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木中火,水中火这些名词如何理解?

气血不顺找名医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6/04/07
帖子
484
获得点赞
40
声望
28
年龄
41
请教,内经中多讲五味配五脏五行的。也有生克的提法。但辅行决或汤液经法五行理论中,木中火,水中火这些名词如何理解呢? 有谁能用术数的知识讲讲? 感谢各位大能,前辈!
 
术数中没有这些名词,至少在我了解的常见十来种术数 中没这个说法。
道家丹法中也没听说过。
这应该是辅行决中的特有的称谓
 
术数中没有这些名词,至少在我了解的常见十来种术数 中没这个说法。
道家丹法中也没听说过。
这应该是辅行决中的特有的称谓
虽然没有解决,但是很感谢会十来种术数的大能的关注!
继续等待有没有虽然不同但相类似的。现在常用的是五味对应五行,又把五行对应五脏。这样就把中药可以治人体疾病的道理讲出来了。虽然并不精确,只是哲理上的。现在的问题是木中火,水中火 这样的提法并不知道是哪种术数,从金,木,水,火,土的提法可以知道,这种术数是与五行相关的。只是有种独特的初始条件和演绎方法。
医圣所谓精究方技术数,他的著作里也有着术数的影子,所以我想他的话一定是有根据的。那么,这个术数究竟是什么呢。等大能来传道!先谢谢了。
 
虽然有人怀疑辅行决,但现在不考虑其为假,设定为真。如果用其它的方法证明其理论是可以推导出来的,那么其为真的概率就更大了。目前已经有人用了辅行决作指导,并取得了相当的效果。其处方的方式确实与一般的医者有很大区别。
有没有稍微有点想法的?也可以来谈谈。
 
谈不上大能,只能算爱好者而已

一物一太极,一动化阴阳,五行循环过,细分无穷尽。

辅行决 只不过把原来的五行分类法再依次细分了而已,这并不难理解。

比如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心为火,但“火”如果单独再细分的话,也可以分阴阳,五行来。比如火中水,火中金一类的。

希望您能理解
 
肝经属木,肝经的井荥输经合(木火土金水)穴,是否可以理解为木中木,木中火。。。。???
呵呵,正解

但是五行划分皆有深意,比如为何井穴属木,而位置在指甲跟旁开0.1寸,而不是在指尖?(中冲除外)

阴经为何输穴跟原穴相同?

悟通了这些,五行之理便不再话下。
 
谈不上大能,只能算爱好者而已

一物一太极,一动化阴阳,五行循环过,细分无穷尽。

辅行决 只不过把原来的五行分类法再依次细分了而已,这并不难理解。

比如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心为火,但“火”如果单独再细分的话,也可以分阴阳,五行来。比如火中水,火中金一类的。

希望您能理解
五行在人体中经脉中的互含容易理解。问题在于这个不是针对人体,是针对药物的(不要用人和药物是类似的解释,这个不是很清晰,我水平不够,达不到举一反三),重点在于这种思想的划分的原理和演绎过程(即某种术数的原理及术数的推算过程)——就是为什么这么定和具体怎么用它来认识中草药的属性和对人体作用的。
 
一动化阴阳,使用这句话的时候我用一层一阴阳来替代。此与本话题无关,仅仅是个人的一点小想法。阴阳是事物的内部属性,而运动状态的划分用的是五行理论。一动化阴阳用一动化五行。五行有阴阳归属。但不是先有五行,后有阴阳。而是先有阴阳,后有五行。事物内部阴阳的此消彼长是事物的动因。这个动因在外表现为五行。所以阴阳是高于五行。五行是阴阳运动的五种表现形式。
 
阴阳于五行无有先后之分。
比如说“鸡”这种动物,按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来分,它属于多细胞动物
按恒温动物或是冷血动物来分,它属于恒温动物~~~~~等等,等等
分类方法无穷无尽,但鸡始终还是鸡!不会因为不同的分类而变化。
它及时多细胞生物,也同时是恒温动物,
这两种分类法没有先后的关系,
用数学名词来表达的话,那就叫“交集”
 
至于一动化阴阳,是指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运动中

试想一下,如果时间静止了,万物哪里还分得出“阴阳”的属性?
 
