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透营转气},把营血的湿热透到气分,那就需要按〈气分湿热证〉来接着处理。
而治疗〈温病气分湿热证〉,一忌{发汗},二忌{滋补},第三就是{忌过用寒凉},
应该是轻宣散化为主,清热燥湿为辅,热因湿郁而生,用风药散掉湿邪热就能随之而去。
治血分瘀热(湿热)的[大黄䗪虫丸],治气分湿热的[甘露消毒丹][藿朴夏苓汤],
无不重用杏仁、白蔻仁、石菖蒲、杜藿香等辛温散湿的风药,而轻用清热燥湿的黄芩等。
======
【方名】大黄䗪虫丸《金匮要略》
【分类】理血剂>>活血祛瘀
【组成】大黄75 黄芩60 甘草90 桃仁200 杏仁200 芍药120 干地黄300 干漆30 虻虫200 水蛭100 蠐螬200 䗪虫(土鳖虫)100 (蜜丸,每服3克,一日三次)
【功效】祛瘀生新
【主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內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方名】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分类】祛湿剂>>清热利湿
【组成】飞滑石450 绵茵陈330 淡黄芩300 石菖蒲180 木通150 川贝母150 射干120 连翘120 薄荷120 白蔻仁120 杜藿香120 (研细,每服9克,日服二次)
【功效】化浊利湿 清热解毒
【主治】湿温,热重于湿,身热肢酸,无汗神疲,或有汗热不退,胸闷腹胀,呕恶,黄疸,尿赤便秘,或泻而不畅,有热臭气者
【方名】藿朴夏苓汤《医原》
【分类】祛湿剂>>清热利湿
【组成】藿香6 半夏4.5 赤苓9 杏仁9 生苡仁12 白蔻仁2 猪苓4.5 豆豉9 泽泻4.5 厚朴3
【功效】宣化畅中 和湿清热
【主治】湿温病,身热不渴,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白滑,脉濡缓者
======
资料:赵绍琴善用风药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30/06/30871750_546429926.shtml
善用风药是赵氏临床用药的最显著的特色。
所谓风药,是指那些质轻气清具有疏解宣透作用的药物,如荆芥、防风、苏叶、白芷、独活、柴胡、升麻、葛根、牛蒡子、蔓荆子、藁本等,其药皆具辛味,性平或温,属传统的解表类药物。赵氏擅长运用这类风药,其应用范围远远超出了解表祛邪,而有许多妙用。
用于发散火郁。火郁者,
火热内郁不得宣泄,其人必发热,烦躁,甚则懔懔恶寒,四肢厥逆。此为阳厥,火热内郁不达于外所致。经云“火郁发之”。王注云:……宜用风药,疏其腠理,火郁可得外泄。
宣展肺气是治疗湿热病之大法。在湿热兼挟阴虚之时,苦温燥湿或淡渗利湿都有伤津耗液之弊,此时宣展肺气,开达气机,给邪以出路,更显独胜一筹。……赵老指出, 古人曰“
辛则润之” , 其原理主要是辛香通络,使津液畅达而滋润。宣展肺气之药多芳香微辛,能通络行滞,故能达到辛润致津以缓阴分亏虚之功。
用于透热转气。温病邪入营分,当用透热转气法,使邪气透出气分而解。如何透热转气?用风药疏解之为重要方法。疏之则腠理开,微汗出,气机通畅,邪气自营分透出矣。
用于透出血分伏邪。
杂病热郁营血,深伏不解,但用清营凉血方法难于取效,必兼用风药宣解,使血分伏邪有外透之机。名曰清化方法,凉血为清,风药入血透邪外出则邪自化解。赵氏治慢性肾病用凉血化瘀为主,必兼用风药,即是此义。
用于胜湿邪。湿邪胶固难化,治之不外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诸法之外,又有风以胜湿之法,为赵氏所常用。湿乃土之气,风乃木之气,木能胜土,风能胜湿,乃五行相胜之理,湿盛于地,唯风能干之,亦自然之理。
风药味辛能行善散,疏调气机,内利三焦,外通腠理,使湿邪外出有路。故凡湿热为病,必假风药以胜之为上策。
======
叶天士阐发内经要旨,创立辛润通络之说:
浏览附件10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