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每种中药的成份,功能都很复杂,而且都带有双向性的。所以归经之说也较复杂,中医理论在后人的总结之下也逐渐变的细化,复杂。就拿石膏来说吧,味辛,甘,性寒,气薄,质重,色白。辛能散,甘能缓入脾,寒清热,气薄主升,质重又能降,色白主肺…………。光这一种药物就那么多功能解释,呵呵,到底对错如何,自己理解吧,正所谓各人都有一本心中的伤寒论。不同派系对同一种药物的使用是不同的,认知也不同,经方派不讲归经,不过现代受药物归经影响也大,都会不知不觉中带进去。
而一个药物到底是怎么作用的,其实都不知道,或者说不清,石膏对胃热有效果,到底是透热外出还是引寒入里,或者就是中和了胃热,都是不太能讲的明白的,唯一知道的也就是对热有效果,不过经方里又有大剂量使用用作化痰的用法,这个就更不好解释了,甚至于麻杏石甘汤的石膏到底是做什么用的都不太好搞的清楚。
经方派不讲究归经,讲究的是药证,不同派系对同一种药物的使用是不同的,认知也不同,经方派不讲归经,不过现代受药物归经影响也大,都会不知不觉中带进去。
而一个药物到底是怎么作用的,其实都不知道,或者说不清,石膏对胃热有效果,到底是透热外出还是引寒入里,或者就是中和了胃热,都是不太能讲的明白的,唯一知道的也就是对热有效果,不过经方里又有大剂量使用用作化痰的用法,这个就更不好解释了,甚至于麻杏石甘汤的石膏到底是做什么用的都不太好搞的清楚。
药简而精又能治好病,这在临床上是很难做到的。临床疾病通常都比较复杂,不像写书那么简单,很难做到药简而精。面对病情错综复杂的患者,医者得考虑周全,以防按下葫芦浮起瓢。很多医生,力求药简,感觉很好看,但通常不能治病,或者这病治好,那病又出来了。医者,不要忘记最终目的是啥,这个很重要!本篇文章只是自己治病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纯粹是兴起而做,再回头看看实在是错漏太多,承蒙各位高手关注实在惭愧。
药简而精,直达病所倒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奈何道路曲折!
药简而精又能治好病,这在临床上是很难做到的。临床疾病通常都比较复杂,不像写书那么简单,很难做到药简而精。面对病情错综复杂的患者,医者得考虑周全,以防按下葫芦浮起瓢。很多医生,力求药简,感觉很好看,但通常不能治病,或者这病治好,那病又出来了。医者,不要忘记最终目的是啥,这个很重要!
知母还对关节水肿有效果,有太多不知道的东西了,也许是不同的成分,也许是作用于那一脏产生的效果。经方派不讲究归经,讲究的是药证,
除了阳明实热证用知母(白虎汤类方)之外,心烦也用知母: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酸枣仁汤方:酸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 茯苓二两 穹穷二两(深师有生姜二两)
知母还对关节水肿有效果,有太多不知道的东西了,也许是不同的成分,也许是作用于那一脏产生的效果。
然后又挂进五行里,反正也能说的通,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谁也不知道,就像知母除烦,也可以说是除肾火以熄心火,也可以说是脾主思,除脾火,少思则不烦,白虎汤也可以说是石膏知母一个除胃热一个除脾热,都不是能说的明明白白的,只是有这种作用,反推而已。
整个原理都不是先有原理,后有药,都是形而上的先有药,后推理,推理后是可以说的通,也经过了验证,但是真相是什么,那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