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高血压通解

我岳父年轻低血压,后来正常,前年变高血压。以前摸脉很柔和,跟他讲是长寿之相,要好生爱惜,身体本不错,70岁时冬天还要坚持跑步,后来我们说他也改了;近两年脉逐渐发硬。他一个特点是闲不下来,智能手机普及后,没事就看手机,变高血压后,批评他不要看那么多手机,要静养,初时能忍,不久如故。给他开方,有次吃了竟然变成低血压了。身体本处于衰退阶段,又积习难改,就这样吧,吃点降压药,省事。治老年血压,不论何证,皆须顾肾,因人年长,下元先亏,下亏则上盛,实下才能引气下行
 
我岳父年轻低血压,后来正常,前年变高血压。以前摸脉很柔和,跟他讲是长寿之相,要好生爱惜,身体本不错,70岁时冬天还要坚持跑步,后来我们说他也改了;近两年脉逐渐发硬。他一个特点是闲不下来,智能手机普及后,没事就看手机,变高血压后,批评他不要看那么多手机,要静养,初时能忍,不久如故。给他开方,有次吃了竟然变成低血压了。身体本处于衰退阶段,又积习难改,就这样吧,吃点降压药,省事。治老年血压,不论何证,皆须顾肾,因人年长,下元先亏,下亏则上盛,实下才能引气下行
  
70岁冬天还坚持跑步是件好事啊!老人不爱动才不好,而且很难劝动。
安全起见,就在小区里面跑,如果能和同龄老友一起跑互相照应更好。
老人如果喜欢宅在家里不愿到户外运动,活力衰退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闲不下来也是件好事,说明思维活跃度很高,
现在西医防治老年痴呆还要专门做智力训练。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人才会有价值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健康长寿。

======
住江苏如皋,93岁(2013年)20年前曾患肺癌的施秀英老人
长年坚持每天跑步几公里从不间断,一口气能做十几个俯卧撑的故事

 
血管老化是生命的自然规律,确实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血管过快老化则可以延缓。要想延缓血管过快老化,首先得找到患者血管过快老化原因。从实方面来说,气滞痰积血瘀是血管过快老化的重要原因;从虚方面来说,气血两虚则是血管过快老化主要问题。我觉得,从这两个方面同时发力,或许能够延缓血管过快老化的问题。
  延缓血管过快老化,心态和饮食很重要。
  掌握一些营养学知识和烹饪技艺,可以既享受口福之欲,又减少痰阻血瘀。
  比如说食材的精细荤素五味搭配,炒菜后放盐保咸省盐,避免二次过油等。
 
  延缓血管过快老化,心态和饮食很重要。
  掌握一些营养学知识和烹饪技艺,可以既享受口福之欲,又减少痰阻血瘀。
  比如说食材的精细荤素五味搭配,炒菜后放盐保咸省盐,避免二次过油等。
是的,心态、饮食也很重要。最好是心态、饮食、运动、药物、睡眠五管齐下。
 
是的,心态、饮食也很重要。最好是心态、饮食、运动、药物、睡眠五管齐下。
中医治病,要用系统疗法:即心态、饮食、运动、药物、睡眠、环境六管齐下。不过环境一旦固定就不易改变,所以一般我只提五管齐下。
 
我觉得,七十来岁的人不宜提倡跑步。这一是因为他们的各个器官都已经老化,经不起剧烈运动,尤其是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人。二是因为跑步等剧烈运动容易对下肢关节造成损伤。对老年群体来说,散步是最好的锻炼方式。当然,有的人一直都坚持跑步,那就另当别论了。过了七十的人还能跑的毕竟是极少数,不适合多数人。
 
  
70岁冬天还坚持跑步是件好事啊!老人不爱动才不好,而且很难劝动。
安全起见,就在小区里面跑,如果能和同龄老友一起跑互相照应更好。
老人如果喜欢宅在家里不愿到户外运动,活力衰退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闲不下来也是件好事,说明思维活跃度很高,
现在西医防治老年痴呆还要专门做智力训练。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人才会有价值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健康长寿。

