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仿宋]
【治未病】胡天雄说:《内经》治未病的观点,包括三个方面:①通过摄生方法,增强体质,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如《上古天真论》和本篇所述。②指一般发作性疾病,不要在症状高峰时治疗,必须让症状衰减,再行处理。如《灵·逆顺》篇:“方其盛也,不敢毁伤;刺其已衰,势必大昌。故曰:上古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③趁疾病将发作之时,苗头初露,即予治疗。如《素问·刺热》篇:“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疾和病是有区别的,疾之甚者才叫做病。《论语》:“子疾,病,子路请祷。”《吕氏春秋·知接》:“仲父之疾,病矣!将何以教寡人?”这些病字,都是此意。因此,未病并不等于无病,只是指不厉害的病。故清代陆九芝云:“今人所谓病,于古但称为疾,必其疾之加甚,始谓之病。”对照上文,意义是非常清楚的。
金栋按:“治未病”一词,《内经》全书共见3次。本篇及《素问·刺热》、《灵枢·逆顺》,《集解》皆引。
治未病概念有二:⑴未病先防;⑵既病防变(传)。其中“既病防变”则与五行的生克制化有关。
传变一词,《内经》称“传”,亦名“传化”、“病传”等,指疾病部位的转移及病情性质的变化。病邪传至五脏,最后可能会导致死亡。疾病传变往往是没有及时得到适当治疗的情况下才发生的,所以掌握一般的传变规律,从而做到早期诊断,预见其传变,及早予以治疗是临床诊治疾病中的重要一环,此即“既病防传(变)”,也称“上工治未病”。
在《内经》一书中,外感病的传变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轻到重,见于《素问·皮部论》、《缪刺论》及《灵枢·百病始生》等篇。所以“上工”者,当“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即是此矣。
内伤杂病的传变规律,是按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判断推测五脏的病情轻重及生死预后,见于《素问·玉机真脏论》、《标本病传论》及《灵枢·病传》等篇,但论述不尽相同。
传变分为顺传和逆传。一般而言,顺传预后好、病情轻,逆传预后差、病情凶险。
⑴按五行相乘(克)的关系传变,如肝病传脾(木乘土)、脾病传肾(土乘水)之类,这是一般常见的传变顺序,又称顺传。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此即《难经·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及张仲景《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而《素问·标本病传论》及《灵枢·病传》则认为五行相乘是逆传。如《素问·标本病传论》:“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灵枢·病传》:“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马莳云:“夫传其所胜,谓之甚。夫病传者,五脏皆然。试以心言之:心病者,脏真通于心,故先心痛。火来乘金,一日传之于肺,即发而为咳也。又三日,则四日矣,肺邪胜木,故胁支痛,以肝脉循胁肋也。又五日,则九日矣,肝邪胜土,故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以脾不运化,及脾主肉,故病及肉。又三日,则十二日矣,其病不已则死。”
⑵按五行传克我(相侮)之脏的关系传变,如肺病传心(金侮火)、心病传肾(火侮水)、肾病传脾(水侮土)、脾病传肝(土侮木)、肝病传肺(木侮金)之类。因为传于相侮之脏最为凶险,预后不良,故称其为“逆传”。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受(授)气于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授)气于心,传之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授)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授)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授)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授)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
根据“传其所胜,谓之甚”及“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的传变规律,及早地主动采取治疗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变恶化,挽救患者生命,此即“上工治未病”。
《集解》伯坚按引《刺热篇》第七段这句话中的面部诊法,乃面部五脏分属附五行推演而来,即面南而立,上南(心)下北(肾),左东(肝)右西(肺),中间脾。如下图。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