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疑难杂症血瘀自汗

  “有病不治,即得中医”,有些道理,各行各业拔尖的人才都不多,高明的医生确实有限。

  不知听说过“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没有?
  这句话出自《尚书》,意思是说一个病重的人,如果在服用完中药之后,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现象,那就不能彻底治愈这个病。所以瞑眩反应是治疗疾病过程当中的一种好现象,是药力扶助正气驱邪的表现

  这种说法有点绝对了,但至少可以肯定,服药之后出现不舒服的反应,不全都是“药不对证”所产生的“副作用”,存在一定比例的“药中病气”助正祛邪的“瞑眩反应”的情况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几个方子后面,明确的说了服药之后容易出现不舒服的“瞑眩反应”,并嘱咐不要觉得奇怪,坚持服药病情就会痊愈,比如:
  [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乌头桂枝汤]:“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也。”
  又如:“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再如:“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等。

  当代名老中医岳美中也说:“涤痼之疾,服药中病则瞑眩,瞑眩愈剧,奏效愈宏”。
  你的病也算是“陈疴痼疾”了,看你帖子中的反馈,现在服药多会出现不舒服的反应,如果像只“惊弓之鸟”,每每怀疑是“副作用”,一服即止,线上线下“海选”明医,不停的走马换方,进而又开始分析是哪味药不适合自己用,所谓“不能用”的药越来越多,这样下去病恐怕不太好治。

  为什么明清以来,医家越来越喜欢开滋阴药
  因为滋阴药下去,即便不对症甚至是误治,但是病人吃个半年一年的,也不会有什么明显不对。
  假设在一位阴证病人有一点点虚火的情况下,滋阴药一下去,头两天病人反而会觉着舒服了,因为虚火被水浇灭了,但是身体越滋阴越阴寒,等到病人一旦发觉不对,往往已经需要花大力气才能扭转,甚至难以挽回了。
  而阳药不一样,一下去,容易产生暝眩反应不说,一旦向阳证病人误投姜桂附,那强烈反应会立竿见影。
  喜欢开滋阴药的中医可能是主流,这里面有医家为减低自身风险的因素,也有患者恐惧出现所谓的“副作用”的“市场需求”在推动

  JT叔叔也有类似的看法:“ 虽然虚劳体质多伴隨发热、口渴等症状,后世医家多以清凉滋阴补,这是对病状妥协、好让病患感觉舒服,但仲景不妥协,所以会发现,仲景的补药有时候会有一点危险,以病人的体质用到这么暖的药,可能会產生一些不舒服的后遗症,但相对而言,仲景的选择反而是比较安全的补药,因为吃补药不当可能会导致邪气束在里面,让很多病都治不好,就像熟地黄如果使用不当会把很多邪气黏在里面,像人参、黄耆也会束到人,故从长期来看,仲景补药的路数是比较稳的。例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可以处理遗精早泄的问题,一般都用固涩的思维处理,但研究经方的学者就会觉得它让身上的营养去到该去的地方”。
  “喉中清淡不用咳顶一下就涌出来了”,可见痰饮之重,如果还用以滋阴为主,所谓“滋阴化痰”的治法,预后也许堪忧。

  “瞑眩反应”与真正的“副作用”的区别大致有
  1、瞑眩反应和患者的体质、病情有直接的关系;副作用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个体差异较小的作用。
  2、瞑眩反应一般情况由重到轻,随着疾病的减轻而逐渐消失;副作用则是由轻到重,甚至可以导致患者死亡。
  3、副作用则无论体质的好坏使用后都会出现,而体质好的人瞑眩反应一般不太明显(比如患者本来是“柴胡汤证”,但被误用泻下的治法损伤了正气,而“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就是因为正气偏虚而出现“战汗”的“瞑眩反应”了,《伤寒论条辨》:“战汗乃正气来复,邪正剧烈交争,正胜邪却之佳兆”)。

  以上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西医同样存在类似“药不瞑眩疾弗瘳”的情况,比如说“打疫苗”,如果注射之后没有出现短时低热、局部红肿等轻度的一过性反应,说明疫苗有质量问题或者接种剂量不够,人体没有对抗原产生“免疫应答”或者“免疫应答”很弱,接种效果就不好甚至无效。
 
