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如何理解“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感兴趣的话,建议读读古本康平《伤寒论》,有些疑难不通之处,或可解疑。如在宋本《伤寒论》1~11条中,以康平本《伤寒论》对看,则会发现4、5、7、8、9、10条,康平本皆是追文,乃王叔和据《内经》等医经理论体系“撰次”《伤寒论》时,整理、附益、补入的。

“阳数七,阴数六”,是王叔和附会《易》学推演而已!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汉代谓之“五行生成数”。
 
汉代谓之“五行生成数”。
何谓五行生成数?

金栋按:汉儒认为,天地五行生成于数。《礼记·月令》郑玄注:“数者,五行佐天地生物成物之次也。《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五行生成数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一、二、三、四、五,分别代表五行——水、火、木、金、土之生数,源于《尚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由于土居中为万物之母,若每一生数再加五,则变为各自的所谓成数。生数为一至五,象征事物之发生;成数六至十,代表事物之形成。

五行生成数亦名天地数。《易·系辞上》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东汉郑玄注:“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偶,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也。”

宋儒朱熹《周易本义》说:“此言天地之数,阳奇阴偶,即所谓河图者也。其位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见下图)

所谓五行生、成数,只不过是古代贤哲们试图借此说明天地、阴阳、奇偶的联系及变化关系。根据天为阳,地为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这样相加的结果是,五行当中每一行都有一个生数和一个成数相配,也就是一个奇数(阳)和一个偶数(阴)相配,构成一对阴阳互藏的关系,以说明水有阳水、阴水,火有阳火、阴火,木有阳木、阴木,金有阳金、阴金,土有阳土、阴土等阴阳配伍关系,从而形成了阳有偶、阴有配的阴阳相反相成的关系。

据易学史料,现在所见到的黑白点《河图》图像,至宋代始有,源于(汉代)五行生成数(天地数)。

一个临床医生,不好好研究如何将病人之病治愈,却研究什么《河图》,为何?

因其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有关,故欲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而知其所以然!

今本《内经》中有宋儒所谓“河图”内容,即《素问·金匮真言论》有“河图”数,但《内经》时代并无这样称谓。

《金匮真言论》云: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数八”,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其数七”,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其数五”,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其数九”,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其数六”。

《金匮真言论》所谓“河图”数(八、七、五、九、六),汉代叫五行生成数,不叫《河图》,并见于《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及《淮南子·时则训》等古籍。

宋人治《易》,以《易传》《易纬》之注附会推演发明的河图,“除了增加《周易》的神秘色彩外,对阐释《周易》原旨,并无积极作用,且易于被后人附会发挥,使其更加玄妙怪诞。……更反映了宋人对《周易》经传的错误理解。”(刘大钧《周易概论》)故清儒黄宗羲《易学象数论》、毛奇龄《毛奇龄易著四种》、胡渭《易图明辨》等早已否定其说。

要之,汉代有后世所谓“河图”,见于《内经》,只不过当时并不叫“河图”。《金匮真言论》五行生成数是宋儒河图数。《内经》的内容在先,宋人的“河图”在后。宋以后之人若用“河图”解《内经》之医理,显然是本末倒置,其附会《易》学发挥,非但不能使《内经》医理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反而使《内经》医理陷入更加玄妙幽深、神乎其神之中,有玄妙怪诞之嫌,其目的无外乎抬高自己而已!
IMG_20201110_211415.jpg
 
阳数七——火之成数,阴数六——水之成数,附会推演而来,如此而已!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阳数七——火之成数,阴数六——水之成数,附会推演而来,如此而已!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说:“阳法火,阴法水;火成数七,水成数六。阳病七日愈者,火数足也;阴病六日愈者,水数足也。”
IMG_20201012_115810.jpg
 
感兴趣的话,建议读读古本康平《伤寒论》,有些疑难不通之处,或可解疑。如在宋本《伤寒论》1~11条中,以康平本《伤寒论》对看,则会发现4、5、7、8、9、10条,康平本皆是追文,乃王叔和据《内经》等医经理论体系“撰次”《伤寒论》时,整理、附益、补入的。

“阳数七,阴数六”,是王叔和附会《易》学推演而已!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没条件读,你就看看我上面说的,是不是只要有日期的地方全都是追加的。只给出个结论就行。
 
王叔和“撰次”《伤寒论》 厥功至伟!

