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难治

  不同体质、证候的人对同一个中药方剂的反应差距是很大的。
  比如[小建中汤],只有9克桂枝和9克生姜是温热性的,而寒凉的芍药是18克,原来看到它在方剂学中的归类是“温里剂”(温中健脾)觉得难以理解。
  现在想来,也是因人而异,就是这样一个方子:
  单纯阴虚的人用了会上火;
  脾胃虚寒的人用正好合适;
  而脾肾阳虚的人,这点温药下去,如同泥牛入海。
有实践。建中汤乃建中气,非能建中阳。试观大小回阳饮,四阳建中汤,乃力主先天,在人身立极处着眼。为什么临处方,似有效又微。全不在立极处。
 
小腿是否有紧绷酸胀的感觉?
如果有,可以随时揉按一下,哪里有反应,揉按之后觉得舒服,就揉按那个地方。
小腿对应少腹,经常揉按可以帮助消化、缓解腹痛肠鸣等症状。
 
慢性虚损性疾病,三分治疗、七分调养。
用药的同时还要配合饮食起居和情志锻炼,效果才好。

自我按摩也是一个简便有效的调理方法。
可以在下肢取几个穴位试试:

一、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强身壮胃;
二、三阴交(足太阴脾经):健脾养阴;
三、太冲穴(足厥阴肝经):舒肝理气;
四、悬钟穴(足少阳胆经):祛痰消胀。

五、痰湿重时加(足阳明胃经)丰隆穴。


《丰隆穴》--百草居[难治]脾肾阳虚、久病失精.jpg


《三阴交》--百草居[难治]脾肾阳虚、久病失精.jpg


《太冲穴》--百草居[难治]脾肾阳虚、久病失精.jpg


《悬钟穴》--百草居[难治]脾肾阳虚、久病失精.jpg


《足三里》--百草居[难治]脾肾阳虚、久病失精.jpg



[悬钟、足三里、丰隆]下肢外侧面穴位截图.jpg
[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下肢正面穴位截图.jpg
 
查阅了一些资料,修正一下个人对“芤”脉的看法:
  1、典型的“芤”脉确实主要见于大失血和下利清谷(泻下的粪便如清水,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2、“虚浮大而无力”的脉象提示“营血不足、虚阳外浮”,可以看作一种不典型的“芤”脉;
  3、仲师的原文:“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 牡蛎汤主之。”
  这里说的“失精”应指“虚劳”,当属慢性病
  芤脉是浮大软,按之中空、边实,故芤脉也属于浮弱脉。芤动之脉提示营血不足,微紧之象提示卫气郁滞。
  4、借鉴网上一位医师的临床经验:“治了几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的,有30岁,有40岁,也有70岁,主要是从脉上见到芤脉或是革脉,然后再问症状。”
 
桂枝、赤芍、炙草、大枣、炮姜
红參、山萸肉、当归
小茴、花椒、砂仁、乌药、降香
---本想说沉香,但是真品太贵。
营阴、卫气皆弱,方子中具备桂枝汤结构甚是相宜,黄老师好方,学习了。
 
查阅了一些资料,修正一下个人对“芤”脉的看法:
  1、典型的“芤”脉确实主要见于大失血和下利清谷(泻下的粪便如清水,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2、“虚浮大而无力”的脉象提示“营血不足、虚阳外浮”,可以看作一种不典型的“芤”脉;
  3、仲师的原文:“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 牡蛎汤主之。”
  这里说的“失精”应指“虚劳”,当属慢性病
  芤脉是浮大软,按之中空、边实,故芤脉也属于浮弱脉。芤动之脉提示营血不足,微紧之象提示卫气郁滞。
  4、借鉴网上一位医师的临床经验:“治了几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的,有30岁,有40岁,也有70岁,主要是从脉上见到芤脉或是革脉,然后再问症状。”
浮弱脉是浮取软弱,芤脉是浮取脆薄,如干泥泡。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 牡蛎汤主之。”芤动微紧,不是一个脉象,或芤或动,是失精亡血本脉,微紧,是应病情绪紧张导致。
 
浮弱脉是浮取软弱,芤脉是浮取脆薄,如干泥泡。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 牡蛎汤主之。”芤动微紧,不是一个脉象,或芤或动,是失精亡血本脉,微紧,是应病情绪紧张导致。

  非常感谢胡老师进一步详解指导。
  脉理方面我既没有深入的研究,也无临床经验,只能学习、总结别人的一些经验和观点,存在片面、局限之处,还需努力提高。

  关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讲的“脉得诸芤动微紧”的脉理,有医师是这样解析的,帖过来供老师参考:

  “《金匮要略》虚劳方证有数个,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是其中之一。此方证的脉证是“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芤动微紧。“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此句是说凡下利清谷、亡血、失精家,都可以出现“极虚、芤、迟”的脉象。而“芤动微紧”,是男子失精、女子梦交的脉象,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脉芤动属营气不足,微紧属卫气郁滞。病理表现还是属于营卫不和,阴阳失调。脉微紧是稍微有点紧,不是又微又紧。因为脉微不可能紧,脉紧也不可能微。芤脉是浮大软,按之中空、边实,故芤脉还是属于浮弱。芤动之脉属于阴气不足,微紧之微属于阳气郁滞。芍药补阴血,桂枝解气郁,龙骨牡蛎收摄精血。方义还是属于调和营卫,并摄遗固精。”

文章地址:
  关于“失精家”-经方体质研究
  http://www.med126.com/tcm/2015/20150212080003_850886.shtml
原始出处:
  http://www.hhjfsl.com/bbs/thread-25113-1-1.html
 
长年恶寒无力,多涕咳白痰,腰痛腹痛尿频,脉虚大无力,百试不中!
长年恶寒多涕咳白痰,手太阴肺卫气虚感寒之证;无力当为四肢无力,加腹痛,足太阴脾主四肢不足,故需建中;腰痛尿频太阳桂枝证何疑?脉虚为气虚,大为阳明,和之可知中焦不足所致肺卫气虚,有何疑乎!小建中本治腹痛,加黄芪补肺卫之气又治尿频,桂枝治腰痛,略做杜、断,加减进退十剂之间已矣!
 
浮弱脉是浮取软弱,芤脉是浮取脆薄,如干泥泡。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 牡蛎汤主之。”芤动微紧,不是一个脉象,或芤或动,是失精亡血本脉,微紧,是应病情绪紧张导致。

芤动微紧,不是一个脉象,或芤或动

分析“脉得诸芤动微紧”的语法语义,及进一步查证,觉得胡老师所言在理,谢谢您详解,学习了。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注』失精家,谓肾阳不固精者也。少腹弦急,虚而寒也。阴头寒,阳气衰也。目眩,精气亏也。发落,血本竭也,若诊其脉极虚而迟者,当知极虚为劳,则亡血,迟则为寒,故有清谷、亡血、失精之证也。
  『集注』程林曰;肾主闭藏,肝主疏泄,失精则过于疏泄,故少腹弦急也,阴头宗筋之所聚,真阳日亏,故阴头寒也。目眩则精衰,发落则血竭,是以脉虚迟也。虚主失精,主亡血,迟主下利清谷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
《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中医药学卷}<浮脉条目>
  脉是出血过程中的一过性脉象,主病以出血及阴津损伤为主

======
《函授伤寒论讲义》
  【原文】 脉浮而芤[1],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246)
  【词解】[1] 脉浮而芤:脉轻按浮大,重按中空,形似葱管,为阴血不足,阳气浮盛之象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