欲软”,这心“欲软”又是什么症状?
症状不明,对为何要用其药味,便难以真正理解意义。

所以,很想多读到这方面的见解,以争取增长对中医生理学的正确、明白认识。
 
谢谢推介!

曾读过一些今人解读《脏气法时论》的文章与书,感觉他们很多都是“以经解经”模式,即用经文解释经文,而不是用今人明白的医理来解读,故仍不能使人明白经文的实证原理。

如“肝苦急”,这“急”是什么症状?“心欲软”,这心“欲软”又是什么症状?
症状不明,对为何要用其药味,便难以真正理解意义。

所以,很想多读到这方面的见解,以争取增长对中医生理学的正确、明白认识。
  
  原来您是想了解现代生理学如何解析中医经典理论。
  我想应该有这样的专著,不妨通过百度网页搜索以及百度学术搜索查查看。

  
 
中医的长处,是能系统性看待人的生理与病理,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般对待疾病。
中医的经典(《内经》等),无疑揭示了这种系统性关联。

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内经》等所揭示的系统性关联,多是取象比类方式,并且用词极简,故而让今人难以清晰理解。

因而,用今人能够理解的实证,完整的解读《内经》等所展示的人体生理与病理学,将可大大促进人们回过头来,对中医学产生深度认识与理解。从而也能由此促进中医,进入有根本原理指南的稳定疗效境地。

可惜,这类解读,很少见到。

现在,对新冠病毒病因的中医解读,中医界的国级大师权威们,都各执不同观点(或寒湿、或温病、或湿热、或纯湿等),不能一致,让西医界看笑话。实际上,就是因为大师们对中医理论的各自理解,没有实证的统一理念基础。

无疑,中医不可能与西医嫁接,那只会出风马牛般的结果。
但是,中医却可以象西医那样,从现代科学理念的生理化知识中,找到中医的实证基础所在,由此提高人们对中医理论的深度理解与运用。
 
中医的长处,是能系统性看待人的生理与病理,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般对待疾病。
中医的经典(《内经》等),无疑揭示了这种系统性关联。

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内经》等所揭示的系统性关联,多是取象比类方式,并且用词极简,故而让今人难以清晰理解。

因而,用今人能够理解的实证,完整的解读《内经》等所展示的人体生理与病理学,将可大大促进人们回过头来,对中医学产生深度认识与理解。从而也能由此促进中医,进入有根本原理指南的稳定疗效境地。

可惜,这类解读,很少见到。

现在,对新冠病毒病因的中医解读,中医界的国级大师权威们,都各执不同观点(或寒湿、或温病、或湿热、或纯湿等),不能一致,让西医界看笑话。实际上,就是因为大师们对中医理论的各自理解,没有实证的统一理念基础。

无疑,中医不可能与西医嫁接,那只会出风马牛般的结果。
但是,中医却可以象西医那样,从现代科学理念的生理化知识中,找到中医的实证基础所在,由此提高人们对中医理论的深度理解与运用。
《吴述伤寒汇通》这本书符合你的想法,但是不是解释《内经》的,而是解释《伤寒论》的。里面用的是西医的认识来解释《伤寒论》中的病理以及治法。这本书视角独特,不乏一些精彩之处。
 
已下单网购《细读<黄帝内经>》(姚春鹏 姚丹 著)与《吴述伤寒汇通》二书,准备细细予以研读,以祈有所收获。

谢谢上面二位热心网友的推介!
 
李心机著《伤寒论通释》这篇帖子中,有几段可以为此证明回归经典思维的重要性。

仲景所运用的思维方法,具有深藏于中国文化的传统思维方法的特征。

昔姜佐景氏治施姓友人之弟,对其过程曾著文记之曰:

入其室,见病者仰卧榻上,叩其所苦,绝不应。心异之,私谓施君曰:乃弟久病耳聋,无所闻乎,抑舌謇不能言乎?则皆曰,否。余益惊异。按其脉一手洪大,一手沉细。(孰左孰右今已莫能记忆。)

因询家人以致病之由,曰:渠前任某军电职,因事受惊,遂觉神志恍惚,每客来,恒默然相对,客去则歌唱无序。饮食二便悉如常人,惟食时阙上时有热气蒸腾,轻则如出岫朝云,甚则如窑中烟,状颇怪特。前曾将渠送往本市某著名医院诊治,经20余日,医者终不识其为何病,既无术以疗,故于昨日迁出,请先生一诊。

余细按其腹,绝不胀满,更不拒按,沉思良久,竟莫洞其症结。于是遂谢谢不敏,赧然告辞。

越日,施君告余曰,舍弟之病,昨已延曹颖甫先生诊治。服药后,大泄,阙上热气减。余闻而愕然,遂急访之,并视所服方。忆其案尾略曰:

此张仲景所谓阳明病也,宜下之,主以大承气汤。方为

生大黄三钱 枳实三钱 芒硝三钱(冲) 厚朴一钱

又越数日,余再晤施君,悉其弟服药后,已能起床,且不歌唱。惟两肋胀痛,经曹师诊治,顷又愈矣。审其方,乃小柴胡汤也。

柴胡三钱 黄芩三钱 党参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片 大枣十二枚 甘草二钱

嗣是施君之弟似可告无恙矣,顾尚苦自汗,精神不振。又经曹师投以桂枝加龙牡汤,一剂而愈。

川桂枝三钱 大白芍三钱 生草二钱 生姜三片 大枣十二枚 花龙骨五钱 煅牡蛎五钱 以上二味先煎

自此以后,健康逾常人。

对此案曹颖甫先生曾自加按语云:此证予亦不能识,惟诊其脉,则右极洪大,左极微细,阴不足而阳有余,意其为少阴负趺阳之脉,而初非逆证。加以热气出于阙,病情正属阳明,与右脉之洪大正合。故决为大承气汤证,而不料其应乃如响也。(见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下卷》)

