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老马说中医—临床实战带教

  
  老师此病案以“偏头痛(少阳头痛)”为名,患者主诉的主要症状也为“右侧偏头痛月余”,且“右侧太阳穴贴着药贴”。
  患者就诊时有口气,提示胆胃有湿热,热蒸胆汁上溢会导致口苦,有病口苦,确实可针胆经下合穴阳陵泉泻胆热,以治内腑。

  但医者需首先解决病人最痛苦最突出的症状,急则治其标,或者标本兼顾,所以就缓解偏头痛而言,宜取肝、胆、三焦的荥输穴为主,用泻法行气、活血、散热,以治外经之证。
  偏头痛的病根在于肝郁血虚,肝血不能上荣头目,脑髓失养。所以急痛症状缓解之后,再转方变法,疏肝、健脾、养血,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我说的,你没有听懂。
中医是朴素务实的实践医学。
理论和临床的结合,也是通过一次次实践而来。
没有知行合一的过程,传统医学是学不到家的。
共勉吧!
 
腋下痛(肝经留邪案)

患者,女,左边腋窝下,莫名胀痛月余。
处方:北柴胡9g,炙元胡6g,枳壳9g,酒香附9g,酒白芍15g,炙甘草9g
2剂
一剂痛减,两剂愈。

按:本例所谓腋下痛,实则是肝的问题。
腋下为何属肝?
在《灵枢·邪客》篇中载: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
岐伯答曰:以候五脏。
黄帝曰:候之奈何?
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
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
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
懂得内在原理后,治疗很简单,多年来以此为指导,处理腋下疾痛,无不效。
 
网球肘(肺经留邪案)

患者,男,经常打羽毛球。

主诉:右臂肘关节屈伸疼痛,肘尖尤甚。

治法:
取三棱针在肘尖点刺,挤出血少于。
之后,按顺序,依次在患侧的曲池、外关、肩髃三处下针,一次愈。

按:取穴原理大家自行体会,老马只分享临床上行之有效的干货。

本法虽小,却百发百中,大家临床可以一试。
但是,这些方法是次要的,关键是要透过方法去看到背后的原理。
网球肘表面看只是肘的问题,根源是在提醒患者肺部出了问题。
因为,肺经留邪于两肘
 
中医,易学难精,我希望,中医同道们,不要把中医当做辩论场,那不是真正的有效交流。
中医理论,是用来指导临床实践的,而从理论到实践,其实是隔着一段距离的。
眼高手低,不可取。
 
  个人认为小柴胡汤走右少阳上部有点勉为其难。
  
  老师此言让我想起了一个主治头痛的古方,加减法很有意思。
  
  首批100首申报新药可免临床试验的古代经典名方中,第66首为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中的[清上蠲痛汤]:当归 川芎 白芷 苍术 麦冬 羌活 防风 独活 各一钱(3克)、菊花 蔓荆子 各五分(1.5克)、细辛 生甘草 各三分(0.9克)、黄芩一钱五分(4.5克)、生姜煎服。
  此方主治一切偏正头痛,舌红,苔干,脉浮弦。其加减法为:“左边痛者加红花七分、柴胡一钱、龙胆草酒洗七分、生地黄一钱;右边痛者、加黄芪一钱、干葛八分;……”。
  
  左脉寸关尺三部对应心肝肾,心主血、肝藏血、肾藏精,所以左脉候血分之证。
  右脉寸关尺三部对应肺脾命,肺主气、脾生气、命主火,所以左脉候气分之证。

  按西医的分类,“偏头痛”包含“神经性头痛”和“血管搏动性头痛”两种。
  从中医来看,“神经性头痛”偏于“不荣乃痛”,“血管搏动性头痛”偏于“不通乃痛”,无论“脑髓不荣”还是“脑络不通”,都与血脉出了问题有关。

  头痛偏于左者,提示左边的血脉出了问题,左脉候心肝血分之证,说明病机以肝郁血瘀、血虚痰热为主,于是加柴胡红花疏肝活血、龙胆生地清热养血。
  头痛偏于右者,提示右边的血脉出了问题,右脉候肺脾气分之证,说明病机以脾肺气虚、清阳不升为主,故加黄芪干葛健脾益气、升举清阳、上荣脑髓。


