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啊,你引用了这么资料来说明黄芪建中汤好。即使你不引用这么多资料,我也会觉得这个药汤对虚寒型胃病非常好。但是,你好像忽略了两个问题:一是肝郁气滞,二是胃出血。因为,我说的是“ 肝郁气滞、脾胃虚寒兼胃出血”的胃病。忽略了这两个前提来大谈黄芪建中汤那是非常不合适的。
我上面说用[黄芪建中汤]为基础方,针对的正是青山老师提出的{ 肝郁气滞、脾胃虚寒兼胃出血 }这种证型的脾胃病。
纸上得来确实浅,深知此事要躬行。
自己无法躬行处,可观他人之实践。
《胃溃疡虚寒症的调理方法——黄芪建中汤》
罗大伦躬行过,不妨听他讲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3e721a0102vjbf.html
=========
我在上海各大学讲课,去年有一天,有所大学的办公室的老师向我求助,说她的母亲,胃部疼痛,四处求医无效,怎么办?当时我正好在,于是就见面帮助她分析了一下,她母亲已经胃痛两个月了,胃部阵阵作痛,不论时间。去医院,西医治疗没有明显的效果,自己用的中成药也没有效,当时我间她整个人都是精神不振的。当时正好是冬天,我诊脉脉弦,我觉得是压力大了,这在中医叫肝木横逆克脾土,有正逢天冷,北方人,到南方受不了没有暖气的阴冷,所以胃会出现虚寒之症。
当时我在到底是先给她疏肝,还是先温胃这犹豫了一下,因为这里面有个轻重缓急的问题,多少比例要拿捏。最后,选择建议她服用中医的经典方子黄芪建中汤,两者兼顾。
结果她母亲几天后胃部就不痛了,反馈效果不错。
在我遇到虚寒性胃病的时候,黄芪建中汤是我的首选,这是我当年在东北和老中医学习抄方的时候,就有的经验,尤其对胃溃疡,效果非常好,所以这么多年,我帮助过一些胃溃疡的患者恢复身体,这里我把经验向大家汇报一下。
我们的医圣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面,开首第一个方子,就是桂枝汤,这个方子非常简单,是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这个桂枝汤,我总想给大家讲讲,但是只讲过一点,对寒性荨麻疹的效果,其实这个桂枝汤要讲起来,会讲很多很多,因为这个方子含义太深了。
张仲景用桂枝汤,调理表虚寒证,也就是当患者正气不足,外寒来侵袭,桂枝汤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此时患者的症状是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我们一直把这个桂枝汤当做是辛温解表、调和营卫的方剂,其实,我一直认为它是补脾胃、疏通营卫之气的通道的,《黄帝内经》认为:“营出中焦,卫出下焦”,这是指的营卫之气的来源和出行口径,当患者脾胃之气不足的时候,营卫之气就会出问题,所以用桂枝汤启动脾胃功能,使得营卫之气的通道畅通,可以抵御外邪。
桂枝汤是补脾胃,疏通营卫之气运行通道的,这个内容不是今天的重点,所以先不多聊。张仲景把这个方子放在,伤寒论》的第一个方子的位置,我想是有这样的想法的:正气是关键,有了正气,才能去除邪气。
我在实践中,只要见到感冒的人,如果一动就出虚汗,而且怕风怕冷,手脚发凉,就要考虑是否用桂枝汤了,效果非常好。
我之前曾经讲过,中医会在一个基础方之上盖楼,我们来看看桂枝汤上的盖楼。
张仲景把桂枝汤的芍药量翻倍,加上饴糖,则变成了一个彻底的补脾胃的方子,叫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我们现在的用量,一般是:桂枝九克、白芍十八克、炙甘草六克、生姜九克、大枣十二个(掰开)、饴糖三十克。
小建中汤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作用。治疗虚劳里急,腹中时痛,喜得温按,按之则痛减,舌淡苔白,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的症状。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小建中汤在补脾的同时,还能平肝胆之气,因为桂枝可以疏肝之郁,白芍可以柔肝,这就等于安抚了肝胆之气,使得脾胃不受肝胆横逆之气的烦扰,所以起名叫“建中”。
我相信,这个小建中汤的起源应该是很早的,在《辅行诀》一书里面,有大建中补脾汤,就是小建中汤加上牛肉,《黄帝内经》里面曾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我们一直以为是泛指,其实,这是指导组方用药的法则,比如这个补脾汤,桂枝、白芍、炙甘草是药,其余的,饴糖为谷,大枣为果,牛肉为畜,生姜为菜。这是中医方剂最早的时候的某种规范,是药食同源的一种应用。
