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阿尔茨海默病

yizhonglao

声名远扬
高级会员
注册
2009/10/21
帖子
4664
获得点赞
1241
声望
11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

请教中医遇上这病,历来是怎么诊治的?
 
东京大学药学院有机和药物化学研究室翟璐晗特聘研究员及大和田智彦教授、尾谷优子讲师一起,使用计算化学对被认为与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 俗称老年痴呆症)密切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Aβ)的聚集结构进行了拓扑分析(图1),在其疏水核区域首次发现此前从未被科学界关注到的弱电子相互作用,从而揭示了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起源[1]。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2019年7月24日的《Scientific Reports》上[文献1]。
 

脑内 β- 淀粉样蛋白沉积与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相关​

2019-05-10 18:19来源:丁香园作者:
字体大小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有着较长潜伏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淀粉样蛋白级联反应假说(amyloid cascade hypothesis)认为,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发生以前,AD 患者脑内纤维淀粉样蛋白和病理性 tau 蛋白的沉积过程一直存在,这一过程或可连续持续十年以上。通过对脑内异常病理性蛋白质沉积的监测,可有效实现对 AD 患者病情发展的预测评估。
近年来,有多项观察性研究发现,在 AD 潜伏期,除外患者脑内异常蛋白沉积,患者也可出现抑郁和其他神经精神症状。对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群体,若持续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3 到 6 年,尤其是长期出现抑郁相关症状和焦虑症状,其后期发展为遗忘型 MCI(AD 前驱期)的风险要 2 倍于正常群体。
有研究提出,抑郁症状或是加速 AD 病情进展的重要因子。抑郁症状往往发生在 AD 潜伏期,它是 AD 发生的指示性线索。既往已有一些针对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群体的探究性试验的出现,这些研究使用脑脊液(CSF)AD 生物标志物分析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的方法,对病理性脑内淀粉样变标记物与抑郁相关症状和焦虑症状的关系做了分析探讨。
Pomara 团队发现,在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和晚年出现抑郁症状的患者中,其 CSF 中β- 淀粉样蛋白 42 水平明显降低,而 β- 淀粉样蛋白 42 水平的降低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的增高有关,CSF 中总的 tau 蛋白和磷酸化 tau 蛋白水平在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为了进一步认识抑郁症状与 AD 之间的关联,以及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群体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与其抑郁症状发生之间的联系,来自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布里格姆妇女医院阿尔兹海默病研究和治疗中心的 Donovan 博士做了一项临床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 2018 年 1 月的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中。
研究纳入 270 名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无论有无抑郁症状治疗史),其中女性 158 人(占比 58.5%),受试平均年龄 73.6 岁(标准差 SD = 6.1),有抑郁治疗史的受试数为 35 人(占比 13%)。研究认定认知障碍功能正常的要求为:受试经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逻辑记忆测验和简易精神状态测验 (MMSE) 测定均处于正常范围。
使用 30 项老年抑郁症量表(30-item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对入组受试抑郁症状进行测量,所有受试在基线测量时 GDS 评分均低于 GDS 抑郁诊断标准值(低于 11 分)。使用匹兹堡复合物 B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脑显像(Pittsburgh compound B(PiB)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试验开始时对受试脑内 β- 淀粉样蛋白水平进行测定,使用 GDS 对受试抑郁症状进行评估,试验为期 5 年。(注:匹兹堡复合物 B(PiB)是可以反映脑内 β- 淀粉样蛋白水平的显像剂)
研究主要就 GDS 量表三个维度的得分变化和患者 PiB 测定含量之间的关系做了分析,分别为冷漠 - 情绪低落(apathy-anhedonia)、易激惹(dysphoria)和焦虑集中(anxiety-concentration)。其中,GDS 关于焦虑集中维度的条目有两项,分别是:「你认为你的意识和以往一样清晰吗?」,「你集中注意力存在困难吗?」。结果发现,较高的 PiB 水平不仅与 GDS 得分的增加相关,还与 GDS 量表的焦虑集中维度得分的大幅提升有着显著关联。
该研究提示,在认知功能障碍完好的老年群体中,较高的 β- 淀粉样蛋白负荷往往与其抑郁相关症状和焦虑症状的发生有关,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对于有抑郁障碍病史的老年个体,其既往病史仅与可能检出的较高抑郁症状程度相关,而并不参与抑郁症状的发展。考虑到既往研究发现的抑郁症状与 AD 发生之间的显著相关性,早期对于脑内 β- 淀粉样蛋白负荷的影像学检查对 AD 发生的预测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网络资料,仅供参考。
 
最后编辑:
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分子量约4kDa,由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水解而来,由细胞分泌,在细胞基质沉淀聚积后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作用。

β 淀粉样蛋白( amyloid-β,Aβ) 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 经 β-和 γ-分泌酶的蛋白水解作用而产生的含有 39~43 个氨基酸多肽。它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循环于血液、脑脊液和脑间质液中,大多与伴侣蛋白分子结合,少数以游离状态存在。人体内 Aβ最常见的亚型是 Aβ1~ 40 和 Aβ1~ 42。在人脑脊液和血中,1~ 40分别比 Aβ1~ 42的含量水平高 10 倍和 1. 5倍,Aβ1~ 42具有更强的毒性,且更容易聚集,从而形成Aβ 沉淀的核心,引发神经毒性作用 。

网络资料,仅供参考。
 
最后编辑: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新进展: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结构揭开​

德国科学家团队开展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首次报告了从阿尔茨海默病和脑淀粉样血管病患者脑组织中分离的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的结构。这一成果为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结构基础提供了新认识,亦有助于相关药物开发。相关研究发表于10月29日的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发病机制不明确,人们很难从根本上阻止阿尔茨海默病病程的进展。目前已知阿尔茨海默病的一大特征,就是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在斑块和血管壁的沉积。虽然实验室制备的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在结构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表征,但人们对这些纤维在大脑中的结构一直知之甚少。

此次,德国乌尔姆大学研究人员马库斯·范德里奇及其同事,在3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死后,从他们大脑组织中纯化了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并用冷冻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其结构。
研究团队在这3名患者的样本中,都发现了3种各不相同、但结构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形态,并确定了其中一种形态的分子结构。出乎意料的是,脑源性原纤维的结构与实验室制备的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的结构差异显著。比如,脑源性β淀粉样蛋白原纤维是右旋折叠,它们的肽折叠方式也与此前分析的原纤维折叠方式非常不同。

该结构突出了表征患者源淀粉样原纤维的重要性。此外,该研究还有助于理解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突变对β淀粉样蛋白的影响,未来将有助于开发防止这类原纤维形成的药物。

网络资料,仅供参考。
 
最后编辑:

