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脉诀

头疮


治小儿头疮,胎毒等疮。

白芷(一两) 花椒(五钱) 黄丹(五钱) 枯矾(二钱) 五倍子(一两)

上为末,干则香油调搽,湿则干掺之。

治肥疮黄水疮(秘方)

红枣(烧灰,一钱) 枯矾(一钱) 黄丹(一钱) 松香(一钱) 宫粉(五分) 银珠(三分)

上为末,湿则干掺之,干则香油调搽。
 
发斑


治小儿常发风 ,及脚常红肿,此脾经风热也。

防风通圣散去硝黄,加鼠粘子酒炒,黄连为末服之。外用防风、白芷、薄荷、黄芩、黄连、黄 、黄柏煎汤,浴洗避风。
 
小儿诸方


保婴百中膏(京师传) 治小儿疳癖泻痢,咳嗽不肯服药,及治跌扑伤损手足肩背,并寒湿香港脚,疼痛不可忍者。

沥青(二斤半) 威灵仙(一两) 蓖麻子(去壳,一百二十枚,研) 黄蜡(二两)乳香(一两,另研) 没药(一两,另研) 真麻油(夏二两,春秋三两,冬四两) 木鳖子(去壳,二十八个,切碎,研)

上先将沥青同威灵仙下锅熬化,以槐柳枝搅匀,须慢慢滴入水中,不粘手,拔如金丝状方可。如硬再旋加油少许,如软加沥青。试得如法,却下乳香、没药末,起锅在灰上,再用柳条搅数百次;又以粗布滤膏在水盆内,拔扯如金丝,频换水浸二日,却用小铫盛顿。如落马坠车,于破伤疼痛处,火上炙热,贴透骨肉为验,连换热水数次,浴之则热血聚处即消。小儿疳癖,贴患处;泻痢,贴肚上;咳嗽,贴背心上。

混元丹(鲍思斋传) 养元气,和脾胃,清火退热,化痰理嗽,定喘安神,镇惊却风,止泻消积,化痞止汗,消胀,利小便,小儿百病。

黄 (一钱,蜜炙) 人参(去芦,一钱) 缩砂(去皮,二钱) 白茯神(去心,皮,二钱半) 益智(去壳,六钱) 莪术(火煨,三钱) 山药(姜汁炒,二钱半)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一钱半) 桔梗(一钱) 香附(一两,蜜水煮过) 甘松(八钱半) 牛黄(一分) 麝香(三厘) 金箔(十片) 滑石(六两,用牡丹皮五两煎,去水丹,煮水干为度,滑石用青色者佳,如无用白者) 辰砂(一两,甘草一两,水煮半日,去甘草不用) 粉草(一两,半生半煨) 木香(一钱) 白茯苓(去皮,二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雀卵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米汤研化服。惊风,薄荷汤研化服。

万亿丸(方见通治) 治小儿百病如神。
 
痘疹
夫痘疹之原,乃胎毒所致。婴儿在胎之时,必资胎养以长其形焉,缘母失于节慎,纵欲恣食,感其秽毒之气,藏于肺腑之中,近自孩提,远走童年,若值寒暄不常之候,痘疹由是而发,因其所受浅深,而为稀稠焉。大抵初HT 之时,孩儿口内亦有余秽之毒,急用棉裹指头,拭去口中污汁,免咽入腹。事倘不及,宜以拭秽等法,并预解胎毒诸方,择便用之,亦能免痘疹诸症,真良法。然痘疹虽是素禀胎毒;未必不由诸病相传而成,其始发之时,有因伤寒伤风而得者,有因时气传染而得者,有因伤食发热,有因跌扑惊恐蓄血而得者。或为目 口噤,惊搐如风之证,或口舌、咽喉、腹肚疼痛,或烦躁狂闷,昏睡谵语,或自汗,或下利,或发热,或不发热,证候多端,卒未易辨,必须以耳冷、 冷,足冷验之。盖疮疹属阳,肾脏无证,耳与 、足俱属于肾,故肾之部独冷,然疑似之间,或中或否,不若视其耳后有红脉、赤缕为真,于此可以稽验矣。治疗之法,痘疹未出之先,预解胎毒;发热未出之际,急须微汗;已出未收之时,当用温和之剂。又曰∶始出之前,宜开和解之门;既出之后,当塞走泄之路;痂落以后,清凉渐进;毒已去尽,补益宜疏。大凡初起,未见红点,证与伤寒相类,发热烦躁,脸赤唇红,身热头痛,乍寒乍热,喷嚏呵欠,喘嗽痰涎等证,身热未明,疑似之间,急须表汗发散,可服升麻葛根汤、参苏饮之类。其或气实烦躁热炽,大便闭结,则与犀角地黄汤、败毒散之类,或多服紫草饮,亦能利之。如小便赤涩者,分利小便,宜以四苓散、导赤散之类,则热气有所渗而出。凡热不可骤遏,但轻解之。若无热,则疮又不起发也。盖发热之初,红点未见之前,非微汗则表不解,乃痘疮未出,表热壅实之时也;非微下则里不解,在红点未见,里热壅盛之际也。若正出未收之时,妄汗则成斑烂,妄下则成陷伏。痘疮一发,出于心肝脾肺四脏,而肾无留邪者为吉,若初发便作腰痛,见点则紫黑色者,多死,乃毒瓦斯留于肾间,而不发越故耳。向者疮随五脏,有证未发,则五脏之证悉具。已发则归于一脏,受毒多者见之。故肝脏发为水泡,色青而小;肺脏发为脓泡,色白而大;心脏发为斑色,赤血泡;脾脏发为疹色,黄小斑疮;惟归肾则变黑,青紫干陷。故疮疹属阳,本无肾证,肾在下不受秽气,阳取火也,阴取水也,以火为水所制,岂不气殆哉?大抵痘疮之法,多归重于脾肺二经,盖脾主肌肉,而肺主皮毛,故遍身为之斑烂也。其为证也,宜发越不宜郁滞;宜红活凸绽,不宜紫黑陷伏,疮出之后,医者当察色详证,以辨表里虚实用药,其吐泻不能食,为里虚;灰白色,陷顶多汗,为表虚;红活凸绽为表实。又诸痛为实,诸痒为虚。外快内痛为内实外虚,外痛内快为内虚外实。内实而补,则结壅毒∶表实而复用实表之药,则溃烂而不结痂矣。如表虚者,疮易出而难靥;表实者,疮难出而易收。里实则出快而轻,里虚则发迟而重。

表实里虚,则发慢收迟。调养之法,切不可妄用硝黄巴豆大寒大热之药。解表不致于冷,调养不致于热,小儿难任非常之热,亦不堪非常之冷,稍有偏焉,病从此生。故热药之助热者,以火济火,而热势太盛,荣卫壅遏,轻为咽喉目疾,吐衄痈疮,重则热极生风,斑烂不出;冷药之乘寒者,以水滋水,使脾胃虚寒,气血凝滞,轻为吐利腹胀,重则陷伏倒靥。又宜谨避风寒,严戒房事,禁止杂人月妇,清除秽气触忤,调节乳食,勿食过饱失饥,忌餐冷热,毋使伤脾损胃。大法活血调气,安表和中,轻清消毒,温凉之剂,二者得兼而已。又曰∶首尾宜以保元汤增损为主治焉。医斯疾者,当看时令寒热,审儿之虚实,辨痘之荣枯,参考各门方法,庶无执泥之弊。故曰∶虚者益之,实者损之,冷者温之,热者清之,是为随机应变。

若胶柱鼓瑟,则何足以妙圆神,不滞之机乎?

豫解胎毒免痘论
痘疹乃胎毒所致,人生无不患者,若欲免之,亦有法也。故《千金方》以小儿初生,啼声未发,急用棉裹指头,拭去口中污汁,免咽入腹,免生痘疹,固是良法。然仓卒之际,或有不及如法者,古人有甘草、朱砂等法,用之殊佳。如或又有不及如此者,宜以延生第一等方,择便用之,可免痘疹,或出亦稀少也。详考《全书幼幼》云∶凡值天时不正,乡邻痘疹盛发,宜服后禁方,则可免,永不出痘疹矣。

豫解胎毒免痘方


延生第一方 小儿初生,脐带脱落后,取置新瓦上,用炭火四围,烧至烟将尽,放土地上,用瓦盏之类盖之,存性研为末,预将朱砂透明者,为极细末,水飞过,脐带若有五分重,朱砂用二分五厘,生地黄、当归身煎浓汁一二蚬壳,调和前两味,抹儿上 间、乳母乳头上,一日之内用尽,次日大便遗下秽污浊垢之物,终身末无疮疹及诸疾,生一子,得一子,十分妙法也。

大极丸

腊月八日,取采生兔一只,取血以荞麦面和之,少加雄黄四五分,候干成饼。凡初生小儿。三日后如绿豆大者,与二三丸,乳汁送下,遍身发出红点,是其征验。有终身不出痘疹者,虽出亦不稠密也。婴儿已长,会饮食者,就以兔血啖之,尤妙。或云不必八日,但腊月兔亦可,然终不若八日佳。

保婴丹 凡小儿未出痘疹者,每遇交春分、秋分,时服一丸,其痘毒能渐消化。若只服一二次者,亦得减少。若服三年六次,其毒尽能消化,必保无虞。此方神秘,本不轻传,但慈幼之心自不能已,愿与四方好生君子共之。

缠豆藤(一两五钱,其藤八月间收,取青豆梗、土藤细红丝者是,采取阴干,炒,在此药为主) 黑豆(三十粒) 赤豆(七十粒) 山楂肉(一两) 荆芥(五钱) 防风(五钱)当归(五钱) 新升麻(七钱半) 赤芍(五钱) 黄连(五钱) 桔梗(五钱) 连翘(七钱半)甘草(五钱) 生地黄(一两) 川独活(五钱) 辰砂(一两,水飞,另研) 苦丝瓜(二个,长五寸者,隔年经霜方妙,烧灰存性) 牛蒡子(一两,纸裹炒过为度)

上各为极细末,和匀,净糖拌丸,李核大。每服一丸,浓煎甘草汤化下。

诸药须预先精办,遇春分、秋分,或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修合务要精诚,忌妇人、猫、犬见,合时向太阳,咒药曰∶神仙妙药,体合自然,婴儿吞服,天地齐年,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勒令,一气七遍。

涤秽免痘汤

五六月间,取丝瓜小小蔓藤丝、阴干,约二两半重,收起。至正月初一子时,父母只令一人知,将前丝瓜藤煎汤,待温,洗儿全身头面上下,以去其胎毒,洗后亦不出痘也,如出亦轻,只三五颗而已。一方用胡芦藤蔓,如上法洗,亦妙。扶沟王大中每用楝树子升许,如上法洗,已经验数人,皆长大而不出痘,尤妙。

乡邻出痘预服禁方
三豆汤 治天行痘疹。乡邻有此证,预服之,能活血解毒,则不染。

赤豆(即红小豆,一升) 大黑豆(一升) 绿豆(一升) 北草(三两)

上以三豆淘令净,用水八升,煮令豆熟为度。日逐空心,任意食豆饮汁七日,永不出。

龙凤膏

乌鸡卵(一个) 地龙(活而细小者,用一条,此田间蚯蚓也)

上以鸡卵开一小窍,入地龙在内,夹皮纸糊其窍,甑上蒸熟,去地龙,与儿食之。每岁立春日食一枚,终身不出痘疹。觉邻有此证流行时,食一二枚亦好。

独圣丹

丝瓜老者,近蒂取三寸,固济于砂瓶内,桑柴火烧存性,为末,以如数配,砂糖捣成饼,时时与吃尽为佳。小儿痘疹服此则少,或全然,只烧蒸三两日,不出者,或每遇作热时,即与食之,出痘必少。

永不出痘二五散

用有雄鸡蛋七枚,内取一枚,开一孔,去青黄净,将入鲜明好朱砂四钱九分,其孔以纸糊,用鸡抱去,鸡雏将朱砂采,日精月华,各七日夜,收贮所用。再用起头结丝瓜一个,候老成种干燥,烧灰存性,为末。每服朱砂五分,丝瓜灰五分,为细末,蜂蜜水调服,服过三次,亦不出痘疹,邻家出痘,就宜服之。

发热三朝证治例
凡发热之初,急宜表汗,使脏腑胎毒及外感不正之气,尽从汗散,则痘出稀少。然表药必在红点未见之前也,如发热壮盛者,痘出必重,急煎加味败毒散调三酥饼,热服表之,须令遍身出臭汗,则毒瓦斯表散,痘出必稀。若得真犀角磨汁和入尤妙。如无三酥饼,煎败毒散调辰砂末表之,更研辰砂末调涂眼四围,或黄柏膏之类,可免眼目之患。

凡发热之初,证类伤寒,疑似之间,或耳尻冷,呵欠咳嗽,面赤,必是出痘之候,宜服升麻葛根汤加山楂、大力子,其疮必出,稀少而易愈。

凡发热之初,憎寒壮热,鼻流清涕,咳嗽痰涎,此因伤风伤寒而得,以参苏饮,或调紫草膏表之。

凡热盛发狂,谵语烦渴者,急煎败毒散调辰砂末解之。

凡发热之初,或作腹痛及膨胀者,由毒瓦斯与外邪相搏,欲出不得出也,用参苏饮去参、苓,加砂仁、陈皮表之。

凡热盛吐衄,面黄粪黑,瘀血相续,及一切失血之证,并宜犀角地黄汤。

凡热盛发惊搐为吉候,用红线散调辰砂六一散表之。痰涎壅盛,不省人事者,薄荷汤化下抱龙丸。

凡发热欲出痘,作腰痛者,急服神解汤,出汗,腰痛止为度,不止再进一服,免出肾经之痘。

凡因积冷腹痛,或胃寒泄泻呕吐者,用理中汤加砂仁、陈皮、香附,温而出之。

热毒本盛者,表药出汗,热退为佳,其有一切杂证,皆由毒瓦斯欲出不能故也,但宜表散,使毒瓦斯得泄,则诸症自退,痘亦稀矣,此治初热,预防要法。

发热三朝决生死例
一、发热时,用红纸条蘸麻油,点照心头皮肉里。若有一块红者,或遍身有成块红者,八九日后决死,勿治。

一、发热时,身无大热,腹痛腰不痛,过三日后才生红点,坚硬碍手者,勿药有生,所谓吉证。

一、发热时,浑身温暖,不时发惊者,痘在心经而生也,乃为吉兆。

一、发热时,一日遍身即生红点,稠密如蚕种样,摸过不碍手者,决死。

一、发热时,腹中大痛,腰如被杖,乃至出痘干燥,而前痛犹不止者,决死。

一、发热时,头面上有一片色,如胭脂者,八九日以后,决死。

发热三朝方药例
加味败毒散

柴胡 前胡 羌活 独活 防风 荆芥 薄荷 枳壳 桔梗 川芎 天麻 地骨皮(各等分)

上古方除参、苓,恐补早助火也,宜加紫草、蝉蜕、紫苏、麻黄、僵蚕、葱白带根,热服。表汗泄泻,加猪苓、泽泻,去紫草,水煎热服,出汗为佳;如热盛,谵语烦渴,用此调六一散,尤妙。

升麻葛根汤

川升麻(一钱) 白芍药(一钱) 甘草(一钱) 白粉葛(一钱半)

上锉,作一剂,生姜煎,热服,加山楂、大力子,其疮稀疏而易愈。

参苏饮 治小儿伤风、伤寒,发热咳嗽,痰涎喘急,未明痘疹,疑似之间,此药最稳。

紫苏(三分) 陈皮(二分) 桔梗(二分) 半夏(姜汁炒,三分) 前胡(三分) 干葛(三分) 甘草(二分) 枳壳(去穣,二分)

上锉,生姜煎,热服。或调紫草膏热服,表汗更佳。

犀角地黄汤 治小儿痘疹,初热太盛,大便黑粪瘀血,或有鼻衄,大小便血。

真犀角(如无此,以升麻代之亦可,一钱) 生地黄(一钱半) 赤芍药(一钱) 牡丹皮(一钱)

上锉,水煎服。热甚,加黄芩。

红线散 治感风寒,发热惊搐,煎调六一散表之。痰盛者,抱龙丸亦妙。

全蝎 麻黄 紫草 荆芥穗 蝉蜕 天麻 甘草 加薄荷(各等分)

上锉,水煎,调药服。

三酥饼 初热,用以表汗解毒,痘出稀少。

辰砂(绢囊盛之,用升麻、麻黄、紫草、荔枝壳煮,过一日夜,研细,仍将前四味煎汤飞过,晒干再研极细,用蟾酥另捻作饼) 紫草(为细末,用蟾酥另捻作饼) 麻黄(去节,泡烫过晒干,为细末,用蟾酥另捻作饼) 蟾酥(端午日作蟾取之,捻前三药为饼,每饼加麝香少许更妙)