何谓体?何谓用?简单来说,体是本体,用是作用。打个比方说擀面杖,是木头做的,木头这就是体,擀面杖是擀饼用的,这就是用。

明确了五行体用之味如此,我们就可以推出:

治疗湿病当用木,因为木克土(湿),用其用味“以辛泻之”;

治疗燥病当用火,因为火克金(燥),用其用味“以咸泻之”;

治疗寒病当用土,因为土克水(寒),用其用味“以甘泻之”;

治疗风病当用金,因为金克木(风),用其用味“以酸泻之”;

治疗热病当用水,因为水克火(热),用其用味“以苦泻之”。



如此,便产生了治湿之木味,治燥之火味,治寒之土味,治风之金味,治热之水味这五大类,其中包含的五行就是:

一、治湿之木味类: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干姜为火,附子为土,细辛为金,生姜为水。

也就是说:

桂枝之所以称之为木中木,是因为可以泻肝中湿(木中木的前一个木表示治湿之木的用味,后一个木表示其作用的五藏为木肝。以此类推);

生姜之所以称之为木中火,是因为可以泻心中湿;

附子之所以称之为木中土,是因为可以泻脾中湿;

细辛之所以称之为木中金,是因为可以泻肺中湿;

干姜之所以称之为木中水,是因为可以泻肾中湿。



二、 治燥之火类。味咸皆属火,丹皮为之主。旋覆花为土,葶苈子为金,泽泻为水,大黄为木。

也就是说:

丹皮之所以称之为火中火,是因为可以泻心中燥;

旋覆花所以称之为火中土,是因为可以泻脾中燥;

葶苈子所以称之为火中金,是因为可以泻肺中燥;

泽泻之所以称之为火中水,是因为可以泻肾中燥;

大黄之所以称之为火中木,是因为可以泻肝中燥。



三、 治寒之土类。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金,茯苓为水,薯蓣为木,炙甘草为火。

也就是说:

人参之所以称之为土中土,是因为可以泻脾中寒;

甘草之所以称之为土中金,是因为可以泻肺中寒;

茯苓之所以称之为土中水,是因为可以泻肾中寒;

薯蓣之所以称之为土中木,是因为可以泻肝中寒;

炙甘草所以称之为土中火,是因为可以泻心中寒。



四、治风之金类。味酸皆属金,麦门冬为之主。五味子为水,芍药为木,萸肉为火,枳实为土。

也就是说:

麦门冬所以称之为金中金,是因为可以泻肺中风;

五味子所以称之为金中水,是因为可以泻肾中风;

枳实之所以称之为金中木,是因为可以泻肝中风;

萸肉之所以称之为金中火,是因为可以泻心中风;

芍药之所以称之为金中土,是因为可以泻脾中风;



五、治热之水类。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竹叶为木,黄连为火,术为土,黄芩为金。

也就是说:

地黄之所以称之为水中水,是因为可以泻肾中热;

黄芩之所以称之为水中金,是因为可以泻肺中热;

黄连之所以称之为水中火,是因为可以泻心中热;

白术之所以称之为水中土,是因为可以泻脾中热;

竹叶之所以称之为水中木,是因为可以泻肝中热。



这便是《辅行诀》五行互含的真相。

以上引用的是
先贤追随者的博客
很有启发
 
但也没有说明用到哪种术数。或者相类似的术数。 没有相关的推理过程和方法。
 
阴阳于五行无有先后之分。
比如说“鸡”这种动物,按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来分,它属于多细胞动物
按恒温动物或是冷血动物来分,它属于恒温动物~~~~~等等,等等
分类方法无穷无尽,但鸡始终还是鸡!不会因为不同的分类而变化。
它及时多细胞生物,也同时是恒温动物,
这两种分类法没有先后的关系,
用数学名词来表达的话,那就叫“交集”
谢谢!
 
如果人之脏腑有病,也就是说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某个脏腑有病。那么,我们分析病因的时候,就要把金,木,水,火,土中的任意一个再用五行来分析一下,这样就必需用到五行互含。而要用中药治病,也就必需把中药的属性用互含的五行分类。说到这里,我好像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
 
接上,这也说明,现存的内经与辅行决对于中药五行的描述来说,辅行决的周密性,实用性,准确性等要高一些。
 
如果按以上的方法,应该有针对五脏的每种五行的处方共计25种或50种?(每种五行一个就是25种,若是每种两个(虚实各一)就是50个)。但实际只有大,小补泻各两方。这其中的道理何在?也许是将五行用阴阳两种状态概括了?
 