阿尔茨海默病​

医药数据库中心 中医论坛

  
疾病名称(英文)Alzheimer's disease
拚音AERCIHAIMOBING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精神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始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征。 传统上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痴呆归为两个不同类别,后来发现老年期痴呆也具有与AD相同的病理变化。自70年代以来把两者统称为老年期痴呆AD型。根据最新国际及国内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分为老年期起病(阿尔采末Ⅰ型),早老期起病(阿尔采末Ⅱ型)。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本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比较公认的与AD有关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家族遗传史,脑外伤和Down病。此外还提出了各种假说,如中毒假说、感染假说、免疫假说、胆碱功能低下假说,但都未得到进一步证实。
中医病因《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交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腰酸眩晕,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老年以后气血亏损,营卫不调,五脏功能失和,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神明日损,加之精神刺激,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失常,髓海为之损伤,日久引起本病。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AD的神经病理改变是脑皮层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组织病理学除额、颞叶皮层细胞大量死亡脱失外,尚有以下显著特征:细胞外老年斑或轴突斑,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结和颗粒空泡变性,称为三联病理改变。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1.辨证分型
(1)脾肾亏损:
证候:表情呆板,行动迟缓,甚至终日寡言不动,傻哭傻笑,饮食起居皆需人照料。本证可兼头晕眼花、腰膝酸痛、气短、心悸等症。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细弱或细滑,两尺脉弱。
(2)脾虚痰阻:
证候:终日不言不语,不饮不食,忽笑忽歌,忽愁忽哭,与之美馔不受,与之污秽则无辞,与之衣不衣,与之草本则反喜,重症者不能自理生活,其面色晄白或苍白不绛,气短乏力,舌体胖,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
西医诊断标准CCMD2一R(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1.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
3.起病缓慢,痴呆的发展也缓慢,可有一段时期不恶化,但不可逆。
4.排除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
5.通过病史和精神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任何其他特定原因所致的痴呆。
6.通过病史和精神检查,排除抑郁所致的假性脑器质性痴呆。
西医诊断依据1.根据病史及精神检查其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征。 2.起病缓慢,呈进行性,可有一段时间不恶化,但不可逆。 3.病程在四个月以上。 4.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及脑电图、CT检查排除脑动脉硬化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一)症状
起病极缓慢,往往早期不容易被发现,许多家属都回忆不起来确切的起病时间。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大致1~3年。主要表现是记忆力下降。起初是学习新知识感到困难,对自己的工作不求上进,难以完成。情绪不稳、伤感、低落、易发怒;较严重时对日期记不住,出门记不住刚走过的路。这一阶段病人生活料理正常,如作脑电图及脑部CT检查多数正常。这一阶段很难被诊断此病。
2.第二阶段大致是发病后2~10年,主要症状是记忆力下降明显,远期记忆逐渐受累,严重的连一生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如结婚年龄、出生年月、亲人姓名都忘得一干二净。病人的判断力、计算力、理解力等智能活动明显减退,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生活不能自理,进食、穿衣、大小便均需人照顾。活动减少,对周围莫不关心,有的病人出现焦虑不安,有的出现痴笑。
3.第三阶段是晚期的表现,一般在发病后8~12年左右,极度明显的智力障碍。患者与周围环境无正常接触,表情淡漠、活动更少,有的病人终日卧床不起,语言支离破碎。这一阶段有的出现肢体挛缩,步态不稳,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有癫痫发作。最后病人常因褥疮营养不良骨折肺炎等继发病或因衰竭而死亡。
总之,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记忆力、智能、言语、认知功能、计算力、判断力、性格、情感以及意志活动各方面功能低下,充分发展的临床相为典型痴呆综合征(皮层性痴呆)。
(二)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可见失语、失用、失认、空间结构障碍(如不能临摹立体结构图、如不会堆砌积木);可出现帕金森氏综合征,如肌张力增高,震颤等锥体外系症状,也可出现伸跖反射、强握、吸吮等原始反射。重者大小便失禁,癫痫样发作。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脑电图检查,第一阶段多数正常。第二阶段可见到慢波明显增多,第三阶段可见到全面的慢波,为重度异常。 脑部CT检查,第一阶段多数正常。第二阶段可见到脑室增大及脑沟变宽等异常,也有少数病人检查结果正常。第三阶段CT检查结果为全面的脑萎缩。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1.多发性脑梗塞痴呆(MID)在我国较AD多见,MID起病较急,常有高血压史,病程呈波动或阶梯恶化,可有多次卒中发作,血循环改善后症状可减轻;早期症状是神衰综合征;精神症状:以记忆障碍为主的限局性痴呆,判断力、自知力保持较久,个性改变不明显,主要为识记及近记忆障碍,情感脆弱。神经症状和体征:限局性症状和体征,如失语、失用、偏瘫、癫痫发作、病理反射。CT:多发梗塞、腔隙和软化灶;Hachinski :评分>7。AD起病隐渐;病情缓慢进行发展,早期症状是近记忆障碍;精神症状:全面性痴呆,早期即丧失自知力,个性改变较MID早,并日益加重,远近记忆力均差,情感淡漠或欣快;神经症状和体征:早期无;CT:弥漫性脑皮质萎缩;Hachinski :<4。
2.AD需与Pick病及Crentzfelt一Jacob病鉴别。
3.假性痴呆系指临床相与器质性痴呆相似,而没有脑器质性痴呆证据的某些障碍,称为假性痴呆,多为功能性疾病,如癔症性痴呆、伪装痴呆,其中以老年期抑郁假性痴呆最易误诊。
4.麻痹性痴呆它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脑膜脑炎,主要症状是个性改变和进行性痴呆。血康-瓦氏反应和脑脊液胶样金试验多呈阳性可资鉴别。
5. 老年人良性健忘症现称与年龄有关的记忆障碍,指50岁以上男、女有健忘症状,而无痴呆的临床证据。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病程呈进行性,一般2~8年,罕有20多年者,自发缓解及停止进展者罕见。最后病人变得呆滞,茫然若失,卧床不起,常因褥疮、营养不良、骨折、肺炎等继发躯体病,衰竭而死亡。
并发症
西医治疗本病由于病因未明,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和方法,重点在于护理和维持治疗。
1.一般疗法注意病人饮食,保证各种营养及水和电解质平衡。改善睡眠,鼓励适当活动和缎炼,预防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及尿道感染。
2.对症治疗积极治疗各种躯体病。对失眠、焦虑、抑郁、妄想等症状对症治疗,用药及剂量宜特别慎重。
3.改善认知功能药物
(1)血管扩张药:罂粟碱可提高病人注意力,改善情绪。也可用环扁酯(抗栓丸)。异舒普林。
(2)促大脑代谢药:氢化麦角碱(海得琴),可促进脑细胞代谢,剂量3~4.5mg/日,分三次服用。吡乙酰胺(脑复康)剂量1.2~2.4g/日,分三次服用。吡硫醇(脑复新)剂量300~600mg/天分三次服用。
4.神经肽类如精氨酸加压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5. 影响神经递质的药物用提高海马乙痫胆碱Ach递质含量的药物石杉碱甲,可改善病人认知障碍,提高记忆力。
中医治疗1.辨证分型治疗
(1)脾肾亏损:
治法:补肾益脾,健脑生髓。
方药:还少丹加减。方中熟地枸杞山萸滋阴补肾,苁蓉巴戟天、茴香助命火补肾气;杜仲、怀牛膝、褚实子补益肝肾。更用茯苓山药大枣人参益气健脾而补后天;菖蒲远志五味子交通心肾而安神,老年人痴呆而舌苔黄腻不思饮食,中焦蕴有痰生者,宜温胆汤加味,待痰热去除,再用补法。(2)脾虚痰阻:
治法:治以益气健脾,化痰宣窍。
方药:洗心汤加减。方中人参、甘草培补中气;半夏陈皮健脾化痰;菖蒲、半夏、陈皮以宣窍祛痰;附子协参草以助阳化气,俾正气健旺则痰阻可除;更以茯神枣仁宁心安神;神曲和胃。本方补正与攻痰并重,补正是益脾胃之气以生心气,攻痰是扫荡干扰心宫之浊邪,再加养心安神之品,以治痴呆。
中药
针灸治疗原则以补气血,壮心肾,益髓海,开痰窍。
(1)针刺治疗:选穴:第一组:哑门、劳宫、足三里、肾俞。第二组:大椎、鸠尾、三阴交、涌泉。第三组:哑门、十宣、手三里、太冲。三组穴位轮换交替使用,1日1次,细刺治疗。捻转进针法,留针10分钟,运用补的手法,每分钟运针1次,每次运针1分钟。15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5~7天。
(2)灸法:隔灸大椎穴,每次灸3~5壮,隔日1次,10次1疗程,间隔5天继续第2疗程,一般3~4疗程。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改善劳动环境,预防工业方面的职业病,如重金属铝、一氧化碳。忌酒戒烟。注意饮食、多食维生素C多的食品,坚持学习新知识,保持与社会广泛接触。减轻和推迟记忆力下降的最好办法就是多学习,多练习用脑。经常户外活动参加适合于老年的体育锻炼。
历史考证
网络资料,仅供参考。
 
最后编辑:
根据痴呆的一些表现,它的一些记忆力的下降、认知功能的下降,在中医里边跟肾的关系比较密切一些;因为肾是主骨生髓的,有一个病叫脑髓鞘,跟痴呆的表现非常的相似,肾虚精亏这是发生痴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二个是肝,因为肝是主疏泄、主藏血的,我们目前的人生活节奏比较快、压力比较大,肝的这种疏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那肝的疏泄功能不好以后,会造成气积和气血的逆乱,会影响智能;第二个气血逆乱以后会形成痰和瘀的内阻,形成气血不通畅,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痴呆;中医对老年痴呆的认识,包括虚实两方面,虚证的话主要是跟肾和肝关系比较大一些,实证的话主要是跟痰和瘀的内阻关系比较大。

网络资料,仅供参考。
 
最后编辑:

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辨证​


中医的分型,则是按照患者的个体病症来辨证划分的。临床上常见的有肾气不足型、脾肾阳虚型、痰浊目窍型、瘀阻脑络型、火热内伤型、肝阳上亢型等。一般情况下肝阳上亢会有头晕、目眩、耳鸣等表现,但是在阿尔茨海默病的领域,肝阳上亢型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幻觉,有听幻觉,有视幻觉等等。很多患者会说过说见到鬼了,事实上这个人不存在,并且声音也不存在,患者是出现幻觉了,这是一种疾病的表现。那么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出现幻觉,往往就会通过肝阳上亢来进行辨证,临床上需要通过去肝火、平肝阳来达到治疗效果。在目前的中医辨证中,阿尔茨海默病一共可分为11个证候,多半情况下这11个证候要素可能会合并,例如气虚的患者可能合并血瘀,有痰浊表现的往往会有脾虚的症状等等,它们往往不会单独存在的。那么通过不同的辨证,就可以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组方遣药。
在这11种证候里面,最常见的是肾虚型、脾虚型、痰浊型、血瘀型、热盛型,和阳亢型这六种。在不同的分期里面,证型的分布是不一样的,平台期的患者常见肾虚型、脾虚型;波动期的患者常见的有痰浊型、血瘀型、热盛型,或者阳亢型,那么相对于痰浊型、血瘀型和火热型来说,阳亢型的就要少见一些;等到下滑期的时候,那就是肾虚到极点了,由于肾开窍于二阴,那么肾虚到极点,患者的大小便就失禁了,这时候肾虚就已经很重了,中医称之为虚极生风,这个时候我们叫做肝风内动,属于肝肾不足。所以阿尔茨海默病每一个期它的证型表现都不一样,那么辨证越准确,治疗的精细化程度和治疗效果就会有更好一些。