  申报新药可免临床试验的首批100首古代经典名方中还有一首专治偏头痛的方子,即第98首:清代陈士铎《辨证录》中的[散偏汤](白芍五钱 川芎一两 郁李仁一钱 柴胡一钱 白芥子三钱 香附二钱 甘草一钱 白芷五分 水煎服。毋论左右头疼,一剂即止痛,不必多服……奏功之后,必须改用补气补血之剂,如八珍汤者治之,以为善后之策也……惟是一二剂之后,不可多用者,头痛既久,不独肝胆血虚,而五脏六俯之阴阳尽虚也。若单治胆肝以舒郁,未免销铄真阴……)。
  此方重用“血中气药”川芎30克为君,还配伍了化痰通络止痛的白芥子,主治偏头痛(涨痛、跳痛、刺痛),头晕目胀,心烦易怒,对于缓解偏头痛急性发作,效果卓著。

  川芎入肝胆心包经,行气活血止痛力强,《本草纲目》说川芎为血中之气药,上达巅顶,下通血海,中开郁结,旁达四肢。
  [清上蠲痛汤]和[散偏汤]两个治疗偏头痛的经典名方皆重用川芎和柴胡,并配柔肝养血的当归或者白芍,可见川芎和柴胡为少阳头痛的要药,“川芎-柴胡-当归”或者“川芎-柴胡-白芍”的药对组合对于缓解偏头痛有重要的作用。


清代·陈士铎《辨证录》中的[散偏汤]组成:(川芎30郁李仁6柴胡10制香附15白芍10白芷10白芥子10炙甘草3).jpg
 
我说的,你没有听懂。
中医是朴素务实的实践医学。
理论和临床的结合,也是通过一次次实践而来。
没有知行合一的过程,传统医学是学不到家的。
共勉吧!
  前人的经验和理论也是干货,充分的继承和融汇贯通的理解,有利于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和发挥,少走弯路。
  中医来源于生活实践,摄养防治一体,药食同源,针导同理,饮食起居即是临床或者说“亚临床”,三餐食材的烹饪搭配、晨钟暮鼓的导引按跷,不知时的药膳茶饮……细心的人从这些生活实践中,同样可以体会和运用医药之理。
 
最后编辑:
腋下痛(肝经留邪案)

患者,女,左边腋窝下,莫名胀痛月余。
处方:北柴胡9g,炙元胡6g,枳壳9g,酒香附9g,酒白芍15g,炙甘草9g
2剂
一剂痛减,两剂愈。

按:本例所谓腋下痛,实则是肝的问题。
腋下为何属肝?
在《灵枢·邪客》篇中载: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
岐伯答曰:以候五脏。
黄帝曰:候之奈何?
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
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
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
懂得内在原理后,治疗很简单,多年来以此为指导,处理腋下疾痛,无不效。
不错,把内经理论实践于临床并取得效果的,很少
 
网球肘(肺经留邪案)

患者,男,经常打羽毛球。

主诉:右臂肘关节屈伸疼痛,肘尖尤甚。

治法:
取三棱针在肘尖点刺,挤出血少于。
之后,按顺序,依次在患侧的曲池、外关、肩髃三处下针,一次愈。

按:取穴原理大家自行体会,老马只分享临床上行之有效的干货。

本法虽小,却百发百中,大家临床可以一试。
但是,这些方法是次要的,关键是要透过方法去看到背后的原理。
网球肘表面看只是肘的问题,根源是在提醒患者肺部出了问题。
因为,肺经留邪于两肘
不错,理同上案
 
鼻炎(上实下虚,少阴肾失封藏案)

患者,男,2019年4月7日晚就诊。
主诉鼻炎。
连续5年都在春季发病一个多月,发病时不停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
来诊时阵发性流清涕,流涕时鼻塞。
不流涕时如常人。
问:后脑勺、两侧太阳穴、巅顶部、前额处疼否?答:无。
有痰否?答:有痰。
嘴里感觉咸否?答:有点咸。
到此,问诊完毕,晚上时间不便,脉象没有切。
舌象如下:(因论坛技术原因,暂时上传不了,后期调试好后,再补)