也许,就是按阴阳来论的,因为其条文就是虚实。五行应该是组方的法则。 正如更早的关于一层一阴阳的那条回复中说的,阴阳是内在的动力源,五行是外在的表现状态。
 
何谓体?何谓用?简单来说,体是本体,用是作用。打个比方说擀面杖,是木头做的,木头这就是体,擀面杖是擀饼用的,这就是用。

明确了五行体用之味如此,我们就可以推出:

治疗湿病当用木,因为木克土(湿),用其用味“以辛泻之”;

治疗燥病当用火,因为火克金(燥),用其用味“以咸泻之”;

治疗寒病当用土,因为土克水(寒),用其用味“以甘泻之”;

治疗风病当用金,因为金克木(风),用其用味“以酸泻之”;

治疗热病当用水,因为水克火(热),用其用味“以苦泻之”。



如此,便产生了治湿之木味,治燥之火味,治寒之土味,治风之金味,治热之水味这五大类,其中包含的五行就是:

一、治湿之木味类: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干姜为火,附子为土,细辛为金,生姜为水。

也就是说:

桂枝之所以称之为木中木,是因为可以泻肝中湿(木中木的前一个木表示治湿之木的用味,后一个木表示其作用的五藏为木肝。以此类推);

生姜之所以称之为木中火,是因为可以泻心中湿;

附子之所以称之为木中土,是因为可以泻脾中湿;

细辛之所以称之为木中金,是因为可以泻肺中湿;

干姜之所以称之为木中水,是因为可以泻肾中湿。



二、 治燥之火类。味咸皆属火,丹皮为之主。旋覆花为土,葶苈子为金,泽泻为水,大黄为木。

也就是说:

丹皮之所以称之为火中火,是因为可以泻心中燥;

旋覆花所以称之为火中土,是因为可以泻脾中燥;

葶苈子所以称之为火中金,是因为可以泻肺中燥;

泽泻之所以称之为火中水,是因为可以泻肾中燥;

大黄之所以称之为火中木,是因为可以泻肝中燥。



三、 治寒之土类。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金,茯苓为水,薯蓣为木,炙甘草为火。

也就是说:

人参之所以称之为土中土,是因为可以泻脾中寒;

甘草之所以称之为土中金,是因为可以泻肺中寒;

茯苓之所以称之为土中水,是因为可以泻肾中寒;

薯蓣之所以称之为土中木,是因为可以泻肝中寒;

炙甘草所以称之为土中火,是因为可以泻心中寒。



四、治风之金类。味酸皆属金,麦门冬为之主。五味子为水,芍药为木,萸肉为火,枳实为土。

也就是说:

麦门冬所以称之为金中金,是因为可以泻肺中风;

五味子所以称之为金中水,是因为可以泻肾中风;

枳实之所以称之为金中木,是因为可以泻肝中风;

萸肉之所以称之为金中火,是因为可以泻心中风;

芍药之所以称之为金中土,是因为可以泻脾中风;



五、治热之水类。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竹叶为木,黄连为火,术为土,黄芩为金。

也就是说:

地黄之所以称之为水中水,是因为可以泻肾中热;

黄芩之所以称之为水中金,是因为可以泻肺中热;

黄连之所以称之为水中火,是因为可以泻心中热;

白术之所以称之为水中土,是因为可以泻脾中热;

竹叶之所以称之为水中木,是因为可以泻肝中热。



这便是《辅行诀》五行互含的真相。

以上引用的是
先贤追随者的博客
很有启发
这些用药思路我觉得不妥。
首先我们须明白一点,
某脏受邪,从三方面去考虑,1.本脏,(治法:心咸肾苦肝辛肺酸脾甘)2抑制其所不胜,3,助其所生。
当然很多病并非都是本脏之过,而是上下游(所不胜.所生)气血异常引起的。
很明显辅行诀很多地方与之有冲突。甚至有助其所不胜的,。
 
最后编辑:
还是遵守内经藏气法时论,且效果好。
五脏所苦,所欲都讲得那么明白,又何必多此-举
现在说的很多药的功效,都是后世之人,以方的作用去反推药的效果,许多所记载药的效果都是失真的。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