  活血化瘀的中成药除了[血府逐瘀胶囊]还有其它的品种,有些用虫药的通血络闭阻的功效更强同时还具有补血虚的作用。
 
就是看起来是肾阳虚,实际上不是,你按照肾阳虚治疗不会有改善。
引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不好确定,只能说有一些可能因素:饮食过于油甘厚腻(吃的太油腻太多肉),缺少运动,熬夜,抽烟喝酒,长期保持某一种体位(久坐,弯腰劳作等)等等。
不说机理就不会那么难懂了。
你可以选择大步走,拍打胆经,练太极拳等方式去改善,但是这些是需要坚持的。
饮食控制不要吃太多肉,尤其不能喝酒。
原先我记得小的时候就特别容易感冒发烧体质,输液下就好了,到了中学初二后就从来不发烧了只有发冷了,同时家里做饭也是比较油腻放油超多。
问下中成药有没有治我这个病症的,我感觉熬药太麻烦了??
 
原先我记得小的时候就特别容易感冒发烧体质,输液下就好了,到了中学初二后就从来不发烧了只有发冷了,同时家里做饭也是比较油腻放油超多。
问下中成药有没有治我这个病症的,我感觉熬药太麻烦了??
没有,这种的疑难症中成药极少能顾全面的。
熬药确实挺麻烦的,也有的药店有打粉,做药丸的。
建议你和面诊的医生沟通一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一下。
一般都是这样的,父母那辈人穷怕了饿怕了,所以矫枉过正了。殊不知正是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埋下了家人生病的祸根,饮食也好,劳逸也好,都有个度,过了这个度,身体就不好了。
所以如果要求治病必求于本,就需要病人改变观念,改变饮食等生活习惯,才能消除疾病的根源,否则就是吃药好了,过一段时间又复发了,反反复复,反而互生怨怪!
 
问下中成药有没有治我这个病症的,我感觉熬药太麻烦了??
没有,这种的疑难症中成药极少能顾全面的。
熬药确实挺麻烦的,也有的药店有打粉,做药丸的。
建议你和面诊的医生沟通一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一下。
一般都是这样的,父母那辈人穷怕了饿怕了,所以矫枉过正了。殊不知正是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埋下了家人生病的祸根,饮食也好,劳逸也好,都有个度,过了这个度,身体就不好了。
所以如果要求治病必求于本,就需要病人改变观念,改变饮食等生活习惯,才能消除疾病的根源,否则就是吃药好了,过一段时间又复发了,反反复复,反而互生怨怪!
嗯有道理请问大师多少岁了,目前从事何工作
 
最后编辑:
没有,这种的疑难症中成药极少能顾全面的。
熬药确实挺麻烦的,也有的药店有打粉,做药丸的。
建议你和面诊的医生沟通一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一下。
一般都是这样的,父母那辈人穷怕了饿怕了,所以矫枉过正了。殊不知正是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埋下了家人生病的祸根,饮食也好,劳逸也好,都有个度,过了这个度,身体就不好了。
所以如果要求治病必求于本,就需要病人改变观念,改变饮食等生活习惯,才能消除疾病的根源,否则就是吃药好了,过一段时间又复发了,反反复复,反而互生怨怪!
痰瘀互结证中医上的专业术语,是指痰浊与瘀血相互搏结,以局部肿块刺痛,或肢体麻木、痿废,胸闷多痰,或痰中带紫暗血块,舌紫暗或有斑点,苔腻,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我查了下痰瘀互结貌似感觉症状还不太一样??
问下我这饮食吃什么食物会改善我的病情呢,能推荐点食物吗?
 
