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医道路途--江湖庸医的成魔之路

用药取效不一定要重剂。大名医蒲辅周通常用药都比较轻。现摘录他的一个医案:
肝胆火盛(神经衰弱)刘XX,男,38岁。头痛,目眩,心烦,记忆力减退,食纳尚好,大便正常。舌红边缘不齐,苔微黄腻.脉弦细有力。由情志过急,肝胆火盛。治宜清胆热养肝阴,佐以熄风。

处方:桑叶二钱菊花二钱僵蚕二钱白蒺藜三钱川芎一钱半藁本一线半丹皮一钱半炒栀子二钱龙胆草一钱半元参二钱甘草一钱荷叶三钱石决明五钱木通一钱半.

此方连服五剂,后以丸剂调理,恢复健康。丸剂处方:当归三钱川芎二钱白芍四钱干地黄六钱丹皮三钱炒栀子三钱玄参四钱菊花五钱地骨皮五钱白蒺藜五钱决明子五钱石斛五钱桑叶五钱肉苁蓉五钱建曲一两制香附一两胡麻仁五钱黑芝麻五钱共研为细末和匀,炼蜜为丸,重三钱,早晚各服一丸,温开水送下。

[附] 神经衰弱,有虚有实。前例脉证属脾弱阴虚,故用加养阴之品,有谓“虚则补之”此例头痛,心烦,舌红,脉弦细有力,属肝胆火盛,故仿龙胆泻肝汤之意,泻肝清热,兼养肝阴,所谓“实则泻之”。证分虚实,治有补泻,临床之际,必须辨别。
  
  这个用量要翻译一下,可以对比一下孟河派的诸医家,
  我觉得他们的“轻灵用量”和高校中医教材中的常用剂量范围是“同一个级别”的:


  处方:桑叶二钱、菊花二钱、僵蚕二钱、白蒺藜三钱、川芎一钱半、藁本一线半、丹皮一钱半、炒栀子二钱、龙胆草一钱半、元参二钱、甘草一钱、荷叶三钱、石决明五钱、木通一钱半。
  处方:桑叶7.5克、菊花7.5克、僵蚕7.5克、白蒺藜11克、川芎5.5克、藁本5.5克、丹皮5.5克、炒栀子7.5克、龙胆草5.5克、元参7.5克、甘草4克、荷叶11克、石决明19克、木通5.5克。(共109克)

  再跟一剂中剂量[桂枝汤]对比一下(按汉代一克折9克,即现行教材的3倍标准算)
  肉桂三两(27克)、赤芍三两(27克)、生姜三两(27克)、炙甘草二两(18克)、大枣(折算之后)八枚(汉枣 2.5 X 8=20克)。
  (共119克)
  
 
  
  前后五诊各5剂,加上巩固15剂,一共40剂。

  对于这种证候偏实的患者,如果药量加倍,治愈速度肯定是会明显加快的,
  因为这点剂量远没有达到她胃气的饱和程受度,和与其邪气相匹配的剂量。
  
  当然,前提是患者能注意自我调整饮食起居情绪,如果像论坛上某些只求于医药的问诊者来说,即使是偏实的证候,那邪气也是祛不完、正气将继续逐渐损耗的。
  
 
  肝胆火盛(神经衰弱)刘XX,男,38岁。头痛,目眩,心烦,记忆力减退,食纳尚好,大便正常。舌红边缘不齐,苔微黄腻.脉弦细有力。由情志过急,肝胆火盛。治宜清胆热养肝阴,佐以熄风。
  处方:桑叶二钱菊花二钱僵蚕二钱白蒺藜三钱川芎一钱半藁本一线半丹皮一钱半炒栀子二钱龙胆草一钱半元参二钱甘草一钱荷叶三钱石决明五钱木通一钱半.
  处方:桑叶7.5克、菊花7.5克、僵蚕7.5克、白蒺藜11克、川芎5.5克、藁本5.5克、丹皮5.5克、炒栀子7.5克、龙胆草5.5克、元参7.5克、甘草4克、荷叶11克、石决明19克、木通5.5克。
  
  炒栀子7.5克、龙胆草5.5克石决明19克
  这三个寒性药已经相当有份量了,药典(及教材)中的用量范围:
  栀子(3-10克);龙胆草(3-6克);石决明(3-15克)

  龙胆草接近最高剂量,石决明已经超药典剂量,栀子也是中上剂量。
  用药剂量能跟患者的证候相匹配:舌红、苔黄腻、脉弦有力。蒲老辨为“肝胆火盛”。
  
 
  
  炒栀子7.5克、龙胆草5.5克石决明19克
  这三个寒性药已经相当有份量了,药典(及教材)中的用量范围:
  栀子(3-10克);龙胆草(3-6克);石决明(3-15克)

