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木中火,水中火这些名词如何理解?

数术不了解,只谈下五行和中医的关系。
1.五行是思辨体系,是抽象的,而中医是实在的,有明确的生理病理,五行运用于中医只是为了便于说明一些现象,是一种方便法门,所以在中医谈五行一定要和具体的生理病理相结合,牢记中医为本,如果空洞谈五行生克而搬用,忘本必缪。

2.
何谓体?何谓用?简单来说,体是本体,用是作用。打个比方说擀面杖,是木头做的,木头这就是体,擀面杖是擀饼用的,这就是用。

明确了五行体用之味如此,我们就可以推出:

治疗湿病当用木,因为木克土(湿),用其用味“以辛泻之”;

治疗燥病当用火,因为火克金(燥),用其用味“以咸泻之”;

。。。。

此说看似合乎逻辑,实已颠倒本末,因其颠倒,混乱错谬。
湿燥等都是具体的邪气,其治也应具体之气,怎用不对等之抽象五行相应,经云风胜湿,何来木胜湿,此即五行与中医本末不分,虚幻与现实错乱。
再者,治疗燥病用火?不论此火以五行还是六气论,稍微想想都不可能。干燥之病哪个火能治?寒燥可用火治,主治的也是寒。这也是脱离中医,妄用五行。

3.五行用于中医,四圣心源讲的最清晰。

4.什么道医易医,若脱离实际,都不过玩弄文字而已。孙真人说不知易不足为大医,易本意变化,易经是讲变化之道,是说辨证要灵活要知变,绝不是猛啃易经才能为大医,试看史上大家有几人把易啊数啊挂在嘴边,再说了,易经这学问,非天赋学不来,万中无一。
谢谢您的指导和关注。总结起来是提醒要针对实际,而不是光知道理论。
 
四圣心源读起来很容易被作者的情绪影响,读起来心情烦燥!?!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我知道有些医者不用那么复杂的知识,用他自己的方法,一样治好很多病。这就是民间医生的杰出代表。
 
易经里讲象数,皇帝内经把其中的象拿了出来,以各种植物石头的象与性治对应人体的病,数独立出来成了算命人用的了,其实张仲景伤寒论药方中都有数的存在,伤寒起源于佛教,被张仲景整理以后配合易经的数,撩撩几味药,却效果神奇,就是对应了天地礼数,比如六位地黄丸,易经中6为阴数,9为阳数,肝肾属阴,所以此方主入肝肾脏,阴阳阳宅学中有个天地定位,先以数定其位,让药性知道往哪里走,再以象加减确定病人需要用药的种类及分量,两个缺一不可。脱离数而盲目求象,如脱缰野马,没有明确目标只能靠运气,乱枪打鸟,碰到就中了,碰不到多加点。脱离了象而纯数,就像精神脱离了肉体,虽然有感觉,纯数字靠意念力对病人也有效果,但太慢太慢。两者如果用阴阳来区分,数就是阳,是天,是规律,象就是阴,是地,是实物。如果知道规律,就可以很轻松往里面填东西,比如元素周期表,先按照规律推算里面有多少种元素,然后慢慢寻找填进去。至于想主治身体哪个脏器,需要用药多少味可以参考易经这段话。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由于易经跟伤寒刚看个开头,这些都是我的联想,不足以采信,仅作为推测,希望不要见怪。
 
易经里讲象数,皇帝内经把其中的象拿了出来,以各种植物石头的象与性治对应人体的病,数独立出来成了算命人用的了,其实张仲景伤寒论药方中都有数的存在,伤寒起源于佛教,被张仲景整理以后配合易经的数,撩撩几味药,却效果神奇,就是对应了天地礼数,比如六位地黄丸,易经中6为阴数,9为阳数,肝肾属阴,所以此方主入肝肾脏,阴阳阳宅学中有个天地定位,先以数定其位,让药性知道往哪里走,再以象加减确定病人需要用药的种类及分量,两个缺一不可。脱离数而盲目求象,如脱缰野马,没有明确目标只能靠运气,乱枪打鸟,碰到就中了,碰不到多加点。脱离了象而纯数,就像精神脱离了肉体,虽然有感觉,纯数字靠意念力对病人也有效果,但太慢太慢。两者如果用阴阳来区分,数就是阳,是天,是规律,象就是阴,是地,是实物。如果知道规律,就可以很轻松往里面填东西,比如元素周期表,先按照规律推算里面有多少种元素,然后慢慢寻找填进去。至于想主治身体哪个脏器,需要用药多少味可以参考易经这段话。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由于易经跟伤寒刚看个开头,这些都是我的联想,不足以采信,仅作为推测,希望不要见怪。
佛教跟中医有关系?内经把易经的象拿了出来? 好吧,如你所说,就当是个花絮。
 