最后编辑:
痰瘀互结证中医上的专业术语,是指痰浊与瘀血相互搏结,以局部肿块刺痛,或肢体麻木、痿废,胸闷多痰,或痰中带紫暗血块,舌紫暗或有斑点,苔腻,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我查了下痰瘀互结貌似感觉症状还不太一样??
问下我这饮食吃什么食物会改善我的病情呢,能推荐点食物吗?
那是小范围的痰瘀互结,生成有形的肿物。你的情况不一样,是大面积散在的。就因为一些定见,现在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也是经过几年的探索验证才发现了这一点的。
你说的小时候起饮食比较油腻,又常输液。你看看,饮食入胃在肠胃肝胆形成一个高温区,而输液使得大量的液体而且是冷的从外周血管直接进入人体,所以肺热是没有了,感冒是好了,但是这个脾胃肝胆的热量却也散不出去了,久而久之,身体就习惯了这种模式,所以这个没有散出去的热量日积月累,灼液成痰还被运送到身体的各部藏起来,久病之后入血就有了痰瘀相合了,就成了疑难杂症了。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没有瘀点瘀斑,那是因为这样子的痰瘀互结除了上面说的大面积散在的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是以痰为主,淤血只是少部分,所以淤血的症状并不明显,但是毕竟有,所以如果不治淤血光治痰,也是没效果的。
我见过好几个这样的例子,不但没有瘀点瘀斑,连血液都是清稀的,唇色很淡,但是比较暗,不是那种淡白的;舌象也是胖大有齿痕(并且都按照阳虚的路子治疗了,一点效果都没有的)就是这个暗淡,才让我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这个说的太专业了点。
 
痰瘀互结证中医上的专业术语,是指痰浊与瘀血相互搏结,以局部肿块刺痛,或肢体麻木、痿废,胸闷多痰,或痰中带紫暗血块,舌紫暗或有斑点,苔腻,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我查了下痰瘀互结貌似感觉症状还不太一样??
问下我这饮食吃什么食物会改善我的病情呢,能推荐点食物吗?
上面的问题只回答了一半,现在继续。
饮食方面,除了不要太油腻,不抽烟喝酒之外,还是有一些食物可以推荐一下的:
清肝胆火的食物:芥菜,儿菜,雪里红(一种青菜)
增加膳食纤维的:芹菜,燕麦,荞麦,黄豆,绿豆,小米,高粱米
降低血液粘度的:黑木耳,洋葱,
增加肠道益生菌的:腐乳,酸菜,豆豉
一时之间只想到这么多适合你的。肉食也不是说不能吃,而是要少吃。
 
上面的问题只回答了一半,现在继续。
饮食方面,除了不要太油腻,不抽烟喝酒之外,还是有一些食物可以推荐一下的:
清肝胆火的食物:芥菜,儿菜,雪里红(一种青菜)
增加膳食纤维的:芹菜,燕麦,荞麦,黄豆,绿豆,小米,高粱米
降低血液粘度的:黑木耳,洋葱,
增加肠道益生菌的:腐乳,酸菜,豆豉
一时之间只想到这么多适合你的。肉食也不是说不能吃,而是要少吃。
我发现没有对症的药物去治疗,现在吃什么食物都不好使,我吃过小米一喝就肚子疼反酸全身发冷出冷汗,芹菜也试过吃完鼻子疼起来了特别不柔和,高粱米刚开始吃管用后来吃的全身发紧出冷汗,绿豆喝完就肚子疼出冷汗,黑木耳跟绿豆差不多,好像单独吃食物貌似啥都吃不了,症状一发作只能靠血府去缓解了。
还有一个方子省中医院的一个大夫开的我也一并写出来,你在看下麻烦了
熟地黄15g 石菖蒲10g 仙鹤草12g 麻黄根9g 大枣4g 桂枝9g 郁金10g 炒白术12g
莲子10g 生姜3g 当归15g 煅牡蛎20g 炙甘草6g 五味子9g 黄芪20g 煅龙骨20g 浮小麦30g 白芍10g 出冷汗一点都没有缓解反而感觉更厉害了肚子疼还
当初还有一个大夫说我是阴虚火旺,可是我看他的方子的里燥湿泻火疏肝解郁等药也不少我感觉可能跟你说的那样伤阴的药物太多了所以也不太好使
 