上方辰砂解胎毒,凉心火,制过又能发痘,紫草解毒发痘,麻黄表汗发痘,蟾酥最能祛脏腑毒瓦斯,俱从毛窍中作臭汗出,诚解毒稀痘之神方也,如遇天行恶痘,须于发热之初,每三岁儿,将三饼各取一分,或分半,随大小加减,热酒化下,浓盖出汗。不能饮酒者,将败毒散化下,尤妙。若痘已出,满顶红紫,属热毒者,煎紫草红花汤,或化毒汤将饼化下解之。又小儿初生,用蜜调辰砂饼一分,以解胎毒,痘出必稀,皆妙法也,麻黄饼痘出后忌服。

稀痘散 发热未出时服之,最能稀痘。

辰砂(将升麻、麻黄、紫草、荔枝壳四味各煮一日夜,研细,仍将四味煎汤飞过,晒干,研极细,六钱) 天灵盖(用小儿者佳,净,将麝香涂上,火炙令黄,为末,三钱)

上二味和匀,再研极细,于发热未出时,煎紫草、升麻、紫苏、葱白汤,或败毒散调下,每一岁,以一分为度。

六一散 治热毒太盛,狂言引饮,痘疮红紫黑陷。

滑石(白腻者,研细水飞,晒干再研,六两) 冰片(三分,后和研匀) 粉草(取头末,研极细,六钱) 辰砂(光明者,水飞,三钱)

上将滑石、甘草末一半研匀,然后加冰片,研匀,作六一散,治痘疮红紫黑陷热渴。余一半,入辰砂六一散,治惊狂 语。前方发热之初,用败毒散调下,亦能解毒稀痘。若出痘后,红紫属热毒者,春秋各用灯草煎渴,候冷调服;夏月新汲泉水调服。三五岁服一钱,十岁服二钱。

神解汤 治小儿发热,欲出痘腰痛。

柴胡(一钱半) 干葛(一钱) 川芎(八分) 白茯苓(八分) 麻黄(去节,八分)

升麻(八分) 防风(八分)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水一钟半,先将麻黄滚去白沫,后煎至八分,热饮,覆被卧取汗,腰痛止为度,不止再进一剂,免出肾经之痘,此法甚奇。

神功散(何知府传) 此方初觉热,服之不出,若见标者,服之毒瓦斯即散;陷者,服之即起。

川芎(六两) 当归(六两) 升麻(六两) 甘草(六两)

上为细末,一起取东流水煎三次,每次用水三碗,文武火煎至一碗半,滤下,又煎二次,共药水四碗半听用,又用好朱砂四两,以绢袋悬入瓷罐,加前药水封固,水煮尽为度,取出焙干为末,以纸罗过听用。再以引经散,用糯米二三合,以纸包紧,外用黄泥固济,入火炼红冷定,打碎,取米黄色者用之,白色者不用。每服以朱砂末一钱,米末一钱,炼蜜二匙,好酒二匙,白沸汤一小钟,共一处调匀,用茶匙喂尽取效。

黄柏膏 治痘疮初出,先用此膏涂面,若用之早,则痘疮不生于面;用之迟,虽出亦稀少。

黄柏(一两) 红花(二两) 甘草(生,四两) 绿豆粉(四两)

上为末,香油调成膏,从耳前眼唇面上,并涂之,日三五度。

出痘三朝证治例
凡三日痘渐出齐,然毒瓦斯尚在内,忌用大寒大热之剂。寒药滞毒不散,难出;热药愈炽火邪。故热毒盛者,盒饭解毒,毒解之后,略与温补,否则反变虚寒之证矣;虚寒甚者,先当温补,补后略与解毒,否则反生热毒之证矣。善治者,调适中和而已。

夫发热一日即出痘者,太重;二日即出者,亦重;微微发热,三日后乃出痘者,为轻;四五日身凉,乃见痘者,尤轻。自出痘一日至二三日方齐,大小不等,红润圆顶,光泽明净如珠者,吉,不须服药。若有他证,照后所论,加减调治。

凡小儿发热一日,遍身红点,如蚊蚤咬者,决非痘疮,乃热毒为风寒所遏,不能发越故也。宜照发热门内,煎败毒散热服表之,汗后身凉,红点自退,再越二日,出痘返稀矣。

凡发热一日,遍身出痘稠密如蚕种,根虽红润,然顶白平软不得指,中有清水者,此由热毒熏蒸皮肤而生痱疮,亦名疹子,俗曰麻子,其始发热,亦类伤寒之状,但麻证始终可表,宜照发热门内,煎败毒散表之,退肌肤之热,则麻子自没矣。夫发热门内云∶既见红点,切戒再表者,谓痘疮也。此复云∶表退者,谓麻疹痱疮,非正痘也,宜慎辨之。然痘疹初出,与麻疹痱疮略相似,若根窠红,顶圆突,坚实碍手者,痘也;若根或不红,顶虚软,略有清水,摸过不碍指者,麻疹痱疮也。疑似之间,可以辨明,而用药得无误乎!

凡发热一日,即见红点,根红顶圆,坚实碍指者,正痘疮也,此由毒瓦斯太盛,故出速,宜败毒散,或化毒汤加紫草、红花、蝉蜕之类,凉血解毒可也;若一日出齐,稠密红赤成片,此毒盛太过,不久,紫黑发斑而死。

凡壮热惊搐,烦渴谵语,如见鬼神者,宜辰砂六一散;痰盛者,宜抱龙丸。

凡痘出不快者,加味四圣散、紫草饮、丝瓜汤之类。

凡痘出灰白不红绽,或灰黑陷顶,表寒而虚,二便清,身凉,口气冷,不渴不食,食不化,里寒而虚,此表里虚寒也,急宜温脾胃,补血气,以助贯脓收靥,保元汤加白术、川芎、当归、木香之类,盖脾土一温,则胃气随畅,而无内虚陷伏之忧;气血既成,则送毒得出,无痒塌之患。失此不治,必不能贯脓收靥,过十一二日后,发痒抓破而死矣。若温补之后,痘肥满红润,能食,二便如常,此表里皆平矣,再勿温补,恐变热毒;若痘红紫,又当解毒以调血气,否则变成黑陷,譬又伤寒变证不常,非杂病可径直而取效也。

凡痘色红紫,根窠成片近黑,黑如乌羽,色润者为血活,尚可医;若黑如炭者血死,不可治。凡看色仿此推之。焦陷,表热而实;大便闭结,小便赤涩,身热,口气热,口干引饮,里热而实,此表里皆热盛也,急宜凉血解毒,祛出化毒汤加红花、黄芩、地骨皮,或紫草汤调四圣散。盖凉血不致红紫,解毒则免黑陷,失此不治。过六日后,毒盛不能尽出,反攻脏腑,变黑归肾,死矣。悔何及哉?若解毒之后,痘顶不红,根窠红润,小便清利,大便如常,能食不渴,此表里皆清矣,再勿解毒。若色转白,证变虚寒,又当温补气血,以助贯脓收靥,否则反成痒塌,犹伤寒过服凉药,阳证变阴,又当服保元汤加干姜、白术之类,不可拘泥。

凡痘疮初出之际,须看胸前,若稠密,急煎消毒饮,加山楂、黄芩(酒洗)、紫草,减食加人参。

凡痘色淡白,顶不坚实,不碍指者,气虚也;根窠不红,或略红,手摸过处转白者,血虚也。盒饭大补气血,以保元汤加川芎、当归。

凡痘热盛,发红斑,如锦纹在皮肉者,化毒汤加红花、黄芩、升麻。喉痛加玄参,磨犀角和服,此伤寒阳毒发斑,用玄参升麻汤加减之法。若见黑斑,不终日而死矣。

凡出痘时,或有红丹,如云头突起者,败毒散加紫草、红花、黄芩解之。

凡出痘后,或发麻疹稠密如蚕种者,化毒汤加柴胡、红花解之。若色好,不可过用凉药伤脾,以致陷伏。

凡出痘时,或泄泻,大便黄,小便赤,口气热如渴,此为热泻,宜去桂五苓散加木通、车前、灯草;如溏泄清利,口气冷不渴,此为寒泻,宜五苓散加肉豆蔻,甚者保元汤加白术、干姜。

凡痘正出,或因吐泻陷伏,宜胃苓汤;寒甚吐泻不止,宜理中汤加丁香、肉豆蔻,附子。

凡因食积生冷,膨胀疼痛者,平胃散加山楂、麦芽、香附、砂仁之类。

凡痘疮初起发时,自汗不妨,盖湿热熏蒸故也,甚者,保元汤实表,以防其难靥也。

凡痘出红赤,掀摸过皮软不碍指者,此贼痘也,过三日变成水泡,此危证也。急少下保元汤,大加紫草、蝉蜕、红花解之;或煎灯草木通汤调六一散,利出心经蕴热而红自退;如已成水泡,则保元汤中倍加四苓散利之,此千金秘方也。不然则遍身抓破赤烂而死。(愚见贼痘者,是诸痘未浆,此痘先以成熟者,亦是贼痘也,又名假虚。泛发太阳脉门、喉掩、心等处,三日见者,六日死;四日见者,七日亡;五六日见者,十一二日必死也。)

凡痘一出即变黑者,乃肾证也,此为恶候,如有起兴,少用保元汤,大下紫草、红花服下,外用四圣散点之。然早能凉血解毒,必无此患,亦多因脾胃衰弱,土不能制水故也。经曰∶红变白,白变黄者,生;红变紫,紫变黑者,死。

自出痘三日内,毒瓦斯半于表里,此时妄汗,则成斑烂,妄下则成陷伏。峻塞之药伤胃,峻热之药助火。虚寒不补,则陷伏痒塌;盛热不解,则变黑归肾,然则医者,可不审证?

出痘三朝决生死例
一、出痘之时,须面稀少,胸前背上,皆无根窠,红润顶突碍手,如水珠光泽者,上吉也,不须用药而愈。

一、出痘之时,腰腹疼痛不止,口气大臭,其自出紫黑色黯者,决死。

一、出痘之时,白色皮薄,而光根全无红色,或根带一点红,三五粒如绿豆样,此痘决不能贯脓,久后成泡清水,擦破即死,不可因其好者而妄与下药。

一、出痘之时,全不起,顶如汤泡,及灯草火灰者,十日后,决主痒塌而死。

一、出痘之时,口鼻及耳烊红,血不止者,决死。

一、出痘之时,起红斑如纹者,六七日后,决死。

一、出痘之时,起黑斑如痣状,肌肉有成块黑者,即死。

一、出痘虽稀,根窠全白无血色,三四日便起胀,痘大按之虚软,此名贼痘。血气太虚,至贯脓时变成水泡,大若葡萄,内是清水,无脓皮薄,白如纸,擦破即死。好痘相间,可治。

凡痘初出,每三五点相连者,必密;单见形者,稀。有小红点先见,名血痘,不起不退者不治。

凡痘出后见红点,太阳脉门,胸心喉掩无者,可治。若太阳两颊、胸心如蚕种,不治。干涩如 尬者,不治。舌缩者不治。初出即虚泛,不治。灯照恍惚,见黑荫者,不治。见赤点,如绿豆大,于两腋小腹数点者,不治。

出痘三朝方药例
胡荽酒 治痘疹,已发未发,喷之立出。

胡荽三两细切,以酒二钟煎沸,用纸密封,不令气出,候冷去渣,从顶至颐颔微微涂之,更喷背膂胸腹及两腿皆遍,再用满房门户遍洒之,尤妙。

化毒汤 治痘已出,以此消毒,或出不快,皆宜服之。一云∶痘疮欲出,浑身壮热,不思饮食,若服此一剂,即内消已;有一两颗出,即解其半;若全出,即当日头焦,只三服愈。

紫草茸(五钱) 川升麻(二钱半) 甘草(炙,二钱半)

上锉,每二钱,糯米五十粒,同煎服。

消毒饮 治痘疮初出,胸前稠密者,急进此药三四服,决透,消毒应手,神效。

鼠粘子(四钱) 荆芥(二钱) 甘草(一钱,生用) 防风(去芦,五分)

本方加山楂、黄芩酒洗、紫草煎服。减食,加人参,细锉一剂,水煎,加生犀角尤妙。

加味四圣散 治痘疮出不快,及变黑陷者。

紫草茸 木通 黄 川芎 南木香(各等分) 甘草(炙,减一半)

上锉,水煎服。如大便闭,加枳壳;大便如常,加糯米百粒解毒,能酿而发之。杨氏曰∶糯米能解毒发疮。

紫草饮子 治痘出不快,三四日隐隐将出未出。紫草二两,细锉,百沸汤一大碗,沃之盖定,勿令气出,逐旋温服。紫草能动大便,发出亦轻。大便利者,不可用。

丝瓜散 治痘出不快最妙。

丝瓜不拘几个,连皮、子烧存性为末。每服一抄,时时用米汤调服,此物发痘最妙。或以紫草、甘草煎汤,调服尤佳。

紫草膏

全蝎(二十个) 僵蚕(八个,炒) 麻黄(五钱) 甘草(五钱) 紫草(五钱) 蟾酥(一钱) 白附子(五钱)

上为细末,另将紫草一两,锉、煎,去渣,熬成膏,紫草汤化下。又用蜜二两,入好酒半盏,炼过,同紫草膏搅匀,调前末药,丸如皂角子大,每三四岁儿服一丸。红紫黑陷属热毒者,紫草汤化下;淡白灰陷属虚寒者,好酒化开,热服。发热之初,煎败毒散化下,表汗亦能稀痘;证似风寒者,参苏饮化下;发惊者,薄荷、灯心、葱白汤化下。

保元汤

人参(去芦,二钱) 甘草(一钱) 嫩黄 (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水煎温服。

一二日初出,圆晕成形,干红少润,毒虽犯上,其气血未离,可治,以俟其气血交会也。然毒尚浅,急以保元汤加官桂,兼活血匀气之剂;如毒若盛,兼解毒之药活血,加当归五分,白芍一钱;匀气,加陈皮五分;解毒,加玄参七分,牛蒡子炒七分,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二三日根窠虽圆,而顶陷者,血亦难聚,为气虚弱,不能领袖其血,以保元汤加川芎、官桂扶阳抑阴,岂有不痊者哉?

四五日根窠虽起,色不光泽,生意犹存,为气弱血盛,以保元汤加芍药、官桂、糯米助卫制荣,斯为调燮之妙也。

五六日气盈血弱,色昏红紫,以保元汤加木香、当归、川芎助血归附气位,以全中和之道也。

五六七日,气交不旺,血虽归附,不能成浆,为气血少,寒不能制,急投保元汤加官桂、糯米助其成浆,而收济惠之伟功,斯为治矣。

七八日,毒虽化浆而不满,为血气有疑,不能大振,以保元汤加官桂、糯米发阳助浆,斯可以保全生命矣。

(一至此专主贯脓,脓已满,虽有他证,亦不坏事。若痘无脓灰暗,虽无他证,亦死。)

八九日,浆不冲满,血附线红,气弱而危也,以保元汤加糯米,以助其气而驾其血,斯浆成矣,于此可见施治者之妙道也。

十一二日,气血冲满,血尽浆足。湿润不敛者,内虚也,以保元汤,血亦有力,加白术、茯苓助其收敛而结痂也。

十三四日,毒虽尽解,浆老结痂之际,或有杂证相仍,以保元汤随证加减,不可峻用寒凉大热之剂,恐致内损之患故也。

十四五六日,痂落,潮热唇红,口渴不食,以使君子汤加陈皮、山楂、黄连。如渴甚,以参苓白术散;如热不解,以大连翘饮去黄芩主之。证去之后,多有内损,或余毒未解,此则尤为难治也。

凡痘疹发渴者,为气弱而津液枯竭也,以保元汤加麦门冬、五味子即止;如不止,以参苓白术术散一二剂即止。

凡痘疮不起发,脓浆不浓,以保元汤加川芎五分,丁香四分,夏月二分,糯米二百粒,煎熟,加好酒、人乳各半盏同服。

若头额不起胀,加川芎六分为引。若面部不起胀,加桔梗四分为引。若腰膝不起胀,加牛膝四分为引。若两手不起胀,加桂枝二分为引。

起胀三朝证治例
夫出痘历此四日,当渐起胀,先出者先起,后出者后起,至五六日,毒瓦斯尽出已定,若根窠红活,肥满光泽明净者,不须服药。若有他证,照后论治。

凡痘不起胀,灰白顶陷者,气血不足,虚寒证也,宜服内托散加丁香,或酒调紫草膏;若灰黑陷伏,酒调无价散,或就加酒少许,煎内托散调下无价散,最妙。

凡紫红不起胀者,火盛血热,宜服内托散,去官桂,加紫草、红花,热盛加黄芩;若紫黑陷伏,调独圣散,即穿山甲;热极黑陷有痰者,先服抱龙丸降痰,后煎紫草汤调无价散,或少加蝉蜕末。盖异证属肾,四牙亦属肾,故能发肾毒,内有猫牙解毒,故热证亦宜,如无此,无价散、至宝丹皆治热毒紫黑焦陷之要药也,可选而用之。

