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2/26
- 帖子
- 6715
- 获得点赞
- 247
- 声望
- 63
- 年龄
- 62
《伤寒杂病论》之《原序》是张仲景撰写的吗?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
《伤寒论》,原名《伤寒杂病论》(亦有名《伤寒卒病论》者),为东汉张仲景(机)著,晋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史志未载,书名或为王叔和所定。那么,《伤寒论自序》是张仲景本人撰写的吗?
[FONT=仿宋]金栋按:现今通行的《伤寒论》版本有两种,一是宋本,一是成注本。
宋本,即宋治平年间经林亿等人校正的刻本。但宋代原校本现在已无保存,现存者只有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赵开美的复刻本(又称赵刻本、简称赵本)。因其系照宋版复制,所以保存了宋版《伤寒论》的真面目。
成注本,即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由成无几所著的《注解伤寒论》。该本经明代嘉靖年间汪济川校定复刻而流行,亦可称汪校本。(新世纪第二版高校教材熊曼琪主编《伤寒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2版)
钱超尘先生又将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九卷十的《伤寒论》内容,谓之唐本《伤寒论》。[/FONT]
有关《伤寒论》的序文,近代多称“张仲景原序”,而历代各个版本的序篇名不同。如宋本名《伤寒卒病论集》,成注本名《伤寒卒病论集》,康平本名《伤寒卒病论》(唐朝流传到日本的《伤寒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名《自序》;而唐治本(唐朝前期流传到日本的残卷)、唐本、《金匮玉函经》皆无。
下面是原序文: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治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憟,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者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明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次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勿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彿;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守南阳张机著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
《伤寒论》,原名《伤寒杂病论》(亦有名《伤寒卒病论》者),为东汉张仲景(机)著,晋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史志未载,书名或为王叔和所定。那么,《伤寒论自序》是张仲景本人撰写的吗?
[FONT=仿宋]金栋按:现今通行的《伤寒论》版本有两种,一是宋本,一是成注本。
宋本,即宋治平年间经林亿等人校正的刻本。但宋代原校本现在已无保存,现存者只有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赵开美的复刻本(又称赵刻本、简称赵本)。因其系照宋版复制,所以保存了宋版《伤寒论》的真面目。
成注本,即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由成无几所著的《注解伤寒论》。该本经明代嘉靖年间汪济川校定复刻而流行,亦可称汪校本。(新世纪第二版高校教材熊曼琪主编《伤寒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2版)
钱超尘先生又将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九卷十的《伤寒论》内容,谓之唐本《伤寒论》。[/FONT]
有关《伤寒论》的序文,近代多称“张仲景原序”,而历代各个版本的序篇名不同。如宋本名《伤寒卒病论集》,成注本名《伤寒卒病论集》,康平本名《伤寒卒病论》(唐朝流传到日本的《伤寒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名《自序》;而唐治本(唐朝前期流传到日本的残卷)、唐本、《金匮玉函经》皆无。
下面是原序文: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治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憟,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者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明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次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勿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彷彿;明堂厥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守南阳张机著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