======
住江苏如皋,93岁(2013年)20年前曾患肺癌的施秀英老人
长年坚持每天跑步几公里从不间断,一口气能做十几个俯卧撑的故事
他易汗,冬天汗后容易受寒,另外长期跑步已经导致膝盖疼痛了,后来改散步,经常在2万步以上。
闲不下来,阳气者烦劳则张,再加久视伤血,不是什么好事。
养生须动静相宜,他也看养生节目,比较相信专家,但知道不等于做到。
你不能拿少数特例来要求大众,那都属于天赋异禀。
 
他易汗,冬天汗后容易受寒,另外长期跑步已经导致膝盖疼痛了,后来改散步,经常在2万步以上。
闲不下来,阳气者烦劳则张,再加久视伤血,不是什么好事。
养生须动静相宜,他也看养生节目,比较相信专家,但知道不等于做到。
你不能拿少数特例来要求大众,那都属于天赋异禀。
  
  跑步有速度、时间、次数的调整,不能跟年轻人相比,或者一直保持年轻时的运动状态。
  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提高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活血化瘀的效果是低强度运动达不到的。
  
  2万步的距离有12公里了,要走3个小时,同样磨损膝盖。
  我觉得不如慢跑30分钟(5公里)或者快走一个小时(6公里),这样从运动步数、锻炼效果、耗费时间上都比较优化。
  
  过劳自然不好,把握好度很重要。
 
他易汗,冬天汗后容易受寒,另外长期跑步已经导致膝盖疼痛了,后来改散步,经常在2万步以上。
闲不下来,阳气者烦劳则张,再加久视伤血,不是什么好事。
养生须动静相宜,他也看养生节目,比较相信专家,但知道不等于做到。
你不能拿少数特例来要求大众,那都属于天赋异禀。
  
散步,经常在2万步以上
  
  昨晚说得走3个小时,是按正常步行速度每小时4-5公里(老年人按4公里)算的。
  今早上实测了一下,如果按散步的速度,每分钟大概能走70步左右,距离约60米
  
  如果平均每天走21000步,大概需要5个小时,走出18公里
  久行伤筋、久立伤骨,除了磨损关节,下肢也容易水肿和静脉曲张,
  以前打仗行军基本上靠双脚跑路,战士都要打绑腿来预防这些问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根据“吃-动”平衡的原则,推荐每人每天主动活动6000步。
  前段时间新闻上说某些高校也要求在校大学生每天行走的步数不低于一万,并且计入考核成绩。
  主动活动6000步,加上日常生活所需的两三千步,每天活动的总步数大概八九千比较合理。
  
  散步属于低强度有氧运动,虽然有相对安全、轻松易坚持的优势,但也有不足之处:
  1、要达到一定的总运动量,需耗费很长的时间,对筋骨的压力和磨损可能会更大;
  2、对增强肌肉力量和提高心肺功能效果不明显,散步时心率只比静息时高十几次

  中等运动强度门槛并不高,60岁以上老人每分钟快走110步(每小时6公里),心率大概110次每分钟,运动强度就能达到中等(偏低)的水平。

中午运动强度门槛并不高,60岁以上老人每分钟快走110步(每小时6公里),心率大概110次每分钟,运动强度就能达到中等(偏低)的水平。.jpg


  如果按每小时6公里(每分钟110步,100米)的速度快走心率大概在110次每分钟左右,主观感觉“较轻松”,所以快走又被称之为“欣快走”和“愉悦走”。

如果按每小时6公里(每分钟110步,100米)的速度快走,心率大概在110次每分钟左右,主观感觉“较轻松”,所以快走又被称之为“欣快走”和“愉悦走”。.jpg


  快走不仅对下肢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的锻炼效果更好,而且从消耗热量上看,快走(555千卡每小时)是散步(150千卡每小时)的将近4倍,活血燃脂减肥的作用也大得多

快走不仅对下肢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的锻炼效果更好,而且从消耗热量上看,快走(555千卡每小时)是散步(150千卡每小时)的将近4倍,活血燃脂减肥的作用也大得多。.jpg