一、肾虚型
判断肾虚主要是通过患者的功能来推测,比如说肾虚的患者会有腰部症状,腰脊酸软、头晕、眼花、耳鸣,还有大便、小便的异常,甚至还包括男性或女性的性功能等等来判断肾虚。如果单纯从舌象或脉象上来判断,像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出现肾虚,多半会有舌淡的情况,另外患者的舌苔往往都是润滑的,因为肾主水,肾气不足的时候就不能够把津液化生为营养物质,聚而生湿,水湿挺重的时候往往都是滑苔,那么同时患者的舌面并不是很厚,脉象都是弱的,尤其是尺脉。
二、脾虚型
脾虚型的患者会有口淡无味的表现、同时会表现有没有食欲,有时候会现腹胀、痰涎增多、大便溏薄,甚至腹泻等症状,这都是脾虚的表现,在这样情况下,患者的舌象表现为舌淡,在脉象上讲,理论上应该是关脉很弱,那么临床上切脉的时候,由于部位的局限性,不会有那么准确,所以往往都会在关脉上出现弦脉,但实质上应该是虚弱无力,中医有句话叫关大无力,就是会出现脾虚的脉象。
三、 痰浊型
痰浊型是阿尔茨海默病中比较典型的证型,那么判断痰浊型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就是患者有吐痰的情况,只要病情加重,就会出现痰涎增多,患者自身也会比以前糊涂一些,这个非常重要的;第二种是看患者的舌象,痰浊型的舌象除了腻以外,典型的有痰浊的舌象,应该是舌面上的有一层痰停在上面,可以描述为舌苔腻、浊而粘,这是痰浊典型的舌象;第三种特征就是脉象,痰浊型典型的脉象就是滑脉,只要是能够摸到这个滑脉,排除是生理期或怀孕期女性的那种滑脉,基本上就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来讲,出现滑脉时多半都是有痰,这是判断痰浊型三种最重要的方式。
四、 血瘀型
中医的有一句话叫辨证施治,一般在辨证的时候,医生是把所有的症状像肾虚、脾虚等很多表现都集中在一块,这种叫积累效应,通过这些症状来帮助医生来判断患者所属的证型,但也有时候是“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就血瘀这种证型来说,只要看到患者舌体上有瘀斑,不要考虑别的,作为血瘀型的辨证它就是满分。即使患者合并有别的症状,至少血瘀证是存在的,所以舌象至关重要。那么血瘀的脉象就不好掌握了,像涩脉、细脉、弦脉都有可能是血瘀证,所以脉象就不具体分了,直接通过舌象就可以判断了,这是第一种;第二种判断方式是可以通过患者的病史来了解,如果患者有一次心脑脏血管发病事件,而且是在3个月之内,他可能会留有血瘀;第三种方式可以通过血瘀证的特点来判断,血瘀证的情况有个特点,它一定是日轻夜重,只要是到夜晚,像小儿啼哭、恶梦纷萦或者患者久病不愈,我们叫久病入络,那么这个人的症状是到了傍晚的时候就糊涂了或者是糊涂加重了,那么这个时候都可以把他判断是有血瘀的情况,当然也会有些传统的判断方法,像对于非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来说,可以通过像疼痛、久疼不愈、固定不移、日轻夜重等来判断,这些都是血瘀型的判断标准。
五、 热盛型
热盛这种证型可以加个“火”字,叫火热内盛,在《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有的一句话,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凡是亢奋、激动、失控等这些症状,在临床上都应该属于热盛的,这种证型没有太大的器官定位特征,表现出来一种情绪激动、行为异常等等,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整个患病过程中都可以判断为热盛型,这是一个在精神行为方面的表现。第二个我们判断的依据,是看他的体征,舌红或绛,在热盛型的阿尔茨海默病中舌红或绛是很明显的,火很盛,舌头是黄的;那么在脉象中,热盛型的脉是数的,无论患者的脉搏是什么形态,像宽脉、细脉、大脉、弦脉等,但它的频率是快的,脉数就是脉快的意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判断患者是火热内盛型的。除了这些体征之外,热盛型还有一些特殊症状、躯体症状,比如像口舌生疮、口气较重、大便秘结等等,这都可以作为热盛型的判断标准。
六、 阳亢型
阳亢型就是肝阳上亢型的简称,这种证型具有脏器定位特征状况,那么说“诸躁狂越”是火热,这些是全身性症状,没有具体到哪个脏器上,但是阳亢这种证型是个定位症状,它是和肝郁有些关系的,因为肝既有不及又有亢盛,那亢盛它是与肝郁有关系的。中医常讲的肝主情志,那么通过“肝开窍于目”,阴虚阳亢时患者会出现耳鸣,所以这些定位的特征就帮助我们来判断,是不是肝阳上亢了。另一方面从典型症状上有急躁易怒的表现,因为肝主情志,情志就是我们现代医学所说的情绪症状,那么急躁易怒就是肝阳上亢的典型症状;如果患者有急躁易怒这个症状客观存在,那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患者是不是肝火旺了、肝阳上亢,我们通过情绪症状来判断阳亢。第二个,我们通过患者的躯体症状来判断患者是不是肝阳上亢,比如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的情况,那么这个头晕、耳鸣等就是肝阳上亢的躯体症状;还有一个我们判断标准就是看患者的窍,那么五脏开窍的那些特征性、定位性的表现,患者有目赤肿痛,眼睛红又肿又痛等表现,或者肝阳上亢的患者可能会说自己看见了什么不存在的事,这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是最常见的幻觉表现,尤其是视幻觉是非常常见的。从舌象上来看,因为它属于阳性症状,患者的舌苔是薄黄的,舌体是红的,那么脉是弦的,这是最常见的三种情况。
中医在辨证的过程中,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与,从而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为治疗提供依据。那么在现代中医的临床诊疗过程中,首先要问清楚,通过各种各样的、很细致的一些疾病病史信息的询问和诊查中来获取有用的诊断依据,所以问应该在前面。问过之后就要望舌、望面,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形态、动作来判断他的病情,例如患者的反应动作挺快,也挺准确的,并且他对周围环境也有响应,那就说明他的痴呆程度不会太重,反而如果这个患者呆呆傻傻的,甚至连凳子都坐不下去,或者是切完脉那个手老收不回去,那么他的痴呆程度就不会太轻,所以像这种情况就是望所得到的,闻这种情况也可以通过他的声音来进行了解,例如有个病人出现了阴性症状,什么叫阴性症状,就是当医生询问他“哪里不舒服”,“你觉得哪里不好”,患者往往会回答“没有啊,我挺好”等等,这就叫阴性症状,那么最早西方将这种情况描述为“转头现象”,就是患者他自己不觉得有没有什么症状,甚至不知道他自己有什么痛苦,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诊断价值的阴性症状,这就也是需要通过闻来了解的,患者不说什么或者说了什么,对于辨证来说都有意义;辨证的最后就是要切脉了,那么像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患者出现脉滑的挺多,多半都有痰,脉虚的病人也挺多。

网络资料,仅供参考。
 
最后编辑:
老年痴呆对应中医学的痴呆病。

中医学认为痴呆是由于髓减脑消或痰瘀痹阻脑络,导致神机失用而引起的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擅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轻者可表现为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钝、善忘等,重者可表现为终日不语、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自语、言语颠倒、逻辑不通或忽笑忽哭、或不欲饮食、不知饥饿等,治疗上以补益脾肾、解郁散结为方法。

网络资料,仅供参考。
 
最后编辑:

医生主讲实录​

你的健康,我们的心愿
治疗老年痴呆症我们常以中药为主,常见的中药有黄芪,黄精,人参,川芎,枸杞子,冬虫夏草,茯苓,麦门冬,当然还有一些灵芝,柏子仁,酸枣仁,知母等等。
黄芪,具有免疫增强和免疫调节的作用。黄芪中含有锌等微量元素对于防治老年痴呆有一定的作用。
黄精,黄精适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的心脾两虚,肝肾不足,筋骨软弱,是烧口干等症状。
人参,有良好的抗衰老,抗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神经系统和兴奋造血系统功能等作用,尤其是适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证或者是兼有肺气亏虚,神疲乏力等症状。
川芎,常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老年痴呆对于气滞血瘀,阻滞老络者尤其适用。
枸杞治疗老年痴呆,适用于肝肾亏虚证,咳嗽,心烦消渴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网络资料,仅供参考。
 
老年痴呆的治疗 中医辨方治老年痴呆

1、髓海不足型。

症状:
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减退、神情呆钝、语不达意或静而少言,头晕耳鸣,倦怠思卧,腰膝酸痛,骨肉痿弱,齿枯发焦,舌质淡红,苔薄或少苔,脉沉细弱。

治法:填精补肾,充髓养脑。方药:补天大造丸或补肾益髓汤加减。熟地黄15克、山茱萸18克、怀山药30克,紫河车粉6克、川断10克,石菖蒲10克、广郁金10克、炙远志10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个月为1个疗程。