而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则变成了我们讲的黄芪建中汤。
此时的方子变成了:黄芪六克、饴糖三十克、桂枝九克、白芍十八克、炙甘草六克、生姜九克、大枣十二个(掰开)。
方子里面的黄芪,一般用炙黄芪,但是我习惯用生黄芪,不会上火。
此方治疗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证见腹中时时拘急疼痛,喜温喜按,少气懒言;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劳则愈甚,面色无华;或伴神疲乏力,肢体酸软,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熬药的方法是把这六味药,以水五杯,熬剩两杯,去药渣,加入饴糖,更上微火消解。早晚各服用一杯。
这个黄芪建中汤立方的宗旨,就是“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清代名医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说:“里急者,里虚脉急,腹中当引痛也。诸不足者,阴阳诸脉并俱不足,而眩、悸、喘、渴、失精、亡血等证相因而至也。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充虚塞空,则黄耆尤有专长也。”而《金匮要略方义》说:“此方乃小建中汤加黄耆而成。黄耆为补气扶弱之品,得饴糖则甘温以益气,得桂枝则温阳以化气,得白芍又有益气和营之效。综合全方,其补虚益气之功优于小建中汤。”
这个方子,对男子虚损,阳气不足,脾胃虚弱,效果甚佳。我曾经见过老中医用来调理男子正气不足,动辄自汗者,服用了很长时间,结果体质彻底改善,这是我在刚刚学中医的时候所见的一个病例,所以对建中汤类方,我一直留意于心。
后来,我的心得是,此方对于脾胃虚寒之证,效果很好,尤其是西医诊断的胃溃疡,效果甚佳。按说胃溃疡的原因很多,服用一些西药也会引起,而我们所见的胃溃疡,以精神压力大,加上饮食不节引起的多。往往是工作压力特别大的白领,吃饭又不规律,往往饥一顿饱一顿的人,会出现此类问题,特点是上腹部疼痛,而以饭后疼痛为主。西医检查会发现胃溃疡。此时如果出现虚寒之证,舌质淡白,身体怕凉,则可以考虑使用此方,因为这个方子有柔肝缓肝的作用,对于肝气不舒横逆克脾有阻止作用,同时建中补脾,将脾胃强壮以后,也会免受肝木之克。
如果肝气不舒过于严重,当然还要先服用一些疏肝理气之药,但是对于脾胃虚弱严重,再有肝木来克的,适合此方,立意是强壮本身,则可抗外敌。这种情况一般三五副药就可以见到明显的效果。各位如果有此类问题,可以请教附近医生,帮助大家判断。我相信,很多人会因此而摆脱此病的折磨的。
这个方子应用非常多,很多名家都擅长使用此方,我这次写此方,只是因为前几天,又有一位亲属,胃痛胃酸,医院检查是胃溃疡,但是服用制酸的西药无效,我建议用此方,效果很好。昨天又见有朋友问脾胃虚寒怎么办呢?所以简单写了一下,希望大家做个了解,真的有此类问题了,或者可以帮助到大家。
这个问题没有必要再争论了。如果你还不能接受我的观点,那就各自保留意见吧!战友啊,你引用了这么资料来说明黄芪建中汤好。即使你不引用这么多资料,我也会觉得这个药汤对虚寒型胃病非常好。但是,你好像忽略了两个问题:一是肝郁气滞,二是胃出血。因为,我说的是“ 肝郁气滞、脾胃虚寒兼胃出血”的胃病。忽略了这两个前提来大谈黄芪建中汤那是非常不合适的。
一、肝郁气滞的病人不适合用黄芪建中汤
对于肝郁气滞的病人来说,必须要疏肝。黄芪建中汤有一点疏肝的作用,但疏肝的作用非常微弱。既然把肝郁气滞作为主症列出来,那说明肝郁气滞不轻。对于肝郁气滞严重者,黄芪建中汤不但疏不了肝,反而会添堵。 肝郁气滞、脾胃虚寒的人,必然夹湿,有的湿还很重。用温补,则气滞更厉害,湿也更严重。还有,湿这个怪物,用温热药它就变成湿热,用寒凉药它就变成寒湿。罗大伦也说了:“如果肝气不舒过于严重,当然还要先服用一些疏肝理气之药。”
肝郁气滞兼脾胃虚寒的人,必然湿重。如果用这个极其甘温的药去补,势必湿热加重。湿热一旦起来,那将使病情复杂化和严重化。
二、胃出血的患者更不适合黄芪建中汤
肝郁气滞、脾胃虚寒兼胃出血 的患者,肠胃非常敏感,过寒、过热、过酸、过辛、过甜等均不能接受,弄不好就出血了。特别是病程长且非常虚弱的病人,尤其如此也。因为,这种患者,一旦受到过寒、过热、过酸、过辛、过甜等食物或药物的刺激,立即就会胃酸分泌过多。胃酸一多,就极易导致胃出血。有一个朋友给我讲过一个真实案例:他们老家有一个经常性胃出血 的患者,吃了十来个冬枣,就导致了胃大出血,立即送到医院抢救都没有抢救得过来,最后还是死了。可以断言:你这个黄芪建中汤一旦让胃出血病人喝下去,那恐怕不是治病的汤,而是送命的汤哦!