  “心肺耐力的高低”与生命安全和寿命长短的关系最大。
  “低心肺耐力”在人群全死亡原因中占据“首位”,超过了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糖尿病、和肥胖。
  这或许应了《黄帝内经》那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心肺耐力的高低”与生命安全和寿命长短的关系最大。.jpg


“心肺耐力低”在人群全死亡原因中占据“首位”,超过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jpg

  ​
 
  

  
  昨晚说得走3个小时,是按正常步行速度每小时4-5公里(老年人按4公里)算的。
  今早上实测了一下,如果按散步的速度,每分钟大概能走70步左右,距离约60米
  
  如果平均每天走21000步,大概需要5个小时,走出18公里
  久行伤筋、久立伤骨,除了磨损关节,下肢也容易水肿和静脉曲张,
  以前打仗行军基本上靠双脚跑路,战士都要打绑腿来预防这些问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根据“吃-动”平衡的原则,推荐每人每天主动活动6000步。
  前段时间新闻上说某些高校也要求在校大学生每天行走的步数不低于一万,并且计入考核成绩。
  主动活动6000步,加上日常生活所需的两三千步,每天活动的总步数大概八九千比较合理。
  
  散步属于低强度有氧运动,虽然有相对安全、轻松易坚持的优势,但也有不足之处:
  1、要达到一定的总运动量,需耗费很长的时间,对筋骨的压力和磨损可能会更大;
  2、对增强肌肉力量和提高心肺功能效果不明显,散步时心率只比静息时高十几次

  中等运动强度门槛并不高,60岁以上老人每分钟快走110步(每小时6公里),心率大概110次每分钟,运动强度就能达到中等(偏低)的水平。

  如果按每小时6公里(每分钟110步,100米)的速度快走心率大概在110次每分钟左右,主观感觉“较轻松”,所以快走又被称之为“欣快走”和“愉悦走”。
  快走不仅对下肢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的锻炼效果更好,而且从消耗热量上看,快走(555千卡每小时)是散步(150千卡每小时)的将近4倍,活血燃脂减肥的作用也大得多
  “心肺耐力的高低”与生命安全和寿命长短的关系最大。
  “低心肺耐力”在人群全死亡原因中占据“首位”,超过了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糖尿病、和肥胖。
  这或许应了《黄帝内经》那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看你这么认真就再说明下。
步数自然是微信运动的数据。老人不打牌不打麻将不看电视,就炒炒股,醒的早,每天一大早就出去转,晚饭后再转,仅此就有4-5小时,2万步不难。我们不指望他们靠锻炼来提高体质,只要有足够活动量就行了。
 
血压其实对中医而言没任何意义,纠结血压有啥意思么?
 
看你这么认真就再说明下。
步数自然是微信运动的数据。老人不打牌不打麻将不看电视,就炒炒股,醒的早,每天一大早就出去转,晚饭后再转,仅此就有4-5小时,2万步不难。我们不指望他们靠锻炼来提高体质,只要有足够活动量就行了。
二万步多了点,一万步左右比较合适。凡事都有个度,走多了也不好。爱走路,是好事,那就走走歇息。如此就解决了走得过多的问题。
 
血压其实对中医而言没任何意义,纠结血压有啥意思么?
血压低压达到90以上的高血压,治疗用补法。低压在85以下的高血压治疗用泄法。前者为虚证,后者为阳亢。
 
血压高低都是有原因的,比如受寒,血管收缩,比如少阳症脉弦,这个可能是人体调节系统出问题,血管素分泌出了问题,也有可能某地淤堵,而人体想要打通这个地方,还有脚冷人体感受到冷而过度鼓动气血想让脚热起来,但是头部上身的压力就过高了。也许走走路,泡泡脚血压就下来了。
 
我也考虑过老年血管老化硬化,后来觉得其中痰瘀影响不小,就不单独归类了,而去除痰瘀之外的老化,想不出有什么解法,生命规律不可逆
血压其实跟血糖是一样的,不信你看看李可老中医治疗糖尿病,就有把糖尿病一种称为虚寒型糖尿病,和麻黄汤治疗高血压是一个道理,因此诊脉辩证治疗很快就会有效果,治愈糖尿病也就有了希望,不然只有靠西医那一套常年吃降糖药了。所以从实践认识,反过来才发现中医的厉害,凭借中医基本理论可以治愈大多数疾病,问题是你基础学好了吗?
 