金栋按:今通行本《伤寒论》有两个版本,即宋本与成(无己)注本。宋本原刻已无,传世者乃明代赵开美复刻本,是后世《伤寒论》的标准版本。赵开美复刻本《伤寒论》这样记述作者: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宋·林亿校正,明·赵开美校刻。

在林亿看来,张仲景是《伤寒论》的著述者,是主要文字的撰著者,同时肯定了王叔和作为整理者、编辑者、记述者,对文字、表达形式,乃至内容所进行的加工。……故从“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为编辑者,王叔和如此忠实于仲景旧论,记载、抄录他所见到的仲景原作,从中也可看出王叔和对仲景原著所持有的严谨态度。(李心机《赵刻宋本伤寒论疏证》)

实际上,所谓王叔和“撰次”,是指既有整理编排仲景《伤寒论》原著之义,又有叔和撰写次入增益、阐释《伤寒论》之文。如

晋·皇甫谧(士安)《甲乙经序》说:“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

民国·杨绍伊《考次伊尹汤液经序》说:“今本仲景书卷端即题云:‘王叔和撰次。’以士安言解之,所谓‘撰次’者,即撰集仲景遗论,以之次入仲景书中。若然,则今本仲景书为任圣之《汤液经》、张仲景《广论》、王叔和之《仲景遗论》,撰三种集合而成。”(冯世纶《解读伊尹汤液经》)并认为乃经叔和三次“撰次”之结果,并非一蹴而就!

山田正珍《伤寒考》说:“叔和之撰次伤寒也,有释原文者,有掺其说者,有以三四字若十字加入原文者。”与古本康平《伤寒论》作对照,山田氏所言甚确,一目了然!

所谓古本康平《伤寒论》,是指在唐朝流传到日本去的《伤寒论》。康平本是日本天皇康平三年侍医丹波雅忠抄录的《伤寒论》古传本。 康平三年相当于公元1060年,即丹波雅忠抄写的时间是1060年,宋臣孙奇、林亿等校定的宋本《伤寒论》是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就是说丹波雅忠抄录的时间比林亿等校定的时间要早五、六年,康平本要早于宋本。康平本与宋本《伤寒论》的根本不同是:康平本的经文有许多是低一格、低两格排印的,且许多条文有小字旁注和小字夹注、嵌注等,而宋本把低一格、低两格的条文一律上升一格、两格刊刻,把小字旁注和小字夹注、嵌注一律作为正文刊刻,成为法定经文。康平本顶格写的是原文,低一格写的是准原文,低两格写的是追文(王叔和及后人的阐释发挥)。

实际上,古代这种编写方法符合余嘉锡《古书通例》。

“医经”学派与“经方”学派本非同一医学学派,乃渊源有自,然经魏晋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伤寒论》而联姻两家后,影响深远。

王叔和摭取《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平脉辨证》等医经理论体系之学说,附益、补入经方之《伤寒论》,“撰次”而成今通行本《伤寒论》(宋本),其后金·成无己继之而为《注解伤寒论》(成注本),传承流行至今。历代治《伤寒论》者,虽有讥讽叔和之非、成氏之误而“错简重订”者,实亦有“尊王赞成”者,然若无叔和之“撰次”,则《伤寒论》荡然无存,如此叔和则厥功至伟矣!虽如此,然从《伤寒论》一书分析,王叔和并未能将《内》《难》等医经之理论体系,如五行学说融入《伤寒论》的具体方剂之中去指导,从而形成两层皮。实际上,医界前辈,中日古今经方大家,早已看出了其中端倪与缘由!
《伤寒论》,康平本,还有桂林本,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宋本《伤寒论》第7条辨识

原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说:这一条是辨阴阳寒热的。《金匮玉函经》把这一条放在太阳病前面,作为《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一个总纲。六经辨证实际上就是阴阳辨证,由三阴三阳构成,以阴阳两纲统摄六经。阴阳不是抽象的东西,反映在六经病上就是寒热。这一条简明扼要的抓住了六经的阴阳寒热纲领。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病人既有发热,又有恶寒,就是阳证,也就是阳经的证候。也可以说发于阳就是发于太阳。太阳的表证就是发热恶寒……阳明病有蒸蒸发热,少阳病有往来寒热,三阳经病皆有发热为主证,所以才叫阳经病。
“无热无寒,发于阴也”,阳虚而有寒邪,阳气不能积极地和邪气做斗争,所以就没有发热,只有恶寒,这个病发于阴经。少阴病有没有恶寒呢?“恶寒身蜷”,不但是恶寒,而且到了曲蜷的程度;“手足厥逆”,手足都凉了。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意义不大,其原理是阳数七、阴数六,作为三阴三阳的提纲,如果加上这两句话,反倒把它的意义变狭小了。