2、肝肾亏虚型。

症状:
智能减退,神情呆钝,动作迟缓,语不达意,沉默少语,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肌肤不荣,面红少泽,颧红盗汗,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或弦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安神定志。方药:左归丸或杞菊地黄丸加减,熟地黄15克、怀牛膝15克、怀山药15克、枸杞子15克、山茱萸15克、菟丝子15克、鹿角胶5克(烊化)、龟版胶15克(烊化)、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川芎1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个月为1个疗程。

3、脾肾两虚型。

  症状:
智能减退,神情呆钝,沉默少言,静而少动,倦怠乏力,动作迟缓,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气短懒软,腹胀便溏或五更泄泻,食欲不振或完谷不化,舌质淡,舌体胖大,苔白或滑,脉沉细弱。

治法:补肾健脾,益气温阳。方药:金匮肾气丸或还少丹加减,熟附子10克、肉桂6克、熟地黄15克、山茱萸15克、干姜6克、益智仁30克、石菖蒲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个月为1个疗程。

4、痰浊阻窍型。

症状:
智能减退,神情呆钝,喃喃自语或言语颠倒或静而少言,精神抑郁或强哭强笑,倦怠思卧,头身困重,脘闷腹胀,痞满不适,口多痰涎,面白少华,纳谷不馨或不思饮食,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滑或弦滑或濡滑。

治法:健脾化痰,涤痰开窍。方药:指迷汤或涤痰汤加减,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法半夏10克、枳实10克、胆南星10克、竹茹10克、石菖蒲10克、广郁金12克、远志10克、生甘草6克、浙贝母10克、砂仁6克,川芎10克、僵蚕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个月为1疗程。

5、瘀血阻窍型。

症状:
智能减退,神情呆钝,思维异常,言语颠倒,强哭强笑,沉默少言,善忘易惊,头痛胸闷,口干不欲饮,肌肤甲错,唇暗少华,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醒神开窍。方药:通窍活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麝香0.3克(分冲),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丹参15克、怀牛膝15克、香附10克、石菖蒲10克,广郁金10克,远志10克,地龙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个月为1个疗程。

