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功效是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多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唱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以上引自百度百科)我那种是制白附子,一般大家说白附子就是也是这种,目前残留不到50克了,买了半斤2次吃的差不多了。为什么我一次吃了100克呢?那是因为我感觉第一次50克吃完,药效很快消失了,感觉这样制白附子是附子渣,所以一次吃了100来克,不然谁敢一次吃这样多附子啊,而且吃完没有心跳加速,摆明就是附子渣,吃这样多心也不跳的快就是证据。刚买到的生附子,那个卖家再三叮嘱,说这是江油生附子一定要注意,应该人家的附子不是附子渣吧。不然没必要那么担心,
好吧,之前有滑脉口里有痰,目前没有了痰,也没有滑脉了,其实也不算用错了,还有淘宝那个把白附子当附子卖给我的,我也无语,我都告诉他了,要做四逆汤的,结果就发来这个白附子。其实我之前应该坚持问他买生附子的,他一直说生附子毒性大,让我买这个,现在看来是他没生附子药卖了?白附子,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功效是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多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唱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以上引自百度百科)
你用错药了。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而白附子和附子是两个根本不同种的东西。
很多奸商就把白附子当附子卖的,对中药不了解的人都不知道。他估计也不是没生附子,而是怕出事,另外一个就是利益心作祟。好吧,之前有滑脉口里有痰,目前没有了痰,也没有滑脉了,其实也不算用错了,还有淘宝那个把白附子当附子卖给我的,我也无语,我都告诉他了,要做四逆汤的,结果就发来这个白附子。其实我之前应该坚持问他买生附子的,他一直说生附子毒性大,让我买这个,现在看来是他没生附子药卖了?
很多奸商就把白附子当附子卖的,对中药不了解的人都不知道。他估计也不是没生附子,而是怕出事,另外一个就是利益心作祟。
生附子大多在回阳救逆用,比如生死边缘的情况。一般情况则用炮附片(即附子用土炒,或者土煨),这个毒性比生附子弱,但药性强;而更为普遍的情况呢,则是用制附片——是水蒸过的,只不过加了胆巴泡过,根据炮制过程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灰黑褐色的黑顺片或者黑附片,另一种则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白附片。
因为制附片都经过蒸煮和反复漂洗,因此黑白附片毒性大大降低,但药力相比于炮附片弱一些。其中白附片又比黑附片药力更弱。所以,对于轻微寒症用白附片,重症阴寒一般用稍多一点的黑附片或适量炮附片。
很多情况下,有些药商的制附片中残余胆巴,尝起来苦涩,而少量黑附片不起效,大量煎煮后又容易产生胆巴中毒。这就是为何频频出现附子中毒现象的原因。如果是正规炮制的药材,按照正规剂量和正确方法煎煮,是不可能产生中毒的问题的,而且效若浮鼔。
请教您,慢性肾炎8年,之前总眼睛肿疼,耳垂长硬包(休息好感觉会有多所减轻)口腔溃疡,当地民间老中医号脉说是虚火上浮,把脉却说我有点寒,是否符合您文中所说上热下寒。该如何治疗呢,能否在滋阴药中加入附子肉桂引火归元?本人刚接触中医,虚心请教。梨是寒性的,而且是清热润肺的。金生水,分阴阳两方面去生的,少量的清热润肺可以把上焦的热量带到下焦补充肾阳,但是大量的清肺热就会使肾生寒气。