凡痘起胀时,毒尽在表,须赖乘实则无虞,苟略有泻,则内气虚脱,毒乘虚反攻,而疮陷伏矣。热泻所下黄黑赤色便时,肛门热痛如火下者,臭滞殊甚,气强盛而能食,或小便黄赤涩痛,宜四苓散加木香、车前子、赤芍、乌梅煎服;若所下白色,或淡白色,气怯弱而不能食,或兼小便清滑,此虚泻也,宜服固真汤;若泄泻腹胀,口渴气促,痘色灰白者,可服木香散送下肉豆蔻丸;腹胀愈作者,酒调人牙散。

凡血气不足发痒者,轻则保元汤加减,重则内托散去桂,倍白芷、黄 、人参、当归、木香。痒塌者,木香散加丁香攻里、官桂治表,表里皆实则易愈。

凡痒塌者,皆因血上行气分,血味本咸,腌螫皮肉作痒,然气愈虚,而痒愈甚,必气陷而毒倒塌矣,以保元汤倍黄 而助表,少加芍药以制血,其毒即止。

凡起胀时,中有痘大而黑者,名曰痘疔。失治则遍身皆变而死。若疔少根窠红活者,可治,用根簪挑破疔口,吮去紫黑恶血,将四圣散点入疮内,即变红活,仍服凉血解毒药一二帖。若疔多根血不活,背心前多者,不治。

凡有热壅盛胀满,便闭不可通利者,宜蜜皂丸导之。

自出痘至此六日,仍前红紫满顶者,不治;头面虽肿,痘不起胀者,不治。

起胀三朝决生死例
一、痘三日之后,当逐渐起胀,若红绽,顶肥满光泽者,不必用药,皆吉证也。

一、痘当起胀之时,根窠全然不起,头面皮肉红肿,瓠瓜之状者,决死。

一、痘当起胀之时,遍身痘疔皆黑,其中有眼如针孔,紫黑者,决死。

一、痘当起胀之时,遍身痘陷伏不起者,腹中膨胀,不能饮食,气促神昏者,决死;如六日内,痘尚红紫满顶者,即死。

一、痘当起胀之时,腰腹或痛,遍身尚是紫点如蚊虫咬,全不发换者,决死。

一、痘当起胀之时,黑陷闷乱,神气昏懵者,决死。
 
起胀三朝方药例


内托散 治气血虚损,或风邪秽毒冲触,使疮毒内陷,伏而不出,或出而不匀快,此药活血匀气,调胃补虚,内托疮毒,使之尽出,易收易靥。

人参(二钱) 黄 (二钱) 当归(二钱) 川芎(□□) 防风(一钱) 桔梗(一钱)白芷(一钱) 浓朴(姜汁炒,一钱) 甘草(生,一钱) 木香(三分) 肉桂(三分)

上方于红紫黑陷,属热毒者,去桂,加紫草、红花、黄芩;若淡白灰黑陷伏,属虚寒者,加丁香救里,官桂救表;当贯脓而不贯脓者,倍参、 、当归,煎熟,入人乳,好酒温服。泄泻,加丁香、干姜、肉豆蔻。

木香散 性温平,能和表里,通行津液,清上实下,扶阴助阳之药,专治小儿痘疮,脓胀渴泻,其效如神。

木香 丁香 官桂 半夏(姜制) 陈皮 前胡 大腹皮 赤茯苓 人参 甘草(炙) 诃子肉(煨,去核,各三分)

上锉,每三钱,生姜煎服,量儿大小加减。服药后,忌蜜水。

异功散 治小儿痘疮欲靥之际,头温足指冷,或腹胀泄泻,口渴气促,或身不热,寒战,闷乱不宁,卧则哽气,烦渴切牙,急服此。切不可与蜜水、红柿、西瓜、梨果食之。

人参 白术 陈皮 白茯苓 丁香 当归 木香 浓朴(姜制) 官桂 大腹子(泡,去皮、脐) 半夏(姜炒) 肉豆蔻(面裹煨,槌去油,各三分)

上锉,每三钱,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热服。

固真汤 治小儿痘疮虚泻,神效。

黄 人参 甘草(炙) 陈皮 白术 木香 白芍(炒) 白茯苓诃子(煨,去核) 肉豆蔻(面裹煨,纸包,槌去油,各等分)

上锉,粳米三十粒,水煎,温服。

肉豆蔻丸 专治痘疮,里虚泄泻。

木香(二钱) 砂仁(二钱) 诃子肉(五钱) 肉豆蔻(煨,五钱) 白龙骨(五钱)枯白矾(七钱半) 赤石脂(七钱半)

上为末,糕糊为丸,如黍米大。周岁儿,五十丸;三岁,百丸。温米汤下。泻甚者,异功散吞下,泻止住服,不止多服。

无价散 治痘黑陷而焦。

人牙 猫牙 犬牙 猪牙上等分,各将炭火烧留烟,瓦碗盖蔽,存性,为末。每五六岁,服三四分,好热酒调下;痒塌寒战,泄泻者,煎异功散调下。若无猫牙,用人牙一味亦妙,但不如四牙全方。

人牙散 治痘疮初起,光壮,忽然黑陷,心中烦躁,气急喘满,狂言妄语,如见鬼神,急宜治之,不然毒瓦斯入脏,必死。

人牙烧存性,为末,每一个作一服,酒调下。

独圣散 治痘六七日陷而不发,及不贯脓,有泻不宜服,陷入黑色,气欲绝者,神效。

穿山甲(泡,洗,冷净,用炭火拌炒,成珠焦黄为度)

上为末,每服五分,或六七分,木香汤或紫草汤,入酒更妙,糯米清汤亦可。

秘传复生散 治痘疮黑陷不起发。

珍珠(一钱) 琥珀(一钱) 雄黄(一钱) 穿山甲(一钱) 朱砂(一钱) 两头尖(一钱) 香附子(一钱) 真蟾酥(五分)

上先将蟾酥切片,以人乳汁浸少时,入众药搓匀。一岁儿服八厘,三二岁儿服一分二厘,用熟蜜水调下。

兔血丸 治痘疮不起发。

十二月收下兔血 白雄乌鸡血好朱砂 广木香 小儿退下乳牙( 黄色) 雄黄上六味,各一钱,共为细末。每服五分,黄酒送下,汗出即起发。

归茸酒 凡痘疮已成,出齐而难胀,或已胀齐而难靥者,由内虚故耳,盖痘既出,灰白色,及顶平不起,或陷伏者,气血大虚也。嫩鹿茸酥炙,当归身酒洗,每锉五钱,好酒煎,温服。

无比散 治痘焦枯黑陷,极热毒炽恶候。

牛黄(五钱) 片脑(五钱) 朱砂(三钱) 腻粉(五钱) 麝香(一钱)

上为末,每五六七岁者,服五分,新汲井泉水调下,或加小猪尾血三五滴调下,尤妙。

人中黄散 治痘六七日不肥满,及陷入,及不贯脓,服此神效,泻亦无妨,解毒排脓。

人中黄,即粪缸内浓垢,采来,或成块者,炭火中 过通红,取出火毒,研细为末。每服一茶匙,酒调服,糯米清汤亦可。

秘方 治痘不起发。

雄黄(三钱) 天灵盖(一两,火 ,小儿者佳) 寒水石(八钱,火 )

上为末,糯米浓饮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用热酒化下,出汗即长效。

万金散 治瘢疮不出,黑陷至死者。

人猫猪犬腊辰烧,少许微将蜜水调,百者救生无一死,黄金万锭也难消。

上将四物粪,于腊日早晨,日未初时,贮于银锅内,炭火 ,令烟尽,白色为度。但是疮发不快,倒靥黑陷者,及一切恶疮,每用一字,蜜水调服,其效如神。

蜜皂丸

蜜皂专医粪不通,发狂谵语小便红,炼蜜微和牙皂末,捻梃令安谷道中。

上用蜜二三两,熬如饴,加皂角末二钱,搅匀,捻作梃子三四条,将一条纳谷道中,如不通,再易一条,必通矣。自出痘至收靥时,理不宜下者,用此导之。若既靥之后,有前证者,又当下也。

四圣丹 治痘疮,中有长大紫黑者,为疔毒,把住痘不起发,急用银簪挑破, 入此丹。

珍珠(三五粒,铁器土爆微黄色) 豌豆(四十九粒,烧灰存性) 头发(烧灰存性,不拘多少)

上为细末,用擦面油胭脂调成膏子,将儿在温燠处安存,忌风寒秽气。先用簪尖平拨开疔,将药入疔内,即变红色,全疮皆起,但挑破出黑血,或用棉裹指掏去黑血,即愈,盖疔破而毒瓦斯得散也。

国老散 治痘疮、瘢疮、疔肿、痈疽、诸般恶毒,及中砒毒,用毒伤寒发狂言,并治。

五月初四日,预选大甘草不拘多少,研细末,却用大竹一段,两头留节,钻一头作小孔,装入甘草末于内,其孔用木塞固,勿令泄气,用绳缚竹,候至端午日,置粪缸中以砖坠竹至底,四十九日,取出长流水洗净候干,取药晒燥,再研细,贮瓷器内。如遇小儿出痘见苗,每服一钱,淡砂糖汤调服,及诸般恶毒,并用砂糖汤调服,大能解毒,神效。

祛毒散 治痘疮作毒,发痈疽。

猪苓 泽泻 白术 赤茯苓 官桂 防风 羌活 牛蒡子(炒) 黄连 柴胡 甘草(各等分)

上锉,生姜、灯草、薄荷,水煎服。

贯脓三朝证治类
凡痘七八九日,渐贯脓,脓水之盈虚,视血气之盛衰也,故须调和脾胃,滋补血气,令易脓,易靥。

夫出痘历七日当贯脓,八日九日肥满光泽,苍蜡色,如果黄熟者,不须服药,贯脓三日,有他证,照后论治。

七日前后,见五陷者,气不足也,血不足不能收血,而毒不能成浆,盖气不盛毒故也,以保元汤加川芎、官桂、糯米温胃助气。

七日前后,倒陷者,气血衰也,以保元汤加白术、茯苓、肉豆蔻。渴,以参苓白术散主之。

七日前后,见寒战者,表虚也;切牙者,内虚也。七日后,见寒战者,气虚也;切牙者,血虚也。气虚以保元汤加桂以温阳;血虚加川芎、当归以益阴分。

凡痘疮七八日不贯脓,灰白陷顶,寒战切牙,腹胀口渴。渴非因热,津液少也。内托散倍加丁、桂、参、 。腹痛加丁香、干姜;泻,以木香散下豆蔻丸。

凡痘当贯脓之时,虽若起胀,而中空干燥并无脓血者,死。若略有清水,或根窠起胀,血红而活,犹有生意者,内托散倍加参、 、归,又将人乳、好酒各半盏,和入温服,此贯脓之巧法也。

凡贯脓肥满,庶易结靥,若痘虽胀满,光泽可观,然摸过软而皮皱者,虽有脓,不甚满足,后必不能收靥,或痘皆贯脓,中间几颗不贯者,终变虚寒痒塌之证,宜内托散倍加补血气排脓之药。

凡痘陷无脓,虽因服内托药而暂起,不久又陷者,贯脓不满故也,宜内托散倍参、 、归、人乳、好酒之类。盖贯脓既满,必无陷伏之患矣。

凡因虚发痒,遍身抓破,脓血淋漓,不能坐卧者,宜内托散去桂,倍白芷止痒,当归和血,木香调气,气行血运,其痒自止,外用败草散敷之,庶免破处感风变证,以致上痰咳嗽声哑。若变遍身抓破,并无脓血清水,皮白干如豆壳者,死。

凡秽气冲触,发痒抓破者,宜内托散照前加减,外用祛秽散焚熏。如黑陷不起,煎内托散调下无价散服之。

此当八九日贯脓之时,最不宜寒药解毒,以伤脾胃,凝气血不能贯脓,尤忌食鱼以助痰气。

贯脓三朝决生死例
一、痘当起胀三日之后,根窠红润,贯脓充满,如黄蜡色,二便如常,饮食不减,吉候也,不必下药;如红紫黑色,外剥声哑者,死。

一、痘当贯脓之时,纯是清水,皮白如薄,与水泡相似,三四日遍身抓破而死。

一、痘当贯脓之时,痘中干枯,全无血水,此名空疮痘,决死。

一、痘当贯脓之时,吐痢不止,或二便下血,乳食不化,痘烂无脓者,决死。

一、痘当贯脓之时,二便不通,目闭声哑,腹中胀满,肌肉黑者,死。

收靥三朝证治例
凡痘十日,十一二日,痘渐收靥,自上而下为顺,自下而上为逆,其遍身皆靥,虽数颗不靥,尚能杀人,犹蛇蜕皮,虽一节被伤,不能退者,是亦死也。

夫出痘十一二日,从口唇头面逐渐收靥至足者,不须服药,若有他证,然后论治。

凡痘当靥不靥,泄泻寒战,切牙抓破,此虚寒者,服异功散;触秽冒寒,黑陷不靥,煎异功散调下无价散。外痒者,外用去秽散熏之。

凡过服热药,以致热毒猖狂,气血弥盛,痘烂不靥者,内服小柴胡汤、猪尾膏解之,外用败草散敷之。

凡痘在前发越已透,贯脓已满,兹解毒已清,至收靥时,或因触冒,致陷伏,斑烂痒塌不靥者,但服异功散自愈,疮虽不起,不必忧也。

凡痘皆收靥,惟数颗臭烂,深坎不收口者,用硝胆膏涂之。

凡痘不收靥,气急上痰,声哑目闭无神者,死;靥后瘢红者,吉。白者、血色者,毒瓦斯归内也,恐生余证。

凡痘收靥后,气血大虚,肌肉柔嫩,不耐风寒,慎戒触冒风寒,乘凉不谨,轻则余毒内攻,重则中风瘫痪,危矣,戒之戒之。

凡痘既收靥,欲落不落而燥痒者,或疮痂虽落,其色黯,或凸或凹,或疮愈痂未落,用白沙蜜不拘多少,涂于疮上,其痂易落,亦不令瘢痕紫黑,又不腥秽,甚妙。

凡痘疮已靥未愈之间,五脏未定,肌肉尚虚,血气未得平复,忽被风寒搏于肤腠之间,则津液涩滞,故成疳蚀疮,宜雄黄散、绵茧等药治之,久而不愈者,溃骨伤筋,以害人也。

小儿痘自出至收靥要十二日可保平安,首尾不可与水吃,少与滚熟水则可,若误与之,疮靥之后,其痂迟落,或身上痈肿,若针之则成疳蚀疮,脓水不绝,甚则面黄唇白,以致难愈者何也?盖脾胃属土,外主身之肌肉,只缘饮水过多,湿损脾胃,搏于肌肉,其脾胃肌肉虚,则津流衰少,而荣卫滞涩,气血不能周流,凝结不散,故疮痂迟落而生痈肿也。

黄帝曰∶饮有阴阳何也?好饮冷者,冰雪不知冷;好饮热者,沸汤不知热。岐伯对曰∶阳盛阴虚,饮冷不知寒;阴盛阳虚,饮汤不知热。治之何如?故阳盛则补阴虚,木香散加丁香、肉桂治之;阴盛则补阳虚,异功散加木香、当归,每一两药共加一钱。异功散能除风寒湿痹,调和阴阳,滋养血气,使痘疮易出,易靥,不致痒塌;木香散性温平,能和表里,通行津液,清上实下,扶阴助阳之药也,善治小儿腹胀泻渴,其效如神,不能尽述。大抵天地万物,遇春而生发,至夏而长成,乃阳气熏蒸,故得生长者也。今疮疹之病,脏腑调和,则血气充实,自然易出易靥,盖因外常和暖,内无冷气之所由也。

收靥三朝决生死例
一、痘当靥之时,色转苍羸,成紫葡萄色者,一二日,决从口鼻四边靥起,腹中收至两腿,然额上和脚一齐收靥,落皮而愈,此乃吉证也,不必惊疑下药。

一、痘当靥之时,遍身臭烂,如拼搭不可近,目中无神者,决死。

一、痘当靥之时,遍身发痒,抓搭无脓者,皮卷如豆壳干者,决死。

一、痘当靥之时,寒战,手足颤掉,切牙噤口,即死。

一、痘当靥之时,目闭无神,腹胀,足冷过膝者,决死。

一、痘当靥之时,声哑气急,痰响,小便少,大便频者,决死。

一、痘当靥之时,痘瘢雪白,全无血色,过后亦死,急用消毒散二帖,后用助气血药以养脾胃,或可得也,宜预先治之。

收靥三朝方药例


败草散 治痘疮抓搔成脓,血淋漓。

用盖房多年烂草,或盖墙烂草亦可,其草经霜露,感天地阴阳之气,善解疮毒,其功不能尽述,取草不拘多少,晒干,或焙干,为末,干贴疮上,若浑身疮破,脓水不绝,粘贴衣裳,难以坐卧,可用二三升摊于席上,令儿坐卧,其效如神,仍服木香散,加丁香、官桂同煎服。

