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缠病三年,谁能帮帮我。

  你真是医学天才!

  比那些老中医高明,仝小林教授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初发糖尿病(肠道湿热证)一两按15克给药有效率才80%,一两按3克给药有效率只有30%出头。治疗几十年顽固严重失眠[当归六黄汤]合[酸枣仁汤]酸枣仁用180克,一两个月才好一大半。
  比仲师也高明,仲师[黄连阿胶汤]治急性失眠用黄连四两(60克),你用一袋4克的中成药就解决问题了。
  这些“实证”和“重证”统统被你“四两拔千斤”解决了。

  中医不用西医的“安慰剂”之名,中医讲的是“五脏藏神、主明下安、情志疗法”,强调“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德全不危”。
  读读《内经》,悟悟丹溪翁的心法,听听叶天士“响豆治失眠”的故事,还可以看一看《三国》。
  诸葛亮在手心上写一个“火”字,就把急得吐血、卧病在床的周瑜救活,斗志昂扬的上前线去了,这剂药的量真够“轻”的。

  忽视了中医的“王道”,而醉心于中医的“霸术”,在“辨证用药”的层面上追求“奇技”,实际上是在挖中医的墙角,从根子上“黑中医”。
  全面深入的领悟一下中医的内涵,开阔一下眼界和思路吧!



眼界的确是你开啊,凡是发个文章上个电视在你眼里都是专家。天天引用贴图,也不知道是哪门子专家。论坛上被所谓专家坑的还少吗?
你最欣赏的黄煌人家推崇的日本经方用多大剂量,你眼界开阔总不会不知道吧。赵绍琴应该比你引用的那些更专家些吧,人家用多大剂量看过吗?学习专家不是不好,但总得有些起码的鉴别能力吧,能上电视就认为是专家,这不就等于把鉴别能力交给电视台吗?央视还给e租 宝打广告呢,你也去引用啊
 
眼界的确是你开啊,凡是发个文章上个电视在你眼里都是专家。天天引用贴图,也不知道是哪门子专家。论坛上被所谓专家坑的还少吗?
你最欣赏的黄煌人家推崇的日本经方用多大剂量,你眼界开阔总不会不知道吧。赵绍琴应该比你引用的那些更专家些吧,人家用多大剂量看过吗?学习专家不是不好,但总得有些起码的鉴别能力吧,能上电视就认为是专家,这不就等于把鉴别能力交给电视台吗?央视还给e租 宝打广告呢,你也去引用啊

  这就是你的认知逻辑啊,有专家害了人你就把专家全部否决,那刀子能伤人你日常生活中不用刀子了?
  引用哪些专家的哪些观点,是我甄别之后采信的“内容”,与央视这个媒体传播“平台”有什么关系?
  那你在论坛学习了某位医师的经验和理论,是不是也属于“把鉴别能力交给论坛”了呢?

  日本汉方按一两等于1.5克计算,可人家将药材打粉煮散,为的是节省资源,其药效相当于按3克折算的饮片,跟国内中医教材上的剂量大致相当。

  既然赵绍琴教授是你熟悉推崇的温病大家,他处方通常用多大剂量你还不清楚吗?
  我给你找几个他的案例来你看看(资料见后附),是不是像你在论坛上出方平均一味药只用五六克左右,个人感觉像开的保健代茶饮。

  在辨证论治上钻研解决不了你的问题,不如多花点时间学习一下“营养学”和“运动学”并切实运用/严格执行,这才是慢性病的康复之路。
  该不会又认为我是在为西医打广告了吧,如果继续这样的偏见,恐怕没什么建设性作用。



==========
《赵绍琴临证400法》{温热病卫分证治(四法)}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haodongqi_2050495733.htm
(一)辛凉清解,以退其热
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或汗出不彻,咳嗽,咽红或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或数。用辛凉清解法以宣肺退热。
薄荷1.5(后下)、前胡6、银花9、连翘10、淡豆豉10、牛蒡子3、芦根20、竹叶3
加减法:
若身热头痛较重,舌苔薄白畧腻,二便如常,咽不红痛者,方中加苏叶6,或加荆芥穗3。
若咽红痛重时,加盐青果6、苦桔梗6、生甘草6。
若热郁较重,脉滑数,口干渴者,加桑叶10、菊花10、白蒺藜10。
若口干渴较重,阵阵有汗,脉象滑数有力者,可加生石膏12(先煎)。
若咳嗽较重,痰吐不多者,加杏仁10、浙贝母10、苏子10。

