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血糖极高,但不想用胰岛素,紧急求助各位中医。

这病得注重调理中焦,做到清热不伤阳,祛湿不伤阴,补益不壅滞,祛邪不伤正等。
 
只有热没有湿。

曹颖甫医案里有这种,按阳明病来治吧
 
只有热没有湿。

曹颖甫医案里有这种,按阳明病来治吧

只有热没有湿,那热是怎么产生(由什么化生)的呢?

如果热是由阴虚(无湿)产生的,那又怎么能按阳明病来治呢?
 
凡是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治起来都不容易。
有时看着理法方药都对,但吃后却毫无效果。
 
仅从舌照来看,阴虚内热是肯定的,但是仅从阴虚内热去治肯定不行。
如果这个病容易治的话,早就被线下中医师治好了,绝对拖不到现在。
 
糖尿病的前期和早中期是肝胃郁热阶段,湿热伤阴是原因,气阴两虚是结果。
如果在这个阶段把结果(气阴两虚)当成病因来治疗,是不会有较好疗效的。

打个比方:一个收入远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人得了【月光病(每个月工资花光)】,
如果认为“工资太少”是病因,用“加工资”的方法来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结果必然是工资涨多少,消费就增加多少,最后【月光病】仍然没有得到缓解。
 
阳明经【多气多血】,与此对应,阳明病的邪气就是【多湿多热】。

湿邪,来源于饮食无度导致的水欲精微过剩;热邪,则是由湿邪所蕴生。
 
【糖脂混合物】是一种极易受潮变软、并且摸上去黏乎乎的东西。
过多的不能被人体利用的糖脂混合物就是湿,它不在肠道里就在血管中,不在气分就在血分。
【湿邪】是贯穿于每一个糖尿病患者整个病程始终的核心病机之一。
 
只有热没有湿,那热是怎么产生(由什么化生)的呢?

如果热是由阴虚(无湿)产生的,那又怎么能按阳明病来治呢?

是热+燥=阳明病
 
最后编辑:
楼主这个病应该坚持这样的治法:
气阴双补,化痰袪瘀,清热凉血。
 
是热+燥=阳明病

关键热是由什么产生的?
世界运行的规律是:能量守恒;质能转换。
没有额外的产能物质,是不可能热起来的。

那么人体中这种能够额外产能生热的物质,是不是湿邪?
如果没有过量的水谷精微邪化而形成的湿邪进一步蕴化,阳明如何热得起来?
 
关键热是由什么产生的?
世界运行的规律是:能量守恒;质能转换。
没有额外的产能物质,是不可能热起来的。

那么人体中这种能够额外产能生热的物质,是不是湿邪?
如果没有过量的水谷精微邪化而形成的湿邪进一步蕴化,阳明如何热得起来?

吃的多。
 
确实是吃得多。还要继续问:为什么会吃得多?如何才能让她吃得不多?总不能让她长期忍饥受饿吧。忍一时可以,长期忍谁受得了?
 
她这个糖尿病跟一般糖尿病不一样。一般的糖尿病会瘦,但她却胖乎乎的。治病,既要抓同类病的共同点,更要抓住个体的特殊性。
 
确实是吃得多。还要继续问:为什么会吃得多?如何才能让她吃得不多?总不能让她长期忍饥受饿吧。忍一时可以,长期忍谁受得了?
她这个糖尿病跟一般糖尿病不一样。一般的糖尿病会瘦,但她却胖乎乎的。治病,既要抓同类病的共同点,更要抓住个体的特殊性。

不是不瘦,只是时候未到,即病程还未到消渴的阶段。

郁、热、虚、损,既可以回答为何还未瘦,又可以回答为何饿得快、吃得多:

一、病程目前还是【郁、热、虚】之间,以【热】为主,【郁未解】、【虚未重】。

二、因为【郁】所以饿得快、吃得多:
1、人际交流遇到障碍、情志受挫、暴食以代偿失意,因此吃得多吃得快
2、四肢缺乏运动,导致气血过多的郁集于肝胃,因此消化能力强、消化快、饿得快
3、由于长期气血过多的郁集于肝胃,所以肝胃变得更强,加上长期吃得多,胃体被胀大增生肥厚,越来越难以吃饱,可谓【纵胃做大、养胃为患】。

肝气胃气的过度增强,使过量的营养被吸收入血,给肝胆胰肾等脏器带来了超额的代谢负担,当调节能力达到极限而崩盘时,代谢病暴发。

基础治疗应该是【疏回去】:
一、调畅情志,使得注意力从吃向丰富的人际交往、人生体验转移。
二、增加运动,使得郁集于肝胃的过多的气血向四肢输布,健壮肢体提高体能,减轻脏腑的负担,增加脏机体的调节能力。
三、长期适度的克制饥饿,配合前面两条措施,让胃的厚度和大小回归正常,从而最终达到无需再克制饥饿【胃小了就容易装满】。
 
袖状胃-国际降糖减重手术:

袖状胃-国际降糖减重手术snap00001.jpg


袖状胃-国际降糖减重手术snap00002.jpg


袖状胃-国际降糖减重手术snap00003.jpg


袖状胃-国际降糖减重手术snap00004.jpg


袖状胃-国际降糖减重手术snap00005.jpg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