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常年大便烂湿,拉得少,每天早上一次,拉不尽或没便意。请指点求医方向!谢谢!

  在摄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把天然食物(日常饭菜)用搅拌机打成浓稠的糊状来喝,与正常咀嚼着吃相比,也会大大增加饱腹感(对于肠胃病患者来说就是:饱胀感),延长胃排空的时间(即更难以消化,更顶饱、更经饿)。
  所以,一般人都要慎喝浓稠的糊状食物,如果要吃,也应该在口腔中反复咀嚼,让唾液对其进行再稀释和再拌匀。
  我吃稀饭从来不直接喝,而是嚼成浆才吞的。
稀饭也要嚼,我也是这样的,这在别人听来是笑话 :014:
 
大道至简!其实,人只要学会吃饭、睡觉、锻炼、乐观,那就可以少生病,即使有病也会不药而愈,健康长寿不是难事!有人说,吃饭睡觉生来就会,还用得着学吗?嘿嘿,这里面学问大了,值得好好学!
 
  从舌象上看,趋向于正常了:腻苔变少(理气祛湿的结果),舌质和唇色变淡(活血化瘀的结果)。
  我觉得大便稀跟你喝全安素粉有关系,稀糊状的食物是直接喝下去的,没有经过唾液的充分混合搅拌,加上肠胃病患者的胃肠动力弱,胃液肠酶也不能与其充分接触,是导致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型的一个常见因素
  饮食的选择上,人造的不如神造的,天然食物能够满足平衡膳食营养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用代餐,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用{21金维他}之类的[多维元素片](半量服用为宜,因为只是补充一部分,主要还靠饮食摄取)。
我也知道,因为近年我自己发觉吃稀糊的东西不经咬直接喝后胃马上不舒服,但想到奶制品全安素等营养好就硬着头皮吃,今天起早上的全安素粉改成一个鸡蛋,再加几小节铁棍山药。所以早餐是:一个玉米窝窝头加点咸菜,一根15公分左右的铁棍淮山,一个鸡蛋,一小节玉米(渣吐了)。
但更年期造成的焦虑和抑郁还是存在,早上严重中午晚上缓解。不是外部因素造成的。莫名的。
还有消化不良,大便食物残渣很多。
 
最后编辑:
  在摄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把天然食物(日常饭菜)用搅拌机打成浓稠的糊状来喝,与正常咀嚼着吃相比,也会大大增加饱腹感(对于肠胃病患者来说就是:饱胀感),延长胃排空的时间(即更难以消化,更顶饱、更经饿)
  所以,一般人都要慎喝浓稠的糊状食物,如果要吃,也应该在口腔中反复咀嚼,让唾液对其进行再稀释和再拌匀。
  我吃稀饭从来不直接喝,而是嚼成浆才吞的。
  
  外国人做的{相同量的饭菜打成浆来喝就会增加饱腹感和延长饱腹时间(即不易消化)}的群体实验:

  CCTV《科技之光》2010年第108期{十招巧瘦身}(下):
  把饭菜与水混合磨成浓浆,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长时间饱腹的方法,能够达到瘦身目的。

 
稀饭也要嚼,我也是这样的,这在别人听来是笑话 :014:
   :082:
  咱俩不愧是战友嘛,经常听到有养生专家在电视上讲糖尿病人吃稀饭血糖会飙升。
  我心想,你也不看看他们是怎么吃的,直接咕噜咕噜就喝下去了,不飙升才怪呢!
 
  生命在于运动,咀嚼也是一种运动,一顿饭咀嚼二三十分钟运动量也不小,腮帮也会发酸。
  现代人本来就多食少动了,如果不咀嚼而直接把食物打成浆来喝,等于进一步的多食少动。
 
   :082:
  咱俩不愧是战友嘛,经常听到有养生专家在电视上讲糖尿病人吃稀饭血糖会飙升。
  我心想,你也不看看他们是怎么吃的,直接咕噜咕噜就喝下去了,不飙升才怪呢!
我们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友,而是因战而友的“战友”,实属“君子和而不同”:082:
 
   :082:
  咱俩不愧是战友嘛,经常听到有养生专家在电视上讲糖尿病人吃稀饭血糖会飙升。
  我心想,你也不看看他们是怎么吃的,直接咕噜咕噜就喝下去了,不飙升才怪呢!
  
  糖尿病人中2型占九成以上,其中肥胖型的又占八成以上,剩下的人中还有些“隐形肥胖(体脂率高)”的。他们直接喝粥会导致血糖飙升的原因是:

  喝粥看似未经咀嚼不好消化吸收,但是:一方面,型糖尿病人胃热易饥、消化吸收能力强,粥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很容易消化吸收。
  另一方面,II型糖尿病人大多数体脂率高,有胰岛素抵抗,发挥降糖作用的时间延迟,部分患者还兼有胰腺受损胰岛分泌能力降低。
  而喝完一碗粥只需一两分钟,又缺少咀嚼对摄食中枢的刺激,因此胰岛素分泌不足降糖作用还未发挥时,大量葡萄糖已经进入血液了。

  但嚼食一碗粥则需要10-20分钟,而且咀嚼运动会持续刺激大脑摄食中枢,先咽的少量粥糜也会持续刺激胃肠道,激发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这就促进了调控消化吸收的胃肠激素和血液中胰岛素等调控血糖代谢的激素的分泌,而且为其分泌量的积累和效用的发挥预留出了十几分钟的时间。

  所以说:吃什么固然重要,怎么吃更加重要;狼吞虎咽的人不仅容易得肠胃病,而且容易得代谢病。
  
 
  