硝胆膏

硝胆膏医口不收,疮瘢臭烂血脓流,宜研猪胆芒硝细末,患处涂之病自瘳。

猪胆汁、芒硝二味研匀,如膏,涂之。

脱甲散 治疮甲不落,不能靥者。

雄黄 蝉蜕皮(去土) 人顶骨(烧灰,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分,米汤下。

雄黄散 治小儿牙断,生疳蚀疮。

雄黄(一钱) 铜绿(二钱)

二味共研极细末,量儿大小,干掺上。

绵茧散 治痘疮,身体肢节上有疳蚀疮,脓水不绝。

空蚕茧(须是出蚕蛾了者)

一味不拘多少,用生白矾研细入内,茧内令满,以炭火烧,令白矾汁干尽,取出研极细,每用干贴疮口上。

猪尾膏

龙脑(半字许,研细,旋滴猪心血为丸,辰砂为衣,紫草汤化下)

痘后余毒证治例
夫小儿痘疮,自首至尾,脾胃温暖,表里中和,痘后亦无余证。若热毒太盛,失解,或过服桂、附热药,则收靥之后,余毒犹作,轻则咽喉齿目吐衄痈疮,重则热极生风,变成惊搐而死者多矣,当照后调治。

一、痘初毒盛,或因服附子毒药者,靥落之后,便服消毒饮一二帖,或饮三豆汤,解毒之良法也。若余热不退,轻则小柴胡汤;虚烦不眠者,竹叶石膏汤加酸枣仁;浑身壮热不退者,黄连解毒汤;烦渴谵语者,辰砂六一散;热盛大便闭,腹胀内实者,小承气汤下之。

一、痘后余毒,或先服附子,热毒失解,聚而不散,以至头顶胸背、手足肢节亦肿,成痈毒者,宜消毒饮、小柴胡汤,倍加羌活、独活、连翘、金银花、天花粉,有脓须刺破;如生痘风疮,止用消毒饮、败毒散之类。

一、余热发惊搐者,抱龙丸主之。过二三后,证恶者,死。

一、热毒上攻眼目,热胀疼肿,血丝遮睛者,洗肝散。壮热甚者,加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肿胀不能开者,仍用鸡子清调黄连末,涂两太阳足底心,以引热毒下行。

一、咽喉肿痛,甘桔汤加防风、玄参、射干、牛蒡子,热盛加黄芩,小便涩加木通。

一、牙疳肿痛,失血牙龈宣露者,甘露引子;牙疳腐烂者,用老茶韭菜根浓煎洗净,仍敷搽牙散。

一、触冒风寒咳嗽者,发散药内加栝蒌、桔梗、杏仁、韭菜根、桑白皮、八白草根,痰盛加枳实、半夏、石膏。若毒攻肺,喘急咳臭脓血者,死。

一、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少进平胃散,加山楂、神曲、麦芽、香附;吐泻者,胃苓汤;寒甚呕逆泄泻,理中汤。大抵痘后证多余热,因寒者少。

痘后余毒方药例


犀角化毒丹(方见诸热)治痘后余毒未解,头面身体多生疮疖,上焦热壅,唇口肿破生疮,牙龈出血口臭。

黄连解毒汤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各等分)

水煎服。小便赤,加车前子、木通。

洗肝散

归尾 川芎 羌活 薄荷 栀子 防风 大黄 甘草(各等分)

上锉,水煎服。热盛便闭,加芩、连、柏煎滚,泡大黄、芒硝下之。睛疼昏暗,加滑石、石膏、谷精草、菊花、绿豆皮。上翳膜者,加蝉蜕、僵蚕、石决明、白蒺藜,或谷精草、生蛤粉、黑豆皮煮猪胆食之,亦妙;若未靥之前,痘疮入眼者,本方去大黄。瞳肿不开,以鸡子清调黄连末,涂两太阳穴及足底心。

通明散 治痘后余毒,眼生翳障。

当归 川芎 芍药 生地黄 防风 干葛 菊花 谷精草(倍) 蝉蜕 天花粉(各等分)

上锉,水煎服。眼赤肿,加黄连、栀子;翳浓,加木贼。

吹云散 治痘疮眼生翳障,或红或白,肿痛。

黄丹(水飞,一钱) 轻粉(三分) 片脑(一厘)

上为末,鹅毛管吹耳内。如左眼患,吹入右耳;右眼患,吹入左耳,一旦三次,兼服通明散。须得早治,迟则必难矣。

一方 用黄丹、轻粉各一钱,如前吹耳,内有雌、雄槟榔磨水服之,殊效。

回光散 治痘疹伤眼。

荆芥 黄连 赤芍 谷精草 菊花 木贼 桔梗 牛蒡子 前胡 独活 甘草(各等分)

上锉,生姜、灯草煎服。

一方 治痘疮入眼,或病后生翳障。

蝉蜕(洗净,去土) 白菊花(各等分)

每服二钱,入蜜少许,水煎服。

一方 治痘疹,眼生翳障。

用绵胭脂以口嚼,即水入蒸过,熟蜜和匀,灯草蘸翳上。

甘桔汤 治咽喉肿痛。

桔梗 甘草 防风 牛蒡子 玄参 麻黄 射干

上锉,水煎服。热盛,加黄芩;小便赤涩,加木通。

甘露饮 治牙疳去血,口臭,牙龈肿痛腐烂。

枳壳 石斛 黄芩 生地黄 茵陈 天门冬 甘草 熟地黄 麦门冬 枇杷叶(各等分)

上锉,水煎服。牙龈腐烂,仍用搽牙散擦之。

搽牙散 治走马牙疳,牙龈腐烂。

人中白(取樟子,尿桶中浊瓦上焙干,五钱) 枯矾(一钱) 白梅(烧瓦碗盖,存性)

上共为末,先用韭菜根老茶浓煎,鸡毛洗刷,去腐烂恶肉,洗见鲜血,乃用药敷之三次,烂至喉中者,用小竹筒吹入,虽遍牙齿烂落,口唇穿破者,敷药皆愈,但山根发红点,不治。忌油腻鸡鱼发气热物。

天黄散 治痘疹后,多食甜物,及食积疳热,口内并唇口生疮,牙床肿烂,甚至牙齿脱落,臭不可闻,神效。

天南星(一两,水泡令软,细切片) 雄黄(二钱)

上和南星片在一处,用湿纸包裹,慢火煨,令面焦,取出候干为末。每以指蘸药敷口内,一日三四次,临卧再敷,不可吐壤。

痘后发水泡,用灯心、萝卜煎汤服。

治痘后不问痈毒发于何经,初起红肿时,却用黑、绿、赤三豆,以酸醋浸研浆,时时以鸡翎刷上,随手退去,如神。

痘疮首尾戒忌例
夫小儿痘既出,不可表汗。盖初发时,内蓄胎毒,外感邪热,故用发散表汗之药,使毛窍开通,则在表之邪得以发散,而在黑之毒亦易于发越矣。若痘痕既有痘发于表,必赖表里,庶易贯脓收靥,如再汗之,表气一虚,风邪易入陷伏,斑烂作矣。

一、自痘出收靥,虽有大便闭证,止用蜜皂丸导之,不可妄下。至收靥后,有实证方可下也。盖未靥之前,毒虽在表,必赖里实,以滋养之,则在表者,方得贯脓收靥,譬之种豆,土肥根固,则易秀易实也。妄下则脾胃一虚,气血随耗,陷伏之证随作,岂能贯脓收靥哉?既靥之后,则在表毒瓦斯已尽,苟有实热膨胀粪结之证,一用下药,疏脏腑而病愈矣,又何遗患之有?

一、始终忌食热毒之物,如辛热煎炒,葱蒜好酒,发气发毒之物,无虚寒之证,不可妄用热药,以火济火,致热毒太盛,气血麋烂,为患不小。

一、始终忌生冷之物,如冷水、红柿、瓜、蜜之类。无热毒证,不可妄用寒药。盖温暖和畅,痘方发出,寒冷伤胃滞气,为患不小。

一、自发热至收靥,诸般血肉,皆不易食,盖血肉皆助火邪,遂至热毒壅滞,或为斑烂,或靥后重复发痪,经月不愈,况起胀贯脓之时,毒瓦斯壅盛,稍食肥猪肉,则实时气急上痰,若脾胃虚弱,不能进食者,止用鲞鱼、精肉、煮啖少许,以助滋味。

一、当调节饮食,失于饥则脾胃虚损,气血不能充满,过于饱则胃气填塞,荣卫不能调畅。惟得中为无患。

一、当谨避风寒,盖痘疮内外热蒸,毛孔俱开,况小儿肌肤嫩弱,易于感袭,一有触冒,诸证随作,靥落之后,气血大虚,髓肉柔嫩,尤当谨于防避也。

一、首尾切忌房事,月妇外人,醉酒晕腥,硫黄蚊药,葱蒜韭薤,烧灰沟粪,杀生腋臭,诸般秽气,务宜防避。
 
麻疹

麻疹证治例
按麻疹出自六腑,先动阳分,而后归于阴经,故标属阴,而本属阳。其发热必大,与血分煎熬,故血多虚耗,首尾当滋阴补血为主,不可一毫动气,当从缓治,所以人参、白术、半夏燥悍之剂,升阳升动,阳气上冲,皆不可用也。又必内多实热,故四物汤加黄连、防风、连翘以凉其中,而退其阳也。

一、发热憎寒壮热,鼻流清涕,身体疼痛,呕吐泄泻,证候未明是否,便服苏葛汤去砂仁、陈皮,腹痛亦用浓盖表之汗,自头至足,方散渐减,去衣被,则皮肤通畅,腠理开豁,而麻疹出矣;纵不出,亦不可再汗,恐致亡阳之变,只宜常以葱白汤饮之,其麻自出,服此自无发搐之证。

一、发热之时,既表之后,切戒风寒、冷水、瓜桃生果之类,如一犯之,则皮毛闭塞,毒瓦斯难泄,遂变紫黑而死矣。如极渴饮水,只宜少许,葱白汤以滋其渴耳。必须使毛窍中常微汗,润泽可也,又忌梅、李、鱼、酒、蜂蜜香鲜之类,恐惹疳虫上行。

一、麻疹既出之时,如色红紫,干燥暗晦,乃火盛毒炽,急用六一散解之,或四物汤去地黄,加红花、炒黄芩进之。

一、麻疹既出,已过三日,不能没者,乃内有实热,宜用四物汤进之。如失血之证,加犀角汁解之。

一、麻疹前后,有烧热不退等证,并属血虚、血热,只宜四物汤按证照常法加减,渴加麦门冬、犀角汁,嗽加栝蒌霜,有痰加贝母、去白陈皮。切忌人参、白术,半夏之类,如倘误用,为害不小,戒之戒之,盖麻疹属阳,血多虚耗,今滋阴补血,其热自除,所谓养阴退阳之义。

一、麻疹退后,若牙龈腐烂,鼻血横行,并为失血之证,急宜服四物汤加茵陈、木通、生犀角之类,以利小便,使热下行。如疳疮色白者,为胃烂,此不治之证也。

一、麻疹泄泻,须分新久,寒热。新泻、热泻者,宜服四苓散加木通服;寒泻者,十中无一,如有伤食寒冷不得已,以理中汤一服而止;久泻者,只宜豆蔻丸,或五倍子、粟壳烧灰调下涩之。

一、麻退之后,须避风寒,戒水湿,如或不谨,遂致终身咳嗽患疮,无有愈日。

一、麻疹前后,大忌猪肉、鱼、酒、鸡子之类,恐惹终身之咳,只宜用老鸡精、火肉煮食,少助滋味可也。

一、麻疹正出之时,虽不进饮食者,但得麻疹淡红润泽,真正不为害也,盖热毒未解,内蕴实热,自不必食也。退后若不食,当随用四物汤加神曲、砂仁一二帖,决能食矣。如胃气弱者,忌少下地黄。

一、麻疹既出一日,而有没者,乃为风寒所冲,麻毒内攻,若不治,胃烂而死,可用消毒饮一帖,热服遂安;如麻见三日退,若有被风之证,亦用消毒饮,妙。

愚验麻疹始出,类伤风寒头痛,咳嗽热盛,目赤颊红,一二日内,即出者轻,必须解表,忌见风寒、腥晕浓味,如犯之,恐生痰嗽,变成惊搐,不可治矣。初起吐泻交作者,顺;干霍乱者,逆;欲出不出,危亡立待。

麻疹方药例


苏葛汤 初热未见点,发表之药,暂用分两,量儿大小服之。

紫苏(二钱) 葛根(二钱) 甘草(二钱) 白芍药(一钱半) 陈皮(五分) 砂仁(五分)

上锉,葱白、生姜煎服。

加味升麻汤 治小儿麻疹表药,或邻家已有疹证,预服。

升麻(五钱) 玄参(五钱) 柴胡(五钱) 黄芩(五钱) 干葛(四钱) 赤芍(四钱)独活(一钱) 甘草(二钱)

每锉三四钱,水煎服。

治疹后咳嗽喘急,烦躁腹胀,泄泻声哑,唇口青黑。

黄连 黄芩 连翘 玄参 知母 桔梗 白芍 杏仁麻黄干葛 陈皮 浓朴 甘草 牛蒡子(各等分,水煎服)

小儿疹后赤白痢疾。

黄连 甘草 杏仁 桔梗 木通 浓朴 泽泻(各等分)

上锉,灯草水煎服。如下坠,加枳壳。
 
卷之十五

痈疽(附肠痈、吐痈)


凡诸脉浮数,应当发热。其不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必发痈疽。脉微而迟,反发热;弱而数,反振寒,当发痈疽。脉浮而数,身体无热,形默默,胸中微燥不知痛之所在,其人必发痈疽。



《内经》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又云∶膏粱之变,足生大疔。盖心主血而行气,气血凝滞而为痈疽也。痈者,壅也。大而高起,属乎阳,六腑之气所生也,其脉浮数。疽者,沮也。平而内发,属乎阴,五脏之气所成也,其脉沉数。

凡人初生疮之时,便觉壮热恶寒,拘急头痛,精神不宁。烦躁饮冷者,其患疮疽必深也。若人须患疮疽,起居平和,饮食如故,其疮浮浅也。

凡外敷贴药,亦发表之意。一方谓贴冷药有神效。夫气得热则散,得冷则敛,何谓神效?经曰,发表。

凡肿疡用手按之,热则有脓,不热则无脓。重按乃痛,脓之深也;轻按即痛,脓之浅也;按之不甚痛者,未成脓也。若按之即复者,有脓也;不复者,无脓,必是水也。

凡痈疽未破,毒攻脏腑,一毫热药不敢用。若已破溃,脏腑既亏,饮食少进,一毫冷药不敢用也。

凡脓出而反痛者,此为虚也,宜补之。亦有秽气所触而作痛者,宜和解之。风冷所逼者,宜温养之。

凡疽发深而不痛者,胃气大虚,必死肉多而不知痛也。

凡肿疡时呕者,当作毒瓦斯上攻治之,溃后当作阴虚补之。若年老溃后,发呕不食,宜参 白术膏峻补。河间谓疮疡呕者,湿气侵于胃,宜倍白术。

凡痈疽发渴,乃血气两虚,用参、 以补气,当归、地黄以养血。

凡痈疽有实热者,易疗;虚寒邪热者,难治。肿起坚硬,脓稠者为实;肿下软漫,脓稀者为虚。败脓不去,加白芷则去,不可用白术,盖白术能生脓故也。

凡痈疽始发,即以艾多灸之,可使轻浅。或以骑竹马灸法最妙,盖火畅达,拔引郁毒,此从治之意。

惟头为诸阳所聚,艾炷宜小而少。若其身必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



连翘败毒散

治痈疽发背,疔疮乳痈,一切无名肿毒,初起憎寒壮热,甚则头痛拘急,状似伤寒,一日至四五日者,二三剂以解其毒,轻者则内自消散,若至六七日不消,宜服真人活命饮,后服托里消毒散调理。

柴胡 羌活 桔梗 金银花 连翘 防风 荆芥 薄荷叶 川芎 独活 前胡 白茯苓 甘草 枳壳

上锉,生姜煎。如疮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如热甚并痛甚,加黄连、黄芩。如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下之。

真人活命饮

治一切痈疽疔肿,不问阴阳虚实,善恶肿溃,太痛或不痛,然当服于未溃之先与初溃之时,如毒已大溃,更不宜服。初用此剂,大势已退,然后随证调理,其功甚捷,诚仙方也。

乳香 没药 贝母 甘草节 白芷 花粉 赤芍药 当归梢(各一钱) 防风(七分) 陈皮(一钱半) 皂角刺(五分) 金银花(三钱) 穿山甲(三六片,切碎,以蛤粉炒黄色)

