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阿尔茨海默病

骨质疏松和肌少症,是保证父母健康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医生讲清楚​

2022
06/09
17:40
神外医生张伟
企鹅号

0
发布于
黑龙江
分享

每一位儿女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父母健康长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与年龄增长相关的疾病会接踵而至,严重威胁父母的健康。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其中的2种疾病:骨质疏松和肌少症。
骨质疏松肌少症老年痴呆是与衰老密切相关的3大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寿命。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这3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1000

但是,相比于老年痴呆,骨质疏松和肌少症受到的关注要少得多。很多朋友甚至认为,人生步入老年,肌肉力量小一点,骨头强度弱一点,都是正常的,不必太在意。
事实上,这两种疾病与老年痴呆相比,危害程度并不轻
张医生有一位亲人就是肌少症患者。老人最开始的表现是体重减轻,力量减弱。家人以为他患上了恶性肿瘤,但经过各种检查,并未发现肿瘤,就认为这是人老以后的正常现象,没有给予进一步的处理。但是老人的力量越来越差,后来胳膊都抬不起来,行走更不行了。吃饭,上厕所都需要他人照顾。由于长时间卧床,出现了肺内感染,并因此失去了生命。
1000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两种疾病还容易同时发生。一旦同时患上这两种疾病,它们对健康的危害会呈指数级上升,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为何这两种疾病会同时发病呢?
骨质疏松和肌少症为何容易同时发生呢?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两种疾病的定义。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损害及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肌少症或肌肉衰减综合征,属于肌力、肌量或肌肉功能下降为特征的肌肉系统疾病。
1000

如果骨质疏松和肌少症同时并存,就被称为肌少-骨质疏松症。是以肌力、肌量、肌肉功能下降,体重降低和骨微结构损害为特征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国外有一位专家对680名有跌倒病史的老年人进行研究发现,他们中肌少-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37%。而且,这类患者更容易有其他的合并症,运动能力受损和抑郁的风险也较高。
这是因为骨质疏松引起脆性骨折和肌少症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跌倒等问题相互作用,使患病朋友的致死、致残率显著提高。
1000

之所以这两种疾病容易同时发生在老年人朋友身上,是因为肌肉和骨骼的位置是相邻的,联系紧密,相互影响。肌少症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有:
1,肌力下降,肌肉功能受损,跌倒的风险就会增加,再加上肌肉的保护作用降低,大大提升了骨折的风险。
2,骨骼是一种应力性结构,承受的力量越大,骨骼就越健康。肌少症朋友的肌肉力量下降,导致肌纤维对骨细胞的生物力学刺激会明显降低,同时,肌少症病人的体重会明显下降,骨骼承受的力量也随之降低,自然会引起骨质疏松。
3,肌肉量下降,肌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也会减少,这些因子不只可以影响肌肉本身,还会影响骨骼健康,加重骨质疏松。
1000

骨质疏松反过来也会加重肌少症的病情。
1,骨量下降,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也会下降。这些因子除了影响自身之外,还通过旁分泌影响肌肉健康。
2,骨质疏松的朋友,因为腰背疼痛,运动能力减退,或害怕骨折,减少运动,也都会导致骨骼肌的废用性萎缩。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骨质疏松和肌少症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那在日常生活中,肌少症和骨质疏松都会出现哪些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我们可以想到这类疾病,尽早去检查和诊治,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下面咱们聊一聊这个问题。
1000

骨质疏松和肌少症都有哪些症状?
首先我们先来聊一下肌少症的症状,主要有5种。
体重减轻:
肌肉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肌少症肌肉流失,身体外形虽然不一定会出现明显改变,但是体重会出现明显减轻。当我们的父母出现体重减轻时,应该警惕出现这种疾病的可能。
平地走路缓慢:
随着肌肉不断地流失,大腿肌肉的力量会明显下降,步行的速度也会随着出现下降。当我们发现老人行走迟缓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肌少症,另外,帕金森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
1000

行动不便:
肌肉丢失严重的父母,可从走路缓慢发展到起身困难,大腿肌力下降导致无法支撑整个身体,进而出现行动不便。
手握力不足:
患有肌少症的父母,上肢也会受到影响,出现上肢力量降低和握力不足症状。
反复跌倒:
由于肌力弱,不足以支撑整个身体,在行走过程中就可以出现下肢无力而摔倒。对于老年朋友来说,健康水平断崖式下降,往往来源于一次跌倒。当父母跌倒后,您应该考虑,是不是肌肉量减少了导致的。
1000

说完了肌少症,我们再聊一聊骨质疏松的症状。骨质疏松的主要症状有4种。
腰痛、周身游走性疼痛
这是骨质疏松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朋友,这类症状特别明显,一位朋友开玩笑说:除了没人疼,浑身哪都疼
身高变矮或脊柱畸形
很多老年朋友会发现,自己的身高越来越矮,更有的老年朋友出现了弯腰驼背的症状,这都是由于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变形所引发的症状。
1000