曹氏本案从一个侧面似能够说明"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与"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两个方面的道理与实践。

要理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是在"空中飞舞",只需要通过"飘带"去想象。通过"飘带"而想象女神在"空中飞舞",这算是非逻辑的跳跃和联想;这与欧洲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中,飞舞的"天使"必须有"翅膀"不同。在那种思维方式中,没有"翅膀"是飞不起来的的;而带翅膀的"天使"在东方传统思维中,得出的结果往往是"这个'人'是由鸟变来的",或是"这个'鸟'变成了人"。这其中,似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文化和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如果说,西方逻辑思维讲究因果关系,是客观的;那么东方思维则是联想思维,它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比如上案例中,病人因受惊而出现病状,但腹不胀满,也不拒按。如果按照因果关系,这人是情志病,该解郁。或按照脉象,右洪左细,能造成左右脉象不同的,岂非升降不利所致?但曹颖甫确认为这是阳明病,最后将病人从阳明拉回少阳再回到太阳,遂愈。
 
《吴述伤寒汇通》一书,的确很不错! 对加深理解《伤寒论》很有帮助。

这位作者,显然是用了心写此书,而不是人云亦云般抄条文,他对现代医学的生理学看来都较熟悉,所以,对《伤寒论》的条文,能作出自己认为的实证解读,大大有利于人们在学用《伤寒论》时,能建立具体的形象思维。
 
《吴述伤寒汇通》一书,的确很不错! 对加深理解《伤寒论》很有帮助。

这位作者,显然是用了心写此书,而不是人云亦云般抄条文,他对现代医学的生理学看来都较熟悉,所以,对《伤寒论》的条文,能作出自己认为的实证解读,大大有利于人们在学用《伤寒论》时,能建立具体的形象思维。
除了你提到的这本,还有上面的李心机著《伤寒论通释》以及许家栋《经方探源》都不错,后面这两个人的思想比较纯粹,那就是要以经解经(后世的解读只能作为参考),至于私自修改条文,敷衍其意,那是万万不行的。所以在伤寒方面,这两本书理论价值更大,值得一读。
 
中医其实是非常系统的对宇宙本质及其规律其中就包括人体本质认知的存在,只不过这个超越了当下对中医的限定,是医通道的范畴。古代中医都是修道的,其实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对于规律的参研,规律本身并不是书籍,而是活的,是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都可以不断深入一洞通天知一而知天下的那个活水源头所在,这个才是中医原本的高度。而以书籍表面部分为圭臬,一方面就会沦为经验之学,对一个标签回馈一个解决方案,还是死的,是偏西医式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就会把面对病患时的医者判断主体从原本的心变为脑,脑思维对于一件复杂事物是分析极为缓慢而不全的,但心是立下判断有知,是在本底纬度的,所以后者才是在复杂的条件下依然得到核心答案的方式,所以要修道修心,一方面修正自己的主观狭隘扩大到观察到客观世界,另一方面心明,当下立判。加上经验,久久高下也还是在心,而修心德为基,所以古代医德很重要,都是相关的。
现在这些学习方法都变了,不是中医心法,也不讲虚空间不讲宏大的那些了,不求为人立德了,人也就离道越来越远,越来越不明了。
 
李心机著《伤寒论通释》这篇帖子中,有几段可以为此证明回归经典思维的重要性。

仲景所运用的思维方法,具有深藏于中国文化的传统思维方法的特征。

昔姜佐景氏治施姓友人之弟,对其过程曾著文记之曰:



对此案曹颖甫先生曾自加按语云:此证予亦不能识,惟诊其脉,则右极洪大,左极微细,阴不足而阳有余,意其为少阴负趺阳之脉,而初非逆证。加以热气出于阙,病情正属阳明,与右脉之洪大正合。故决为大承气汤证,而不料其应乃如响也。(见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下卷》)

曹氏本案从一个侧面似能够说明"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与"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两个方面的道理与实践。

要理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是在"空中飞舞",只需要通过"飘带"去想象。通过"飘带"而想象女神在"空中飞舞",这算是非逻辑的跳跃和联想;这与欧洲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中,飞舞的"天使"必须有"翅膀"不同。在那种思维方式中,没有"翅膀"是飞不起来的的;而带翅膀的"天使"在东方传统思维中,得出的结果往往是"这个'人'是由鸟变来的",或是"这个'鸟'变成了人"。这其中,似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文化和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如果说,西方逻辑思维讲究因果关系,是客观的;那么东方思维则是联想思维,它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比如上案例中,病人因受惊而出现病状,但腹不胀满,也不拒按。如果按照因果关系,这人是情志病,该解郁。或按照脉象,右洪左细,能造成左右脉象不同的,岂非升降不利所致?但曹颖甫确认为这是阳明病,最后将病人从阳明拉回少阳再回到太阳,遂愈。


拍案叫绝

感觉曹颖甫先生是抓住了阴阳根本。据说阴阳之道在几十年前是国家级机密,当然后来解密了,但似乎现在没几个人真懂。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