高血压治无定法,只要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就对了!
不过,在治高血压时用麻黄、桂枝等药要小心,因为这些药有短时升高血压的问题。如果患者本身高压180以上,就怕用了具有短时升高的药后出现血压短时超高而使某处血管破裂!
  桂枝是扩张动脉血管的(包括冠脉和外周动脉),所以对于虚寒证(无内热者),用桂枝不会短暂升高血压。
  麻黄强烈收缩血管,倒是有可能。
 
高!实在是高!不过呢,中医里没有血压这个事,前几年我遇到一个病人,高血压,浑身骨节痛,西医诊断是关节炎,我一看还有恶寒头项强痛,这不是麻黄汤证么?一剂麻黄汤煮两碗,喝了一碗就好了,后来一量血压,也不高了,此事对我触动很大,当时麻黄用20克。
我一直想知道麻黄汤症是否会导致高血压来着,这个例子很好,我觉得麻黄汤症应该还有轻微水肿,这个不知道有没有例子。
 
他易汗,冬天汗后容易受寒,另外长期跑步已经导致膝盖疼痛了,后来改散步,经常在2万步以上。
闲不下来,阳气者烦劳则张,再加久视伤血,不是什么好事。
养生须动静相宜,他也看养生节目,比较相信专家,但知道不等于做到。
你不能拿少数特例来要求大众,那都属于天赋异禀。
容易出汗实在是不太适合冬天运动,一出汗就觉得冷,寒气其实已经进来了。
像这种我觉得用桂附地黄丸控制血压比降压药好。
 
容易出汗实在是不太适合冬天运动,一出汗就觉得冷,寒气其实已经进来了。
像这种我觉得用桂附地黄丸控制血压比降压药好。
  
  饮食肥甘过量,湿热内蕴的人,一动就容易出汗!容易喘。
  现在普遍是这种类型,比例可能已经远远超过肺气虚证的表虚自汗了。

  气虚自汗的人,不大可能日行两万步,还有兴趣和精力玩手机。
  
  
《远离感冒》2009年{成长在线}樊正伦(中医名家)赵霖(营养学家_卫生部首席健康科普专家)_01.jpg


《远离感冒》2009年{成长在线}樊正伦(中医名家)赵霖(营养学家_卫生部首席健康科普专家)_02.jpg


《远离感冒》2009年{成长在线}樊正伦(中医名家)赵霖(营养学家_卫生部首席健康科普专家)_03.jpg


《远离感冒》2009年{成长在线}樊正伦(中医名家)赵霖(营养学家_卫生部首席健康科普专家)_04.jpg


《远离感冒》2009年{成长在线}樊正伦(中医名家)赵霖(营养学家_卫生部首席健康科普专家)_05.jpg


《远离感冒》2009年{成长在线}樊正伦(中医名家)赵霖(营养学家_卫生部首席健康科普专家)_06.jpg


《远离感冒》2009年{成长在线}樊正伦(中医名家)赵霖(营养学家_卫生部首席健康科普专家)_07.jpg


《远离感冒》2009年{成长在线}樊正伦(中医名家)赵霖(营养学家_卫生部首席健康科普专家)_08.jpg


《远离感冒》2009年{成长在线}樊正伦(中医名家)赵霖(营养学家_卫生部首席健康科普专家)_09.jpg


《远离感冒》2009年{成长在线}樊正伦(中医名家)赵霖(营养学家_卫生部首席健康科普专家)_10.jpg


《远离感冒》2009年{成长在线}樊正伦(中医名家)赵霖(营养学家_卫生部首席健康科普专家)_11.jpg


《远离感冒》2009年{成长在线}樊正伦(中医名家)赵霖(营养学家_卫生部首席健康科普专家)_12.jpg

  ​
 
最后编辑:
小孩多是这种情况,老年人同样。
当前的时代背景生活水平决定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