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文化 汉代一两到底多重

不妨看看一楼,特别是最后一句,徐这是五十步笑百步,离医圣差老远。桂枝汤之精髓在发汗,离开汗乱弹,也能有粉丝,哎,真中医就是这样一代不如一代。
差多少是他的事,我也不是徐的粉丝,你不要自以为是。再说张仲景也是从一个庸医做起,他不可能一夜就成为医圣的。伤寒论书中到处都有提到误下,误汗,坏证,变证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可能全是别人治坏的,有很多也是他自己误治造成的,经过多了才总结出来的经验,他又不是神仙!你以为你很聪明?拿出真实的医案来说服别人,别老是阴阳怪气的好象你很高深莫测一样,也只能唬那些刚学的人。
你如此肌笑别人,可见你的德术也不过如此,你能做到徐这样的成就再来笑他吧!
我不是谁的粉丝,无论哪个名医。有的只是尊敬而己。
 
不妨看看一楼,特别是最后一句,徐这是五十步笑百步,离医圣差老远。桂枝汤之精髓在发汗,离开汗乱弹,也能有粉丝,哎,真中医就是这样一代不如一代。
脑子是个好东西…………,人非圣贤塾能无过。不要过度去神化一个人。否则你跟粉丝何异?动不动就医圣,真中医这类口头禅一刻不离嘴,好象你最厉害了,既然如此,拿出你的实际行动证明给天下人看啊,别只会动动嘴而已。张仲景自己也说过,他不是万能的,最多也是做到能见病知源而己。见病知源懂不?既便知道病的原因源头,你并无具体的好方法治好,这也就跟西医类似:查出了你是什么病就是治不好,无法治。所以才有这种对策: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种模糊的,随机应变的方法。
 
缺少对医圣的基本敬畏,就已经德术和智都不及格了!
其它免谈!
 
经过多角度(公秤私秤、野生人工、实物参照、剂量匹配等)考证,就中药而言我的结论是:汉代一两大约等于现在的十克。10粒标准大小的杏仁去皮尖大约为3.6克。以此推算:麻黄汤剂量为:麻黄30克, 桂技20克, 甘草10, 杏仁25克。杏仁没有去皮尖是30克,去了皮尖后是25克。麻黄用量现代活证据:黑龙江成人用量一般是30克。
 
最后编辑:
经过多角度(公秤私秤、野生人工、实物参照、剂量匹配等)考证,就中药而言我的结论是:汉代一两大约等于现在的十克。10粒标准大小的杏仁去皮尖大约为3.6克。以此推算:麻黄汤剂量为:麻黄30克, 桂技20克, 甘草10, 杏仁25克。杏仁没有去皮尖是30克,去了皮尖后是25克。麻黄用量现代活证据:黑龙江成人用量一般是30克。
医圣的麻黄汤是煮一次,相当现代人煮两次的处方:麻黄15克, 桂技10克, 甘草5, 杏仁12克。
 
最后编辑:
通过自己试吃大黄发现,5g大约大便稍软,10g即开始变软烂,20g已经有水泄了,所以很多经方家实际使用的剂量结果来看,大约一两按照5g,是一个合适的的方法,也十分便于计算。
八两的40g柴胡,也不算骇人听闻了,半斤40g的石膏也已经证明这是个非常有效的剂量了。
:064:
 
通过自己试吃大黄发现,5g大约大便稍软,10g即开始变软烂,20g已经有水泄了,所以很多经方家实际使用的剂量结果来看,大约一两按照5g,是一个合适的的方法,也十分便于计算。
八两的40g柴胡,也不算骇人听闻了,半斤40g的石膏也已经证明这是个非常有效的剂量了。
医圣在调胃承气汤里用的大黄是生大黄。“大黄(去皮,酒浸)四两”,这表明是用的生大黄。试想一下:如果大黄是干货,还怎么去皮呢?按我之前的推算,东汉药秤一两为十克,那么四两生大黄(四十克)缩水后大概能得到干货12克。这个缩水率我是做过实验的,根之类的生药大约缩水70%。如此说来,医圣在调胃承气汤里所用的鲜大黄折算成干大黄大约是12克。如果你确实是阳明府实证、多日不大便,调胃承气汤用大黄12克不算多。
 
医圣在调胃承气汤里用的大黄是生大黄。“大黄(去皮,酒浸)四两”,这表明是用的生大黄。试想一下:如果大黄是干货,还怎么去皮呢?按我之前的推算,东汉药秤一两为十克,那么四两生大黄(四十克)缩水后大概能得到干货12克。这个缩水率我是做过实验的,根之类的生药大约缩水70%。如此说来,医圣在调胃承气汤里所用的鲜大黄折算成干大黄大约是12克。如果你确实是阳明府实证、多日不大便,调胃承气汤用大黄12克不算多。
如果你不是阴明府实证而且脾胃虚寒,大黄用5克都嫌多。
 
在考证伤寒论的用药剂量时,不能以一时、一地、一人、一药为准,要全方位、多角度来分析。
 
很多人认为医圣用药剂量偏大,其实这是误解,是后人没有把医圣那个时代的药秤的度量、药物的生干等问题搞清楚。东汉到现在不过才二千年,人的进化、气候变化等因素不可能太大。
 
以医圣用附子为例,医圣用附子就是一枚,有时用附子大者一枚。一枚附子,不管是生的还是熟的,在今天看来也是小剂量。
 
很多人认为医圣用药剂量偏大,其实这是误解,是后人没有把医圣那个时代的药秤的度量、药物的生干等问题搞清楚。东汉到现在不过才二千年,人的进化、气候变化等因素不可能太大。
我说的“药秤”,其实本质上仍然是私秤。只不过,药秤不是一般的私秤,与一般私秤有所不同:其一,药行的秤比较统一。也就是说东家药店的一两和西家药店的一两基本上一致,而一般的私秤可能会出现东家的秤和西家的秤不太一样的情况。其二,药秤能秤出小量。
 
医圣的麻黄汤是煮一次,相当现代人煮两次的处方:麻黄15克, 桂技10克, 甘草5, 杏仁12克。
  我个人实践观察,感觉首煎、二煎、三煎,能够溶出的药效大概呈50%的幅度递减:
  如果全部药效为100%,那么首煎溶出50%左右,二煎溶出25%左右,三煎溶出12.5%左右,……以此类推……

  所以经方中用麻黄30克只取头煎的情况下,相当于现在煎二次时用20克,煎三次时用17.5克……以此类推……
 
这还是要看是什么药而定。如果草草药,确实如战友所说。如果是根茎类药,可能情况就会有所不同。
 
在这个论坛里,大多数人都希望交流中医经验,以促进临床水平的提高。因此,可以允许有人犯错,但不应该互相挖苦,互相取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谁没有初学的时候呢?希望不要再出现侮辱人的言论。大家共勉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