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不治,即得中医”,有些道理,各行各业拔尖的人才都不多,高明的医生确实有限。
不知听说过“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没有?
这句话出自《尚书》,意思是说一个病重的人,如果在服用完中药之后,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现象,那就不能彻底治愈这个病。所以瞑眩反应是治疗疾病过程当中的一种好现象,是药力扶助正气驱邪的表现。
这种说法有点绝对了,但至少可以肯定,服药之后出现不舒服的反应,不全都是“药不对证”所产生的“副作用”,存在一定比例的“药中病气”助正祛邪的“瞑眩反应”的情况。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几个方子后面,明确的说了服药之后容易出现不舒服的“瞑眩反应”,并嘱咐不要觉得奇怪,坚持服药病情就会痊愈,比如:
[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乌头桂枝汤]:“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也。”
又如:“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再如:“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等。
当代名老中医岳美中也说:“涤痼之疾,服药中病则瞑眩,瞑眩愈剧,奏效愈宏”。
你的病也算是“陈疴痼疾”了,看你帖子中的反馈,现在服药多会出现不舒服的反应,如果像只“惊弓之鸟”,每每怀疑是“副作用”,一服即止,线上线下“海选”明医,不停的走马换方,进而又开始分析是哪味药不适合自己用,所谓“不能用”的药越来越多,这样下去病恐怕不太好治。
为什么明清以来,医家越来越喜欢开滋阴药?
因为滋阴药下去,即便不对症甚至是误治,但是病人吃个半年一年的,也不会有什么明显不对。
假设在一位阴证病人有一点点虚火的情况下,滋阴药一下去,头两天病人反而会觉着舒服了,因为虚火被水浇灭了,但是身体越滋阴越阴寒,等到病人一旦发觉不对,往往已经需要花大力气才能扭转,甚至难以挽回了。
而阳药不一样,一下去,容易产生暝眩反应不说,一旦向阳证病人误投姜桂附,那强烈反应会立竿见影。
喜欢开滋阴药的中医可能是主流,这里面有医家为减低自身风险的因素,也有患者恐惧出现所谓的“副作用”的“市场需求”在推动。
JT叔叔也有类似的看法:“ 虽然虚劳体质多伴隨发热、口渴等症状,后世医家多以清凉滋阴补,这是对病状妥协、好让病患感觉舒服,但仲景不妥协,所以会发现,仲景的补药有时候会有一点危险,以病人的体质用到这么暖的药,可能会產生一些不舒服的后遗症,但相对而言,仲景的选择反而是比较安全的补药,因为吃补药不当可能会导致邪气束在里面,让很多病都治不好,就像熟地黄如果使用不当会把很多邪气黏在里面,像人参、黄耆也会束到人,故从长期来看,仲景补药的路数是比较稳的。例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可以处理遗精早泄的问题,一般都用固涩的思维处理,但研究经方的学者就会觉得它让身上的营养去到该去的地方”。
“喉中清淡不用咳顶一下就涌出来了”,可见痰饮之重,如果还用以滋阴为主,所谓“滋阴化痰”的治法,预后也许堪忧。
“瞑眩反应”与真正的“副作用”的区别大致有:
1、瞑眩反应和患者的体质、病情有直接的关系;副作用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个体差异较小的作用。
2、瞑眩反应一般情况由重到轻,随着疾病的减轻而逐渐消失;副作用则是由轻到重,甚至可以导致患者死亡。
3、副作用则无论体质的好坏使用后都会出现,而体质好的人瞑眩反应一般不太明显(比如患者本来是“柴胡汤证”,但被误用泻下的治法损伤了正气,而“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就是因为正气偏虚而出现“战汗”的“瞑眩反应”了,《伤寒论条辨》:“战汗乃正气来复,邪正剧烈交争,正胜邪却之佳兆”)。
以上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西医同样存在类似“药不瞑眩疾弗瘳”的情况,比如说“打疫苗”,如果注射之后没有出现短时低热、局部红肿等轻度的一过性反应,说明疫苗有质量问题或者接种剂量不够,人体没有对抗原产生“免疫应答”或者“免疫应答”很弱,接种效果就不好甚至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