网络资料,仅供参考。
 

第六节 痴呆​

痴呆,多由七情内伤,久病年老等病因,导致髓减脑消,神机失用而致,是以呆傻愚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志疾病。其轻者可见寡言少语,反应迟钝,善忘等症;重则表现为神情淡漠,终日不语,哭笑无常,分辨不清昼夜,外出不知归途,不欲食,不知饥,二便失禁等,生活不能自理。
呆者,痴也,不慧也,不明事理之谓也。本病在心脑病证中较为常见,可发于各个年龄阶段,但以老年阶段最常见。据国外资料,在65岁以上老人中,明显痴呆者约占2%-5%,80岁以上者增加到15%—20%,如以轻中度痴呆合并估计,则要超过上述数字2-3倍之多。近年来我国人民平均寿命明显延长,老年人在人口构成中所占比例逐渐增高,今后本病的发生率必将增高。本病属疑难病证,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疗效,尤其是近几年来,对本病开展了前瞻性多途径临床研究,疗效有较大提高。
古医籍中有关痴呆的专论较少,与本病有关的症状、病因病机、治疗预后等认识散在于历代医籍的其他篇章中。如《灵枢·天年》:“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从年老脏腑功能减退推论本病,与现代老年痴呆相似。明代以前,对痴呆的认识不很明确,至明代《景岳全书·杂证谟》首次立“癫狂痴呆”专论,澄清了过去含混不清的认识。指出了本病由多种病因渐致而成,且临床表现具有“千奇百怪”、“变易不常”的特点,并指出本病病位在心以及肝胆二经,对预后则认为本病“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都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至今仍对临床有指导意义。清代陈士铎《辨证录》亦立有“呆病门”,对呆病症状描述甚详,且分析其成因在于肝气之郁,而最终转为胃气之衰的病理转化过程,其主要病机在于肝郁乘脾。胃衰痰生,积于胸中,弥漫心窍,使神明受累,髓减脑消而病。陈氏并提出本病以开郁逐痰、健胃通气为主的治法。立有洗心汤、转呆丹、还神至圣汤等,对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节所讨论的内容以成年人痴呆为主,小儿先天性痴呆不在讨论之列。西医学的痴呆综合征,包括Alzheimer痴呆、血管性痴呆、正常压脑积水、脑肿瘤、麻痹性痴呆、中毒性脑病等。但不包括老年抑郁症、老年精神病。当上述疾病出现类似本节的证候者,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病因以内因为主,由于七情内伤,久病不复,年迈体虚等致气血不足,肾精亏虚,痰瘀阻痹,渐使脑髓空虚,脑髓失养。其基本病机为髓减脑消,神机失用。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证候特征以气血、肾精亏虚为本,以痰浊、瘀血之实邪为标,临床多见虚实夹杂之证。
1.脑髓空虚脑为元神之府,神机之源,一身之主。由于年老肾衰,久病不复等,导致脑髓空虚,则神机失用,而使智能、思维活动减退,甚至失常。
2.气血不足心为君主之官而主神明。多因年迈久病,耗伤气血,或脾胃虚衰,气血生化乏源,导致心之气血虚衰,神明失养而心神涣散,呆滞善忘。
3.肾精亏损肾主骨生髓而通于脑,脑为髓海。年老、久病,致肾精亏损,脑髓失充,神机失控,阴阳失司而呆滞愚钝,动作笨拙。
4.痰瘀痹阻七情所伤,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则血涩不行,气滞血瘀,蒙蔽清窍,或肝郁气滞,横逆犯脾,脾胃功能失调,不能转输运化水湿,酿生痰湿,痰蒙清窍;痰郁久化火,扰动心神,均可使神明失用。或瘀血内阻,脑脉不通,脑气不得与脏气相接,或日久生热化火,神明被扰,则性情烦乱,忽哭忽笑,变化无常。
总之,本病的发生,不外乎虚、痰、瘀,并且三者互为影响。虚指气血亏虚,脑脉失养;阴精亏空,髓减脑消。痰指痰浊中阻,蒙蔽清窍;痰火互结,上扰心神。瘀指瘀血阻痹,脑脉不通;瘀血阻滞,蒙蔽清窍。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纷繁多样,总以渐进加重的善忘前事、呆傻愚笨以及性情改变为其共有特征。
1.善忘往往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并渐进加重,初期可见患者对近事遗忘;平时经过的事情,似是而非,记忆不全,常不自觉地进行虚构而被认为“说谎”。进而发展为近事及远事记忆能力均减退,甚至不能记起自己的年龄、出生年份等。
2.呆傻愚笨表现为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思维迟钝:注意力集中困难,渐至计算力明显下降;动作笨拙,时常发生错穿衣服、系错钮扣等现象,重者不能自理。
3.性情改变情绪变化无常,不能自控,不修边幅,自私多疑。或表现抑郁,闭门独处,寡言少语;或表现亢奋,忽哭忽笑,言辞颠倒。重者表现为攻击行为,妄想,幻听幻视等。
【诊断】
1.智能缺损,其严重程度足以妨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轻度:工作学习和社交能力下降,尚保持独立生活能力;中度:除进食、穿衣及大小便可自理外,其余生活靠他人帮助;重度:个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记忆近事能力减弱,对新近发生的事件常有遗忘。
3.抽象概括能力明显减退;或判断力明显减退;或失语、失用、失认,计算、构图困难等。
4.性格改变,孤僻,表情淡漠,语言噜嗦重复,自私狭隘,顽固固执,或无理由的欣快,易于激动或暴怒,道德伦理缺乏,不知羞耻等。
5.起病隐袭,发展缓慢,渐进加重,病程一般较长。但也有少数病例起病较急。
6.精神检查、颅脑Cr、删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郁病痴呆的神志异常需与郁病中的脏躁一证相鉴别。脏躁多发于青中年女性,多在精神因素的刺激下呈间歇性发作,不发作时可如常人,且无智能、人格方面的变化。而痴呆可见于任何年龄,尤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且病程迁延,其心神失常症状不能自行缓解,并伴有明显的智力、记忆力、计算力及人格情感的变化。
2.癫病癫病以沉默寡言、情感淡漠、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俗称“文痴”,以成年人多见。而痴呆则属智能活动障碍,是以神情呆滞、愚笨迟钝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志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另一方面,痴呆的部分症状可自制,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重症痴呆患者与癫病在精神症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难以区分。精神检查、Cr、Mm检查等有助于鉴别。
3.健忘健忘是指记忆力差,遇事善忘的一种病证。而痴呆则以神情呆滞,反应迟钝,动作笨拙为主要表现,其不知前事或问事不知等表现,与健忘之“善忘前事”有根本区别。痴呆根本不知前事,而健忘则晓其事而易忘,且健忘不伴有神志障碍。健忘可以是痴呆的早期临床表现,这时可不予鉴别。由于外伤、药物所致健忘,一般经治疗后可以恢复。精神检查、CT、Mm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明虚实与主病之脏腑。本虚者,辨明是气血亏虚,还是阴精衰少;标实者,辨明是痰浊或痰火为病,还是瘀血为患。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者,应分清主次。并注意结合脏腑辨证,详辨主要受病之脏腑。
治疗原则
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因而补虚益损,解郁散结是其治疗大法。同时在用药上应重视血肉有情之晶的应用,以填精补髓。此外,移情易性,智力和功能训练与锻炼有助于康复与延缓病情。对脾肾不足,髓海空虚之证,宜培补先天、后天,使脑髓得充,化源得滋。凡痰浊、瘀血阻滞者,当化痰活血,配以开窍通络,使气血流通,窍开神醒。
分证论治
·髓海不足
症状:智能减退,记忆力和计算力明显减退,头晕耳鸣,懈情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行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补肾益髓,填精养神。
方药:七福饮。
方中重用熟地以滋阴补肾,以补先天之本;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用以强壮后天之本;当归养血补肝;远志、杏仁宣窍化痰。本方填补脑髓之力尚嫌不足,可选加鹿角胶、龟板胶、阿胶、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晶,以填精补髓。还可以本方制蜜丸或膏滋以图缓治,也可用河车大造丸大补精血。
·脾肾两虚
症状: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减退,失认失算,口齿含糊,词不达意,伴气短懒言,肌肉萎缩,食少纳呆,口涎外溢,腰膝酸软,或四肢不温,腹痛喜按,泄泻,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苔白,或舌红,苔少或无苔,脉沉细弱。
治法: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方药:还少丹。
方中熟地、枸杞子、山萸肉滋阴补肾;肉苁蓉、巴戟天、小茴香温补肾阳;杜仲、怀牛膝、楮实子补益肝肾;人参、茯苓、山药、大枣益气健脾而补后天;远志、五味子、石菖蒲养心安神开窍。如见气短乏力较著,甚至肌肉萎缩,可配伍紫河车、阿胶、川断、杜仲、鸡血藤、何首乌、黄芪等以益气养血。
若脾肾两虚,偏于阳虚者,出现四肢不温,形寒肢冷,五更泄泻等症,方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再加紫河车、鹿角胶、龟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填精补髓。若伴有腰膝酸软,颧红盗汗,耳鸣如蝉,舌瘦质红,少苔,脉弦细数者,是为肝肾阴虚,可用知柏地黄丸滋养肝肾。
·痰浊蒙窍
症状:表情呆钝,智力衰退,或哭笑无常,喃喃自语,或终日无语,伴不思饮食,脘腹、胀痛,痞满不适,口多涎沫,头重如裹,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健脾化浊,豁痰开窍。
方药:洗心汤。
方中人参、甘草益气;半夏、陈皮健脾化痰;附子协助参、草以助阳气,俾正气健旺则痰浊可除;茯神、酸枣仁宁心安神;石菖蒲芳香开窍;神曲和胃。脾气亏虚明显者,可加党参、茯苓、黄芪、白术、山药、麦芽、砂仁等健脾益气之晶,以截生痰之源。若头重如裹、哭笑无常、喃喃自语、口多涎沫者,痰浊壅塞较著,重用陈皮、半夏,配伍胆南星、莱菔子、佩兰、白豆蔻、全瓜蒌、贝母等豁痰理气之品。若痰郁久化火,蒙蔽清窍,扰动心神,症见心烦躁动,言语颠倒,歌笑不休,甚至反喜污秽等,宜用涤痰汤涤痰开窍,并加黄芩、黄连、竹沥以增强清化热痰之力。
·瘀血内阻
症状:表情迟钝,言语不利,善忘,易惊恐,或思维异常,行为古怪,伴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双目暗晦,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开窍醒脑。
方药:通窍活血汤。
方中麝香芳香开窍,并活血散结通络;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大枣、葱白、生姜散达升腾,使行血之晶能上达巅顶,外彻肌肤。常加石菖蒲、郁金开窍醒脑。如久病气血不足,加党参、黄芪、熟地、当归以补益气血。瘀血日久,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虚明显者,可加当归?鸡血藤、三七以养血活血。瘀血日久,郁而化热,症见头痛、呕恶,舌红苔黄等,加丹参、丹皮、夏枯草、竹茹等清热凉血、清肝和胃之晶。
【转归预后】
本病的虚实之间可以转化,属实证的痰浊、瘀血日久,若耗伤气血,损及心脾肝肾,或脾气不足,生化无源;或心失所养,神明失用;或肝肾不足,阴精匮乏,脑髓失养,转化为虚实夹杂之证。而虚证病久,气血亏乏,脏腑功能受累,气血运行失司,或积湿为痰,或留
滞为瘀,也可见虚中夹实之证。故临床以虚实夹杂多见。
痴呆的病程多较长,患者积极接受治疗,部分精神症状可有改善,但不易根治。治不及时及治不得法的重症患者,则预后较差。
【预防与调摄】
精神调摄,智能训练,调节饮食起居既是预防措施,又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对由其他疾病所致的痴呆,应积极查明病因,及时治疗。良好的环境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及饮食调养等一般处理,颇为重要,适当的医护措施可促进其一般健康水平和延缓其精神衰退进程。医护人员应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解除情志因素。对轻症病人应进行耐心细致的智能训练,使之逐渐掌握一定的生活及工作技能;对重症病人则应注意生活照顾,防止因大小便自遗及长期卧床引发褥疮、感染等。要防止病人自伤或伤人。
【结语】
痴呆属老年常见病。其病因以情志所伤,年迈体虚,久病不复为主,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相关,基本病机为髓减脑消,神机失用,病性则以虚为本,以实为标,临床多见虚实夹杂证。痴呆的辨证要分清虚实,辨明脏腑。治疗原则虚则补之,以补益气血和补益阴精为主,由于肾与髓密切相关,因而补肾是治疗虚证痴呆不可忽视的一面;实则泻之,以豁痰化瘀为主,又因痰瘀之邪阻滞,脑之神机不用,故应适当配伍开窍通络之法。至于虚实夹杂证,当分清主次,或先祛邪,后扶正;或标本同治,虚实兼顾。主要分为四个证型:髓海不足,治以补肾益精,填精养神,方用七福饮;脾肾两虚,治以补肾健脾,益气生精,方用还少丹;痰浊蒙窍,治以健脾化浊,方用洗心汤;瘀血内阻,治以活血化瘀,开窍醒脑,方用通窍活血汤。此外,在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精神调摄与智能训练。
【文献摘要】
《素问·五常政大论》:“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景岳全书·癫狂痴呆》:“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思虑,或以疑贰,或以惊恐,而渐致痴呆,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愁,其证则千奇万怪,无所不至,脉必或弦或数,或大或小,变易不常,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二经,气有不清而然。”
《辨证录,呆病门》:“大约其始也,起于肝气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肝郁则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则土不制水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
《石室秘录,呆病》:“呆病如痴,而默默不言也,如饥而悠悠如失也,……实亦胸腹之中,无非痰气。故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也。”
【现代研究】
·临床诊断的研究
1990年5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与内科学会在北京制定的《老年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认为:诊断本病主要从记忆、判定、计算、识别、语言、思维能力减退,个性、人格改变,年龄在60岁以上亦可在50-59岁之间,起病发展缓慢,病程长等10个方面加以判定[中医杂志1991;(1):56)。张氏则根据病史持续1年以上,具有成年后进行性加重的智能障碍、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经神经系统详细检查,并按1286年龚氏等制定的成人智能量表评定总分及等级,用长谷川式简易智能测验法测得智能分数来诊断本病.C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3):158]。
·病因病机的探讨
老年期痴呆,主要包括血管性痴呆(VD)和阿茨海默型痴呆(AD),病位在脑,病因以内因为主,其共同的病理因素为虚、痰、瘀,以虚为本,以实为标。王氏等认为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原因为年高肾精衰枯,七情内伤,心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不足,痰浊内伤,气滞血瘀而致[中国医药学报1994;(2):19]。主要病因病机包括:①心肾不足、痰瘀郁火:如姚氏认为心之气血不足:肾之精气亏损、脑髓失充为本病主要病因病机[新中医1991;(1):55]。②肝脾肾虚、痰瘀阻窍:如许氏认为本病以肝肾阴虚、髓海失充,脾肾阳虚、脑髓失养为本;痰浊蒙蔽、机窍不利,瘀血内停、脉络阻滞为标,虚实多夹杂为患[中医杂志1992;(7):19L③气滞或气虚致瘀:如黄氏认为VD主要病因为气虚和血瘀致脑络不通、脑失所养[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3):18儿④气虚精亏、风火痰瘀:如刘氏认为年老正衰、起居失常、劳逸不当等致脏腑虚损,气血衰伤,进而使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痰浊瘀血阻络蒙窍[中医药信息1992;(2):3]信原敬二郎从社会、心理角度认为本病乃是老人渐被家属和社会疏远等情志原因而导致的[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5;(3):15]。
·证候分类与论治
《标准》据痴呆主证外的兼证的不同分为虚实两大类。虚证分为髓海不足、肝肾亏虚、脾肾两虚;实证分为心肝火盛、痰浊阻窍、气滞血瘀。
以补为主的治法,①补肾填精益髓法,姚氏以二仙汤加味治疗老年期痴呆初期患者[新,中医1991;(1):55);②滋养肝肾法,邓氏以自拟补肾益脑汤治疗肝肾阴亏痴呆证20例,总有效率95%[中国医药学报1991;(3):13];③调心补肾法,郭氏对呆病虚证之阴阳失调、心肾不交型,分别以补肾阴为主,稍佐阳药;补心气血为主加滋肾阴的方药治疗[中医药研究1991;(1):16);④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法,王氏治疗心脾痴呆症,以归脾汤合养心汤加减[中医杂志1994;(9):526);⑤补脾益肾,王氏认为脾肾不足型痴呆,治疗以还少丹、归脾汤加减;阳虚明显者,以金匮肾气丸加减[中国医药学报1994;(2):19]。以通为主的治法,有侧重于或祛瘀或祛痰或清火降浊的不同。偏重于祛瘀的如张氏用醒脑康冲剂(含丹参、川芎、当归等)治疗成人痴呆5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i匕京中医1990;(4):29];偏重于通络涤痰的如邓氏治疗中风痴呆之痰瘀痹阻证,以《辨证录》之洗心丹加丹参、赤芍[中国医药学报1991;(3):13);清火降浊的如隆氏等用清开灵注射液合洗心汤治疗痴呆10例有效[中国医药学报1991;(6):30)。通补兼施的治法,如廖氏以补肾活血化痰的脑力康(熟地、黄精、丹参、远志等10味中药)治疗AD、V13共31例,结果10例AD总有效率40%,21例VD总有效率85.7%[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20)。
·实验研究
近年来,以AD、VD动物模型观察中医药干预对模型动物行为学、·组织学以及神经递质、代谢机能等方面改变的影响,探索痴呆发病及治疗机理,为近年来实验研究重点。如吴氏用复方益智液,观察其对中枢胆碱能系统损害所致的痴呆模型,在水迷宫分辨学习训练和被动回避条件反射中学习及记忆成绩的作用。结果发现治疗组学习、记忆成绩比喜德镇对照组及空白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3;(10):11]。蔡氏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观察到,服用健忆口服液后,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改善。老年人血浆和老年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cAMP及红细胞内SOD活性均增高,与服药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203]。唐氏报道益脑冲剂可提高大脑中动脉凝闭大鼠组织SOD活力,降低MDA含量[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2):29]。

