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方理论严格来说跟病位有关。比如脏腑辨证,只看是脏腑虚实。而且气血三焦甚至经络辨证,则并不完全着重在某脏腑。于是,对于不同病位,其制方的思维方式,很可能直接上来看不一样(虽然背后的原则还是依据内经阴阳五味以及六气消长总原则)。目前,我初步发现了两类制方方式,但没有太多实践验证。还是期待考古发现比较靠谱,一扫疑惑。我个人认为很难。就方子这个问题就没法解决。没有方子,一切都是假的。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葛洪离张仲景时代这么近,它的肘后方陶弘景还增补了不少内容,到今天看,此书有用的方子也是极少。孙思邈孙真人著千金方,书不可谓不庞大,以孙真人之才,他的方子跟伤寒金匮的方子还是差很远。我辈后人哪还会有此功力。寄望于考古发掘还有可能。
赞同。关键就是后世无法理解和解是什么意思。和解就是寒热并用?那厥阴病寒热并用也是和解?或者和解就是攻补并用?那何为攻、补?比如温一定是补吗?因此,汗、吐、下、利、温、清都好理解,唯独和解的含义并没搞清。不是信不信你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就小柴胡汤这样看起来这么简单的方子,自有解释这个方子的书以来,可以说就没有一个解释是对的。黄芩就是清胆热,半夏就是降胃?我说的意思是连个方都解释不透,如何去构方?更何况一个体系。我们这点小智慧,跟汉朝以前那些时代的人压根就没法比,不是一个数量级。没有张仲景的书,看看两晋南北朝这几百年能有多少东西
要想补首先要有补的能力方法,首先要精通阴阳五行。易经是群经之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医也只是其中一个分支而已。要想解决中医的基础问题,那必须掌握更深的关于阴阳五行的方法。这是前提,否则想都不用想。问题的关键是应该怎么补?用什么补?愿闻其详
我的看法和你不同通观伤寒论,论及脉象和方药之时,很少能分清寸关尺的各个部位脉象,现在很多人诊病也是如此,其中的原因很多,有人保留,有人不懂等等。但是对于伤寒论而言,如果靠着它能理清病之本源,基本上很难。除了阴阳相搏这种神乎其神的描述,实难体会到病与药的关联。
你说伤寒论千疮百孔,具体是什么,愿闻其详。我的看法和你不同
我对伤寒论和中医的认识总结如下:
伤寒论其实是一种叫做中医生理学的学科,明白了生理才能治病这是基本道理。因此有下几个原则要牢记:
1,人的生理学只有一种,就是正确的那种。这一点很重要,帮助你摒弃错的各种理论。
2,附合了生理学的治法才会有效。这个的重要在于它帮你去鉴别总结正确的生理学和治法。
3,生命科学极其复杂,人类所知尚不及万一,处于初结的摸索阶段,因此,假如有一种比较完备的理论系统可以来解释一切的,那一定不是真的。
4,中华几千年留下医书无数,都可借鉴,但只有伤寒论,才象一篇比较完整的比较成系统的医学实验录,真实而有效,必须作为最最重要基础来学习研究。学习伤寒论一定要站在前人的肩上。
5,在对伤寒论没有系统了解和疑问之前,不要去学其它任何中医理论,尤其是中基,铁定掉沟里还不自知。
6,伤寒论是以药为基础手段发展的医学,千万不要和以针灸为手段发展的医学混为一谈,两者都是真实的,但依据的是人体生理学的不同方面。不要混了。
总的来说,伤寒论是一门千孔百疮十分不完善的医学,但是,它仍比现在的医学高明一百倍,有效一千倍。
比如前天我又得一怪病,以为是牙龈肿了,嘴一边张不开,张开则痛的厉害,不张微肿痛。吃下火药则通便拉屎,开始肿消一分后来就不效了;下针泻火,也是第一次好八九成,过几个时辰又复发,再下针换穴位当时无效果,过后半小时又突然好转八成,第二天又加重。趁早上轻的时候仔细观察摸索了下发现好像也不是牙龈肿,又好像是腮肿,又像是牙龈腮都肿,外表看不出来,居然找不准具体位置。在这之前几天小腹一侧有点疝肿,赶紧下针,一次肿消。过后这嘴里又肿,想起去年还是前年嘴唇肿的跟香肠一样,这两年跟肿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