最后编辑:
那是小范围的痰瘀互结,生成有形的肿物。你的情况不一样,是大面积散在的。就因为一些定见,现在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也是经过几年的探索验证才发现了这一点的。
你说的小时候起饮食比较油腻,又常输液。你看看,饮食入胃在肠胃肝胆形成一个高温区,而输液使得大量的液体而且是冷的从外周血管直接进入人体,所以肺热是没有了,感冒是好了,但是这个脾胃肝胆的热量却也散不出去了,久而久之,身体就习惯了这种模式,所以这个没有散出去的热量日积月累,灼液成痰还被运送到身体的各部藏起来,久病之后入血就有了痰瘀相合了,就成了疑难杂症了。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没有瘀点瘀斑,那是因为这样子的痰瘀互结除了上面说的大面积散在的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是以痰为主,淤血只是少部分,所以淤血的症状并不明显,但是毕竟有,所以如果不治淤血光治痰,也是没效果的。
我见过好几个这样的例子,不但没有瘀点瘀斑,连血液都是清稀的,唇色很淡,但是比较暗,不是那种淡白的;舌象也是胖大有齿痕(并且都按照阳虚的路子治疗了,一点效果都没有的)就是这个暗淡,才让我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这个说的太专业了点。
我这个舌边也有瘀点只不过是淡红色的。不是很鲜艳,还有就是刚开始吃燥湿的药物的时候不出冷汗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胃里好像都东西在轻微蠕动,声音就像气泡破裂的轻微声音,感觉那种轻微的蠕动不像是水也不像是湿,很可能是浓痰。
还有一次我父亲同事推荐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说他治疑难杂症很厉害,找了5次大概看了有半个月都不好使,但是我发现吃完他的药我在吃韭菜饺子的时候,发现身上热起来了,还吐了好几口浓痰,虽然说也可能是鼻子倒流产生的但是为啥不吃韭菜的时候没有出现这个症状。
 
最后编辑:
我发现没有对症的药物去治疗,现在吃什么食物都不好使,我吃过小米一喝就肚子疼反酸全身发冷出冷汗,芹菜也试过吃完鼻子疼起来了特别不柔和,高粱米刚开始吃管用后来吃的全身发紧出冷汗,绿豆喝完就肚子疼出冷汗,黑木耳跟绿豆差不多,好像单独吃食物貌似啥都吃不了,症状一发作只能靠血府去缓解了。
还有一个方子省中医院的一个大夫开的我也一并写出来,你在看下麻烦了
熟地黄15g 石菖蒲10g 仙鹤草12g 麻黄根9g 大枣4g 桂枝9g 郁金10g 炒白术12g
莲子10g 生姜3g 当归15g 煅牡蛎20g 炙甘草6g 五味子9g 黄芪20g 煅龙骨20g 浮小麦30g 白芍10g 出冷汗一点都没有缓解反而感觉更厉害了肚子疼还
当初还有一个大夫说我是阴虚火旺,可是我看他的方子的里燥湿泻火疏肝解郁等药也不少我感觉可能跟你说的那样伤阴的药物太多了所以也不太好使
嗯,你的接受力不错啊,自己都看出来了。
大约这位专家有点放不开,本意是想敛涩止汗的,用到了煅牡蛎和煅龙骨,麻黄根,浮小麦。如果是纯阳虚症,这个方无疑是能起作用的,但是他没有意识到的就是,你的身体里面是热的,在敛阴的同时会敛阳,所以腹痛加剧,也所以虽然有几种药物用对了,但是不敌这些伤阴的药物的作用。这也是我说的温肾阳没有什么作用反而会加重心火的原因。
几乎有痰健脾成了每一位医生的定式思维,所以医生给用了大枣,白术,莲子,生姜,炙甘草;这些都是补脾气的药物,对于湿痰是很对症的,但是对于燥痰,除非是极少数的情况加用一二味即可,一下子加这么多就不可取了,气有余便是火,补气就会助火,就会多生成燥痰。
它里面的石菖蒲,仙鹤草,郁金,白芍这几味药物还是对的。
所以也不用怨怪医生,他水平再怎么样都是他的事儿,没必要去为了过去的事儿拿自己的身体折腾-----怒则气上,这是要绝对避免的!
医生诊断出阴虚火旺,也算是有眼光了,但是燥痰的治法不是人人都会的,所以哪怕你一个方中多数药物都对,只有几味甚至一味药物不对,小则药效大打折扣,大则效果互相抵消甚至其反作用。这些都是在这几年想明白了医理之后的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之谈,也是我所说的走了不少的弯路的事儿。
 