遂处方:
制附子9g(先煎1小时), 黑豆100g ,生龙牡各30g(打碎,同附子先煎),川牛膝9g,北五味子6g,木通6g,猪苓6g,泽泻6g,生丹皮6g,白茯苓6g,生山茱萸15g,熟地15g,砂仁6g(捣碎,后下),肉桂3g(后下)
2剂
次晨询问,回比昨晚好很多,流涕大减。
2剂服完,再随访,已瘥。
后用八味肾气丸加牛膝,五味子,车前子,做丸剂收尾巩固。

:本案首先要提一点,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筛窦炎等等,这些病名本身,不是临证时关注的重点,也不是疾病的本源,其实没有参考意义,临证时不必拘泥,思维要放在疾病的根源上。
那么以本案为例,根源在哪?
临床中一些鼻子的问题,可能会用桂枝汤、小青龙汤解决掉,那么为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方剂来治疗所谓的同一种病?
同病异治,关键不在于同病,而是在病的差异上,这才是治疗的根源。
比如,用桂枝汤治鼻炎,是因为桂枝汤调和了营卫,扭转了表虚,也就是说这个患者属于体表不密实,营卫不和,那么可以用桂枝汤解决。至于所谓的过敏性鼻炎,只是在身体的一个大循环内出现的附加的小问题,大循环一旦调好了,小循环也只是跟着正常了而已。
再如,小青龙汤怎么治好了鼻炎?
是它化开了肺内的寒饮,同时宣发肺气来治好了鼻炎。
本案是八味肾气丸的简单加减,为什么这么用?
这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舌象,症状,来确定是什么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确立治法,再根据确立治法来选择方药。
问诊开始问了头面的问题:太阳、少阳、阳明、厥阴,患者无问题,就是单纯的打喷嚏,流清鼻涕。
舌头的问题,舌红少苔,舌头两腰的位置略往内凹陷,这属于肾精不足,所以看到后立即问他口咸不咸,是否有痰。
这种痰是肾水收压不住,往上泛的清白痰,而口咸对应的是肾水不能收藏。
所以这个病,对应他身体生理病理就是肾水不能收藏,下焦不封藏的问题。
那么对应的处方治疗重点就围绕着:往下收敛,封藏肾。
处方里不单有肾气丸,还加了黑豆、生龙骨、生牡蛎、牛膝、五味子、木通、砂仁。关于药物剂量的配比权重也是有原因的,首先龙骨、牡蛎:
1.可以收敛人体的水火之气,使之下趋,加强收敛封藏的作用。
2.制约附子的药性,附子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如何使其安于下焦,就需要龙骨牡蛎、牛膝之类的牵引,不使它上窜。

黑豆大量作用有二:
1.封藏。举个例子,古代冬季喂马时,为了使其次年毛发亮泽,就在饲料中加入黑豆以加强封藏的作用。
2.制约。同龙牡共同制约附子的药性,而且可以封藏肾水(镇)。
这是加强版的肾气丸,即:加强其阴中求阳的作用,原方阴中求阳用的是山茱萸、熟地,但对于这个病人来说,还不够,因为熟地用多了会滋腻,而黑豆不仅补肾水,而且解肾毒,同时可以封藏。

五味子酸收,主往下收;

砂仁气味芳香,有着醒脾、增加运化的作用,便于熟地、山茱萸药性的运转,同时起到引火归源的作用,某些方面和肉桂同功;

木通,从字面理解,它有四通八达的作用,而传统药性上只认为木通是作用于下焦,清利湿热的,其实不然。一般组方用药强调君、臣、佐、使,这个“使”就起到沟通、传导、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用木通就可以让整个方子通达、传导的通畅。

另外有一点,为什么下面的问题,表现为鼻子不通、流泪?
内经有载:上实下虚,泣涕俱出。
如果不理解这句话,治疗仅局限于宣通上焦,宣肺气温化水饮之类的,虽能取效于一时,却无法除根。
这例要分享的是,治病不要局限于古今病名,时刻保持清醒客观的来诊病。
通过客观地搜集四诊资料,来发现问题,找到根源,再渐次确立治法、方药。
如果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治疗效果就会打问号,或效或不效。
如果这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流畅贯通,那么患者也会好的比较快。
纠正一个不算问题的问题:应为:下虚上实,泣涕俱出
 
腋下痛(肝经留邪案)