(二)辛凉宣肺,清肃止咳
风热之邪,侵犯于肺,肺失宣降。身热不甚,但咳,口微渴。舌苔薄白,脉象数而畧浮。用辛凉清肺,清肃止咳法。
薄荷3(后下)、杏仁10、桑叶10、菊花10、连翘10、苦梗10、芦根20、杷叶10、前胡6
加减法:
若兼气分热,口渴汗出者,加生石膏15(先煎)、知母6。
若热甚口渴,加黄芩10、大青叶15、花粉10。
若舌绛心烦,脉象细数,初入营分时,加玄蔘15、茅根20、生地黄10。
若热入营分,舌绛脉细数,口干不甚渴时,去薄荷、前胡,加麦冬10、生地15、玉竹10、丹皮10、沙蔘10。

(三)清润宣降,肃肺止咳
外感温燥之邪,消耗肺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干鼻燥,咳嗽少痰或干咳无痰,尿少色黄,舌尖边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部畧大。当用清润宣降法,以止其咳。
沙蔘10、浙贝母10、桑叶10、杏仁10、香豆豉10、炒栀皮6、前胡6、鲜梨1个(连皮去核切片入煎)
加减法:
若干咳而痰中带有血渍时,加茅根20、川贝母粉3(冲)、黄芩10。
若干咳而痰黄且黏,难咯时,加炙杷叶15、旋覆花10(包)、黛蛤散10(包)、瓜蒌仁20。
若舌绛,脉数有力时,加生桑皮10、地骨皮10、玉竹10、麦冬10。
若咳而胁痛时,加甜葶苈3、金橘叶6、大红枣5枚。

(四)滋阴液兼以解表,清温邪而退其热
素质阴亏,津液不足,又感温热邪气,重伤津液。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干咳心烦,口渴咽干,尿少而黄,舌红干瘦,脉象细数。津亏无以滋汗,汗源不足,故汗少或无汗。必须用滋阴解表方法,仿加减葳蕤汤。
生葳蕤10、葱白6、嫩白薇10、苦桔梗10、淡豆豉12、前胡6、炙草6、沙蔘10、杏仁10
加减法:
若口干心烦,脉象细数时,加生地黄15、丹皮10、麦冬10。
若舌绛口干,心烦有汗,脉数而有力,加生石膏12(先煎)、生地15、知母6、花粉12、茅芦根各15。
若舌苔根黄且厚时,加焦三僊各10、鸡内金10,或加炙杷叶15、保和丸15(布包)。
若津伤较重,脣干而裂时,加川石斛20、西洋蔘粉3(冲)。




