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看看本人这些年的求医过程,就知道为什么西医大夫这么忙

你一边觉得治不好,一边又得啥都治好,呵呵。
就算投石问路成功了,你这种态度也会犯激进的错误啊,最后还是回到原点。
不是啊,我今天听一中医高手讲,这个颈肩痛的根源还是脾与肾。 这讲的有道理啊。 那我这要是脾肾都调理好,其它不啥毛病没有了么。
 
不是啊,我今天听一中医高手讲,这个颈肩痛的根源还是脾与肾。 这讲的有道理啊。 那我这要是脾肾都调理好,其它不啥毛病没有了么。
是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单看药证相应否!
治病分主次的。

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上面两句都是内经上的文字。
不过其实我也并没多大想说服谁的意愿,有时间就 说几句而已。
 
是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单看药证相应否!
治病分主次的。

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上面两句都是内经上的文字。
不过其实我也并没多大想说服谁的意愿,有时间就 说几句而已。
那我觉得您是高手,思路很清晰,看问题比较客观细致。
 
是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单看药证相应否!
治病分主次的。

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上面两句都是内经上的文字。
不过其实我也并没多大想说服谁的意愿,有时间就 说几句而已。
:021:另外,您要问我自己觉得这舌相颜色如何,那我是真不知道。 我是红绿色弱,看这两个颜色都比别人淡,混一起就看不清。

驾驶证体检都过不了。 :014:
 
就说中医模糊的地方就在这。 别人说红,我自己不觉得。 问我尿多不多,尿频不频,颜色黄不黄。 这怎么回答,即没记一天小便了几次,也没量一下尿了多少。 更没问喝了多少水。 再说这多黄算黄,也许我眼里看到世界的颜色跟别人本就不一样。
 
继承和发扬永远是继承在前的。
我觉得一个药物在经方和在时方都是用的某一个功能,只不过伤寒传变和温病的传变规律不一样。
理法方药,要想对症,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药证相应是有效的基础,离开了病症谈方药那是空谈。
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你用温病的角度来分析经方,得到的是一个角度,用火神派的角度来分析,又是一个角度,用脏腑辨证的方法又是一个角度,而经方本身未必就是这个角度,比如说桂枝汤,都在按调营卫来说,那么就真只有这一个角度吗。
这话说起来真有点佛教诸相的意思,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同的样子,就像一个犯罪分子在警察的眼里是个罪犯,在孩子眼里可能是个好父亲,在朋友眼里可能是个好人,在被害者眼里是个恶魔,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呢?
 
你自己看看你的心火把心脏周围都烤成了什么颜色,就算照片有色差,舌前部凹坑周围颜色深一些总没错吧?
心火不清,心阳就不能化生脾土,仅靠外部温中健脾是没用的,自身的阴阳转化不了的。何况还有痰瘀阻滞,经络不通。
止住了腹泻,按照你的食量,不久就会复发。所以止不止都那样。
还是你看的仔细,我没发现舌尖的凹陷,也没注意到这个有点燥黄的地方
 
就说中医模糊的地方就在这。 别人说红,我自己不觉得。 问我尿多不多,尿频不频,颜色黄不黄。 这怎么回答,即没记一天小便了几次,也没量一下尿了多少。 更没问喝了多少水。 再说这多黄算黄,也许我眼里看到世界的颜色跟别人本就不一样。
这一点西方人做的好,用色卡比对,特别是大便软硬等级都有仔细分析
1620817469814.png
 
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你用温病的角度来分析经方,得到的是一个角度,用火神派的角度来分析,又是一个角度,用脏腑辨证的方法又是一个角度,而经方本身未必就是这个角度,比如说桂枝汤,都在按调营卫来说,那么就真只有这一个角度吗。
这话说起来真有点佛教诸相的意思,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同的样子,就像一个犯罪分子在警察的眼里是个罪犯,在孩子眼里可能是个好父亲,在朋友眼里可能是个好人,在被害者眼里是个恶魔,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呢?
我没什么角度,看到是温病就用温病模式,看到伤寒当然是伤寒的模式,适用才有效!
如果一个人的问题经常转换角度很容易就先把自己绕晕了。
中医的规律就在那里,角度从来不是问题,只是切入点不同而已。
如果给自己规定了一个角度,那么无形中就限定了范围,那么要是超出范围怎么办?
如果说一味中药,在这里是这样的用法在那里是另一种用法,那古人还能写出条理清楚的中药书吗?
各个方剂的方义分析我也看了不少,真没发现你说的问题。不过,如果你不是用的中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来衡量的话确实有可能。所以你是自己还没总结出规律?
 