患者,女,左边腋窝下,莫名胀痛月余。
处方:北柴胡9g,炙元胡6g,枳壳9g,酒香附9g,酒白芍15g,炙甘草9g
2剂
一剂痛减,两剂愈。

按:本例所谓腋下痛,实则是肝的问题。
腋下为何属肝?
在《灵枢·邪客》篇中载: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
岐伯答曰:以候五脏。
黄帝曰:候之奈何?
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
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
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
懂得内在原理后,治疗很简单,多年来以此为指导,处理腋下疾痛,无不效。
  
  有种叫[气滞胃痛颗粒]的中成药,跟老师这个配方相同:[四逆散]加延胡索和香附。

  武术基本功站桩、导引术(如健身气{八段锦}等)的起势,都是《内经》“八虚”理论的生活来源,也是其实践运用:

武术基本功站桩、导引术的起势,都是《内经》“八虚”理论的来源和运用1.jpg

武术基本功站桩、导引术的起势,都是《内经》“八虚”理论的来源和运用2.jpg

武术基本功站桩、导引术的起势,都是《内经》“八虚”理论的来源和运用3.jpg
 
腋下痛(肝经留邪案)

患者,女,左边腋窝下,莫名胀痛月余。
处方:北柴胡9g,炙元胡6g,枳壳9g,酒香附9g,酒白芍15g,炙甘草9g
2剂
一剂痛减,两剂愈。

按:本例所谓腋下痛,实则是肝的问题。
腋下为何属肝?
在《灵枢·邪客》篇中载: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
岐伯答曰:以候五脏。
黄帝曰:候之奈何?
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
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
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
懂得内在原理后,治疗很简单,多年来以此为指导,处理腋下疾痛,无不效。
这种情况我治过几例,外关配风市,特效。
几乎都是一次治愈。
 
中医,易学难精,我希望,中医同道们,不要把中医当做辩论场,那不是真正的有效交流。
中医理论,是用来指导临床实践的,而从理论到实践,其实是隔着一段距离的。
眼高手低,不可取。
这个说得真对,深有同感啊
 
虽然外关穴通调三焦、清除三焦湿热瘀毒。
但针灸歌诀中“胁肋寻支沟”的说法,应该是众多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治疗胸肋疼痛时可以参考。
 
在充分而广泛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比主要靠自己摸索,学习效率更高、实践能力提更升快。
继承不仅仅是理论上,也包括学习前人、他人的实践经验,多看医案医话、治验报道、及综述。
 
虽然外关穴通调三焦、清除三焦湿热瘀毒。
但针灸歌诀中“胁肋寻支沟”的说法,应该是众多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治疗胸肋疼痛时可以参考。
我一般是斜着进针的,也经过支沟。
 
荨麻疹(表邪胃弱,血脉不利案)2019年1月15日

女,每天身上都痒,身上、后背、胳膊腿、肘膝等都会痒,挠的时候会出现风团块,尤其吃完辛温食物会痒,大便偏干。
无流涕等外感症。
舌色偏红,中根部苔黄腻。
治法:蝉蜕9克(捣细)、糯米2把(炒黄)、黄酒300毫升。
然后把黄酒倒在砂锅里,把糯米以及蝉蜕放进去,然后泡一个小时,用大火之后煮开之后,换成小火煮10分钟就可以了。
然后呢,把汤给喝了,剩下的倒掉,最好是睡前来服用,服用了之后,稍微覆被取一下汗。
本例1剂取效,重的话2-3剂。
本案关键是原理,和煎煮的方法。
这例要点有三:
1.体表有风邪;
2.脾胃虚弱;
3.血脉的流通有所不利;
根据这三点来设计处方:
1.体表有风邪,像这种荨麻疹,根源不在于这个病名,在于她平时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但凡这种患者平时可能是出汗后不太注意,容易吹风,或者见到风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规避,“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是根源上的原因之一。再一个是饮食习惯,这个患者喜欢吃辣的。
2.脾胃的问题,这个患者体型较胖,这里提一个概念,人体体表有一种气叫卫气,保护、护卫的意思。而卫气强弱的根源在于中焦脾胃的胃气,脾胃的胃气越强,体表护卫之气就越强,护卫之气越强,那么体表就越不容易受到侵犯而形成表证,而她的脾胃是虚弱的,就是体表卫气的大本营虚弱了,所以她的荨麻疹会比较缠绵。
有一些外感风寒的情况,如果想让他快速发汗,可以喝粥,覆被取汗,想再快点的话,可以用针刺足三里,为什么取足三里而不是别的地方?原因就在于卫气源于胃气。
这例如果用辛温解表的方法是处理不好的,那么就要找一味既能走表,又是辛凉的,还能往外透的药,这里选择的是蝉蜕(蝉脱甘寒,主要治皮肤疮痒,性透散)。
在处方设计上用到了糯米,这里需要炮制,给炒黄,黄这个颜色又入脾胃,所以有强胃气的作用,同时给体表的卫气输送能量。
3.血脉不利的问题。
用到了黄酒,原因如下
一:有句话叫“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熄”,结合到这例之所以会痒,是有风邪,如果能让血液流通的更顺畅,也有助于风邪外排,而酒能行血。
二:黄酒入脾胃,有类似糯米的作用,同时可以帮助糯米强化中土的胃气,一起给体表的卫气输送能量,这里有一石二鸟,一箭双雕的作用。