转自中医世家,仅供参考。
 

中医阿尔海默病的认识及治疗​

发表时间:2016/3/29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作者:杨益昌
[导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阿尔海默病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和认知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阿尔海默病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和认知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中医通过辨证论治,从多种途径对机体进行整体调节,对阿尔海默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中医;阿尔海默病;病因病机;治疗

阿尔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该病以记忆和认知功能减退、显著的行为与精神障碍为特征,并最终导致日常生活能力的丧失。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AD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预计到2040年将成为导致社会负担最为严重的疾病[1],成为当前老年医学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2005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估计,65岁以上老年人的痴呆患病率为7.8%,其中AD的患病率为4.8%[2]。
AD属于中医学“痴呆”、“呆病”的范畴,是由肾精不足,脑髓空虚,或风火痰瘀痹阻脑络,而引起的以善忘、呆傻、愚钝为典型表现的神志病,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辨证施治,系统深入地开展中医药治疗AD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是目前工作的重点。
1 中医阿尔海默病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五脏和脑髓之气渐衰,鼓动无力而致气滞血瘀,聚液为痰,再加之七情、饮食、劳逸等因素,终至痰、瘀、火、毒、虚相互为患,上窜瘀阻脑络,致脑乏清阳之助,津液之濡,精髓之奉,痰瘀浊气杂于脑髓故清窍不灵,元神失聪,灵性记忆皆失,而出现遇事善忘,神思迟钝等AD的典型临床表现。王玉璧等[3]认为AD的主要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肾虚精亏、气血不足、心肾两虚为基础,以痰蒙清窍、瘀血阻络、浊毒痹阻为标,是虚实夹杂的一类难治性疾病。苗迎春等[4]完成了一项中医证候与认知损害相关性的临床研究,分析结果显示AD患者脾肾亏虚证最常见(67%),且年龄越大则频率越高;痰浊蒙窍证频率居次(41%),但没有年龄依赖性;瘀阻脑络证频率第三(35%),具有年龄依赖性。这项体现中医特色的结果提供了一个从证候认识AD的新视角,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总之,AD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关系密切,其共同的致病因素为虚、痰、瘀,其病机分为虚实两端,虚证以肝肾阴亏、心脾气虚及阳虚为主,实证以痰瘀阻滞、蒙蔽清窍为主,伴火、郁之证为辅[5]。
2 中医阿尔海默病的治疗
2.1 辨证论治 AD为本虚标实之疾,临床以虚实夹杂者多见,治疗应宗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注意攻补兼施,祛邪不伤正,补虚不留邪。对于虚证,如髓海不足、脾肾两虚者,治宜补肾填精、健脾益气,培补先后天,以冀脑髓得充,化源得滋;对于实证,如痰浊蒙窍、气滞血瘀、心肝火盛者,应清心涤痰、泻火逐瘀,以期开窍醒神。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当根据临床表现灵活选择方药。如髓海不足者当滋补肝肾、填髓养脑,以七福饮为主加减,药用熟地滋阴补肾,当归养血补肝,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远志、杏仁宣窍化痰,酌加鹿角胶、龟板胶、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补肾填精;脾肾两虚者当补肾健脾、培元生髓,以还少丹为主加减,药用熟地、枸杞、山茱萸滋阴补肾,肉苁蓉、巴戟天、小茴香助命门补肾气,杜仲、怀牛膝等补益肝肾,更用人参、茯苓、山药、大枣益气健脾培补后天,菖蒲、远志、五味子交通心肾而安神;痰浊蒙窍者当化痰开窍、益气健脾,以洗心汤为主加减,药用半夏、陈皮健脾化痰,菖蒲开窍祛痰,人参、甘草培补中气,附子扶助阳气,茯神、枣仁宁心安神,神曲和胃;血瘀气滞者当活血行气、宣窍健脑,以通窍活血汤为主加减,药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葱白、生姜合菖蒲、郁金通阳宣窍,酌加当归、生地、党参、黄芪补益气血;心肝火旺者当清心平肝、醒神开窍,以天麻钩藤饮为主加减,药用天麻、钩藤、石决明、龟版、夜交藤、珍珠粉、川牛膝平肝潜阳,黄芩、黄连、栀子、茯神清心解毒,芦荟、玄参通腑泄热;毒损脑络者当解毒化浊、通络达邪,以黄连解毒汤为主加减,药用黄连、黄芩、黄柏、山栀、连翘清热解毒,菖蒲、远志、芦荟化痰降浊,当归、全蝎、地龙活血通络[6]。
张沁园等[7]以健脾补肾、化痰消瘀为法,用升黄益智颗粒治疗AD患者30例,并设西药脑复康对照组15例,结果显示升黄益智颗粒对改善记忆力、计算力、语言等有一定的作用,神经心理学量表积分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优于西药组。董克礼等[8]采用益智健脑颗粒治疗AD患者20例,药用淫羊藿、锁阳、川断、水蛭、田七、刺五加、柏子仁等,并设对照组22例采用脑复康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在记忆力的提高和认知功能的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李亚明[9]认为,中药防治AD应以开窍醒神、强记益智为总则,从心、肾、痰、瘀施治,从心论治者当以益心养心、开窍通神法使血脉和利,心神明畅,处方可选用孔圣枕中丹合四君子汤加减;从肾论治者可选六味地黄汤、左归丸、地黄饮子、补肾益智方、补肾方等加减以补肾填精、益髓养神,延缓AD病情发展;从痰论治者可选二陈汤、涤痰汤、黄连温胆汤、白金丸、猴枣散、苏合香丸等加减以化痰开窍醒神;从瘀论治者可以水蛭配通天草、菖蒲配蒲黄、黄芪配川芎等药对随证加减,用于AD的各个阶段均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2.2 研究进展 AD的发病机制及其复杂,目前现代医学的治疗主要是针对AD的某一病理过程,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中医药通过辨证施治对人体进行整体调节,使用天然药物,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具有多系统、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特点,其具体机制包括减少Aβ的沉积及毒性作用、抑制神经元调亡、降低氧自由基损伤、改善神经递质作用、减轻炎症免疫反应、改善脑代谢等多个方面。通过分离提纯中药单体或有效成分应用于AD治疗,或将几种单体和有效成分进行配伍用于AD治疗的研究已成为趋势。
在中药复方研究方面,国内研究者发现金思维可升高Aβ海马注射拟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hAT、NGF的表达,改善学习记忆功能[10]。刘剑刚等[11]采用还脑益聪方灌服自然衰老大鼠模型,结果显示其能改善认知障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显著降低其IL-6、TNF-α水平,抑制脑组织NF-κB的表达,还脑益聪方通过降低自然衰老大鼠脑组织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海马区神经元损伤,以达到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中药单体及其有效成分亦通过一系列研究证明在抗Aβ沉积、抗tau蛋白磷酸化、抗氧化应激、抗调亡、加强突触间联系及抗炎等方面能发挥一定的作用。研究发现大黄的提取物大黄苷和大黄素能通过下调bax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来拮抗Aβ的毒性,减少细胞调亡[12]。银杏叶提取物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研究[13]证明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增强核转录因子c-Rel及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并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人参皂苷Rg1是传统中药人参根茎的提取物,研究[14,15]表明人参皂苷Rg1能显著改善转基因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力,通过调节APP代谢过程和降低AD大鼠脑内Aβ沉积改善神经元细胞病变。
但中药研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若单纯局限于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的研究则又落入了传统药理学研究的套路,失去了中医复方辨证用药的特色;另一方面中药复方研究在实验的控制、机理的阐述等方面更是困难重重。故如何能既不失复方用药整体调节的特色,探寻合理有效的方药组成,又能加强各实验要素的控制,在方药有效成分的分析,药动学、药效学及相关毒性研究等方面深入阐明其具体的机制,将是中医药防治AD研究的重大课题。
3 结语
AD的发生发展是多种致病因素、多个病理环节相互作用和积累的结果,是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故针对AD的防治也应从多层次、多靶点、多途径的角度入手。中医学历来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治疗上注重以预防为主,标本兼顾,具有个体化治疗与辨证用药的独特优势,再加上灵活多样的治疗手法诸如汤药膏方等内服法和针灸、推拿、埋线、压穴、药浴、药敷等外治法,使中医药对AD的防治有极大的回旋余地和良好的疗效。此外,中医学讲求“天人合一”、“恬淡虚无”,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规律,调畅情志,起居有节,劳逸结合,对改善A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亦有重要意义。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养生运动方法可使气机调达,血脉冲和,气血阴阳平衡,也是中医防治AD的有效手段。
当然目前中医防治AD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治疗AD药物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较少;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研究尚停留在探索阶段,有确切疗效的药物还不多;针灸治疗AD的具体机制尚有待于阐明;缺乏符合中医证型特点的动物模型等。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加大深度和广度,开展规范的临床研究以客观评价远期疗效及预后;结合现代医学的成果深入研究中药、针灸治疗AD的确切机制,寻求其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有效部位。充分发掘和拓展中医药防治AD的巨大优势,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