我这个舌边也有瘀点只不过是淡红色的。不是很鲜艳,还有就是刚开始吃燥湿的药物的时候不出冷汗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胃里好像都东西在轻微蠕动,声音就像气泡破裂的轻微声音,感觉那种轻微的蠕动不像是水也不像是湿,很可能是浓痰。
还有一次我父亲同事推荐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说他治疑难杂症很厉害,找了5次大概看了有半个月都不好使,但是我发现吃完他的药我在吃韭菜饺子的时候,发现身上热起来了,还吐了好几口浓痰,虽然说也可能是鼻子倒流产生的但是为啥不吃韭菜的时候没有出现这个症状。
观察的还挺仔细啊!
所以你看,身体里面有痰只是排不出来,在中医这叫做无形之痰,是可以存在于身体的任何地方的。浓痰就绝对是有热了,能排出来才是好事情。
韭菜本来就有助肾阳的作用,身上热起来正常。所以我说要身体自身能够化生肾阳才能摆脱药物的依耐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但是韭菜也有通便滑肠的作用,所以没有推荐。
可能那位医生也和其它几位一样,一些药开对了,另一些药却不对吧。
 
我发现没有对症的药物去治疗,现在吃什么食物都不好使,我吃过小米一喝就肚子疼反酸全身发冷出冷汗,芹菜也试过吃完鼻子疼起来了特别不柔和,高粱米刚开始吃管用后来吃的全身发紧出冷汗,绿豆喝完就肚子疼出冷汗,黑木耳跟绿豆差不多,好像单独吃食物貌似啥都吃不了,症状一发作只能靠血府去缓解了。
那是因为你的胃被痰所阻,胃表面是寒凉的,对于这些比较凉性的食物较敏感,没等到他们发生作用先已经引发了不适,试过的不舒服的食物可以先放一边,以后症状不明显了再调养的时候用,也可以在吃的时候放一两片姜试试,这叫反佐。
我还在担心别人起胃火要用到石膏,你这里反而是没有胃火了。
这样的胃部寒凉不是温胃能够解决的,只有痰化去了,胃表面供血恢复,自然不惧寒凉,这也是这种病最欺骗人的地方!
 
那是因为你的胃被痰所阻,胃表面是寒凉的,对于这些比较凉性的食物较敏感,没等到他们发生作用先已经引发了不适,试过的不舒服的食物可以先放一边,以后症状不明显了再调养的时候用,也可以在吃的时候放一两片姜试试,这叫反佐。
我还在担心别人起胃火要用到石膏,你这里反而是没有胃火了。
这样的胃部寒凉不是温胃能够解决的,只有痰化去了,胃表面供血恢复,自然不惧寒凉,这也是这种病最欺骗人的地方!
还有你说的郁金好像也有理气解郁,菖蒲好像化湿和胃通窍伤阴药吧??这个么事??还有燥痰用不用润燥化痰呢??
我仔细感觉每次吃饭的时候出冷汗的时候是一种接近刺疼的感觉,并不是单纯的冷还有疼。
 
最后编辑:
那是因为你的胃被痰所阻,胃表面是寒凉的,对于这些比较凉性的食物较敏感,没等到他们发生作用先已经引发了不适,试过的不舒服的食物可以先放一边,以后症状不明显了再调养的时候用,也可以在吃的时候放一两片姜试试,这叫反佐。
我还在担心别人起胃火要用到石膏,你这里反而是没有胃火了。
这样的胃部寒凉不是温胃能够解决的,只有痰化去了,胃表面供血恢复,自然不惧寒凉,这也是这种病最欺骗人的地方!
还有一次用的润燥止痒胶囊能缓解鼻子疼而且还开了胃刚开始还止汗了,到后来出冷汗不管用,但是开胃且鼻子不柔和确实缓解。
还有用了那个湿毒清胶囊吃完第2天鼻子疼的厉害使劲留清鼻子,全身发紧出冷汗。你可以百度查下这2个方子,你医术深也许可以看出点什么??
 