这样,整张方子虽小,简单,却能很快的把问题给解决掉,但前提是一定要懂得内在的原理,只有懂得内在的原理了,才能根据患者情况量身定做设计处方。
因为现代人和古代还不一样,现在像这样体表有风邪盘踞的人其实不在少数,但是用一些辛温的方法,往往效果不好,为什么呢?
这和他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关系。
特别是年轻人,有时候熬夜,口味还偏重,爱吃辛辣的食物,这个时候如果用一些辛温的方法来处理这种问题,就收效不明显,那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处理,轻则一剂,重则二三剂,但是这也不代表他就真的好了,用药只能帮助他解决于一时,很多疾病的源头其实在于他平时的饮食生活习惯里有一些误区或者不合适的地方。
一次完整的治疗,不仅仅是处方没问题,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患者生活饮食中不适合、不好的地方一定要给他点出来,同时要让他真正的从内心知道,了解,明白,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这样他的身体才能相对的长治久安。
所以最好的医生,是患者自己,只有他自己认识到他的生活饮食习惯中不好的地方,并改正了,坚持了,他才能真正的好。
 
荨麻疹(表邪胃弱,血脉不利案)2019年1月15日

女,每天身上都痒,身上、后背、胳膊腿、肘膝等都会痒,挠的时候会出现风团块,尤其吃完辛温食物会痒,大便偏干。
无流涕等外感症。
舌色偏红,中根部苔黄腻。
治法:蝉蜕9克(捣细)、糯米2把(炒黄)、黄酒300毫升。
然后把黄酒倒在砂锅里,把糯米以及蝉蜕放进去,然后泡一个小时,用大火之后煮开之后,换成小火煮10分钟就可以了。
然后呢,把汤给喝了,剩下的倒掉,最好是睡前来服用,服用了之后,稍微覆被取一下汗。
本例1剂取效,重的话2-3剂。
本案关键是原理,和煎煮的方法。
这例要点有三:
1.体表有风邪;
2.脾胃虚弱;
3.血脉的流通有所不利;
根据这三点来设计处方:
1.体表有风邪,像这种荨麻疹,根源不在于这个病名,在于她平时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但凡这种患者平时可能是出汗后不太注意,容易吹风,或者见到风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规避,“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是根源上的原因之一。再一个是饮食习惯,这个患者喜欢吃辣的。
2.脾胃的问题,这个患者体型较胖,这里提一个概念,人体体表有一种气叫卫气,保护、护卫的意思。而卫气强弱的根源在于中焦脾胃的胃气,脾胃的胃气越强,体表护卫之气就越强,护卫之气越强,那么体表就越不容易受到侵犯而形成表证,而她的脾胃是虚弱的,就是体表卫气的大本营虚弱了,所以她的荨麻疹会比较缠绵。
有一些外感风寒的情况,如果想让他快速发汗,可以喝粥,覆被取汗,想再快点的话,可以用针刺足三里,为什么取足三里而不是别的地方?原因就在于卫气源于胃气。
这例如果用辛温解表的方法是处理不好的,那么就要找一味既能走表,又是辛凉的,还能往外透的药,这里选择的是蝉蜕(蝉脱甘寒,主要治皮肤疮痒,性透散)。
在处方设计上用到了糯米,这里需要炮制,给炒黄,黄这个颜色又入脾胃,所以有强胃气的作用,同时给体表的卫气输送能量。
3.血脉不利的问题。
用到了黄酒,原因如下
一:有句话叫“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熄”,结合到这例之所以会痒,是有风邪,如果能让血液流通的更顺畅,也有助于风邪外排,而酒能行血。
二:黄酒入脾胃,有类似糯米的作用,同时可以帮助糯米强化中土的胃气,一起给体表的卫气输送能量,这里有一石二鸟,一箭双雕的作用。

