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解释很独到,只是沿用这种逻辑的话,对于太阳、阳明、少阳内的气血多少又解释不通了。六气在外随气候而变,应在人体,表现为经络内六气的变化。而经文中提到气血的多寡,在非生病的状态下(人之常数),显然是不随六气变化而定的。
可以看看前后文,他是怎么解释这套说法的。也就是他这种是不是有什么根据,也许能揭开谜底。
刚刚查了一下,一开始看书名,还以为是古代的书,没想到是一个颇有钻研和悟性的人写的。网上查看这个人的小传后得知了他的心路历程,原来是把自己的治病经历和自学思考,逐渐获得的领悟和经验总结给分享了出来。其主要工作是从穴位名称从字以及象的角度,结合实践经验治疗效果去理解的。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比较有实践的依据的,但也有一部分归纳的因素。书中似乎没有详细的解释,只看到如下内容:
一、手太阴肺经少气多血
手太阴肺经少气多血,经脉气血以气向液转化为主。
二、手阳明大肠经多气多血
手阳明大肠经多气多血,气血的变化为高温之气向低温之液的转化
三、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
阳明胃经多气多血,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液态向气态再向液态的不断反复变化,且为散热冷降的过程。
四、足太阴脾经少气多血
足太阴脾经少气多血,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气态向液态再向气态的不断反复变化,且为吸热蒸升的过程。
五、手少阴心经少血多气
手少阴经少血多气,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血化气。
六、手太阳小肠经多血少气
手太阳小肠经多血少气,气血物质的变化是由气态向液态的散热冷缩变化。
七、足太阳膀胱经多血少气
足太阳膀胱经多血少气,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再变为液态的过程。
八、足少阴肾经少血多气
足少阴肾经少血多气,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液态向气态的吸热蒸升变化。
九、手厥阴心包经多血少气
手厥阴心包经多血少气,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气态向液态的散热冷降变化。
十、手少阳三焦经少血多气
手少阳三焦经少血多气,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由气态向液态的散热冷缩变化。
十一、足少阳胆经少血多气
足少阳胆经少血多气,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不断地吸湿冷降变化。
十二足厥阴肝经穴 多气少血
足厥阴肝经多气少血,气血物质的运行变化是不断地吸热蒸升的变化。
刚刚查了一下,一开始看书名,还以为是古代的书,没想到是一个颇有钻研和悟性的人写的。网上查看这个人的小传后得知了他的心路历程,原来是把自己的治病经历和自学思考,逐渐获得的领悟和经验总结给分享了出来。其主要工作是从穴位名称从字以及象的角度,结合实践经验治疗效果去理解的。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比较有实践的依据的,但也有一部分归纳的因素。
你提到的这本书还是挺有价值的,看来你对于现代医学书籍的阅读量挺大,虽然我也有读过一些现代人写的书,但大多是偏药性研究和伤寒解读的经验。对于这种个人探索领悟类的,也挺感兴趣,因为这种对人的启发最大,但是不知道怎么搜索到相关书籍。你还可以分享一下类似的书籍吗?就是作者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对医学理论的重新更方便直观的理解或解释,这类书(当然不一定是关于针灸的,也可以是关于药物的体会,或者条文的理解)启发自己,可以将自己以前的认识和理解加以整合和纠正,解决之前一直无法理解的某些问题。
其实我一开始就认为,中医里面很多理论并非简单的试验所得经验。从扁鹊故事可见,所谓喝了上池水而洞见人体病源,这个说法虽然比较荒谬,但我认为,并不是喝了某种神水就能达到这种地步,但有人可以通过一些修炼方式达到这种程度。那就是类似道家的内观,开天眼之类。如果说经络和穴位在人体物质形态找不到,仅仅从生活经验一代又一代总结,很难想象这么复杂的东西能总结得这么完整和不出差错。所以,返观内视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经络气血多寡,或许就是通过内视观察所知,所以内经没有解释原因——因为它就是“看到”的一个事实而已。
书作者的小传中提到经络穴位名字都是有深意的(然后他对穴位经络的理解都是沿这个方向去思考和验证的,最后写在书里),这一点我赞同,甚至我之前在讨论伤寒论条文时候也提到过,古人早先没有白纸,惜字如金,每个字眼都像是诗词一样极为考究的,不能随意取理解(更不能用现代的白话或常用意思去理解),而要深究字词本源、引申等义,结合文字记录那个年代的文化和社会习惯去理解。所以,之前我对于@医乙丁 说学中医先识字,否则是学不好的的回帖也表达了赞同。
不用谢。感谢分享,《问中医几度秋凉》的作者好像是叫艾宁吧?我之前也看过一部分,但没看完。其实很多类似的书都是对中医有很大兴趣,废寝忘食去钻研的人,将其心得体会分享出来的。我记得之前国内有几个脉诊比较有名的人(如王光宇、金伟、周华青、寿小云、许跃远)写过一些书,其中有能达到脉诊看患者性格的,有通过脉诊能看出肿瘤在哪,有几分大小,甚至能看出曾经受过旧伤或者曾经在哪动过手术。而这些人也大多是通过多年自己不断摸索揣摩获得的能力。但他们的经验更多都是自己的一套脉象的总结,不同人之间甚至完全不相干。所以启发性不大。
启发性的东西,往往就那么一句话。比如上面说的,人应天地,故从象去理解经络与穴位;穴位名设置有深意,故从文字(本义以及引申义、象)的角度去理解。针灸方面其实还有一句话比较重要,那就是缪刺。
总之,大道至简应该如此。
之前搜索望诊的时候,确实了解到鼎鼎有名的王鸿谟这个人 。相比于脉诊的"指下少练就难明了",望诊更注重色、神,其实这些东西比脉诊更加人际差异化。换句换说,虽然描述上很简单,但实际上你看到的面部颜色并不很明显(很明显的一般是病重的),对于普通人是那种雾蒙蒙像是又不是的感觉。望诊被认为比脉诊强,很大程度是因为它可以在病情很轻微时候发现,而脉诊则很难——扁鹊见齐桓公时第一次就是远远望见后说他有小疾在腠理,这就是证据。在病起微萌状态,治病反而更简单,所以中医强调治未病就是这个道理。不用谢。
对诊法感兴趣可以关注一下“中医色诊第一人王鸿谟”。
脉诊是有场合与人际局限性的,况且指下少练就难明了。
而望而知之谓之神,通过“非接触、易实现”的“形色面诊、手诊、耳诊……”,可以更方便的采集到更丰富更准确的健康信息。
资源链接:王鸿谟《察颜观色》之前搜索望诊的时候,确实了解到鼎鼎有名的王鸿谟这个人 。相比于脉诊的"指下少练就难明了",望诊更注重色、神,其实这些东西比脉诊更加人际差异化。换句换说,虽然描述上很简单,但实际上你看到的面部颜色并不很明显(很明显的一般是病重的),对于普通人是那种雾蒙蒙像是又不是的感觉。望诊被认为比脉诊强,很大程度是因为它可以在病情很轻微时候发现,而脉诊则很难——扁鹊见齐桓公时第一次就是远远望见后说他有小疾在腠理,这就是证据。在病起微萌状态,治病反而更简单,所以中医强调治未病就是这个道理。
至今为止,我还不了解如何用望诊去发现萌芽状态的隐患(而不是说有没有症状,可能有症状,但没引起患者的注意),这恰恰是最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