  龙胆草接近最高剂量,石决明已经超药典剂量,栀子也是中上剂量。
  用药剂量能跟患者的证候相匹配:舌红、苔黄腻、脉弦有力。蒲老辨为“肝胆火盛”。
  
药书上设定的剂量普遍偏小。像上案中那种肝胆火盛的病例,在临床上,栀子、龙胆草用几克的医生很少。作为一般的佐药或反作药,用几克的倒是比较常见。
 
  
  听说日本的患者很尊医嘱,
  医师让他服三个月、半年、一年的药,通常都能照做,经过漫长的调理,最后也能治愈。
  
  日本汉方是按一两1.5克折算的,不过这1.5克也是有份量的,
  原因在于他们为了节省药材,好像是要打成粉再煎煮,药效溶出度特别高。
  
  这种节俭的习惯跟岛国日本资源匮乏有关,日本的中药材原料好像要依赖从中国进口。
  中医药食同源,茶也是一种药,茶在日本也被珍惜到了极致,要打成粉来吃,现在这种吃法又传回来了:[日本抹茶粉]网上不少地方在卖。
  
 
药书上设定的剂量普遍偏小。像上案中那种肝胆火盛的病例,在临床上,栀子、龙胆草用几克的医生很少。作为一般的佐药或反作药,用几克的倒是比较常见。
  
  这是事实,
  临床上即使孟河医家的用量,通常也相当于或者略大于你举的这个医案,
  其他学派则明显比药典偏大,治心肝胆实热证,栀子应该10-15克起吧,龙胆草一般也会大于药典上限规定的6克。
  
 

土枪肿瘤医案12 肺结节

邻居某女生,47岁,2020.3.30.诊。喉咙不舒服,但不痒,老感觉喉咙有痰,白色,稀,痰不多,能咳出来,但咳不干净,吃辣椒后感觉有辣椒面巴在上面,已经有两个多月了。有点怕冷,喜欢喝水,早上起来有点口臭,有点口苦,吃饭睡眠好,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略黄腻,寸脉浮。
2020.3.26.达州市中心医院检查:右肺中叶少许条索影,数个<3毫米小结节。
半夏15 厚朴30 苏叶20 茯苓20 生姜20 柴胡20 黄芩15 仙鹤草60 大枣10 炙甘草10 杏仁15 白芍20 旋覆花20 苡仁20 海浮石20 牡蛎30 天花粉20 麦冬20(单位克)2剂,6天量。
2020.4.4.二诊。
症状大都减轻,背心有点痛,一诊时忘了说这个症状。
一诊方去茯苓,加红花6 七叶莲30,2剂,6天量。
2020.4.11.三诊。
喉咙痒,发干稍微减轻,咳嗽好得多,背心痛好些,稍微有点拉肚,口臭,口苦,舌淡红苔白腻。
一诊方加七叶莲30,3剂,9天量。
之后,症状消失,停诊,半年后原医院复查右肺条索影,小结节消失。随访一年多,身体健康,无任何肺部症状和喉部症状。
中医老土枪的这个医案用药就比较 小。虽然单独看剂量不小,但是从“2剂,6天量”来看,这个量就相当小,因为等于是一付药分三天服用。肺结节这种病是难治的慢性病,他就用如此小剂量的药把病治好了。所以,治病,只要用药对症了,剂量小点也照样能收良效。
 
  
  邹云翔是孟河医派费伯雄之第三代传人,其女国医大师邹燕勤为孟河医派费伯雄第四代传人。
  邹燕勤是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暨中医肾病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目前仍在临床第一线,带教国家第二、三、四、五批徒弟,指导国家第一、二、三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

  看一下《邹燕勤中医肾病临床求真》中提倡的“用药轻灵”是怎样一个剂量水平:

  第二章 学术思想

    第六节 平淡为法、主张和缓

      一、医宗孟河,和缓王道,平淡之法显神功

  孟河名家费伯雄在其《医醇賸义·自序》中云:“岂不以疾病常有,怪病罕逢,惟能知常,方能知变,故于命名之日,早以和、缓自任欤!夫疾病虽多,不越内伤、外感。不足者补之,以复其正;有余者去之,以归于平。是即和法也,缓治也。毒药治病去其五;良药治病去其七。亦即和法也,缓治也。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否则眩异标新,用违其度,欲求近效,反速危亡,不和、不缓故也。”邹师之父亲、我国中医肾病学的奠基人邹云翔先生即师从费伯雄高足刘莲荪先生,得其精髓,治宗和缓。邹师亦然,在继承孟河余绪及云翔先生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方药更求平淡,治法越发纯粹以精。就邹师治疗水湿和祛除风邪治法,介绍如下:  