还有你说的郁金好像也有理气解郁,菖蒲好像化湿和胃通窍伤阴药吧??这个么事??
我仔细感觉每次吃饭的时候出冷汗的时候是一种接近刺疼的感觉,并不是单纯的冷还有疼。

喔,你是一个一个药物在研究啊?:014:

郁金的理气解郁是建立在它的主要作用上的,他的主要作用还是活血的,而且他是凉性药物,入的心肝肺经,所以既能活血又能清热缓解心的血热,理气解郁作用也不太强,而且常常痰瘀会兼有气滞,但是限于阴虚又不能用行气作用很强的药物,所以一药而兼具三种功能的药物不是在合适不过了吗?而石菖蒲主要的作用是开窍豁痰,开窍豁痰的目的是使心的热往外散,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心脏的局部和心经。这两个药物常常在一起联合使用,是常用的药对之一,对于缓解心脏的瘀血痰浊起到很好的疗效,正是辩证清楚之后,针对心经的药物。他们不断不会伤阴,还能对阴虚起到缓解作用,清热力不太强,也不会伤阳气,正是很平和的药物。这二者联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安神,有助于睡眠,这个作用我已经在很多人身上验证过了,古人诚不我欺!
我的感觉你确实有淤血,一般来说,淤血疼痛就是针刺感!
 
还有一次用的润燥止痒胶囊能缓解鼻子疼而且还开了胃刚开始还止汗了,到后来出冷汗不管用,但是开胃且鼻子不柔和确实缓解。
还有用了那个湿毒清胶囊吃完第2天鼻子疼的厉害使劲留清鼻子,全身发紧出冷汗。你可以百度查下这2个方子,你医术深也许可以看出点什么??
第一个润燥止痒胶囊,作用是养血滋阴,祛风止痒,润肠通便。所以我说你是阴虚啊,润燥当然可以缓解鼻子疼,所以你的鼻子疼有干的因素在里面。
第二个湿毒清胶囊,组成:地黄,当归,丹参,蝉蜕,苦参,白鲜皮,甘草,黄芩,土茯苓。
虽然里面也有润燥的药物,但是其主要药物或者说作用偏向于清热燥湿,而清热燥湿作用过于强烈会使阴虚患者阳气更加郁闭于里,里热更重所以症状加重,不足为怪啊。
所以目前你的情况就是不适合用作用太强烈的清热药,也不能用过于利水的药物,不能狂打猛攻,只能使徐徐图之,之后才是见证治证,随症加减用药。
在温病里面利水药(这里指土茯苓)就相当于温阳药---叶天士说过:“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本就缺水,还利水那是伤上加伤,所以都说利水药伤阴液的。
 
喔,你是一个一个药物在研究啊?:014:

郁金的理气解郁是建立在它的主要作用上的,他的主要作用还是活血的,而且他是凉性药物,入的心肝肺经,所以既能活血又能清热缓解心的血热,理气解郁作用也不太强,而且常常痰瘀会兼有气滞,但是限于阴虚又不能用行气作用很强的药物,所以一药而兼具三种功能的药物不是在合适不过了吗?而石菖蒲主要的作用是开窍豁痰,开窍豁痰的目的是使心的热往外散,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心脏的局部和心经。这两个药物常常在一起联合使用,是常用的药对之一,对于缓解心脏的瘀血痰浊起到很好的疗效,正是辩证清楚之后,针对心经的药物。他们不断不会伤阴,还能对阴虚起到缓解作用,清热力不太强,也不会伤阳气,正是很平和的药物。这二者联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安神,有助于睡眠,这个作用我已经在很多人身上验证过了,古人诚不我欺!
我的感觉你确实有淤血,一般来说,淤血疼痛就是针刺感!
嗯听你说的感觉豁然开朗,果然是医术大家,原先有段时间我确实研究过中药学和食物的性质功能,还有经络学,只是没人代纯靠自己领悟一知半解的
 
嗯听你说的感觉豁然开朗,果然是医术大家,原先有段时间我确实研究过中药学和食物的性质功能,还有经络学,只是没人代纯靠自己领悟一知半解的

大家就算不上,付出了不少代价倒是真的!
没有医学基础的人很难说的明白的,所以给人看病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好在似乎,你似乎是明白了一点,也不枉我费老劲打字了!:014:
看你挺有悟性的,有空多研究研究!至少把自己的病给整明白了,再不受病痛的折磨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