佛教跟中医有关系?内经把易经的象拿了出来? 好吧,如你所说,就当是个花絮。
大道同源,万法归一,就如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煮中药的时候是不是三碗水煮成一碗,这很符合万法归一的思想,一是源头,而道飘渺不可寻,或者六碗水煮成两碗,因道生一,而一生阴阳为二,如果为了平衡阴阳就煮两碗水喝,如果想速效就煮一碗,如果病不是一次能好的,就九碗水煮成三碗,九为阳的数,意思就是回阳,六为阴数,如六碗水煮就是滋阴,脾为中数,逢五或十就是脾的数,如果用五碗水或者十碗水,就是主要调脾胃,至于煮成几碗分几次喝,又落到了另外的象数了。我看过李山玉老师写的一本书,叫八卦象数疗法,讲的就是纯数字治疗疾病的,我感觉跟八九十年代的气功疗法类似,还有点接近能量塔的量子意念力,有点太玄也没深入看,反而在听一个小说大中医时无意中听到一个无药神方,挺感兴趣的,说的就是先对应数,然后对应二十四个时辰,用阴阳水做药引,随手捏几粒与之对应的五谷就能几分钟止住各种急性疼,效果跟针灸一样快,只能感叹中医实在太神奇了,虽然不是亲眼所见,但也足够神往了,上古时期的医术应该更神奇吧。
 
大道同源,万法归一,就如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煮中药的时候是不是三碗水煮成一碗,这很符合万法归一的思想,一是源头,而道飘渺不可寻,或者六碗水煮成两碗,因道生一,而一生阴阳为二,如果为了平衡阴阳就煮两碗水喝,如果想速效就煮一碗,如果病不是一次能好的,就九碗水煮成三碗,九为阳的数,意思就是回阳,六为阴数,如六碗水煮就是滋阴,脾为中数,逢五或十就是脾的数,如果用五碗水或者十碗水,就是主要调脾胃,至于煮成几碗分几次喝,又落到了另外的象数了。我看过李山玉老师写的一本书,叫八卦象数疗法,讲的就是纯数字治疗疾病的,我感觉跟八九十年代的气功疗法类似,还有点接近能量塔的量子意念力,有点太玄也没深入看,反而在听一个小说大中医时无意中听到一个无药神方,挺感兴趣的,说的就是先对应数,然后对应二十四个时辰,用阴阳水做药引,随手捏几粒与之对应的五谷就能几分钟止住各种急性疼,效果跟针灸一样快,只能感叹中医实在太神奇了,虽然不是亲眼所见,但也足够神往了,上古时期的医术应该更神奇吧。
老师,要用多大的碗呢?
 
大道同源,万法归一,就如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煮中药的时候是不是三碗水煮成一碗,这很符合万法归一的思想,一是源头,而道飘渺不可寻,或者六碗水煮成两碗,因道生一,而一生阴阳为二,如果为了平衡阴阳就煮两碗水喝,如果想速效就煮一碗,如果病不是一次能好的,就九碗水煮成三碗,九为阳的数,意思就是回阳,六为阴数,如六碗水煮就是滋阴,脾为中数,逢五或十就是脾的数,如果用五碗水或者十碗水,就是主要调脾胃,至于煮成几碗分几次喝,又落到了另外的象数了。我看过李山玉老师写的一本书,叫八卦象数疗法,讲的就是纯数字治疗疾病的,我感觉跟八九十年代的气功疗法类似,还有点接近能量塔的量子意念力,有点太玄也没深入看,反而在听一个小说大中医时无意中听到一个无药神方,挺感兴趣的,说的就是先对应数,然后对应二十四个时辰,用阴阳水做药引,随手捏几粒与之对应的五谷就能几分钟止住各种急性疼,效果跟针灸一样快,只能感叹中医实在太神奇了,虽然不是亲眼所见,但也足够神往了,上古时期的医术应该更神奇吧。
大道同源,万法归一,就如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只要会说这句话的,就可以装一下逼。
 
关于用水的量。我想是不是这样。水也是药物的一种,例如甘澜水,无根水等。药物组方有数量的要求(而且水是所有汤药组方中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药”。)所以臻于至善的圣人在组方时对水一样也有要求。(对火候,时间等也有要求)。这些都是对道的极致追求,也反映了中医在理论上的至高精密性。至于一般情况下达不到这些要求的,人体会有个自我调节的机制,会消耗一定的元气来修正它,最后在当时或经过一段时间后也能调节得痊愈。这样虽然不能达到完全顺应自然与道同在,毫不损伤自身的情况下痊愈,但也算是个不错的结果了。
 
水的用量在药物的煎煮中显然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随便说说的,特别是对于重病患者。要让患者喝了还想再喝,还能再喝~~~~哈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