而且从楼主的自述中可以看出,表象确实是肾阳虚,可是这个肾阳虚并不是真的阳虚而是上焦的阳气不能下降到下焦去化生相火,吃桂附地黄丸上火也很好的证实了这一点,所以第十三刀说得很对,这样子直接补肾阳是会引起心火的,因为肾水在上济心火的时候是需要阳气去鼓动上行的,而桂附的助阳会加多这个热量,并且堆积在心脏(可能还会传给脾),而且因为脾的容量有限所以这一部分的热量就从唇部显现出来(脾其华在唇)就是唇疹。再说回肺,因为肺为水之上源,滋阴润肺是可以增加体内水液的,而这个增加的水液除了带给肾阳气之外,还有化痰的作用,化痰就会通络,经络通畅自然气血流通,面色转好。而楼主的身体之所以会肾阳虚也是中焦阻隔,上下不通,上焦的热不能转化为下焦的相火去滋养命门真火,而下焦的水湿不能蒸腾上输即济心火,也就是形成了水火分离,阴阳分离的格局;当然下焦也有淤塞,不然不会尿有潜血。中焦阻隔最严重的地方在胆或胆经。要验证也不难,胆南星5克,丹皮10克即可,比吃桂附地黄丸舒服多了,也有一些人会上火,但是这个上火却是体内的郁热外透的结果,常规清热就可以了。这样结果才是身体自己运转,寒热两调,阴阳和合,才是真的恢复健康,否则就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症状此起彼伏。当然,要开出复杂的方子还需要详细的资料和信心,也并非这么简单的药味就能解决的,只是当做补肾阳的话还是可以的。总之,楼主是外寒内热兼有痰瘀的体质。
我是自学的。。。。脉象我开始真不懂,但是俗话说久病成医,我自己给自己诊断过多次还给别人也诊断过多次,慢慢的基本懂了古籍脉经的意思,这个过程花了3年多但是依然有不懂的脉象,之所以花了那么久,那是因为只读文言文没有翻译,开始肯定迷茫的。慢慢的就懂了。和只读伤寒论原文一样,开始理解伤寒论特别难,后面就慢慢的觉得容易理解了,。这需要很久的消化时间才读的懂,其实常规脉多数很简单,目前对个别脉象也不清楚那是诊脉少,没有经验导致的,但是遇到数脉等都是很简单常见的脉象,这个大家一般能轻易诊断没什么问题吧,辨别寒热是最简单基础的脉象。沉细或者洪大等都是简单的脉象,难的脉象是我遇到过尺部缓缓而来脉象洪大无数脉,导致这个脉象的病因我还不太懂。只知道是肾或者子宫有病了。紧脉还是很容易诊断的,为什么呢,自己得病了诊断过后包你记得牢,我经常感冒这紧脉都是常有的了如今天早晨就有紧脉,不感冒受寒就没有这个脉象,有时候我还有滑脉。口里也有痰对应脉象的。这个没什么神秘的。久病自己经常诊脉会很容易学会这些脉象的,还有用附子是为了对抗感冒,这也是无奈。体质差容易每天感冒,附子吃了基本没感冒的情况了或者只有轻微的感冒了。那吃还是不吃这个选择是很明显的了。。。。。有几个事情想问你一下,你把脉是否有人教过,或者和人手把手交流过,我看你脉写的很详细,一般来说没有老师手把手教脉很难准确,特别是像紧弦脉的区别一般医生都无法体会,如果完全是自学的话,你的脉诊很可能有比较大的问题。其次基本看了你整个帖子感觉用赵绍琴老的思路会比较适合你的病情,不要总是盯在附子上,你身体这么敏感调气机比较适合你
你可以找个高手对照一下,我还是一句话脉自悟的很容易出偏差,你认为是这样的其实不是我是自学的。。。。脉象我开始真不懂,但是俗话说久病成医,我自己给自己诊断过多次还给别人也诊断过多次,慢慢的基本懂了古籍脉经的意思,这个过程花了3年多但是依然有不懂的脉象,之所以花了那么久,那是因为只读文言文没有翻译,开始肯定迷茫的。慢慢的就懂了。和只读伤寒论原文一样,开始理解伤寒论特别难,后面就慢慢的觉得容易理解了,。这需要很久的消化时间才读的懂,其实常规脉多数很简单,目前对个别脉象也不清楚那是诊脉少,没有经验导致的,但是遇到数脉等都是很简单常见的脉象,这个大家一般能轻易诊断没什么问题吧,辨别寒热是最简单基础的脉象。沉细或者洪大等都是简单的脉象,难的脉象是我遇到过尺部缓缓而来脉象洪大无数脉,导致这个脉象的病因我还不太懂。只知道是肾或者子宫有病了。紧脉还是很容易诊断的,为什么呢,自己得病了诊断过后包你记得牢,我经常感冒这紧脉都是常有的了如今天早晨就有紧脉,不感冒受寒就没有这个脉象,有时候我还有滑脉。口里也有痰对应脉象的。这个没什么神秘的。久病自己经常诊脉会很容易学会这些脉象的,还有用附子是为了对抗感冒,这也是无奈。体质差容易每天感冒,附子吃了基本没感冒的情况了或者只有轻微的感冒了。那吃还是不吃这个选择是很明显的了。。。。。
知道,我就是问问我都是找医生看。不要乱放药中医辨证没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