  1.利水湿,重脾肾,气化为先  

  邹师认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各种继发性肾病或慢性肾衰,常兼夹水湿之邪,轻者面肢浮肿,重者出现胸水、腹水,喘息难安,又如临床无因可查的气虚水肿,无论何者,终以脾肾气虚为本,水湿潴留为标,病久伤阴及阳,瘀阻血络。临证之时当先诊其肿势之轻重,再辨气血阴阳之分属。但无论水肿或轻或重、在气在血、属阴属阳,治疗总以气化为先,气行则水行、湿化,气行则血畅,具体之法则如健脾、益肾、渗利、活血,等等。或补气,或养阴,或气阴并补,可渗利、活血通络之法并用,以助气化功能,而达利水消肿、恢复脏腑功能。具体有以下几法:  

  (1)健脾益肾补气利水:主要针对脾肾气虚、水湿内聚证,方选五苓散合参苓白术散或四君子汤加减。常用药如太子参15~30g,生黄芪30~50g,怀山药20g,炒白术10g,生薏苡仁30g,茯苓皮30~50g,猪苓15~30g,泽泻15~20g,川断15g,寄生15g,杜仲20g、怀牛膝15g,车前子(包煎)20~30g。  

  (2)补气养阴淡渗利水:为脾肾气阴两虚、水湿逗留证所设,方选五苓散合参芪地黄汤加减。常遣太子参15~30g,生黄芪30~50g,生地黄10g,山萸肉10g,枸杞子20g,南北沙参各15~20g,天麦冬各15~20g等益气养阴之品,加淡渗利湿之生苡仁、米仁根、茯苓皮、猪苓、车前子等品。  

  (3)健脾益肾温阳利水:针对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证,方取真武汤合附子理苓汤之意。常用熟附子10g,淡干姜6g,炙桂枝6g,党参15g,生黄芪30g,炒白术12g,生薏苡仁20g,茯苓皮40g,怀山药20g,菟丝子20g,枸杞子20g,车前子(包煎)30g,泽泻15g,泽兰15g,怀牛膝15g。  

  各证候中常佐以当归10~20g、红花10g、桃仁10g、丹参20g等活血和络的药物。脾虚湿困,舌苔白腻者,加苍术10g、藿香12g、佩兰12g以健脾化湿;脾虚便溏者,加炒扁豆15g、炒芡实15g、法半夏6g、陈皮10g健脾助运;腹胀、水肿明显者,加大腹皮15g、玉米须30g以行气利水。  

  (4)活血化瘀利水:针对瘀滞阻络,水液潴留证,表现为较明显的瘀血症状,方取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10g,红花6g,当归10g,生地12g,赤芍15g,川芎10g,枳壳10g,柴胡10g,桔梗5g,怀牛膝15g,泽兰15g。若气虚、阳虚明显者,加黄芪15g、桂枝6g、干地龙10g以益气活血;水肿经久不退,尿蛋白不消者,加制僵蚕10g、全蝎3g、蝉衣6g。  

  水湿渐除,肿势消退后再侧重调整脏腑虚损,消蛋白尿,保护肾功能。  

  ……


  
 

土枪肿瘤医案12 肺结节


中医老土枪的这个医案用药就比较 小。虽然单独看剂量不小,但是从“2剂,6天量”来看,这个量就相当小,因为等于是一付药分三天服用。肺结节这种病是难治的慢性病,他就用如此小剂量的药把病治好了。所以,治病,只要用药对症了,剂量小点也照样能收良效。
  
  有形的积聚症瘕,要慢慢的运化消磨,甚至需要用丸剂。
  这种病,如果喝大剂量的汤药,每天整几个血药浓度的短暂高峰出来,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还容易把正常机能冲坏。
 
我学的不是那种风格。
  
  你这种风格在哪里学的,我在网上没看到过有医师用这么轻的量。
  论坛上原来有位经常来的上海坛友也总开这种小剂量方子,不过他只是个中医爱好者。
  
 
  
  你这种风格在哪里学的,我在网上没看到过有医师用这么轻的量。
  论坛上原来有位经常来的上海坛友也总开这种小剂量方子,不过他只是个中医爱好者。
  
孟河,还有张简斋,沈绍九。
 
我江苏人,所以风格自是吴门、孟河一派的。
苏吴的名医在民国及以前,就没有大量的,现代人的力大出奇迹毫无根据,不知道哪来的用法。
从2010年学医到现在,还没见过哪个医生能靠加药量来提高疗效的,而且发现药量重的,药味多的,疗效不行,而且出问题,医生自己都不知道是哪一味或哪两味药导致的,无法排查。

黄乐亭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名医,功力不输叶天士,贴一个他的用量。

1655872950595.png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