上锉一剂,用醇酒一钟半,以纸密封罐口,勿令泄气,煎至一钟,随疮上下,以分饥饱温服。能饮酒者,服后再饮三五杯,忌酸薄酒、铁器。服后倒卧,觉痛定回生,神功浩大,不可臆度,再看证加减。在背俞倍皂角刺。在腹募倍白芷。在胸次加栝蒌仁(二钱) 在四肢倍金银花。

槐花酒

治背发一切疔疮肿毒,不问已成未成,俱 痛者宜用。未成者一二服即消,已成者三四服即愈。

槐花四五两微炒黄,乘热入酒二钟,煎十余沸,去渣热服。

〔批〕(按上方治痈疽初起,已成或未成未溃之先宜之)

金银花酒

治一切痈疽、发背、疔疮、乳痈、便毒,及喉痹乳鹅,不问已溃未溃者。

金银花连茎叶捣烂,取汁半钟,和热酒半钟,温服,可保无虞。如秋冬无鲜者,水煎和酒服。

追风通气散

治痈疽、发背、流注、肿毒、脑疽、打破伤折、疝气、血瘕、香港脚、诸气痞塞、块痛、腰痛、一切痰饮为患。此药大能顺气匀血,扶植胃本,不伤元气,荡涤邪秽,自然通顺,不生变证,真仙剂也。

气血逆于腠理,故令壅结痈疽,调和营卫实堪,宜赤芍、木通、白芷、何首乌同枳壳、茴香、乌药、当归,更加国老等无疑,酒水同煎济世。

一痈疽生痰有二∶一则胃寒生痰,加半夏以健脾化痰;一则郁热而成风痰,加桔梗,并用生姜水酒煎。

一发背因服寒凉之药,过伤脾胃,饮食少进,颜色憔悴,肌肉不生,去木通,少用当归,倍浓朴、陈皮。

流注,加独活。脑发背发,去木通;打破伤折在头上,去木通,加川芎、陈皮。经年腰痛,加萆 、玄胡索酒煎。香港脚,加槟榔、木瓜、穿山甲水煎。痰饮为患,或喘,或咳,或晕,头痛睛疼,遍身拘急,骨节痹疼,胸背、颈项、腋胯、腰腿、手足聚结肿硬,或痛或不痛,按之无血潮,虽或微红,亦淡薄不热,坚如石,破之无脓,或有薄血,或清水,或如乳汁,又有坏肉如破絮,又如瘰 ,在皮肉之间,如鸡卵可移动,软活不硬,破之亦无脓血,针口 肉突出,惟觉咽喉痰实结塞,作寒作热,加南星、半夏。肿毒坚硬不穿,加川芎、独活、麻黄、连须葱煎,热服。

托里消毒散

治一切痈疽,六七日未消者,服此药,疮未成即消,已成即消。能壮气血,固脾胃,使毒瓦斯不得内攻,脓毒易溃,肌肉易生。切不可早用生肌之药,恐毒瓦斯未尽,反增溃烂。如有疮口,便贴膏药,以御风入,至疮口闭合,如不用贴,此守成之方也。

黄 (盐水炒) 花粉(各二钱) 防风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芷 桔梗(炒)浓朴(姜制) 穿山甲(炒) 皂角刺(炒,各一钱)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

上用水、酒各一钟,煎至七分。疮在上食后服,在下空心服,二帖后,只用水煎。

千金内托散

治痈疽疮疖,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溃。败脓自出,无用手挤,恶肉自去,不用针刀,服药后疼痛顿减。此药活血匀气,谓胃补虚,祛风邪,辟秽气,王道之剂,宜多服之,神效。

黄 (蜜炙) 人参(去芦) 当归(各二钱) 川芎 防风(去芦) 桔梗(去芦) 白芷浓朴(姜炒) 薄桂 甘草(生用,各一钱) 加金银花亦可

上为末,每服三钱,无灰酒调下。不饮酒,木香汤调下亦可。或都作一剂,用酒煎服尤佳。痈疽肿痛,用白芷;不肿痛,倍官桂。不进饮食,加砂仁、香附。痛,加乳香、没药。水不干,加知母、贝母。疮不穿,加皂角刺。咳,加陈皮、半夏(烫泡七次)、杏仁、姜五片煎。大便闭,加大黄、枳壳。小便涩,加麦门冬、车前子、木通、灯心。

〔批〕(按上方治痈疽已溃,托里消毒败脓之剂)

神仙蜡矾丸

治痈疽及肠痈,消毒,固脏腑,止疼痛,扩膜止泻,化脓,痈疽溃后宜服。

黄蜡二两,生白矾三两,为末,熔蜡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酒下。不饮酒者,熟水下。一日服三次。肺痈,蜜水下;咳嗽,姜汤下。

二仙散(黄宾江传)

治发背痈疽,已成未成,已溃未溃,痛不可忍者。

白芷(未溃者用一两,已溃者用五钱) 贝母(未溃者用五钱,已溃者用一两)

上锉,好酒煎服。

〔批〕(按上方治诸痈疼痛及不破者宜之)

透脓散 治诸痈疽,及贴骨痈不破者,不用针刀,一服不移时而自透,神效。

蛾口茧一个,烧灰存性,用酒调服,即透。切不可用三两个,服之即生三两头。

芙蓉膏(张秀峰传)

治发背痈疽,痛如锥剜不可忍,登时痛止如神。

芙蓉叶 黄荆子(为末,各等分)

上二味,入石臼内捣极烂,用鸡子清调搽患处,留顶,如烟雾起,立瘥。此方用在未溃之先,或将溃之际。

三神膏(张贡士传) 治痈疽发背。

蓖麻子(去壳,四十九枚) 陈醋(一碗半) 好盐(一撮)

上三味,置锅中,用文武火熬之,槐枝搅成膏。先将米泔水洗净疮,搽上药,留顶,未成脓者即散,已成脓者即溃。忌一切发物并酒。

神妙生肌散(敏所兄传)

治痈疽发背,诸般疮毒,溃烂疼痛。

乳香(一钱) 没药(二钱,二味用灯草同研) 孩儿茶(一钱) 血竭(一钱)赤石脂(一钱) 海螵蛸(一钱) 轻粉(三分) 龟板(炒,一钱) 鳖甲(炒,一钱)硼砂(二钱,生肌全在此味) 水银(一钱) 黑铅(一钱) 初起加黄柏一钱。作痒加白芷一钱。

上将银、铅同煎化,将前药各为末,入银铅于内,研极细,糁疮上,神效。

铁桶膏(泽川酉府传)

治痈疽、发背、疔疮、瘰 、痔疮、粉瘤。

荞麦秆灰淋汁二碗,熬至一碗,下 血竭 乳香 没药(各三分,为末) 入汁内,再熬去半碗,取下待冷,入 黄丹(八分) 雄黄(八分) 朱砂(八分) 好锻石(八钱) 为极细末,共一处,放药汁内搅匀成膏,瓷器收贮,用三棱针刺破,将药入内,直深入到底,不三四次痊愈。

玉容膏(秘传)

治发背痈疽溃烂,用此生肌,止痛,外护。

香油(二两) 黄蜡(一两) 二味化开,入黄丹末(一钱) 寒水石(火 ,一两) 为细末,熔化为膏,纸摊贴患处。

〔批〕(按上方治痈疽外治之剂)

水云膏(阐传) 治发背。

干姜(炒) 皂角(炙,去皮弦) 五倍子(炒) 川芎(各一两) 孩儿茶 乳香没药(各三钱) 枯矾 槐花(各一钱)

上为末,苦胆汁调涂,神效。又方,醋炒五倍子,入猪脑髓同捣如膏贴之,如疮在左,用左边脑。

附 肠痈、肚痈

千金内消散 治肠痈便毒,初起即消,已肿即溃,脓血从大便中出。

大黄(三钱) 赤芍药 白芷 木鳖子(去壳) 乳香 没药 皂角刺白僵蚕 栝蒌仁 天花粉(各一钱) 归尾(酒洗,一钱半) 穿山甲(三大片,蛤粉炒黄色,杵碎) 金银花(三钱) 甘草(五分)

上锉一剂,水酒煎,空心服。红点加芒硝。

内消沃雪汤(陈恕轩传) 治肚内生痈及痈疽,神效。

当归身 白芍药 黄 甘草节 金银花 天花粉 连翘 香白芷 穿山甲 皂角刺 贝母 乳香(研) 木香 青皮 广陈皮

甚者加大黄,水酒煎服立消,是世所奇。
 



夫瘰 者,颈腋之间而生结核也。或在耳后,连及颐颔,下至缺盆(在锁字骨陷中),皆为瘰 ,手少阳三焦经主之;或在胸及胸之侧,皆为马刀疮,足少阳胆经主之。二经多气少血,其初生如豆粒,或如梅李,累累相连,历历三五杖,久久不消,渐渐长大,按之则动而微痛。不憎寒壮热,惟午后微有热,或夜间口干,饮食少思,四肢倦怠,是以坚而不能溃,溃而不能合。有风毒者,得之于风;热毒者,得之于热;气毒者,得之于气,乃风热邪气蕴结而成,皆由气血不足,往往变为劳者。经云∶此不系膏粱丹石之变,因虚劳气郁所致。宜补形气,调经脉,则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溃。若不详经络血气多少,脉证受病之异,卒用牵牛、斑蝥,及流气饮、十宣散等,则血气已损,而实实虚虚之祸,如搐诸掌。



治当以益气养荣汤主之。



益气养荣汤〔批〕(按此方治瘰 半攻半补之剂) 治怀抱抑郁,瘰 流注,或四肢患肿,肉色不变,或日晡发热,或溃而不敛。

黄 (蜜炙) 当归(酒洗) 人参 白术(炒,各一钱半) 川芎 白芍(酒洗)生地黄 陈皮 香附 贝母(各一钱) 地骨皮 柴胡 桔梗(炒) 甘草(炙,各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远服。如有痰,加橘红。刺痛,加青皮或木香。午后有热,或头微眩,加酒炒黄柏。脓水清,倍参、 、归。女人有郁气,胸膈不利,倍香附、贝母。月经不调,加丹皮、当归、红花。

散肿溃坚汤

治马刀疮,结硬如石,或在耳下,至缺盆中,或至肩上,或于胁下,皆手足少阳经中。及瘰 遍于颏,或至颊车,坚而不溃,在足阳明经所出。或二疮已破,乃流脓水,并治,及生瘿瘤,大如升,久不溃者。

升麻(六分) 葛根(二钱) 白芍药(二钱) 当归尾(五分) 连翘(三钱)黄连(二钱) 桔梗(五钱) 黄芩梢(酒洗,一钱半) 黄柏(酒炒,五钱)贝母(酒炒,五钱) 昆布(洗,五钱) 龙胆草(酒洗,四钱) 海藻(酒炒,五钱)三棱(酒炒,三钱) 莪术(酒炒,三钱) 天花粉(酒浸,五钱) 甘草(炙,五分)白芍(二钱) 归尾(五分)

上锉,每一两,用水二钟,先浸半日,煎至一钟,去渣,热服。于卧处伸足在高处,头微低,每噙一口,作十次咽。至服毕,根据常安卧,取药在胸中停蓄也。另攒半料,作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丸,或一百五十丸,此药汤留一口送下。

内消散(任中嵩传)

治瘰 ,宜先用益气养荣汤数十服,后服此方。

朱砂(一钱) 血竭(一钱) 斑蝥(去翅足,三分,生用)

上为细末,每服一分,空心烧酒调服。未破者,三、五日立消;已破者,内服此药,外用金头蜈蚣一条,研极细末,用麻油一小钟,浸二旦夕,搽患处,其疮即肿溃。过一、二日肿消,可贴膏药,疮势大者二十日痊,小者十余日平复。

天花散(京师传)〔批〕(按此方治瘰 专攻之剂) 治瘰 溃烂疼痛。

天花粉(一钱半) 白芷(一钱) 乳香(二分) 没药(五分) 赤芍药(一钱七分)贝母(七分) 归尾(一钱) 金银花(三钱) 穿山甲(炒黄色,一钱二分)

上锉一剂,好酒一钟半,煎服,忌鲜鱼鸡羊等毒物。

乌龙膏(周排山传) 治瘰 溃烂,久不愈者。

木鳖子(带壳烧存性,去壳) 侧柏叶(焙) 人中血(即发烧灰) 青龙背(即旧锅上垢腻)

纸钱灰 飞罗面(各一钱)

上为末,用好醋调成膏涂疮上,外用纸贴效。

代灸散 治瘰 溃烂,臭不可闻,久不能愈。

官粉(一钱) 雄黄(一钱) 银朱(一钱) 麝香(二分)

上为细末,用槐皮一片,将针密密刺孔,置疮上。

上糁药一撮,以炭火炙热,其药气自然透入疮中,痛热为止。甚者换三次,轻者二次痊愈。

紫云膏 治瘰 及一切顽疮溃烂久不愈,并杖疮、 疮、小儿头疮并效。

黄蜡(一两) 松香(五钱) 黄丹(三钱) 香油(四两)

上四味,共入铁锅内,用柳条去皮搅之,文武火熬至半炷香尽为度。摊油纸贴之,或搽涂患处。

地龙膏(李养斋传) 治瘰 未破者,贴之立消。

雄黄 地龙粪 小麦面各等分,研末,醋调涂之。

丹青散 治瘰 已破者,搽上即愈。

银朱(一钱) 铜青(一钱) 松香(五分)

研末,有水,干敷之,如干,灯油调搽。

瘰 妙方(刘前冈传)

用荞麦面捻作圈,围住疮上,用黄酒糟压干撒在疮上,用麝香入艾槌烂,铺糟上,火烧艾,过则再换,以疮内水干为度,后贴膏药。

官粉(一两半) 乳香(二钱) 没药(二钱半) 孩儿茶(二钱半) 蛤粉(五钱)龙骨(二钱半) 蜂房(二个) 密陀僧(二钱半) 血竭(二钱) 蓖麻子(去壳,一百二十个)

上研为细末,用香油四两熬黑色,后将各药放在油内,熬数沸,用瓦盆盛水,将药锅坐在上,出火毒,纸摊贴患处如神。忌食鸡、鹅、羊肉、鸭蛋、鲜鱼、辛辣炙爆等物。

老君丹(黄宾江传) 治瘰 并痰核结硬。

老君须(四分) 紫背天葵(三钱) 乳香(三钱) 没药 红曲 防风红花(各三钱) 栀子(五分) 当归(八分) 川芎(四分) 草果仁(一钱) 血竭(五分)孩儿茶(五分) 土茯苓(五分) 金银花(五分) 白芥子(五分)

上共捣粗末,先用独蒜一个,顺擂烂,入好酒一碗,滤去渣,入药于内,重汤煮一时。食后,临卧服三剂,全消,妙不可言。

天葵子丸(黄宾江传) 治瘰 。

紫背天葵(一两半) 海藻(一两) 海带(一两) 昆布(一两) 贝母(各一两) 桔梗(一两) 海螵蛸(五钱)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七十丸。此方用桔梗开提诸气。贝母以消毒化痰,海藻、昆布以软坚核,治瘰 之圣药也。
 
疔疮


夫疔疮者,皆由脏腑积受热毒邪气,相搏于经络之间,以致血气凝滞,注于毛孔手足头面,各随五脏部分而发也。其形如粟米,或疼或痒,以致遍身麻木,头眩寒热,时生呕逆,甚则四肢沉重,心惊眼花。盖疔肿初发热,突起如钉盖,故谓之疔。疔疮含蓄毒瓦斯,突出寸许,痛痒异常,一、二日间,害人甚速。

《内经》以白疔发于颈鼻,赤疔发于舌根,黄疔发于口唇,黑疔发于耳前,青疔发于目下。盖取五色以应五脏,各有所属部位而已。然或肩、或腰、或足,发无定处,如在手足、头面、骨节间最急,其余犹可缓也。

近世多食灾牛疫马之肉,而成此证。其形有十三种,皆以形而名之耳。一曰麻子疔,始末极痒,忌麻子油,犯之多不救;二曰石疔;三曰雄疔;四曰雌疔;五曰火疔;五曰烂疔;七曰三十六疔;八曰蛇眼疔;九曰盐肤疔;十曰水洗疔;十一曰刃镰疔;十二曰浮鸥疔;十三曰牛狗疔。惟三十六疔最为可畏,其状头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大,赤色,今日生一,明日生二,后日生三,乃至十数,犹为可治。若满三十六,则不可治矣。又有所谓红丝疔,鱼脐疔之类,其名甚多。其红丝疔者,或生手足间,有红丝一条,急宜用针刺断。不然其丝入心,必难治矣。鱼脐疔者,状如鱼脐也。