当然,这个黄芪建中汤可以根据情况加减,但是,不管怎么加减,黄芪、白芍、饴糖这几味必须有,不然它就不叫黄芪建中汤。
医病,不能只看别人怎么说。如果只看别人怎么说、书上怎么说、专家怎么说,那是非常危险的!
战友啊,你引用了这么资料来说明黄芪建中汤好。即使你不引用这么多资料,我也会觉得这个药汤对虚寒型胃病非常好。但是,你好像忽略了两个问题:一是肝郁气滞,二是胃出血。因为,我说的是“ 肝郁气滞、脾胃虚寒兼胃出血”的胃病。忽略了这两个前提来大谈黄芪建中汤那是非常不合适的。
一、肝郁气滞的病人不适合用黄芪建中汤
对于肝郁气滞的病人来说,必须要疏肝。黄芪建中汤有一点疏肝的作用,但疏肝的作用非常微弱。既然把肝郁气滞作为主症列出来,那说明肝郁气滞不轻。对于肝郁气滞严重者,黄芪建中汤不但疏不了肝,反而会添堵。 肝郁气滞、脾胃虚寒的人,必然夹湿,有的湿还很重。用温补,则气滞更厉害,湿也更严重。还有,湿这个怪物,用温热药它就变成湿热,用寒凉药它就变成寒湿。罗大伦也说了:“如果肝气不舒过于严重,当然还要先服用一些疏肝理气之药。”
肝郁气滞兼脾胃虚寒的人,必然湿重。如果用这个极其甘温的药去补,势必湿热加重。湿热一旦起来,那将使病情复杂化和严重化。
二、胃出血的患者更不适合黄芪建中汤
肝郁气滞、脾胃虚寒兼胃出血 的患者,肠胃非常敏感,过寒、过热、过酸、过辛、过甜等均不能接受,弄不好就出血了。特别是病程长且非常虚弱的病人,尤其如此也。因为,这种患者,一旦受到过寒、过热、过酸、过辛、过甜等食物或药物的刺激,立即就会胃酸分泌过多。胃酸一多,就极易导致胃出血。有一个朋友给我讲过一个真实案例:他们老家有一个经常性胃出血 的患者,吃了十来个冬枣,就导致了胃大出血,立即送到医院抢救都没有抢救得过来,最后还是死了。可以断言:你这个黄芪建中汤一旦让胃出血病人喝下去,那恐怕不是治病的汤,而是送命的汤哦!
当然,这个黄芪建中汤可以根据情况加减,但是,不管怎么加减,黄芪、白芍、饴糖这几味必须有,不然它就不叫黄芪建中汤。
医病,不能只看别人怎么说。如果只看别人怎么说、书上怎么说、专家怎么说,那是非常危险的!
我只听你说,就不危险了这个问题没有必要再争论了。如果你还不能接受我的观点,那就各自保留意见吧!