参考文献:
[1] Reitz C,Brayne C,Mayeux R.Epidemiology of Alzheimer disease[J].Nat Rev Neurol,2011,7(3):137-152.
[2] Zhang Zhenxin,Zahner GE,Román GC,et al.Dementia subtypes in China:prevalence in Beijing,Xian,Shanghai,and Chengdu[J].Arch Neurol,2005,62(3):447-453.
[3] 王玉璧,郭蕾,窦志芳,等.关于老年痴呆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4):743-745.
[4] Miao YC,Tian JZ,Shi J,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cognitive functions and syndrom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J Chin Integr Med,2009,7(3):205-211.
[5] 朱未名,胡海燕.阿尔海默病中医药临床研究概况[J].中医杂志,2005,46(5):389-391.
[6] 田金洲,时晶,王永炎,等.阿尔海默病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3-215.
[7] 张沁园,魏久贞.升黄益智颗粒治疗阿尔海默病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4):303-305.
[8] 董克礼,曾望远.益智健脑颗粒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2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6,22(2):3-4.
[9] 李亚明.中医药防治阿尔海默病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4):144-146.
[10] Tian J,Xu Y,Sheng SL,et al.Effect of GETO extract on expression of ChAT and NGF in the brain with AD model[J].Alzheimer’s and Dementia,2006,2:s601-s605.
[11] 刘剑刚,姚明江,黄志斌,等.还脑益聪方对老年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及海马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156-160.
[12] Misiti F,Sampaolese B,Mezzogori D,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 rhubarb derivatives on amyloid beta1-42 peptide-induced apoptosis in IMR-32 cells:A case of nutrigenomic[J].Brain Res Bull,2006,71:29-36.
[13] 刘平,王小林,王淳,等.银杏叶提取物对阿尔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 经元凋亡的影响[J].四川医学,2009,30(12):1861-1865.
[14] Fang F,Chen X,Huang T,et al.Multi-faced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Ginsenoside Rg1 in an Alzheimer mouse model[J].Biochim Biophys Acta,2012,1822(2):286-292.
[15] Zhang X,Wang J,Xing Y,et al.Effects of ginsenoside Rg1 or 17β-estradiol on a cognitively impaired,ovariectomized rat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J].Neuroscience,2012,220:191-200.
网络资料,仅供参考。
 

中医阿尔茨海默病

作者: 长歌
顾耘,女,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博士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老年科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
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累计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SCI论文2篇;参与著作编写7部;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师从国医大师朱良春、肿瘤名家刘嘉湘、风湿名家陈湘君、老年病名家林水淼、肾病名家陈以平、脾胃病名家马贵同;2010年被评为龙华医院中青年名中医
擅长多种老年病的诊治,尤以心脑血管及其相关疾病、老年认知功能减退、慢性虚损及功能性疾病等见长。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是无法治愈的,对病因不明的阿尔茨海默病,很多人转而寻求中医的帮助。基于此,本刊特地采访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中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顾耘教授,顾教授的解疑答惑,为我们提供了浅显易懂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医知识,现收录于下。
《科学生活》:在西医中,老年痴呆根据其病因可以分为很多大类,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只是其中一种;中医是如何分类痴呆的呢?治疗方法又是否一致?
顾教授:西医将痴呆根据其病因分为由于代谢、中毒、感染、营养缺乏、脑血管病等原因引起的继发性痴呆和原发性痴呆(也就是我们说的阿尔茨海默病)。其中血管性痴呆和原发性老年性痴呆占了所有痴呆发病的90%以上。中医的范畴比较大,甚至包含了部分的抑郁、精神分裂症等。
在治疗方法上,西医是讲求根据病因治疗,但是阿尔茨海默病是原发性疾病,发病原因并不明确,所以西医开发了近十种药物来治疗此病。中医来说,讲求“辩证论治”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舌象、脉象,采取相应的方式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科学生活》:既然阿尔茨海默病是原发性疾病,是不是说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不明?中医阿尔茨海默病有怎样的认识呢?
顾教授:是的,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至今不明,关于其病因的研究有很多,但都没有真正下定论,所以我们才称呼阿尔茨海默病为原发性痴呆。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我们没有开发出可以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特效药,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减缓发病的趋势。
近些年,中医界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最主流的看法是由于年老肾虚引起的,《灵枢·海论》中指出:“髓海有余,则轻劲交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胜癌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老年以后气血亏损,五脏功能失和,肾虚髓减、神机失用是痴呆发生的根本病机。因为肾系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人的视、听、嗅、感觉及思维记忆等皆出于脑。脑的这些功能又都在脑髓的充实下才能发挥,而髓海的充实又依赖于肾气的温煦充养。《医方集解》指出,“肾气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
血瘀引起阿尔茨海默病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看法。《血证论·瘀血》也说:“瘀血攻心,心痛、头晕、神气昏迷”。老年人随着年龄渐增、长期受到七情的干扰,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去平衡,进而产生气血瘀滞,意识异常而发生痴呆,因大脑持续缺血与代谢性损伤而出现感知、记忆、抽象概括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严重障碍,它主要与脑循环障碍,并且全脑血流量的降低程度与痴呆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这给瘀血学说以有力的支持。
还有一种说法是阿尔茨海默病与脾胃虚弱有关。从“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为诸虚之本”的理论出发,认为脾胃虚弱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由虚而致痰浊血瘀,痰瘀互结阻塞清窍,加速痴呆的形成。由此可见本病的病因是气血亏损,心神失养或因年迈之人,脾气不足,或气血不足,或血瘀气滞,脏腑化生之气血不能上荣于脑,脑海不充,心神失养导致痴呆的发生。
还有医家认为痴呆当从“心”论治,因为中医认为“心乃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乃君主之官”,“心主神明”。凡情志上的问题当从调心论治。
总的来说,阿尔茨海默病的部位在脑,但中医认为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老年人脏腑功能减退,精、气、血不足,是老年痴呆发生的内在体质因素。中医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是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的,要从具体的脉象上得出病人需要的治疗方向。比如,肾亏的病人就应当应用补肾填精的方法治疗。
《科学生活》:由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后无法治愈,而且带来的危害很大,医生对阿尔茨海默病提出了“早发现,早治疗”的提议。中医里是如何定义“早发现”的呢?早治疗又是什么时候比较好呢?
顾教授:疾病治疗中,“早发现,早治疗”可以说是金科玉律。中医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主要是利用认知障碍问卷等一些西医的手法来判断的,通过望、闻、问、切来分辨中医的“证”(即疾病在某一发展阶段的临床表现)。所以在这“早发现”的问题上,我们无疑要依靠病患的自我重视及病患家属的细心观察。切不可把老人的一些反应迟钝当做是感官退化,掉以轻心。当老人明显的表现出一些认知能力的损害就要尽快就医,越早
越好。
现在我们提出了轻度认知损害(MCI)这一概念,这来自于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的研究。我们可以预测从轻度认知损害(MCI)到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现在国际上提倡在轻度认知损害(MCI)阶段就要进行治疗。早期检测将是最好的发现机会,一旦发现轻度认知损害(MCI),就要积极就医以防止大脑持续损害,进行有效的治疗。
《科学生活》:网上不少人发表议论认为西药副作用大,所以转吃中药;也有人认为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慢,在这里顾教授可以告诉我们中西医治疗此病的优缺点吗?
顾教授:其实阿尔茨海默病是无法治愈的,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治疗药物。所以西医、中医的到底孰是孰非,还没有定论。目前我们国家也很重视阿尔茨海默病,但在没有定论的情况下,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药物。
《科学生活》:针灸等可否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家族遗传的病人可否提前预防呢?如何开展对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护理呢?
顾教授:现在中医领域有不少关于针灸减缓病情的例子,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在家庭经济情况许可的条件下,不妨做一些尝试。
有家族遗传史的病人不要太过紧张,阿尔茨海默病也并不是百分百遗传的疾病,在步入中年以后做好检查工作就可以了。当然这个疾病目前并没有特效药,也没有预防措施。若是家族有这样的病史,平时就要进行一些脑力锻炼,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但也不要过度用脑引起脑损伤。
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护理,我个人主张鼓励病人能自理的尽量自理,鼓励多动脑,一定要让他融入社会。就好比一出生就被狼抚养的“狼孩”,即使脑部正常,他的智商还是不及常人的。这是由于他长期不接触社会,没有与人交流,没有外界信息的刺激,于是智力慢慢退化了。接触社会很重要,如果因为害怕病人在外“惹是生非”,可以由专人陪护。另外加强监护,防止病人走失也很重要,因为这类病人常有定向力障碍,常常出门后找不到家。若是已经发展到重度阿尔茨海默病卧床不起的话,家属或护理人员可以经常为其翻身、按摩,防止发生褥疮、肺部感染、坠床等事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3601501.htm