凡疗疔疮,皆宜刺疮中心至痛处,又刺四边十余下,令去恶血,乃以药敷之,仍服蟾酥丸之类。

发汗诸疔名目虽多,其治法略同。如身冷自汗,呕逆燥喘,狂喝妄语,直视者,皆毒瓦斯攻内,不可治矣。



飞龙夺命丹

治疔疮,发脑疽、乳痈、附骨疽、一切无头肿毒恶疮,服之便有头。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此乃恶证药中至宝,危者服之立安。

雄黄(二钱) 朱砂(一钱,为衣) 轻粉(五分) 血竭(一钱) 乳香(一钱)没药(一钱) 蟾酥(二钱) 铜绿(二钱) 胆矾(一钱) 麝香(五分) 片脑(五分)蜈蚣(一条,去头足) 蜗牛(二十一个) 寒水石(一钱)

上为末,先将蜗牛连壳研如泥,和为丸如绿豆大。如丸不就。入酒打面糊丸之。每服二丸,先用葱白三寸,令病患嚼烂,吐于男左女右手心,将丸药裹在葱白内,用无灰热酒三、四杯送下,于避风处,以衣盖覆之。约人行五里之久,再用热酒数杯以助药力,发热大汗为度。如重者无汗,再进二丸,汗出即效。如疔疮走黄过心者,并出冷汗者难治。病患不能嚼葱,研烂裹之。疮在下,食前服,疮在上,食后服。忌冷水、黄瓜、茄子,油腻鸡鱼肉,湿面,一切发物不可食。

化生丸(戴近山传)

治一切发背痈疽,无名肿毒,诸般恶毒疔疮,及治破伤风,阴证伤寒,并杨梅疮毒,筋骨疼痛等证,并皆一服奏效。

蟾酥(二钱) 血竭(二钱) 蜗牛(二十个,瓦上焙干,肉壳俱用) 铜绿(二分半,与上三味同研) 枯白矾(一钱) 轻粉(二钱,二味同研) 朱砂(三钱,研细,留一钱为衣)

上为细末,用人乳汁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令病患嚼葱二根,令烂吐出,裹药三丸在内吞下,热酒送之。

赵府小灵丹 治一切恶毒疔疮,诸般无名肿毒及四时伤风伤寒,憎寒壮热,无汗初觉者。

乳香 没药 轻粉 血竭 朱砂 川乌尖 草乌尖 巴豆霜 细辛 蟾酥(等分) 麝香(减半)

上为末,糯糊丸黄米大,雄黄为衣。每服十五丸,小儿五、七丸,用葱白三根劈开,入丸在内,细嚼好酒下。被盖汗出,避风,妇人有孕不可服。

金蟾丸(罗颖波传) 治疔疮朱砂 雄黄 轻粉 草乌 海金沙(各一钱)

上为末,用蟾酥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以葱白一根,劈破夹药在内,线缚住,灰火煨令香,取去线,连须带药嚼下,以温水送之。被盖出汗,忌生醋、冷水。

蟾酥丸(毛惟中传) 治疔疮发背,无名肿毒,咽喉肿痛,小儿急慢惊风,痘疹,伤寒阴证等疾。

朱砂(五钱) 雄黄(五钱)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以端午日将蟾酥为丸如菜子大。每服三丸,葱酒送下,取汗为效。咽喉肿疼,点患处立愈。

神仙解毒丸

治疔疮、发背、鱼口诸般恶疮、肿毒初发,一服立消。

白矾不拘多少,溶化作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丸,用连须葱七、八根,水煎一碗送下,立愈。已成者不伤生,未成者即消。

老军散 治发背、痈疽、疔疮、恶毒,一切无名肿痛、 热初起未溃者。

大黄(半生半煨) 甘草节(等分)

上为细末,和匀,每用一匙,空心温酒调服一、二服,疏利为度。

〔批〕(按上方治疗疮内消专攻之剂)

还魂散 凡患疔疮、痈疽、疖毒,此药能令内消去毒,化为黑水,从小便出,万无一失。

知母 贝母 白芨 半夏 天花粉 皂角刺 金银花 穿山甲 乳香(各一钱)

上锉一剂,无灰酒一碗,煎至半碗,去渣,只作一服温服,不得加减。再将渣捣烂,加秋过芙蓉叶一两,用蜜调井花水,和敷疮口上,如干再用蜜水润湿。过一宿,自然消,不必别用峻利之药。以伐元气也。

类圣散(西园公方) 治一切疔疮恶毒肿痛,神效。

川乌 草乌 苍术 细辛 白芷 薄荷 防风 甘草(各五钱)

上为末,鸡子清调涂,留顶。

点点金丹(胡前溪传) 治一切疔疮发背,无名肿毒。三月清明,将虾豚收一罐,用雄黄一两,朱砂一两,研细末,入罐内晒之。至端午日取出听用,如搽疮,用药磨水,点上立消。

陶潜膏 治疔疮肿痛,危急欲死者。

菊花叶捣烂,敷上即苏。冬月光花,用菊根亦可。

治误食瘟牛肉生疔毒疮。

白颈蚯蚓八、九条,擂酒滤食,其渣贴四围患处,留顶,{2}便毒

附鱼口疮下疳疮


夫便毒者,生于小腹下,两腿合缝之间。其毒初发,寒热相作,腿间肿起疼痛是也。夫肾为作强之官,所藏者,精与志也。男女大欲,不能以直遂其志,故败精搏血,留聚中途,而结为便毒矣。况其所,乃精气所出入之道路也。或触物而动心,或梦寐而不泄,既不得偶合阴阳,又不能忘情息念,故精与血,交滞而肿结也。初起慎不可用寒凉之药,恐气血愈结而不得宣散,反成大患。惟当发散寒气,清利热毒,使精血宣畅,自然愈矣。

阴头肿痛生疮者,名为下疳也。乃督、任、冲三脉之属,督脉属阳,任脉属阴,冲脉属厥阴。阳脉主气,阴脉主血,皆由气血大热,有毒有风,故生此疮。其疮一生,则便毒、厉风疮、次第而发也。先宜升麻葛根汤发出,其发后;服凉血解毒丸即愈,不必用轻粉之类。

下疳疮,乃男子玉茎生疮,皆由所欲不遂,或交接不洁,以致邪毒浸溃,发成疮毒。日久不愈,或成便毒,或损烂阳物,多致危笃。又鱼口疮,妒精疮,皆其类也。俗云疳疮未已,便毒复来生也。

妒精疮者,由妇人阴中先有宿精,因而交接,虚热熏蒸,即成此疾。初发在阴头如粟,拂之即痛甚,两日出清脓,作臼孔,蚀之太痛。妇人有生于玉门内,正似疳蚀疮,不痛为异耳。



通直散 治便毒如神。

黑牵牛(一钱半) 大黄(三钱) 归尾(三钱) 甘草节(二钱) 白僵蚕(一钱半)木鳖(三个,去壳) 穿山甲(壁土炒,各二钱)

上锉一剂,好酒煎,早晨空心服,少食至已时,泻下脓血便安。

神异散 治便毒、鱼口疮。

金银花 天花粉 木鳖子(各一钱) 连翘 黄芩(各八分) 山栀子(七分)穿山甲(炒珠,二钱) 大黄(二钱) 木香(五分) 皂角刺(三钱) 甘草(五钱)

上锉一剂,酒水煎,空心服。

通解散 治男子交感,强固不泄,以致血气交错,大小便涩滞,或肛门肿痛,或作便毒痈疽。

黑丑(炒,捣末) 大黄(炒) 桃仁(去皮尖) 官桂 白芍 泽泻(各二钱半)干姜(一钱) 甘草(五分)

上锉二剂,水煎,空心服。

黄芷汤 治鱼口疮。

大黄 香白芷(各五钱)

水煎露一宿,次早空心温服。至午后肚痛,未成者自消,已成未穿者,脓血从大便中出。

攻毒散 治鱼口疮。

油核桃去肉,将蝎子于内,火烧存性研末,黄酒下,出汗。如未愈,加蜈蚣同烧为末,烧酒调服。(出汗)

百五散(王小庵传) 治鱼口疮初出三、五日。

五倍子炒黄为末,入百草霜醋调贴患处,一日夜即消。

立消散 治鱼口便毒。

大虾蟆一个,剥去皮,连肠捣烂,入葱五钱再捣,敷肿处,却用皮复贴其上,此疮立刻消散,决无遗毒之患也。

泻肝汤 治肝经湿热不利,阴囊肿痛,或脓溃皮脱,睾丸悬挂,及下疳疮。

当归梢 赤芍药 生地黄 龙胆草(酒浸,炒) 防风 黄连(炒)黄柏 知母(酒炒) 车前子(炒) 泽泻(各一钱) 甘草梢(五分)

上锉一剂,空心水煎服。

珍珠散(焦确斋传) 治下疳疮。

黄连(末) 黄柏(末) 乳香 没药 孩儿茶 轻粉 官粉()五倍子(炒) 珍珠(研) 象牙(锉,各等分)

上为末,以米泔水洗净,糁患处。

白金散 治下疳疮。

黄柏分作手指大条,慢火炙热,淬猪胆汁中,用二枚,每炙淬汁昼为度。研细,入轻粉钱余,香油调敷患处。

凤凰散(李宠庵传) 治下疳,阴头生疮肿痛,名蜡烛发。

抱过鸡卵壳 黄连 轻粉各等分各研末均一处,香油调搽。

洗疳汤(桑柳南传)

川楝 黄连 瓦松 花椒 葱根 艾叶各等分。

上水煎,倾入盆内,用青布一块展洗疮上,立效。
 
附鱼口疮下疳疮


夫便毒者,生于小腹下,两腿合缝之间。其毒初发,寒热相作,腿间肿起疼痛是也。夫肾为作强之官,所藏者,精与志也。男女大欲,不能以直遂其志,故败精搏血,留聚中途,而结为便毒矣。况其所,乃精气所出入之道路也。或触物而动心,或梦寐而不泄,既不得偶合阴阳,又不能忘情息念,故精与血,交滞而肿结也。初起慎不可用寒凉之药,恐气血愈结而不得宣散,反成大患。惟当发散寒气,清利热毒,使精血宣畅,自然愈矣。

阴头肿痛生疮者,名为下疳也。乃督、任、冲三脉之属,督脉属阳,任脉属阴,冲脉属厥阴。阳脉主气,阴脉主血,皆由气血大热,有毒有风,故生此疮。其疮一生,则便毒、厉风疮、次第而发也。先宜升麻葛根汤发出,其发后;服凉血解毒丸即愈,不必用轻粉之类。

下疳疮,乃男子玉茎生疮,皆由所欲不遂,或交接不洁,以致邪毒浸溃,发成疮毒。日久不愈,或成便毒,或损烂阳物,多致危笃。又鱼口疮,妒精疮,皆其类也。俗云疳疮未已,便毒复来生也。

妒精疮者,由妇人阴中先有宿精,因而交接,虚热熏蒸,即成此疾。初发在阴头如粟,拂之即痛甚,两日出清脓,作臼孔,蚀之太痛。妇人有生于玉门内,正似疳蚀疮,不痛为异耳。



通直散 治便毒如神。

黑牵牛(一钱半) 大黄(三钱) 归尾(三钱) 甘草节(二钱) 白僵蚕(一钱半)木鳖(三个,去壳) 穿山甲(壁土炒,各二钱)

上锉一剂,好酒煎,早晨空心服,少食至已时,泻下脓血便安。

神异散 治便毒、鱼口疮。

金银花 天花粉 木鳖子(各一钱) 连翘 黄芩(各八分) 山栀子(七分)穿山甲(炒珠,二钱) 大黄(二钱) 木香(五分) 皂角刺(三钱) 甘草(五钱)

上锉一剂,酒水煎,空心服。

通解散 治男子交感,强固不泄,以致血气交错,大小便涩滞,或肛门肿痛,或作便毒痈疽。

黑丑(炒,捣末) 大黄(炒) 桃仁(去皮尖) 官桂 白芍 泽泻(各二钱半)干姜(一钱) 甘草(五分)

上锉二剂,水煎,空心服。

黄芷汤 治鱼口疮。

大黄 香白芷(各五钱)

水煎露一宿,次早空心温服。至午后肚痛,未成者自消,已成未穿者,脓血从大便中出。

攻毒散 治鱼口疮。

油核桃去肉,将蝎子于内,火烧存性研末,黄酒下,出汗。如未愈,加蜈蚣同烧为末,烧酒调服。(出汗)

百五散(王小庵传) 治鱼口疮初出三、五日。

五倍子炒黄为末,入百草霜醋调贴患处,一日夜即消。

立消散 治鱼口便毒。

大虾蟆一个,剥去皮,连肠捣烂,入葱五钱再捣,敷肿处,却用皮复贴其上,此疮立刻消散,决无遗毒之患也。

泻肝汤 治肝经湿热不利,阴囊肿痛,或脓溃皮脱,睾丸悬挂,及下疳疮。

当归梢 赤芍药 生地黄 龙胆草(酒浸,炒) 防风 黄连(炒)黄柏 知母(酒炒) 车前子(炒) 泽泻(各一钱) 甘草梢(五分)

上锉一剂,空心水煎服。

珍珠散(焦确斋传) 治下疳疮。

黄连(末) 黄柏(末) 乳香 没药 孩儿茶 轻粉 官粉()五倍子(炒) 珍珠(研) 象牙(锉,各等分)

上为末,以米泔水洗净,糁患处。

白金散 治下疳疮。

黄柏分作手指大条,慢火炙热,淬猪胆汁中,用二枚,每炙淬汁昼为度。研细,入轻粉钱余,香油调敷患处。

凤凰散(李宠庵传) 治下疳,阴头生疮肿痛,名蜡烛发。

抱过鸡卵壳 黄连 轻粉各等分各研末均一处,香油调搽。

洗疳汤(桑柳南传)

川楝 黄连 瓦松 花椒 葱根 艾叶各等分。

上水煎,倾入盆内,用青布一块展洗疮上,立效。
 
杨梅疮


此疮出自广地,居民多患之,不以为异,因名曰广疮。他乡之人,适感其气,亦即相染。其状红肥凸出,酷似杨梅,故又名曰杨梅疮。有因横 、下疳而成者,有因宿娼感气而生者,皆属火证,故腥秽触人,切忌服水银、轻粉等药,以取速效,而遗患于后也。



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 治杨梅疮初起发表。

三黄败毒散 治天泡、杨梅等疮。

防风 荆芥 连翘 白芷梢 黄芩 黄连 栀子 地骨皮 归尾 赤芍 川芎(上部疮多倍用) 五加皮木瓜 苦参 黄柏 薏苡仁 僵蚕 蝉蜕蒺藜 白藓皮 甘草 皂角刺 木通(下部疮多倍用,各二两)

土茯苓白者三斤,共锉作五十剂,每日二服,水煎滚,忌生盐、牛肉、烧酒。疮痛,加羌活、独活。体虚,去栀子,加人参、茯苓。

郭主簿方(号明川) 治杨梅疮。

防风 荆芥 薄荷叶 金银花 牙皂 角刺 白藓皮 五加皮当归 川芎 地骨皮 薏苡仁 人参 黄芩 牛膝 木通 甘草(各一钱) 土茯苓(一两) 白花蛇(三分) 水煎服。

神仙汤(秘方) 治天泡杨梅疮,兼治发背毒疮。

白芷 防风 牛膝 五加皮 当归 连翘 威灵仙 白藓皮(各一两) 牙皂 木香 皂角刺 明天麻(各三钱) 白豆蔻(一剂用三个) 土茯苓(二斤)

上锉二十剂,水煎,早晚各一服,服尽除根。忌茶醋、绿豆、豆腐、鸡羊肉。

〔批〕(按上方治杨梅疮追风败毒,疗除后之患。)

治杨梅疮神效方(刘小室传)

何首乌 荆芥 苦参 天花粉(各一两) 肥皂子(四两,打碎,炒焦为末)

上俱为末,合一处,每成一钱。用土茯苓五两,猪脂油二两,水六碗,煎二碗,分作三次服。忌牛肉、烧酒、茶、铁器。

一粒金丹(桑文台传) 治杨梅恶疮,又治疟疾,效。

砒(以荞麦面包灰,火煨令焦,取出去面,秤一两) 雄黄 朱砂(各一钱半) 荞面(炒,一钱)

上为末,水煮荞面糊为丸,如豌豆大。每一粒,空心凉水下,一日一服,七日效,忌热物。

三三丸(孙北楼传) 治杨梅等疮。

孩儿茶(一分) 砒(八厘,壮者用一分) 轻粉(五分)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分作九服,一日三服,清茶下,三日后无形迹。

雄黄败毒丸(敏所兄传)

雄黄 朱砂 轻粉 孩儿茶(各一钱) 苦参(一两)