只听我说更危险,因为医病的事必须亲验才行
毛伟人早就说过:“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
游泳危险不危险,别人怎么说那都没有用。只有自己去游过了,你才知道危险不危险。
看来要当全科医生,得先把所有的病得一遍,再把常用的方药都亲身试一遍。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都得刀耕火种,但是该刀耕火种时你还得刀耕火种。
战友啊,你引用了这么资料来说明黄芪建中汤好。即使你不引用这么多资料,我也会觉得这个药汤对虚寒型胃病非常好。但是,你好像忽略了两个问题:一是肝郁气滞,二是胃出血。因为,我说的是“ 肝郁气滞、脾胃虚寒兼胃出血”的胃病。忽略了这两个前提来大谈黄芪建中汤那是非常不合适的。
一、肝郁气滞的病人不适合用黄芪建中汤
对于肝郁气滞的病人来说,必须要疏肝。黄芪建中汤有一点疏肝的作用,但疏肝的作用非常微弱。既然把肝郁气滞作为主症列出来,那说明肝郁气滞不轻。对于肝郁气滞严重者,黄芪建中汤不但疏不了肝,反而会添堵。 肝郁气滞、脾胃虚寒的人,必然夹湿,有的湿还很重。用温补,则气滞更厉害,湿也更严重。还有,湿这个怪物,用温热药它就变成湿热,用寒凉药它就变成寒湿。罗大伦也说了:“如果肝气不舒过于严重,当然还要先服用一些疏肝理气之药。”
肝郁气滞兼脾胃虚寒的人,必然湿重。如果用这个极其甘温的药去补,势必湿热加重。湿热一旦起来,那将使病情复杂化和严重化。
二、胃出血的患者更不适合黄芪建中汤
肝郁气滞、脾胃虚寒兼胃出血 的患者,肠胃非常敏感,过寒、过热、过酸、过辛、过甜等均不能接受,弄不好就出血了。特别是病程长且非常虚弱的病人,尤其如此也。因为,这种患者,一旦受到过寒、过热、过酸、过辛、过甜等食物或药物的刺激,立即就会胃酸分泌过多。胃酸一多,就极易导致胃出血。有一个朋友给我讲过一个真实案例:他们老家有一个经常性胃出血 的患者,吃了十来个冬枣,就导致了胃大出血,立即送到医院抢救都没有抢救得过来,最后还是死了。可以断言:你这个黄芪建中汤一旦让胃出血病人喝下去,那恐怕不是治病的汤,而是送命的汤哦!
当然,这个黄芪建中汤可以根据情况加减,但是,不管怎么加减,黄芪、白芍、饴糖这几味必须有,不然它就不叫黄芪建中汤。
医病,不能只看别人怎么说。如果只看别人怎么说、书上怎么说、专家怎么说,那是非常危险的!
既然把肝郁气滞作为主症列出来,那说明肝郁气滞不轻。对于肝郁气滞严重者,黄芪建中汤不但疏不了肝,反而会添堵。
当然,这个黄芪建中汤可以根据情况加减,但是,不管怎么加减,黄芪、白芍、饴糖这几味必须有,不然它就不叫黄芪建中汤。
医病,不能只看别人怎么说。如果只看别人怎么说、书上怎么说、专家怎么说,那是非常危险的!
王肯堂拿来这个方子一看,不禁拍案称奇,好方子啊!于是就收了起来。
然后,缪希雍还送给了王肯堂一些资生丸。
但是,此时王肯堂虽然觉得这是个好方子,但却没有相信它有那么大的功效,也就是说,很怀疑它能够有那么好的消食效果。(颇不信其消食之力)
终于有一天,试验药效的时刻来到了,那天,朋友找王肯堂饮酒,王肯堂多吃了点,酒足饭饱以后,问题却来了,他不敢睡觉了,因为古代医家都比较懂得养生,吃得太饱后立刻睡觉,是很伤脾的(这个各位注意了,现在很多人这么干),怎么办呢?嘿,这不正好试验一下这个资生丸的功效吗?
于是,王肯堂同志就本着负责任的精神,亲身体验了一下资生丸的功效,服用了两丸。
结果,还真没想到,消食效果非常好,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点积滞的感觉都没有。
于是王肯堂对此方特别的信服(始信此方之神也),并把这个方子做为父亲晚年的保健用药。
王肯堂的父亲由于年龄大了,“年高脾弱,食少痰多”,后来晚年的保养,基本上就靠着这个资生丸呢。(余龄葆摄,全赖此方)
顺便提一句,王肯堂的父亲活到了九十多岁,这在古代是十分罕见的,可见此方的功力。
我知道,他们不可能得过所有的病,试过所有的方。那些当全科医生的是怎么修炼出来的,可能你不知道吧?相关的科室都得去呆一段时间,对一些基本病及疑难杂症你都见识一下才行。大学本科毕业之后,没有在相关科室数年的工作经历,你想当全科医生,连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