网络资料,仅供参考。
 

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认识​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认知损害为特征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由于它的病情是不断进展的,因此被称之为变性病。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一例疾病是由德国的阿勒斯•阿尔茨海默医生在1906年发布的,而中医对这种疾病的认识要远远早于它第一例病例报道的时间。



根据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它属于中医学的呆病或者痴呆的范畴。从历史记载上看,约在1624年的时候,我国明代医家张景岳专著的《景岳全书》中,首次把一类疾病叫痴呆证;而到清代初年,由陈士铎编著的《辨证录》,就直接把这种疾病称为呆病。因此早在近400年前,我们的祖先或古代医家就已经认识到阿尔茨海默病了,只是我们的文字或表达方式没有被欧美国家所接受而已。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我国古代医家所认识的呆病可能就是阿尔茨海默病,但是古书中记载的痴呆证,包含的范围要广一些,可能包含了现代医学所认识的路易体痴呆、血管性痴呆和各种痴呆疾病中晚期的一些行为等等,而与阿尔茨海默病最有可能对应的就是呆病。

古代医家对呆病的认识,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第一个观念是认为呆病成于郁,古人认为这种疾病的发生,可能与人们的情绪抑郁有关系;第二个观念是认为呆病成于痰,因为患有痴呆的病人多有咳吐痰涎的表现,而且中医有句古话叫做痰凝心窍,所以古人认为这种疾病的形成与痰有关系;还有一种观念就是认为呆病成于虚,主要是肾虚,由于肾生精、精生髓,髓养元神,故肾虚容易引起痴呆。那么在呆病的治疗要强调大补元气,胃气,而元气就是指肾气,胃气指脾胃之气。所以从病因病机这个理论上讲,古人对呆病的认识就集中在呆病成于郁,呆病成于痰和呆病成于虚这三个方面。
网络资料,仅供参考。
 
 痴呆可因肾精亏虚引起,同时,中年以后阴气自半,其他脏腑之气亦日渐衰退,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如因思虑过度,肝郁气滞或五志过激等,更容易化热化火化为内毒,损伤脑髓,导致髓减脑消发为痴呆。

  中医早就认识老年痴呆,传统中医多以健忘、善忘、呆病来描述,“痴呆”的病名首见于汉代《华佗神医秘传》。现在中医一般采用“痴呆病”或“老年呆病”。中医与西医看病的方法不一样,但所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例如宋代洪迈在《夷坚志》中讲了一个病例:暮年忽病忘,世间百物皆不能辨,与宾客故友见面不相识……阅三年乃卒。”便是老年痴呆症。清代陈士铎著《辨证录》专门设立一栏“呆病门”,指出“人有年老而健忘者,进事多不记忆,虽人述其前事,有若茫然,此真健忘之极也”,说明中医对老年痴呆的研究源远流长。

  中医诊断老年呆病也是根据老年人逐渐出现善忘,反应迟钝,寡言少语,呆傻愚笨,重则神情淡漠,终日不语,哭笑无常,不辨昼夜,外出不知归途,不欲食,不知饥,二便自遗,性格改变,自私狭隘,顽固固执,不知羞耻等等,日渐加重以至不能正常工作、生活。

  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认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充足,髓海有余则脑有所养,肾精亏虚不能上充于脑.脑失所养神机失用则发为痴呆。由此可见痴呆可因肾精亏虚引起,而人到老年“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很容易得老年痴呆症。

  同时,中年以后阴气自半,其他脏腑(心、肝、脾、肺)之气亦日渐衰退,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易生瘀血、痰浊,上扰清窍。如因思虑过度,肝郁气滞或五志过激等,更容易化热化火化为内毒,损伤脑髓,导致髓减脑消发为痴呆。

  关于老年痴呆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古今均有丰富的文献资料。例如清代陈士铎认为主要病机在于肝郁乘脾,胃衰痰生,积于胸中,弥漫心窍,使神明受累,髓减脑消而病。并提出本病以开郁逐痰、健胃通气为主的治法。立有洗心汤、转呆丹、还神至圣汤等。现代中医认为痴呆发病原因主要在于年高体虚,七情内伤,心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不足,肾精衰枯,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浊毒损伤脑络,神机失用等等。总之,老年痴呆证的本质是虚证,是肾精亏虚,髓海不足。但不同的病人还可以由各种脏腑虚损,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痰、瘀、火等邪毒上犯清窍,产生各种本虚标实之证。

  治疗标本兼顾

  具体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症状分清虚实主次,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临床常见的证型有髓海不足;脾肾两虚;痰浊蒙窍;瘀血内阻等。对于髓海不足可用滋养肝肾,填精补髓的方法,采用《景岳全书》中七福饮或河车大造丸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可用健脾补肾,益气生精的方法,采用《医方集解》中的还少丹或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痰浊蒙窍可用健脾化浊,豁痰开窍的方法,采用《证治准绳》中的涤痰汤加减治疗;瘀血内阻可用活血化瘀,开窍醒脑的方法,采用《医林改错》中的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

  常用药物多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安神药、开窍药为主,例如:熟地黄、当归、何首乌、枸杞子、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紫河车、人参、党参、白术、茯苓、怀山药、山萸肉、知母、

  益智仁、肉苁蓉、巴戟天、仙灵脾、杜仲、怀牛膝、黄芪、丹参、川芎、郁金、桃仁、红花、赤芍、三七、黄连、黄芩、黄柏、丹皮、大黄、竹茹、杏仁、陈皮、半夏,配伍胆南星、石菖蒲、远志等,具体的遣方用药都要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辩证施治。

  做到健康用脑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至今未明,治疗和预防均有困难。现有研究表明有氧运动,智力活动,对控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等有一定帮助。也许预防痴呆也可能需要从年轻时开始健康生活,健康用脑。

  人的脑力和体力一样,不用则废,过劳亦衰。退休以后老年人如何轻松用脑?建议可在“自得其乐”和“助人为乐”中开动脑筋。现代社会生活非常丰富,除传统的琴棋书画,还有时尚的旅游、摄影、收藏等均可自寻乐趣;助人为乐则是根据各人能力大小,纵然用老人自己善良、诚信的美德去影响年轻一代也需要费心用脑,而对社会贡献却是小中见大。如此我们的脑子退而不休,脑健才能延年益寿。

  Tips:

  呆病不是癫病或癫狂,癫病属于精神病。呆病也不是郁病或痫病,呆病可以表现寡言少语,反应迟钝,但其主要表现是年老健忘呆傻愚笨,而郁病则是郁郁寡欢,不傻不笨;痫病多为幼年起病而呆病则是老年得病,少数重症才夹有痫证表现。

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中医对此病的原因很清晰,治疗思路也很清楚.但是太费时间,患者也很难配合补回来.
 
  
  老年痴呆主要的致病因素是:长年累月的饮食不节、营养过剩。
  几十年的邪盛伤正所导致的精髓亏虚、本虚标实之证,不是轻易能够补起来的。

  而思虑过度、肝郁气滞、五志过激这些情志因素,既是独立的伤精耗髓的因素,又是导致饮食放纵的重要原因
  现在西医的体重控制指南上,对于体重过大的人专门有一条建议,就是首先要筛查有没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



  
现在西医的体重控制指南上,对于体重过大的人专门有一条建议,就是首先要筛查有没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01.jpg


  
现在西医的体重控制指南上,对于体重过大的人专门有一条建议,就是首先要筛查有没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02.jpg


  
现在西医的体重控制指南上,对于体重过大的人专门有一条建议,就是首先要筛查有没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03.jpg


  
现在西医的体重控制指南上,对于体重过大的人专门有一条建议,就是首先要筛查有没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04.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