还是你看的仔细,我没发现舌尖的凹陷,也没注意到这个有点燥黄的地方
他这个舌照在另一个帖子里专门分析过,这次只是稍稍看了一下,没啥变化的。
 
我没什么角度,看到是温病就用温病模式,看到伤寒当然是伤寒的模式,适用才有效!
如果一个人的问题经常转换角度很容易就先把自己绕晕了。
中医的规律就在那里,角度从来不是问题,只是切入点不同而已。
如果给自己规定了一个角度,那么无形中就限定了范围,那么要是超出范围怎么办?
如果说一味中药,在这里是这样的用法在那里是另一种用法,那古人还能写出条理清楚的中药书吗?
各个方剂的方义分析我也看了不少,真没发现你说的问题。不过,如果你不是用的中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来衡量的话确实有可能。所以你是自己还没总结出规律?
思维定势最要不得的,因为思维定势一不小心就排除了一半正确的诊断所以误诊的才那么多。
 
我没什么角度,看到是温病就用温病模式,看到伤寒当然是伤寒的模式,适用才有效!
如果一个人的问题经常转换角度很容易就先把自己绕晕了。
中医的规律就在那里,角度从来不是问题,只是切入点不同而已。
如果给自己规定了一个角度,那么无形中就限定了范围,那么要是超出范围怎么办?
如果说一味中药,在这里是这样的用法在那里是另一种用法,那古人还能写出条理清楚的中药书吗?
各个方剂的方义分析我也看了不少,真没发现你说的问题。不过,如果你不是用的中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来衡量的话确实有可能。所以你是自己还没总结出规律?
没有,我不喜欢性味归经,其实是对后世的归经有种不信任感,性味还是要的,归经也用,所以乱七八糟的,慢慢来吧
 
没有,我不喜欢性味归经,其实是对后世的归经有种不信任感,性味还是要的,归经也用,所以乱七八糟的,慢慢来吧
性味归经只是为了说明药物的作用趋势,仅凭喜好就不用的话太可惜了。
我也没有刻意去记,只是看方子和主治证候的时候注意了一下,积少成多。
光看功能主治的话不太容易确定最佳用药,得全凭经验,临床少了就积累不了那么多。
如果能从别人的用药经验中对照药物的性味归经弄明白规律,以后才能自己组方。
 
性味归经只是为了说明药物的作用趋势,仅凭喜好就不用的话太可惜了。
我也没有刻意去记,只是看方子和主治证候的时候注意了一下,积少成多。
光看功能主治的话不太容易确定最佳用药,得全凭经验,临床少了就积累不了那么多。
如果能从别人的用药经验中对照药物的性味归经弄明白规律,以后才能自己组方。
从最早的本草来看,只有性味,还有就是吃进去后会怎么样。
关于归经,这个就是把内经的东西附加到草药上,有点类似于用针灸法来解读伤寒论,不用草药的时候,伤寒的各种病该用什么穴位什么针法,两种原理相同。
其实就是说内经解伤寒是一种方法,而单单硬的去解读伤寒论也是一种方法,就像前不久听到有人讲本经疏证这本书,就是本草的又一种解法,或许是我看的书还不够多,没找到适合我的理解方式
 
从最早的本草来看,只有性味,还有就是吃进去后会怎么样。
关于归经,这个就是把内经的东西附加到草药上,有点类似于用针灸法来解读伤寒论,不用草药的时候,伤寒的各种病该用什么穴位什么针法,两种原理相同。
其实就是说内经解伤寒是一种方法,而单单硬的去解读伤寒论也是一种方法,就像前不久听到有人讲本经疏证这本书,就是本草的又一种解法,或许是我看的书还不够多,没找到适合我的理解方式
那什么,煮药的时候忘记放生姜了. 喝的时候咬了半块对付下.
 
IMG_6952[1].JPG
IMG_6950[1].JPG


昨天没便意,今天大便成型,粗糙长毛的香蕉状,很软,粘马桶,无味。 口涩稍减轻,唇粘稍加重,口水稍增多。 上半身觉得热,比平日相对容易出汗,上半身发热微汗后皮肤痒。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右腰有些酸疼。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