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说:桂枝治中风,麻黄治表寒,桂枝证当有汗,我也是根据条文这么理解的。
109条:伤寒发热,嗇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日横,刺期门。这个五苓散证,若自汗出,小便利,病就解了。
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日水逆,五苓散主之。也没有说有汗呀?
71条……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也没说有汗呀?
五苓散病机:表邪外束,肺失通调,膀胱气化失常,水湿内停,汗出了,表透了,小便利了,水肿就消了,病就好了。但若中的风邪,也当有汗,以后我注意看看。从目前来讲我用五苓散治水肿还不见到有汗的,但我倒看某资料用五苓散治湿疹,疮湿湿的,这算不算是汗?……
所以我们学伤寒要尊重仲师原文的意思,其实伤寒中风在伤寒书里,有时分,有时不那么分,38条那个"脉浮紧",当是伤寒脉,他说成太阳中风,39条"伤寒脉浮而缓"。是中风脉,他意图的是伤寒,中湿,溢饮。还有很多条文。
五苓散证,没有汗,这也是你我一大发现。也纠正了个误区。
五苓散法,就是个提壶揭盖法,出汗了,表透了,肺通调了,膀胱气化正常了,小便利了,水肿也消了。……
可见目前中医误区还有多少?所以我研究伤寒只看伤寒原文。
伤寒汗出己渴者,(小便不利),五苓散主之。不渴者,(小便利),茯苓甘草汤主之。那就来读读《伤寒论》的原文吧,
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汗出己渴者,(小便不利),五苓散主之。不渴者,(小便利),茯苓甘草汤主之。
是自汗?还是人为发汗?还是战汗?
这一条是告诉我们,伤寒病人通过药物发汗治疗(如麻黄汤,或大青龙…),或战汗,病不解的二种情况,一种是口渴,小便不利,身肿,可用五苓散再发汗利水治疗。二是不渴(相对),小便利,但厥而心下悸,喘。是水停心下证,用茯苓甘草汤主之。并不说刻证就有汗呀?
72条,发汗后,脉浮数,烦渴者,(小便不利)。五苓散主之。
73条是接72条来讲的,这个汗不是桂枝汤中风自汗,是人为的发汗,或战汗等后,病不解的二种情况。
五苓散证照理说当自汗,但我确是未见过。若自汗了,小便利了,病解了,我口水讲干了,你以后遇到身肿口渴病人,因为没有汗而不用五苓散,那才是你的失误。
总之,临床上我们见到身肿的病人,不管是有汗或无汗,只要口渴,我们就当用,好吗,因方中桂枝不但解肌表,还通阳化气……
其实你又误解了,五苓散之所以治盗汗,自汗,半身出汗,因为这些病要有五苓散的证。谢谢阳老师详解,辛苦了,敬茶
我认为73条与72条并非承接关系。
临床经典《伤寒论》,体例、用语、表述严谨统一。
它成书于竹简,惜字如金,通篇几无赘述。
凡承接上句的条文,句首一般都不会再重复添加“伤寒”、“太阳病”、“中风”等“限定语”作为当前条文的适用范围、大前提。
而73条恰恰冠以“伤寒”二字,可见此条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太阳病”,而是伤寒“六经病”。
从73条向前向后扩展一下阅读范围,联系起来看,前后文之间是“承接关系”还是“另起关系”一目了然:
======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75.未持脉时,病患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
[五苓散]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半身出汗的医案,网上可以查到不少:
http://cn.bing.com/search?setmkt=zh-CN&q=五苓散 自汗 盗汗 有汗
浏览附件82141
其实你又上当了,五苓散所以治盗汗,自汗,半身出汗,因为这些病要有五苓散的证。
真武汤,也可治自汗,盗汗,半身出汗,这要有真武汤的证,病案我发表过。
猪苓汤,也可治自汗,盗汗,半身出汗,这要有猪苓汤的证。
还有大柴胡小柴胡汗证…
西医所说的病,只要有经方的证,都可以治。
故有汗不是五苓散的专利。
我对28条的理解,这一条开始医生以为患者有"发热项有强几几",用桂枝汤解表,上证并没有解。看到患者有"心下满微痛"又误以为阳明里结,用承气汤下法,里也不解。仍然"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表不解),"心下满微痛"(是里不解),小便不利(小便少)是诊断亮点,啊原是里不解表不和,故去了水,表也和了。152条是胁下悬饮证引起少阳经气不利证,我已说过了。
五芩散,没有汗,若有了汗,小便也利了。"若自汗出小便利者为病欲解也"
你把72,73,74条语译一下,让我看过明白
金匮中的赤丸.乌头细辛半夏茯苓.看了注家的解释真是哭笑不得.硬要弄出个温化寒饮.寒湿寒痰来.本身厥症必然导致气逆.而半夏与茯苓是两味最著名的降逆药.其所治在于降逆
《辅行诀》中,四逆汤竟被称为“小泻脾汤”,就是这个道理。顺其性曰补,逆其性曰泻。个人赞同老师“而半夏与茯苓是两味最著名的降逆药.其所治在于降逆”的观点。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顺势思维”,从药势、病势上看问题,
而后世医家用“分析思维”,从药性、药效、症状上看问题,角度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所载[黄芪建中汤]方的加减法中说:“ 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按现在通常的思维,半夏是降气的,怎么能“补气、疗肺虚损不足”呢?
但肺主肃降,肺气以降为顺,半夏的药势顺应肺气的运行,自然可以“补气、疗肺虚损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