脆性骨折
又称为衰竭性骨折,好发于脊柱,髋关节和前臂。一旦出现一次骨折,很容易再次骨折。
精神情感障碍
由于钙磷代谢的紊乱,容易给人的精神情感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多老年人会长时间处于紧张、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中,这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认为骨质疏松和肌少症,都是人生的必然阶段,这显然是不对的。虽然这两种疾病在我国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很高,但毕竟还有一部分老年人是不会患病的,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这两种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1000

张医生建议老年朋友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这2类疾病的发生:
采用的饮食方式:
很多老年人因为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就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殊不知时间久了,就会造成营养不良,会加速这两种疾病的进展。
合理运动;
很多老年人认为退休以后就应该享受生活,所以采取了那种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殊不知这样会造成肌肉的废用性萎缩。而且,长时间在室内,接受不到日光照射,会引起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紊乱等问题。从而引发这2种疾病的发生。
所以,运动对老年朋友是十分重要的,建议老年朋友采取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天控制运动时长在30~60分钟左右,每周5~7次,如果身体可以,每周还可以进行2次无氧运动。这对于预防疾病会产生很大的好处。
1000

加强营养:
充足的营养
对老年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足的营养才能构建健康的身体,不能因为年龄大了,消化系统功能退化,就只食用易消化的食物。这样除了会造成营养不良外,还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因为废用,功能进一步退化,形成恶性循环
老年朋友们还要注意,远离各种不良情绪戒除不良嗜好。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骨质疏松和肌少症的发生。
1000

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转发
 

某些症状,正是提示猝死的危险所在​



北晚在线
关注
2023-03-11 20:03
来自北京


猝死是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人主张定为1小时,但也有人讲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者也归为猝死。
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各种心脏病都可以导致猝死,但心脏病的猝死中一半以上是冠心病,猝死备受医学界重视。

心源性猝死占80%以上
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发病,心源性猝死者占到了非事故突发性死亡者的80%以上。非心源性因素有过度劳累、酗酒、服用药物和剧烈运动等。
猝死中心血管疾病占其中的80%,很高比例是冠心病,其他有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炎和心律失常等。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发病机理机制为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及心室停搏。高血压、吸烟、饮酒、精神过度兴奋和紧张都可能与猝死的发生有关。
猝死在出生后6个月,30~50岁为两个高峰期。
看似“健康”的中青年也会发生猝死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环境、饮食变化、生活工作压力增加,导致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巨大,从而使潜在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加。
此外,中青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脏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升高,不少中青年人心脏很可能很早就出现了问题,但自己不知道。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依然加班熬夜、过度劳累、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同给本来已经虚弱的心脏施以重拳。
这些高危人群往往是一些平时看似身体“健康”的中青年人,由于他们不像老年人那样重视疾病的信号,平时也很少进行用药、检查等健康维护,因此比老年人更易被猝死“垂青”。
令人惋惜的是,不少人在猝死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在强大的生活压力面前,越来越多的人疲劳作战、精神高度紧张、焦虑等。经常有人因连续数天加班导致过劳死,这是因为在过度疲劳的情况下,交感神经、内分泌等系统会过于疲劳或兴奋,使心脏功能紊乱,导致悲剧发生。
除了心脏病,这些诱因也可增加猝死风险
猝死的原因,十有八九是心脏病,其中尤以冠心病居多。其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阻塞、痉挛,或二者同时发生,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或心律失常。此外重度心肌病、心肌炎、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心脏高度肥厚或扩大,都能引起猝死。
但其他因素如: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药物中毒、电击、溺水等均可引起心脏猝死。此外,猝死常见诱因还包括:精神因素、剧烈运动、过度疲劳、暴饮暴食、轻微外力作用、感染、过热过冷等。
某些症状,正是提示猝死的危险所在
虽然有些猝死前没有什么明显的异常情况发生,但大部分人往往有心悸、烦躁、心前区不适、心前区疼痛,只是平时没有引起注意,这正是猝死的危险所在。不少人看来很健康,有的人心脏感觉不舒服不知道上医院,而是认为可能是最近几天太累了,或者吃得不舒服等等,由此导致悲剧的发生。
猝死前最典型症状是心前区、胸骨后持续3至10分钟不等的一种压迫性绞痛,可以伴有向左上肢放射痛,如果超过20~30分钟,往往提示心肌坏死。也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如胃疼、背疼,牙痛、心悸、胸闷、头痛、眩晕、呕吐等。
如身体感觉异样,尤其是代谢综合征患者或有冠心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生不明原因的疼痛,如上述不典型症状,再出现明显的胸痛,一定要及时排除心脏问题,马上就医,心肌梗死4分钟内抢救最有效。
猝死抢救关键: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据不同的情况,其生存率在5%~6%,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进行心肺复苏治疗。
当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突发意外时,最令人遗憾的做法就是患者已经发生心搏骤停后,但家人或旁人还在盲目地等大夫,或将病人送往医院,而不是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这无异于断送掉了患者40%~60%的生机。
心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出现心搏骤停,多数是由室颤引起,家属应当机立断,在经一两次胸前区叩击后,立即将患者放于硬板床平卧,做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救护者应在患者的右侧,左手置于患者的前额,用力向后推,使患者头向后倾斜,家属的右手放在患者颌下向前提高下颌骨,立即开展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来源:人卫健康

转发原因:中青年科学家企业家猝死率高。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