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头痛发热骨节痛,无汗而喘用麻黄汤,这是标准用法,但36条多了一个胸满,为什么还是用麻黄汤?答案在35.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6.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上面明示脉浮胸满喘可用麻黄汤,即表未解。这里问的是,为何“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37.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既然“自衄者愈”,为何55条中又要用麻黄汤?而56条中用“桂枝汤”?47.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55.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发汗(通常是麻黄类汤)后喘,为什么不能再用桂枝汤?汗出而喘标准用法是麻黄汤,这里因为“无大热”,就给麻杏石甘汤,怎么还要增加石膏?不是“无大热”吗?而且无汗而喘的麻黄汤用麻黄三两,有汗而喘的麻杏石甘汤反而用麻黄四两, 为什么汗出却比无汗用的麻黄还要多?63. 发汗后,喘家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这两条都有“项背强几几”,但14条是“汗出”,31条是“无汗”。从4条的“反”字说明,“项背强几几”是31条“无汗”情形的专属症状。即“无汗”更易“项背强几几”。都说葛根能提升津液到项背,所以这两条都是要用葛根减轻“项背强几几”?那看看下面14.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31.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1条中仲景没提津液的问题,而58-59条明确表示“亡津液”,反而却说“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勿治之”之类的话,这岂不让人非常疑惑?没提津液,药方里面有提津液的药,缺了津液反而让人不要治,等阴阳自和?58.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如此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59. 大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60.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61.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五苓散好理解,但不渴用茯苓甘草汤,这个不太好理解。历代医家对此条多有论述,主要有两种比较有影响的说法:一是认为文字有脱减,茯苓甘草汤主证当有心下悸,如柯韵伯(“汗出下,当有心下悸三字,不然,汗出而渴是白虎汤证,汗后不渴而无他证是病已瘥”)、陆渊雷(“茯苓甘草证,则必有阙文矣,厥阴篇云,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本是治水饮之方,其证有心下悸。”),教科书多依此说。二是渴为病深,水饮结聚重,影响津液上承;不渴则病势浅,水饮结聚轻,津液尤能上承。73.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本无汗,现在汗出,按理说应该痊愈。可是说汗出而渴用五苓散,说明这个汗太过了。后面说不渴,那就是反过来,汗不及。对比72条知,此时脉是浮数的。而49条说“脉浮数,法当汗出而愈”,可是这里表明没有痊愈。本条文中,伤寒汗出不解,也不渴,脉浮数;参考57条(半日许又烦而浮数脉,宜桂枝汤——这个“宜”说明,桂枝汤用的是大致方向对,但可能需要加减),故应该用桂枝汤底加减(因为没有感觉烦)。因为脉数但不觉得烦,说明不是热所致,但又不渴,说明膀胱没问题。脉浮数,仍在太阳阳明范围内,因而剩下只有胃和小肠的问题。前面提到是汗不及,故需要“汗”胃和小肠,因此桂枝汤中去芍药、大枣,加茯苓,就是茯苓甘草汤。而它与麻黄汤的区别在于,麻黄汤发汗的位置和茯苓甘草汤不同。主要是搞清楚伤寒汗出不渴,到底是哪里的问题,才需要用茯苓甘草汤?这样才能明白麻黄汤和茯苓甘草汤的区别。
谢谢,我大致看了看,没法改进,太极图是圆形的循环,是单方面的,而经脉是分内外的,由于经脉的内外分支,形成了表与里,也就产生了太阳与阳明的病位。前面的提问,可以参考一下这两篇论文,当然他不一定对,但也许可以换一个视角来理解:
《伤寒论》卫气十二时辰运行模式与太极图
www.doc88.com建议@柴桂方应 可以结合你的理论,去增添或修正一下,我觉得可以有更好的改进。_伤寒论_与卫气十二时辰运行模式_兰鹏飞
www.doc88.com
你说的内外分支,其实它里面也有体现,无非是营在脉内,卫在脉外。白天卫在外,夜晚就入内了。还有阴气与阳气的运行,特别是阳经与阴经的差别,这在内经都叙述得很详细。他提出的太阳阳明少阳指的是一种阶段,不是固定的位置(即你说的表里),在相应阶段会有相应的症状,因为相应的经脉或脏腑收到阻碍。卫之气的正常偱行,他是严格参考了内经的,你可以对比相关篇章看看,这里倒不会有问题。在三阳病方面,他这个理论能很容易解释许多条文,只是在三阴,我感觉有点问题。谢谢,我大致看了看,没法改进,太极图是圆形的循环,是单方面的,而经脉是分内外的,由于经脉的内外分支,形成了表与里,也就产生了太阳与阳明的病位。
我开始学习伤寒论的时候,也是按照太极图的阴升阳降来分析的,后来明白了经脉与络脉,才明白了伤寒论的,
两篇论文还结合了针灸的十二经络的定时,这不符合营卫之气的正常偱行,因为营卫之气的偱行是按照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规律,这里的昼行于阳是指营卫白天偏向于肌表的经脉,夜间偏向于胃肠道的经脉,所以内经中指出了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就是运行卫气下行于阳明胃肠道。
我们学习中医就要从内经中找理论,在伤寒论中学理方。
可能大致看了看,抽时间打印出来仔细看看。
不渴就不在膀胱?五苓散也不见得都渴。渴的本证是中上焦热盛津伤。用渗利法治渴是中焦并无津伤,所以可以利。这种说法我也见过,但附子导致生出很多津液,这是这是一个结果。附子本身不增添津液,不然的话,增液汤中为啥不用附子?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这说明汗过头了,白天烦躁是因为阳气聚集在心,夜晚安静是因为阳入阴,所以减轻。
不呕(不在胃),不渴(不在膀胱),无表证(不在三焦腠理),脉沉微(在脾肾),身无大热者(不在心),所以这是脾肾虚冷导致阳气聚集在心所以白天烦。干姜附子汤主之,以复阳归位,阴阳和则津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