这样,整张方子虽小,简单,却能很快的把问题给解决掉,但前提是一定要懂得内在的原理,只有懂得内在的原理了,才能根据患者情况量身定做设计处方。
因为现代人和古代还不一样,现在像这样体表有风邪盘踞的人其实不在少数,但是用一些辛温的方法,往往效果不好,为什么呢?
这和他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关系。
特别是年轻人,有时候熬夜,口味还偏重,爱吃辛辣的食物,这个时候如果用一些辛温的方法来处理这种问题,就收效不明显,那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处理,轻则一剂,重则二三剂,但是这也不代表他就真的好了,用药只能帮助他解决于一时,很多疾病的源头其实在于他平时的饮食生活习惯里有一些误区或者不合适的地方。
一次完整的治疗,不仅仅是处方没问题,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患者生活饮食中不适合、不好的地方一定要给他点出来,同时要让他真正的从内心知道,了解,明白,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这样他的身体才能相对的长治久安。
所以最好的医生,是患者自己,只有他自己认识到他的生活饮食习惯中不好的地方,并改正了,坚持了,他才能真正的好。
  “ 女,每天身上都痒,身上、后背、胳膊腿、肘膝等都会痒,挠的时候会出现风团块,尤其吃完辛温食物会痒,大便偏干。无流涕等外感症。舌色偏红,中根部苔黄腻。”
  我觉得此患者似乎可用[小柴胡加芒硝汤]加蝉蜕。
  
用药只能帮助他解决于一时,很多疾病的源头其实在于他平时的饮食生活习惯里有一些误区或者不合适的地方。
一次完整的治疗,不仅仅是处方没问题,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患者生活饮食中不适合、不好的地方一定要给他点出来,同时要让他真正的从内心知道,了解,明白,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这样他的身体才能相对的长治久安。
所以最好的医生,是患者自己,只有他自己认识到他的生活饮食习惯中不好的地方,并改正了,坚持了,他才能真正的好。

  马老师说得是,慢性病大多数是生活方式病,
  而生活方式病不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就会经常复发,难以根治。
  那些获得根治,或者较长时间不复发的慢性病患者,他们在生活方式上一定做了或多或少的调整。
 
最后编辑:
  特别是年轻人,有时候熬夜,口味还偏重,爱吃辛辣的食物,这个时候如果用一些辛温的方法来处理这种问题,就收效不明显

  饮食嗜好辛辣的皮肤病患者用辛温药之所以效果不好,
  一是因为他们体内有湿热,二是因为他们对辛辣刺激已经适应了。

  现在的生活水平下,很多人“嗜好辛辣”的原因,
  不是缺少下饭菜,只能用辣酱来就粥或者蘸馒头吃,
  而是因为三餐肥甘之品太多,需要借辛香料的麻辣之味来“增鲜开胃、消解油腻、帮助运化”!

  所以“嗜好辛辣”只是这些人“湿热内蕴”的“替罪羊”,顶多算个“助推器、点火器”而已,
  这些人体内产生大量“痰、湿、热”的根源,在于“高糖分、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所造成的“营养过剩、能量过剩”。
  用中医的话来说:“鱼(高蛋白)生火”、“肉(高脂肪)生痰”、“甘(高糖分)生湿满”

  高脂饮食大概容易发生于那些喜欢(猪牛羊)红肉,经常涮火锅、吃烤炙、油炸、红烧菜品的人;
  高糖饮食大概容易发生于那些喜欢吃水果、糕点、饼干、话梅、爱喝果汁、奶茶、甜饮料的女性;
  高蛋白饮食大概容易发生于某些喜欢吃海鲜、水产品、或者奶蛋、豆制品的沿江河湖海地区的人。