上为末,饭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汤下,日进二服,口噙绿豆汤。

回生保命丹(杨西塘传) 治一切杨梅天泡顽疮、筋骨痛、下疳疮、及轻粉毒、风癣、漏、肿毒、不拘新久。

当归(炒,二钱) 川芎(三钱) 白芷梢(三钱) 旧槐花(一两) 乳香(五分) 没药(五分) 轻粉(四钱二分) 朱砂(四钱) 雄黄(三钱) 牛黄(四分) 血竭(一钱) 孩儿茶(一钱) 小丁香(一钱)

上为末,用红枣粘大米粉打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又土茯苓(四两) ,牙皂半个,同煎吞药,一日三服,忌母猪、牛肉、酱、醋、茶、房事。

〔批〕(按上方治杨梅疮峻劫之剂)

抵金丹(许昌缙绅传) 治一切天泡、杨梅,及远年近日顽疮。

细辛 白芷 麻黄 金银花 桂枝 当归 防风 甘草(各一两)牙皂(十个) 龙骨(火 ,五钱) 乳香 没药 孩儿茶 丁香(各二钱,为末)

上前粗药十味共为末,每服不拘多少,以土茯苓煎水,去渣,入粗药在内,搅匀,再煎一、二沸,取出候温,加后四味末于内,再加蜜一箸头,温服。以枣肉为丸,用土茯苓汤顿服亦可。

熏鼻奇方(周梅江传) 治杨梅疮。

水银 白锡 百草霜(各一钱)

上先将锡化开,入水银和匀,共研为末,作纸捻九条。每早、午、晚各一条,用纸作罩,勿令泄气熏鼻孔,男左女右。口噙凉水,温则易之,一日熏三次,三日九次,全好。

三教归一(杜东暴投) 治杨梅疮,先用表药,后用此,不问远近一切顽疮,并效。

水银 银朱 朱砂(各一钱)

上共一处研匀,用枣去核,再研,化丸分作两丸。每用一丸置瓦上,用炭火四块,将药居中,令患人仰卧缩脚被盖,将口频吹火,烧烟熏之,熏后,再服毒药数次。

金灯照眼(俞贡士传)

白锡(一钱,煎化入水银) 水银(一钱) 乳香 没药 白丁香 辰砂线香 轻粉(各三分) 自然铜(一钱) 麝香(三分)

上各为细末,将皮纸卷条,每条七分,用香油润湿,燃灯,照眼观灯,口含凉水,灯用帽匣盛之。

先要服通圣散十剂,照后亦要服十数服。如疮疼,宜服乳香、没药共五分,研末,调酒服。

身卧烟霞

乳香 没药 孩儿茶 雄黄 朱砂(各五分) 麝香(三分) 水花珠(一钱) 潮脑(一钱) 水银(一钱) 黑铅(一钱) 艾叶(三钱) 血竭(五分) 线香(三根)

上共为细末,将黑铅化开,水银入内,搅匀,冷之一处。将药分作三分,艾叶、线香亦分作三分,为条三根,用瓦盛药条,被盖身体秘密,仰身缩脚,药放脚下,烧烟熏之。避风三、五日,见风则生疮。未熏之先,宜服三黄败毒散十数剂。

白杏膏 治杨梅疮。

轻粉(一钱) 杏仁(去皮,七个)

共捣烂,将疮去痂,先抹猪胆汁,后涂药。

千金散

乳香 没药 血竭 雄黄 杏仁(各五钱) 轻粉 孩儿茶 枯矾(各五分) 胆矾(三分) 麝香(一分)

上为末,先用猪胆汁贴洗,后掺药。

珠粉散(翟散官传)

轻粉(一钱) 珍珠(二分) 天竺黄(六分)

上为细末,将疮用槐条煎汤洗净,后搽药即愈。

〔批〕按上方治杨梅疮熏贴外施之剂

杨梅顽疮(杨西塘传)

乳香 没药 轻粉 雄黄 铜绿(各等分)

上共为末,用人乳一钟,熬至半钟,入前药再熬令干,擂烂搽上。

香鳔汤 治杨梅疮,筋骨痛久不愈者。

茜草 麻黄 乌药(各一撮) 细茶 鱼鳔(二钱,用芝麻炒成珠,去麻)槐子(炒焦) 花椒(各五钱) 乳香(一钱) 生姜(五片) 葱白(五根)

上锉一剂,水煎一钟,通口服。二、三剂即愈,不发。

黑金散(毛东园传) 治曾服轻粉,致筋骨疼痛。

当归 川椒(去目) 甘草 细茶 黑铅(各四两)

上锉,分作十剂,水煎服,或后入麝香一分。

换骨散(毛东园传) 治天泡疮,筋骨疼痛。

川归 荆芥 麻黄 栀子 连翘 花粉(各一两) 角刺(一两半) 乳香没药(各一钱半) 土茯苓(四两)

上锉,分十剂,水三碗,煎一碗,二次服之。

〔批〕(按上方治杨梅疮毒致筋骨痛者)

登瀛散 治远年杨梅风漏,或筋骨疼痛。

土茯苓(二斤) 防风 荆芥 五加皮 白藓皮 威灵仙 木瓜(各一两半) 生地黄(酒洗) 白芍药 当归 川芎 白茯苓 川牛膝 杜仲(炒) 白芷 地骨皮 青藤 槐花 黄连(各一两)

上锉十剂,水一钟半,酒一钟,煎至一钟,疮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渣再煎,每日一帖,煎两次合一处,庶浓淡得宜。作两次温服,第三次勿煎,逐日晒干,至三帖统煎汤。

候温洗浴。初服五帖之内,疮势觉盛,乃毒瓦斯攻外,勿惧。轻者至十帖,重者至二十帖,见奇功。忌房事、生冷煎爆、母鸡、鹅羊、猪头、蹄、虾、鱼,此皆动风之物。

苍耳散 治杨梅疮已服轻粉,愈后手发癣,或手掌上退一层,又退一层,生生不绝者,名鹅掌风。

苍耳子 金银花 皂角刺 防风 荆芥 连翘(各一钱) 蛇床子天麻 前胡(各五分) 土茯苓 牙皂 甘草(各三钱)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川椒一撮,水煎,不拘时服。

右军方 治杨梅疮后鹅掌风。

乌药(五钱) 白芷(五钱) 雄黄(二钱) 朱砂(二钱) 没药 乳香(各一钱)

上共为末,面丸如梧桐子大。每三十丸烧酒送下,五、七日见效。

玉脂膏(王中城传) 治杨梅疮愈后,鹅掌癣疮,久而不瘥,一擦如扫。

牛油 油 香油 黄蜡(各一两,溶化入) 银朱(一钱半) 官粉(二钱) 麝香(五分)

上为末,入内搅匀,抹癣上,火烤,再擦再烤,如神。

治梅毒久不愈。土蜂窝 长脚蜂窝 油松节(三味烧过罩,成炭)

上为末,用香油煎滚,入黄蜡再煎,入药调如膏,夹油单纸贴疮,一、二日即变白生肌,如神。

茯苓汤(敏所兄传) 治远年久日一切杨梅、天泡疮毒,甚至腐烂肌肉流脓出汁,臭不可闻,痛不可忍,先服此汤。

薏苡仁 皂角刺 木瓜 白芷 当归尾 生地黄 川牛膝 白芍药 黄柏 防风(各一两) 木皂角川椒 红花(各五钱) 甘草节 羌活(各七钱) 金银花(二两)

上为细末,用艾茸铺纸,入药在中,卷条放碗内,入香油一碗,将药条作灯草照之。令病患眼看灯,口噙凉水,热则又换,将灯入木桶内,四围用单被围住,勿令泄灯气,看照尽药条为度。

后用丸药,黄丹(一钱二分) 轻粉(一钱) 皮硝(四分) 珍珠(三分) 花粉(一分) 槐花(五分,炒) 丁香(一分,炒) 当归(三分,炒)

上为末,以烂饭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分至五分止,白水送下。

如疮不收口,又用贴药∶黄柏 黄芩 黄连 白芨 杏仁(俱锉碎)

黄蜡(五钱) 入好醋。取叶贴疮上,先用花椒煎水,入盐少许,洗疮,后贴药。

  1. 上一页:疔疮
 



夫 疮者,皆由肾脏虚寒,风邪毒瓦斯,外攻三里之旁,灌于阴交之侧,风热毒瓦斯流注两脚。生疮肿烂,疼痛臭秽,步履艰难。此疮生于 骨为重,以其骨上肉少皮薄,故难愈。至有多年无已,疮口开阔,皮烂肉见,臭秽可畏。



法当先去虫,然后敷贴。仍宜内服蜡矾之类,须翘足端坐,勿多行履,庶可全愈矣。



黄白散 治 疮湿毒及遍身热疮。

黄柏(一两) 轻粉(三钱)

上为末,用猪胆汁调涂,湿则干糁。

三香膏(赵古松传) 治远近 疮溃烂至骨,疼痛。

乳香(二钱) 松香(三钱)

上为细末,用真香油调,用茭箬叶密密刺孔,将药摊在上,用箬叶贴患处,药居中,上用完箬叶盖之,帛扎住,登时止痛。

夹纸膏(张会山传) 治 疮顽疮。

松香 黄丹 蓖麻子(去壳,各等分。)

上为末,用香油调,隔油纸摊药,夹纸中,贴患处。

石村刘大尹膏

芝麻油四两,铜锅内煎出,入葱白三根煮黑色取出,入川椒去目一两煮黑色,滤去,入青用末一两,以槐枝十根,各长一尺,合搅,焦一节,截去一节,以尽为度。后入白矾一两,黄蜡五钱,煎良久,倾碗内成膏。每以油单纸夹膏一匙于中,以银针刺之,密密多孔,先以浓茶洗疮口。贴膏于上,反复转换时得之。

痛止,用一,二帖立效。年深者不过五、七帖,存其膏,久久益效。

又方(刘川州传)

香油一两,铁杓煎,入黄蜡五钱化开,用铜绿三钱研极细末,将铜钱操末,徐徐入铁杓内,作五十余次入,将前铜铁另放碗里,将药倾入碗内,冷定。将疮洗净,用毡一块如疮大,摊与药上,勤放患处,一日一换,时要洗净。
 
疥疮


诸疮一扫光(四九兄传) 治风癣、疥癞、坐版、血风、瘙痒疼痛,神效。

蛇床子(五钱,炒为末) 大枫子(去壳,五钱,为末) 水银(二钱) 白锡(一钱)加枯矾(一钱,亦可)

上先将锡化开,次入水银搅匀,后入上二味研匀,用 油调搽。

一上散(王少泉传) 治疥疮。

枯白矾(一两) 硫黄(七钱) 人言(三分) 五倍子(五钱,炒) 花椒(五钱)

上为末,香油煎鸡子令熟,去鸡子,以油调搽。

香疥乐(郑中山传)

大枫子(去壳,三十个) 木鳖子(去壳,三十个) 蛇床子(五钱) 白蒺藜(五钱)杏仁(三十个) 川椒(四钱) 枯矾(三钱) 朝脑(三钱) 轻粉(一钱半) 人言(一钱半)

上各另为末,合匀,入 油三两,搽疮。

铁扫帚(徐鲤川传) 治疥癣、血风、诸疮瘙痒难当。

硫黄(不拘多少) 人言(少许) 二味为末,入白萝卜内,火烧存性,取出研细末听用。另用香油四两,入鸡子三个,煎熟,去鸡子不用,再入花椒四两,油内煎至焦黑,去椒不用,用香油调药搽患处。

玉锈球(周后峰传) 治疥疮。

水银(一钱) 枯矾(五分) 樟脑(一钱) 大枫子(二十个) 花椒(五分) 油(五钱)

上共研,不见水银星,火炙擦之。

熏疥药

艾叶 核桃壳 雄黄 人言(少许)

上为末,卷作筒,烧烟熏之。

洗疥药

防风 荆芥 白矾 马鞭草 苦参 花椒 野菊花 水煎频洗。

又方(吴北源传)

苍术 皮硝 等分,水煎洗,愈后永不发。

仙子散 治遍身疮疥,经年举发者。

苦参 威灵仙 蔓荆子 何首乌 荆芥上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酒煎服,日二、三服,忌发风物。

疥灵丹

白芷(一两) 枳壳(麸炒,七钱) 连翘(七钱) 白蒺藜(炒,一两) 羌活(七钱)栀子(炒,七钱) 当归(七钱) 荆芥穗(七钱) 苦参(糯米泔浸一日,晒干,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五十丸,滚水下。
 
癣疮


必效散(黄宾江传) 治风湿癣疮,并年久顽癣。

川槿皮(四两) 斑蝥(一钱) 半夏(五钱) 木鳖子(去壳,五钱) 槟榔(五钱)雄黄(三钱) 白砒(一钱)

上俱切成片,另将雄、砒细研,共合一处,用井水一碗,河水一碗,浸晒三日,露三夜,将药水用鹅翎扫疥上,百发百中。

立应膏(刘水山公传) 治风癣疮。

象皮(烧灰) 红枣(烧灰) 针末 黄柏末 熟皮烟 黄丹(研) 轻粉(研) 大枫子(去壳)

上各等分,为细末,炼香油调膏,涂癣上。

一女子两股间湿癣,长四、五寸,发时极痒,痒定极痛。乃以利针当痒时于癣上刺百余下,其血出尽,盐汤洗之,如此三、四次方除,盖湿淫于内,其血不可不砭,后服浮萍散出汗。

浮萍散 治诸风疥癣癞疮。

浮萍(四两) 当归 川芎 赤芍药 荆芥 麻黄 甘草(各二钱)

上锉二剂,葱白二根,豆豉五六十个,煎至八分,热服出汗。

治鹅掌风癣有虫吃开。(罗岑楼传)

黄丹 轻粉(各三钱) 猪脏头烧油调搽。
 
头疮


桃梅煎(陈白野方) 治 头疮。

桃枝(连叶七枚,长四寸,捣烂) 乌梅(七个,打碎) 白矾(研,一钱) 胡椒(研末,一钱) 川椒(研末,一钱)

上用香油二两,煎至一两,每早擦一次。

陀僧散 治小儿头上白 疮。

鹁鸽粪(炒,研末) 密陀僧 花椒末(各五钱) 硫黄(一钱) 人言(半分)

上为末,香油调搽,晚间洗去。

香粉散(俞九河传) 治小儿头上肥疮。

松香 枯矾 川椒(各五分) 水粉(三分)

上为末,实放葱内,扎住两头,白水煮沸,用时去葱皮,擦患处。

皂矾散(贾医官传) 治癞头白 疮。

先用退杀猪汤,洗疮令净,用赤皮大葱白三条,三寸长,劈开装入皂矾,每一条入矾一钱,用纸包裹煨熟,揉擦,头疮即愈,其发即长矣。

神雁膏(陈小轩传) 治白 头。

羊粪,烧黑枯存性为末,雁油调搽,一、二次即愈。

治肥疮、黄水疮。

红枣(烧灰) 枯矾 黄丹 松香(各一钱) 官粉(五分) 银朱(三分)

上为末,干则香油调搽,湿则干糁之。
 
癜风


蜂房散(余灵泉传) 治白癜风。

露蜂房一个,将生盐筑满诸孔眼,火烧存性,去盐。后用胆矾、天花粉、蝉蜕各等分,俱为细末,均分,用纸包三分,将活鲫鱼一对同酒煮熟,无风处细嚼,连刺饮酒,后后痒自上而下,赶入四肢。

金樱丸(怀园叔传) 治白癜风。

苦参(一两) 何首乌(半斤) 胡麻仁(一两) 牛蒡子(酒炒,一两) 蔓荆子(一两) 白蒺藜(二两) 苍耳子(一两) 蛇床子(酒炒,一两) 牛膝(酒洗,二两) 肉苁蓉(二两) 苍术(泔制,一两) 菟丝子(酒制,一两)金樱子(酒炒,一两)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每服七十丸,温酒送下。

三黄散 治白癜风。

雄黄 硫黄(各五钱) 黄丹 天南星(各三钱) 枯矾 密陀僧(各三钱)

上为末,先以姜汁擦患处,姜蘸药擦,擦后渐黑,次日再擦,黑散则无恙矣。

治白癜风。

硫黄 生白矾(等分,为末) 用绢包水煮一日,搽。

治紫癜风。

官粉(五钱) 硫黄(三钱) 为末,鸡清调搽。

治赤白汗斑。(刘进士传)

雄黄 硫黄 全蝎 僵蚕 白附子 密陀僧(各五分) 麝香(二分)

上为末,蘸生姜于患处擦之,五日除根,决效。
 
诸疮


隔蒜灸法 治一切疮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如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火而散。盖火以畅达,拨引郁毒,此从治之法也。

用大蒜头去皮,切三文钱浓,安疮头上,用艾壮于蒜上,灸之三壮,换蒜复灸。未成者,即消;已成者,亦杀其大势,不能为害。如疮大,用蒜捣烂摊患处,将艾铺上,烧之,蒜败再换。如不痛,或不作脓,及不起发,或因疮尤宜多灸。灸而仍不痛,不作脓,不起发者,不治,此气血虚之极也。