=============

《赵绍琴:水肿案》https://www.tcmbe.com/threads/426243/

王某某,女,68岁
【初诊】
患者病水肿已3年余,时轻时重,经某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服中西药无效,近2月来水肿加剧,下肢尤甚,几乎难以行走,由其女搀扶前来就诊。
患者面目一身悉肿,按之凹而不起,下肢肿甚,面色晄白虚浮,眼睑难以开启,两眼如线状。肚腹肿胀如鼓,自觉胀满小便不利,大便艰涩难下。诊其两脉沉迟涩滞,如病蚕食叶状,关尺脉虚微若无,舌胖质嫩色淡,舌苔白腻滑润有液。一身关节沉重,动则作痛。
检视其前所用方,不外五皮、五苓、肾气丸之类,然均无效验。综合脉、舌、色、证分析,其病本属中阳不足,真元大伤,寒湿阻络,失于温化,经脉闭阻,三焦不畅,其病已延久,阳衰阴盛,非大剂温通不足以解其寒凝。必俟寒解阳回,络脉疏通,方克有济。姑拟四逆加味温阳以散寒凝。
淡附片30克(先煎),淡吴萸10克,淡干姜10克,肉桂6克,炒川椒6克,细辛6克,茯苓10克,三剂
【二诊】
4日后患者自已步行前来就诊,既不需人搀扶,也不需扶手杖。观其肿势已消之大半。患者自述服前方一剂后,至午夜腹痛作泄,下如稀水,连续三次,其势如注,总量约5000毫升。因其泻势甚猛,家人甚为担忧,意欲前来急诊,后因见其泻后自觉舒适,且精神尚佳,遂较放心观察。泄后安然入睡。次日服第二剂药后又泄3次,约3500毫升。第三剂服后又泄水二次,约2000毫升。三日之内,水肿日见消退,精神日增,饮食知味。已能自主活动。遂来复诊。
再诊其脉已由沉迟涩滞变为沉缓濡滑,按之已觉力增,舌白水滑之象已减。说明三进大剂温热,阳气已得振奋,驱逐阴寒水湿之邪由大便泄出,此为三焦畅通之象溢火之源以消阴翳,仍以前法继进,温阳益气,崇土制水之法。
淡附片30克,淡吴萸10克,淡干姜10克,川桂枝10克,炒川椒目6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五剂
【三诊】
药后水肿全消,面色渐转红润,精神日增,饮食睡眠均佳,二便如常,行动自如,能协助家人干些轻活,脉象沉软濡滑,舌白苔润。寒湿虽去,恐其复来,为拟丸药处方,常服以资巩固。
黄芪60克,党参60克,附片60克,干姜20克,吴萸10克,肉桂10克,当归30克,白芍30克,熟地60克,川芎30克,白术30克,陈皮20克,茯苓60克,炙甘草30克,鹿角霜20克,鸡内金30克。
上药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早,午,晚各服1丸(一天3丸X9克=27克,其中药粉估计约18克左右,如果照你的经验“1天只用4克(一袋)的中成药治疗急症,只要对证也会起效”,这位老年女性患者三诊时诸证皆已缓解,进入调养善后阶段,赵老为何对这种慢性病用这么大的剂量呢?),白开水送下,如遇感冒发烧可暂停。
上药服完后,身体日渐强健,水肿未再反复。
【按】:此为阴水肿,缘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闭阻络脉,气血不得流通,三焦不得通畅,水湿无由泄越,溢于肌肤而为水肿。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概指此言。其证肤肿按之没指,凹而不起,肌肤四肢沉重发凉,时时畏寒,口淡不渴,舌胖质嫩,苔白水滑,脉象沉微,接之无力。治疗此证当以温阳为先,使阳气振奋,则寒湿自去。观本案服温热回阳剂后,由大便泄水如注,其理即如《伤寒论》所云“由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其方用淡附片,淡干姜,淡吴萸,三者合用,名三淡汤,最善温阳散寒,是师门口授心传之经验方,为治疗阴寒内盛,元阳衰微之阴寒证之要方。再合辛甘大热之肉桂温阳化气,走窜行水之椒目,温经散寒之细辛,健脾利水之茯苓,故能振奋脾肾之阳气,而泄寒湿之壅盛。此证以温阳为急,故不可加入阴柔之药,若援引张介宾阴中求阳之例,加入熟地等补肾滋腻之药则误矣。故初诊,二诊皆不用之。水肿消退之后,以丸药善后调理则可用之。此间道理,细细揣摩,自可明之。
 
最后编辑:
眼界的确是你开啊,凡是发个文章上个电视在你眼里都是专家。天天引用贴图,也不知道是哪门子专家。论坛上被所谓专家坑的还少吗?
你最欣赏的黄煌人家推崇的日本经方用多大剂量,你眼界开阔总不会不知道吧。赵绍琴应该比你引用的那些更专家些吧,人家用多大剂量看过吗?学习专家不是不好,但总得有些起码的鉴别能力吧,能上电视就认为是专家,这不就等于把鉴别能力交给电视台吗?央视还给e租 宝打广告呢,你也去引用啊

  风物长宜放眼量。
  专家能走出象牙塔为百姓服务,我们能通过电视网络了解各学科各行业的知识技能和前沿动态,这是时代发展带来的福利。
  这种方便在三四十年前是无法企及的,如果能善用这些资源,汲取其有用的部分,可以帮助自己打造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
  执于偏见、抗拒、轻视的态度,受损失的只会是自己。
 
肝阴实隔阳,阳不得归肝迫走少阳,胆湿热(胆囊息肉 、舌边烂)克睥土(胃炎),肝阴实可以逆生肺阴实(怕冷、3-5点醒)
用来解释“肝区和胁部易有胀满症状隐痛,反射背肩部位,情绪易怒烦燥,唾觉凌晨三点和五点容易醒,五点过后肝区隐痛症有点加重,起床后症状有减轻。舌两侧容易反复溃疡,不疼的。肝区不舒服时易产生悲伤情绪,干点活有点气短,走路多点也会略感肝区不适,嘴唇容易干燥。关节受天气影响容易疼痛。
有时头晕,”
“有时口干,口干时不想喝水”。 说明干是在血分,血有热或於。
所以开药以破肝阴为起点辅与血分清於热
建议吴茱萸汤加减起步随证拆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