  糖尿病人中2型占九成以上,其中肥胖型的又占八成以上,剩下的人中还有些“隐形肥胖(体脂率高)”的。他们直接喝粥会导致血糖飙升的原因是:

  喝粥看似未经咀嚼不好消化吸收,但是:一方面,型糖尿病人胃热易饥、消化吸收能力强,粥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很容易消化吸收。
  另一方面,II型糖尿病人大多数体脂率高,有胰岛素抵抗,发挥降糖作用的时间延迟,部分患者还兼有胰腺受损胰岛分泌能力降低。
  而喝完一碗粥只需一两分钟,又缺少咀嚼对摄食中枢的刺激,因此胰岛素分泌不足降糖作用还未发挥时,大量葡萄糖已经进入血液了。

  但嚼食一碗粥则需要10-20分钟,而且咀嚼运动会持续刺激大脑摄食中枢,先咽的少量粥糜也会持续刺激胃肠道,激发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这就促进了调控消化吸收的胃肠激素和血液中胰岛素等调控血糖代谢的激素的分泌,而且为其分泌量的积累和效用的发挥预留出了十几分钟的时间。

  所以说:吃什么固然重要,怎么吃更加重要;狼吞虎咽的人不仅容易得肠胃病,而且容易得代谢病。
  
我典型的狼吞虎咽,我儿子也是,看来要好好以身作则开始学习怎样吃饭,这样治疗才会事半功倍。
 
  
  糖尿病人中2型占九成以上,其中肥胖型的又占八成以上,剩下的人中还有些“隐形肥胖(体脂率高)”的。他们直接喝粥会导致血糖飙升的原因是:

  喝粥看似未经咀嚼不好消化吸收,但是:一方面,型糖尿病人胃热易饥、消化吸收能力强,粥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很容易消化吸收。
  另一方面,II型糖尿病人大多数体脂率高,有胰岛素抵抗,发挥降糖作用的时间延迟,部分患者还兼有胰腺受损胰岛分泌能力降低。
  而喝完一碗粥只需一两分钟,又缺少咀嚼对摄食中枢的刺激,因此胰岛素分泌不足降糖作用还未发挥时,大量葡萄糖已经进入血液了。

  但嚼食一碗粥则需要10-20分钟,而且咀嚼运动会持续刺激大脑摄食中枢,先咽的少量粥糜也会持续刺激胃肠道,激发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这就促进了调控消化吸收的胃肠激素和血液中胰岛素等调控血糖代谢的激素的分泌,而且为其分泌量的积累和效用的发挥预留出了十几分钟的时间。

  所以说:吃什么固然重要,怎么吃更加重要;狼吞虎咽的人不仅容易得肠胃病,而且容易得代谢病。
  
老师:吃了老中医的三剂药,周一到周三,昨天没药了,加上停止喝汤和一切流质食物(白开水和淡红茶除外),肠胃感觉很舒适,整个人感觉精神气爽,象重生了一样。情绪也自然放松了。就是不知道停药以后会不会又打回原形。因为大便还是不很成形(但没那么湿了),还有嘴还是有点淡口水比较多想吃味道重的东西。另外想长胖一些。所以明天打算再去东莞复诊一下。
 
我们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友,而是因战而友的“战友”,实属“君子和而不同”:082:
老师:吃了老中医的三剂药,周一到周三,昨天没药了,加上停止喝汤和一切流质食物(白开水和淡红茶除外),肠胃感觉很舒适,整个人感觉精神气爽,象重生了一样。情绪也自然放松了。就是不知道停药以后会不会又打回原形。因为大便还是不很成形(但没那么湿了),还有嘴还是有点淡口水比较多想吃味道重的东西。另外想长胖一些。所以明天打算再去东莞复诊一下。
 
老师:吃了老中医的三剂药,周一到周三,昨天没药了,加上停止喝汤和一切流质食物(白开水和淡红茶除外),肠胃感觉很舒适,整个人感觉精神气爽,象重生了一样。情绪也自然放松了。就是不知道停药以后会不会又打回原形。因为大便还是不很成形(但没那么湿了),还有嘴还是有点淡口水比较多想吃味道重的东西。另外想长胖一些。所以明天打算再去东莞复诊一下。
正确,应该去复诊。他第一步是通,估计第二步会有新招。
 
老先生的思路我是非常赞同的 人体就是气机周流通畅则安 但从来没有敢像老先生这样把所有通调气机的药一股脑用上的 这应该就是经验的长处了吧
 
老师:吃了老中医的三剂药,周一到周三,昨天没药了,加上停止喝汤和一切流质食物(白开水和淡红茶除外),肠胃感觉很舒适,整个人感觉精神气爽,象重生了一样。情绪也自然放松了。就是不知道停药以后会不会又打回原形。因为大便还是不很成形(但没那么湿了),还有嘴还是有点淡口水比较多想吃味道重的东西。另外想长胖一些。所以明天打算再去东莞复诊一下。
只要用药把你的病治好了,能吃能喝而且没事,很快就会长得白白胖胖的:014:
 
老先生的思路我是非常赞同的 人体就是气机周流通畅则安 但从来没有敢像老先生这样把所有通调气机的药一股脑用上的 这应该就是经验的长处了吧
他用药是很独特,突出重点,敢于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老先生的思路我是非常赞同的 人体就是气机周流通畅则安 但从来没有敢像老先生这样把所有通调气机的药一股脑用上的 这应该就是经验的长处了吧
这位老先生85岁的老大学生,行医经验确实丰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