葱熨法 治虚怯人肢体患肿块,或作痛,或不痛,或风袭于经络,肢体疼痛,或四肢筋挛骨痛,又治流注,跌扑伤损肿痛杖打,刺痛及妇人吹乳,乳痈阴证腹痛,手足厥冷。

葱头细切,杵烂炒熟,敷患处,冷则易之。再熨肿痛即止,其效如神。

豆豉饼 治疮疡肿硬不溃,及溃而不敛,并一切顽疮恶疮。

江西淡豆豉为末,唾作饼子如钱大,浓如三文,置患处,以艾壮于饼上,灸之,干则易之。如背疮用漱口水调作饼,复患处,以艾铺饼上灸之。如未成者即消,已成者能消其毒,如有不效者,气血虚故也。

洪宝丹(西园公方) 治一切肿毒,散血消肿,治汤荡火烧,金枪打扑,出血不止,如神。

天花粉(三两) 白芷(二两) 赤芍药(二两) 郁金(一两)

上为末,热用茶调,冷用酒调涂患处,如衄血不止,水和涂后项上,最能绝血路。

隔纸膏(两川叔传) 治一切恶疮肿毒顽疮。

鸡屎(炒,一两) 松香(生,一两) 百草霜(八钱) 雄黄(五分) 枯矾(四分)

上为末,香酒调,用伞纸贴患处,摊药于纸上,再将原纸返展盖住。

神捷膏(郑中山传) 治诸般顽疮,及内外 疮,久年不愈者。香油半斤,先煎,入黄蜡一两,松香五钱,慢火熬至滴水成珠,不散为度,取出候冷,加后药。

乳香(三钱) 没药(三钱) 轻粉(三钱) 血蝎(三钱) 孩儿茶(三钱) 枯矾(三钱)龙骨(火 ,三钱) 川椒(四钱)

上为细末,搅之煎膏内,瓷器收贮。若遇顽疮,先用花椒、细茶、艾叶浓煎水,频频温洗令净。却用油纸以封刺孔,比如疮口大,俱刺遍伤,药将孔面贴疮上,一日换三次,二日后换一日一次,每换药必须洗净方贴,效。

敛疮止痛生肌散(杜桐冈传) 治诸疮及痈疽、黄水、热泡等疮。

官粉(火 黄色,一钱) 黄柏(末,一钱) 黄连(末,五分) 乳香(五分) 没药(五分) 孩儿茶(五分)

上为末,掺患处。

散解毒(黄宾江传) 治诸疮肿毒,并喉闭、赤眼暴发疼痛。

雄黄(三钱) 白硼砂(三钱,铜杓微火炒) 胆矾(六钱,打碎,先炒白色,再炒紫色)

上共为细末,治疮,或将烧酒,或吐津抹湿疮上,将末药着指磨上,立消。治眼用津抹湿眼胞,将药抹之,立消。喉闭,吹喉中。

追风解毒汤(两川叔传) 治血风疮,并湿热生霉,其形如钉高起寸许者。

连翘 黄芩 栀子 黄柏 防风 荆芥 羌活 独活 全蝎僵蚕 蒺藜 金银花 威灵仙 归尾 赤芍 甘草

上锉,各等分,水煎服。

寸金黄(刘甘泉传) 治一切红肿热毒疮疖。

黄连 黄芩 黄柏 大黄 皮硝 青黛 白矾 五倍子

上各等分为末,鸡清调搽。
 
卷之十六

杖疮


一杖毕,即饮童便和酒,免血攻心。用热豆腐铺在杖紫色处,其气如蒸,其腐即紫,复易之,须得紫色散尽,转淡红为度。或只用葱切烂炒焦,搭患处,冷则再易,以血散为度。又法,用凤仙花科连根带叶捣烂涂患处,如干又涂,一夜血散即愈。如冬月无鲜者,秋间收,阴干为末,水和涂之,一名金凤花。又法,并打伤皮不破,内损者,用萝卜捣烂罨之。又法,用大黄末,童便调敷之。又法,用猪胆汁涂之。又法,用真绿豆粉微炒,鸡子清刷之。



化瘀散 治杖打重血上攻心。

苏木(三钱) 红花(二钱) 归尾(三钱) 大黄(二钱)

上共为末,童便一钟,黄酒一钟,煎至一钟,热服。

退血止痛散 治杖后肿痛瘀血不散,气血攻心,或憎寒壮热。

归尾 赤芍药 生地 白芷 防风 荆芥 羌活 连翘 黄芩黄连 黄柏 大黄 栀子 薄荷 枳壳 桔梗 知母 石膏 车前子 甘草(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

八仙过海(黄宾江传) 治杖打极重,血沁裆,不治即死。

半夏(姜汁炒) 巴豆霜 当归 乳香 没药 硼砂 血蝎 土鳖(倍用)

上各等分,为细末,每服八厘,好酒送下。

金箔散(刘文庵传) 治杖打极重,痛不可忍,昏闷欲死者。

白蜡(一两,生研) 乳香(三钱) 没药(三钱) 金箔(二十帖) 银箔(二十帖)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服。

补气生血汤 治杖后溃烂久不愈者。

人参 白术(炒,倍) 茯苓 当归 芍药 熟地黄 陈皮 香附 贝母 桔梗 甘草往来寒热,加柴胡、地骨皮。口干,加五味子、麦门冬。

脓清加黄 。脓多加川芎。肌肉迟生,加白蔹、肉桂。

杖疮膏(丁望海传)

密陀僧(四两) 香油(八两)

上为末,同入锅内,文武火熬,用柳条数根,一顺勤搅,不要住手,待熬成黑色,滴水成珠,油纸摊贴患处,当时疼止,拘流脓水,自然生肉。如有疔甲,贴药即止。又治顽疮、大泡 疮,神效。

不二膏(吴应峰传)

大黄(一两) 黄柏(一两) 黄连(一两) 乳香(一钱) 没药(一钱) 轻粉(一钱)血蝎(二钱) 孩儿茶(二钱) 片脑(二分) 水银(三钱,用官粉三分,吐涎以银磨)

上为末,合和,以猪脂四两,炼去渣,入黄蜡一两,再煎,滤过入药,柳条搅匀,随疮大小摊纸贴之。

白龙膏(陈仪宾传) 治杖疮及远年近日一切顽疮。

黄蜡(二两) 黄香(二两,为末,去黑渣不用) 香油(三两,顿温) 乳香(末,五分) 没药(末,五分)

上先将蜡入瓷碗内,慢火化开,用箸敲碗边,续续入黄、香、乳、没,取碗离火,入温香油于内,搅匀待冷,入水缸内,去火毒,三日取出,油单纸摊药贴患处,立效。

鬼代丹

乳香 没药 自然铜(火 ,醋淬) 木鳖子(去壳) 无名异 地龙(去土,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下,打着不痛。

寄杖散(王少泉传)

用白蜡一两,细细切烂,滚酒淬入碗内服之,打着不痛。
 
折伤


打扑伤损,去血过多,脉当虚细。若得急疾大数者,风热乘之必死。如从高坠下,内有瘀血腹胀满,其脉坚强者生,小弱者死。



折伤者,谓其有所损伤于身体也。或为刀斧所伤,或坠堕险地,或扑身体,损伤筋骨皮肉,皆能使出血不止。或瘀血停积于脏腑,结而不散,去之不早,则有入腹攻心之患。



治疗之法,当视其所损轻重。若血不止者,外宜敷贴之药,内宜和散之剂;血蓄于内者,宜下去之,然后调理,必以顺气活血,止痛和经,使无留滞气血之患,此其要也。

大凡打扑伤损坠堕,或刀斧所伤,皮未破而内损者,必有瘀血停积,先宜逐去瘀血,然后和血止痛。若肌肉破而亡血过多者,宜调气养血,带补脾胃为主。

如腹痛者,乃瘀血也,宜桃仁承气汤加当归、红花、苏木,入童便,和酒煎服。



通导散 治跌扑伤损极重,大小便不通,乃瘀血不散,肚腹膨胀,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先服此药,打下瘀血,然后方可服补损药。

大黄 芒硝 枳壳(各四两) 浓朴 当归 陈皮 木通 红花 苏木 甘草(各二两)

上锉一两,水煎服。

鸡鸣散 治从高坠下,及木石所压,凡是伤损、血瘀、凝积,痛不可忍,此药推陈致新。

大黄(酒蒸,一两) 归尾(五钱) 桃仁(去皮尖,七粒)

上锉酒煎,鸡鸣时服,取下瘀血,即愈。

活血止痛散 治打扑损伤,膜落马坠车,一切疼痛。

乳香 没药 赤芍 白芷 川芎(各一两) 当归 生地黄 牡丹皮(各二两) 甘草(五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温酒入童便调下。

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批〕(按此方治打扑伤损,先逐去瘀血之剂) 治打扑伤损,肢节疼痛,腹中恶血不下。

根据本方倍大黄、当归,煎熟,调入乳香、没药末各二钱。

续骨丹(杨接骨传)

乳香 没药 孩儿茶 茧壳(烧灰,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接骨,黄酒送下;欲下血,烧酒送下。

接骨散(吴两洲传) 接骨续筋,活血止痛。

当归(五钱) 官粉( ,五分) 硼砂(二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苏木汤调服,频服苏木汤。损在腰以上,先吃淡粥半碗,然后服药,在腰以下,即先服而后食。别作糯米粥,入药末拌和摊纸上,或绢上,封裹伤处。如骨碎,用竹木夹定,或衣物包之。

接骨神方(张白峰传)

土鳖(一合,炒干) 半夏 巴豆霜(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二分,黄酒服下。

仙人散(黄宾江传) 接骨止痛。

土鳖(十个,焙干,一钱) 土狗(八个。焙干,一钱) 仙人骨(即人骨,三分) 巴豆(去油,三分)

上共为末,每服先一钱,次服五分,二服后去巴豆,又服二次五分,又加巴豆一服,俱用烧酒下。

接骨紫金丹(刘两河传) 治跌打损伤,骨折破伤,瘀血攻心,发热昏晕,不省人事。

硼砂 乳香 没药 血蝎 大黄 归尾 骨碎补 自然铜(醋淬) 土鳖(焙干,去足,各一钱)

上为末,瓷器收之,每服八厘,好热酒调服,其骨自接上。如有瘀血自下,吐血等病,经事不调,俱用酒下。

补损接骨仙丹(刘前冈传) 治打扑伤损,骨折筋断,皮破肉烂,疼痛不可忍。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黄 破故纸 木香 五灵脂 地骨皮 防风(各五钱) 乳香 没药 血蝎(各一钱)

上锉一处,用夜合花树根皮五钱,同入大酒壶内,入烧酒于内,重汤煮一炷香为度,取出服之。

接骨神丹

半夏(一个,对土鳌一个,二味一处捣烂,锅内炒黄色,称一两) 自然铜(二钱) 古铜钱(三钱,二味铜俱用火烧红,入醋淬七次) 乳香(五钱) 没药(五钱) 骨碎补(七钱,去毛)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分,用导滞散二钱搅匀,热酒调服,药行患处疼即止,次日再进一服,药末三分,导滞散五分,重者三服,轻者一二服,即愈。

导滞散 治跌打伤重,腹内有血。

大黄(三钱) 当归(一钱)

上为末,酒一碗煎服,大便出血,即愈。

许昌宁接骨丹

当归 川芎 白芍 人参(减半) 官桂 青皮 陈皮 麻黄 苍术丁香 青木香 乳香 没药 沉香(减半) 血蝎(减半) 儿茶 甘草(各一钱)

为细末,每服三钱,好酒调服,忌葱、蒜、绿豆。

神仙换骨丹〔批〕(按此方续筋接骨之剂) 千金不易仙方,乃异人所授,不可轻视。

菟丝子(酒制,五钱) 破故纸(酒炒,二钱半) 金铃子(酒蒸,去核,五钱)川续断(五钱) 葫芦巴(酒炒,五钱)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五钱) 五味子(二钱半)鹿茸(酥炙,二钱半) 龟板(酥炙,五钱) 甘松(五钱) 杜仲(酒和姜汁炒,五钱) 三柰(二钱半) 益智仁(炒,五钱) 柏子仁(炒,五钱) 防风(去芦,五钱) 杏仁(去皮尖,五钱) 木通(五钱) 滑石(酥炙,五钱) 三棱(煨,二钱半) 莪术(煨,五钱) 韭子(一钱半) 地骨皮(五钱) 五加皮(五钱) 何首乌(二钱半) 牡丹皮(五钱) 青藤(五钱) 石楠藤(五钱) 紫金皮(一钱半) 木贼(五钱) 海桐皮(五钱) 红豆(五钱)白蒺藜(炒,五钱半) 乳香(二钱半) 没药(五钱) 龙骨( ,三钱) 虎胫骨(酥炙,五钱) 血蝎(二钱半) 朱砂(一钱半) 麝香(一钱三分) 自然铜( ,三钱) 黄 (蜜炙,五钱) 人参(五钱) 白术(二钱半) 粟壳(去穣秸,炒,五钱) 川芎(五钱) 赤芍(五钱) 白芍(五钱) 红内消(二钱半) 熟地黄(酒蒸) 茯苓(各二钱半) 茯神(二钱半)苍术(米泔浸,五钱) 陈皮(五钱) 乌药(二钱半) 香附(五钱) 当归(酒洗,二钱半)枳壳(五钱) 枳实(五钱) 白芷(五钱) 浓朴(姜汁炒,二半钱) 麻黄(二钱半) 吴茱萸(五钱) 大茴(二钱半) 小茴(酒炒,二钱半) 荆芥(五钱) 羌活(五钱) 独活(五钱)牛膝(酒洗,五钱) 木瓜(五钱) 半夏(姜制,五钱) 南星(姜制,五钱) 僵蚕(炒,五钱) 全蝎(酒洗,二钱半) 天麻(二钱半) 细辛(二钱半) 藿香(五钱) 干姜(五钱) 良姜(五钱) 川乌(姜炒,二钱半) 巴戟(去心,五钱) 青盐(二钱半) 肉桂(五钱) 附子(姜炒,二钱半) 连翘(五钱) 桔梗(五钱) 青皮(五钱) 天雄(姜炒,二钱半) 草果(二钱半) 丁香(三钱半) 砂仁(五钱) 肉苁蓉(酒洗,五钱) 肉豆蔻(去油,二钱半) 白豆蔻(二钱半) 木香(二钱半) 甘草(蜜炙,二钱半)

上为末,每用二钱,好酒研入,生姜调服,用鸡子压之。用被盖出汗;如伤损肿痛,用生姜、葱白、生地黄各五钱,红糟一碗,研捣取汁,入香油一碗,和匀,将木梳烘热,蘸药末放伤处,即服前药。凡一切虚损疼痛,百发百中。

葱搭法 治打扑伤损肿痛。

葱头切烂,炒焦搭患处。冷则再易,止痛消肿散瘀。

将军膏(朱同知传) 治伤损肿痛,不消瘀血,流注紫黑,或伤脸上青黑,大黄为末,生姜汁调敷患处。

守田膏 治打扑有伤,瘀血流注。

半夏为末,调敷伤处,一宿不见痕迹。

二生膏(卢诚齐传) 治跌损手足。

生地黄(鲜者一斤) 生姜(四两)

上捣烂,入糟一斤,同炒匀,乘热以布裹罨伤处,冷即易之。先能止痛,后整骨,大有神效。
 
金疮


一人骑马跌仆,被所佩锁匙伤破阴囊,二丸脱落,得筋膜悬系未断,痛苦无任,诸医措手,或以线缝其囊,外加敷贴,生肌止痛,不三五日,线烂而复脱矣。予思常治刀伤出血,但敷壁钱而效敏,盖此亦伤破之类也,是以令人慢慢托上,多取壁钱,敷贴其伤破之处,日渐安,其囊如故。



金枪散(张寿山传) 治一切刀割破、打破、跌破,出血不止,破开口不合,用此止血生肌,住痛,立效。

银末 血蝎 发灰 人指甲(烧存性) 珍珠(烧存性,各等分)

上为细末,研匀,掺患处。

军中一捻金 端午日制,并治狗咬。

矿锻石不拘多少,炒研,生韭菜连根同捣作饼,阴干为末,掺之。止血生肌,甚效。

金枪丹(周梅江传) 生肌住痛,止血。

嫩老鼠(未生毛者,不拘多少) 韭菜根与老鼠一般多,石臼捣烂入嫩锻石末于内,掺干为饼为度,阴干,用时以刀刮药末敷伤处,布包裹,立已。

一捻金丹 治金枪所伤,并 疮,及马断梁等疮。腊月黑牛胆一个,装入锻石四两,白矾一两,阴干取出,入黄丹炒一两,研末用之。

刀箭药

牛胆(一个) 锻石(不拘) 乳香(少许) 血蝎(少许) 白芨(五钱,为末)

上药入牛胆窨干为末,每用少许,干贴,制此不得犯妇人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