  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第十二篇〈异法方宜论〉中就有“地域特产、地方饮食习惯”对当地居民的“体质和常见病”的影响的论述:
  原文: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白话:例如东方的天地始生之气,气候温和,是出产鱼和盐的地方。由于地处海滨而接近于水,所以该地方的人们多吃鱼类而喜欢咸味,他们安居在这个地方,以鱼盐为美食。但由于多吃鱼类,鱼性属火会使人热积于中,过多的吃盐,因为咸能走血,又会耗伤血液,所以该地的人们,大都皮肤色黑,肌理松疏,该地多发痈疡之类的疾病。对其治疗,大都宜用砭石刺法。因此,砭石的治病方法,也是从东方传来的。



  现在这样的吃货很多,电视上经常能够看到,随便举两个:

  一、《健康之路》女嘉宾每天喝一到两杯奶茶(一杯500毫升的奶茶含糖量就达60克),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健康成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5克。

《健康之路》女嘉宾每天喝一到两杯奶茶(一杯500毫升的奶茶含糖量就达6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健康成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5克。02909.jpg

《健康之路》女嘉宾每天喝一到两杯奶茶(一杯500毫升的奶茶含糖量就达6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健康成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5克。02910.jpg

《健康之路》女嘉宾每天喝一到两杯奶茶(一杯500毫升的奶茶含糖量就达6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健康成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5克。02911.jpg

《健康之路》女嘉宾每天喝一到两杯奶茶(一杯500毫升的奶茶含糖量就达6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健康成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5克。02912.jpg

《健康之路》女嘉宾每天喝一到两杯奶茶(一杯500毫升的奶茶含糖量就达6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健康成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5克。02913.jpg



  二、BOSS直聘的创始人、CEO赵鹏几年前患重度脂肪肝之前,每天吃“4顿”,晚上加餐就要吃掉一斤酱牛肉,且自我感觉“不算多”,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的每人每天的“畜禽肉+水产品+蛋类”的“总摄入量”仅为120-200克。

BOSS直聘的创始人、CEO赵鹏几年前患重度脂肪肝之前,每天吃“4顿”,晚上加餐就要吃掉一斤酱牛肉,且自我感觉“不算多”1.jpg

BOSS直聘的创始人、CEO赵鹏几年前患重度脂肪肝之前,每天吃“4顿”,晚上加餐就要吃掉一斤酱牛肉,且自我感觉“不算多”2.jpg

BOSS直聘的创始人、CEO赵鹏几年前患重度脂肪肝之前,每天吃“4顿”,晚上加餐就要吃掉一斤酱牛肉,且自我感觉“不算多”3.jpg

BOSS直聘的创始人、CEO赵鹏几年前患重度脂肪肝之前,每天吃“4顿”,晚上加餐就要吃掉一斤酱牛肉,且自我感觉“不算多”4.jpg

BOSS直聘的创始人、CEO赵鹏几年前患重度脂肪肝之前,每天吃“4顿”,晚上加餐就要吃掉一斤酱牛肉,且自我感觉“不算多”5.jpg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分图1-2.jpg


成人每天摄入红肉的标准量(生重)50-100克.jpg

中央国家机关烹饪协会副秘书长候玉瑞:一斤生肉做熟之后就剩四两半,生重80克的分量,熟的就只能吃到40克。.jpg

中央国家机关烹饪协会副秘书长候玉瑞:“40克熟肉的量”是什么概念呢?:普通大小的红烧肉顶多两块。.jpg
 
  前人的经验和理论也是干货,充分的继承和融汇贯通的理解,有利于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和发挥,少走弯路。
  中医来源于生活实践,摄养防治一体,药食同源,针导同理,饮食起居即是临床或者说“亚临床”,三餐食材的烹饪搭配、晨钟暮鼓的导引按跷,不知时的药膳茶饮……细心的人从这些生活实践中,同样可以体会和运用医药之理。
我觉得你可以进步更大。如果你以谦虚的心态来论坛学习。而不是以专家的姿态来点评每个老师的帖子。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