郝万山《郝万山伤寒论讲稿》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盛则身热”,“阴胜则身寒”,《伤寒论》继承《内经》理论,以恶寒发热作为辨别阴证与阳证的关键,具有特征性与概括性,因此不少医家认为本条可作为外感热病辨证的总纲,以致《金匮玉函经》竟将本条放在了六经病篇之首。
但如结合本条下面“七日愈”、“六日愈”的问题来看,阳证七日有可愈的,而阴证往往六日不可能自愈。因此后世医学家对本条的解释,除上述的观点外,还有一些很有参考意义的见解:一是以张隐庵等为代表,认为发于阳即发于太阳,发于阴即发于少阴。这种说法仍然没有解决“发于阴,六日愈”的问题,是因为少阴病六日也很难自愈。二是以方有执等为代表,认为风伤卫为发于阳,寒伤营为发于阴。也就是说,发于阳即太阳中风,发于阴即太阳伤寒。起病即见发热恶风寒的是风阳之邪伤人,是太阳中风;起病先见恶风寒而后见发热的,是阴寒邪气伤人,是太阳伤寒。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一般来说太阳伤寒和中风,只要不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六七日就可以自愈,也就是说太阳病无论是中风还是伤寒,其自然病程也就是六七天左右。
这里提出的六七日自愈的问题,是大量临床观察得来的结论,体现了外感病病程的七日节律,也称周节律。……
阳数七、阴数六……七为火的成数,代表火;六为水的成数,代表水。《黄帝内经》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火属阳,故曰“阳数七”;水属阴,故曰“阴数六”。

高校教参第二版李培生、成肇仁主编《伤寒论》说:伤寒六经辨证……太阳病有发热恶寒,少阳病有往来寒热,阳明病但热不寒。三阳经病均有发热,说明正气尚旺,抗邪有力,属正盛邪实的阳证,即“发于阳也”。三阴经病通常无热无寒,甚至肢厥蜷卧,则是阳虚阴盛,正气虚衰的表现,正是“发于阴”之谓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这是对愈期的一种预测。阳数七,阴数六之说,则出于伏羲氏河图生成数之词……这种推算方法的科学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至于疾病的愈期,与临床不符,亦宜存疑待考。

金栋按:上述三家对此条的解读,是目前权威读本。据康平本《伤寒论》,此条是追文,由王叔和撰次《伤寒论》时附益补入。

郝老说“《伤寒论》继承《内经》理论”,应是叔和“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医经理论,在“撰次”《伤寒论》时附益补入,非仲景原文。

郝老又说“这里提出的六七日自愈的问题,是大量临床观察得来的结论”,显然与李老说“至于疾病的愈期,与临床不符”矛盾。

“阳数七,阴数六”,是叔和附会五行生成数(李老说“伏羲氏河图生成数”)推演而已!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说:“阳法火,阴法水;火成数七,水成数六。阳病七日愈者,火数足也;阴病六日愈者,水数足也。”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五行生成数,指一、二、三、四、五,分别代表五行——水、火、木、金、土之生数,源于《尚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若每一生数再加五,则变为各自的所谓成数。

五行生成数亦名天地数。《易·系辞》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郑玄注:“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偶,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也。”

朱熹《周易本义》说:“此言天地之数,阳奇阴偶,即所谓河图者也。其位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
IMG_20201110_211415.jpg
 
山田正珍《伤寒论集成》说:此条三阴三阳大纲领,寒热虚实之原本,不可不明也。但其“发于阳七日愈”以下,王叔和所补,今不取也。按:《玉函经》以此一节为太阳篇开卷第一章,可谓仲景氏真面目也。后人不知,妄次之温病章后,遂遣全编大法,不复明于世。悲哉!……然而,经络之说,亦是仲景氏所不据,论中无一及此者。

金栋按:据此可知,《伤寒论》之六经,非“经络”之谓也,此“寒热虚实之原本”之“阴阳”大纲领,且已寓“表里”,正后世所谓“八纲”者也!与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六经即八纲”吻合。所以其弟子冯世纶教授说:“胡希恕先生以八纲解六经,即六经提纲是八纲概念,不是脏腑、经络概念,因提出太阳病为表阳证,这是解六经、解仲景书的关键。”(胡希恕注按、冯世纶解读《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解读伤寒论》)

又,山田氏在未读、未见康平本《伤寒论》而说“发于阳七日愈以下,王叔和所补”,甚确。可见其学识功底之深,慧眼识金,不愧为一代治《伤寒》之大家!
 
于,到。发于阳,发到阳。如果病发到阳,就会发热恶寒。发到阴,就不会发热。
 
现在许多人视康平本为古本,不知是何心理?此本顶多是一本个人研究伤寒的自用书而已。如有疑问,可以查阅一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家骏先生的“《康平伤寒论》真伪考”,此文有详细论述并结论:康平出自宋本!
 
现在许多人视康平本为古本,不知是何心理?此本顶多是一本个人研究伤寒的自用书而已。如有疑问,可以查阅一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家骏先生的“《康平伤寒论》真伪考”,此文有详细论述并结论:康平出自宋本!
网上搜到一篇桂芍堂对于这个争论的观点的文章供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d113430102vt5z.htm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