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难治

金水六君煎与它方相合
 
脉有时考较的太深太复杂。临床上有时我会把运动后和安静后的脉做比较看变化。有时一个晕点都能说明问题。这个太难,建议你换个方法。
虚实最简单的分辨方法就是腹诊。看的无非两种,一种是抵抗,一种是疼。抵抗分虚实,疼分病位。
仅从楼主描述看上有涕痰,下有尿频,肝之疏泄受郁而更疏泄,腰痛腹疼,肝郁而纵横土水。脉浮为阳不得入阴,盘旋为风。腹诊该有心下及小腹两侧抵抗疼,中间可能是无抵抗而疼。
 
左下腹长年不适,时痛。二十年前得慢结。先生深得腹症奇览之义也!
敬谢!
 
长年恶寒无力,多涕咳白痰,腰痛腹痛尿频,脉虚大无力,百试不中!

  脉浮大无力,叫“脉浮芤”,按上去就像一根中空而壁薄软的葱管。是精血亏虚、浮阳外越之象。浮为阳热外越,芤为阴血不足,浮芤同见则为虚阳浮越而阴伤血亏。

  “脉浮而无力”主“表虚”也主“里虚”,《中医诊断学》:“应注意,久病内伤、气血亏虚、虚阳外越而脉浮者,其脉浮而无力,兼涩兼芤,不可作外感沦治”,强调内伤久病之人若见“浮脉而无力”主“虚阳外越”的里虚之证。

  《伤寒论》第246条:“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里面讲到:“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最后编辑:
“芤形浮大软如葱,按之旁有中央空。”楼主未言脉象浮,亦无中空似捻葱。芤乎?
 
“芤形浮大软如葱,按之旁有中央空。”楼主未言脉象浮,亦无中空似捻葱。芤乎?

谢谢老师提醒,楼主确实写的“脉虚大无力”。

“脉浮芤”只是我的推测,并就这种脉象的含义做了解析。
 
慢性结肠炎在中医中属积聚之类.药是很难见功的.内经曰积为导引.以针导热温通病灶血脉..再配合药酒则病可去.积聚者气血不居其处.药必竟也是溶入血脉而起作用的.今气血不能到其处故效微.之所以用酒.因为酒精对人体组织的渗透强于水.人能喝下十瓶啤酒却喝不下十瓶水.就是这个原因
 
最后编辑:
谢关注,现用傅文录回阳建中汤,效果不错,大建中加减也试过,有效。
再谢!
 
长年恶寒无力,多涕咳白痰,腰痛腹痛尿频,脉虚大无力,百试不中!

谢关注,现用傅文录回阳建中汤,效果不错,大建中加减也试过,有效。
再谢!

“芤形浮大软如葱,按之旁有中央空。”楼主未言脉象浮,亦无中空似捻葱。芤乎?

谢谢老师提醒,楼主确实写的“脉虚大无力”。

“脉浮芤”只是我的推测,并就这种脉象的含义做了解析。

我个人的分析:楼主虽未言脉“浮”,但已言明脉象“虚、大、无力”“沉大脉”很少见

《伤寒》和《金匮》中只有一处提及“寸脉沉大而滑”,这是个实脉(滑)而非虚脉,且仅限于寸口。
《医宗金鉴》中也只提到一个沉大的实脉:“沉大里实,沉小里虚;沉迟里冷,沉缓里湿;沉紧冷痛,沉数热极……”

结合楼主“长年恶寒无力,多涕咳白痰,腰痛腹痛尿频”,推测属“里虚寒”而非“里实”,所以脉象“沉大”的可能性更小了。
上面楼主又补充说“现用傅文录回阳建中汤,效果不错,大建中加减也试过,有效”,建中汤有效进一步说明是“里虚寒”。

======
  1、《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师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藏即死,入府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藏,即死;如身和,汗目出,为入府,即愈。

  2、《沉脉之相兼脉介绍》:http://www.zhzyw.org/zycs/q/13921478IBEH379931G2K6.html
 
命火有缺,寒水泛。
当急温其里,兼降逆化湿。
附子,肉桂,干姜,川椒,党参,炙草,细辛,五味,法夏,砂仁,茯苓。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080::043: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080::043:

外感证脉见“浮弱”是表虚,久病体寒脉见“浮大无力”是虚阳外浮。

======
  浮脉 -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45107.htm
  (“见于虚阳浮越证,则为浮大无力 的脉象 ... 体内卫阳之气抵抗外邪则正气外充,阳气浮越,鼓于表而致脉浮”)
 
最后编辑:
大者为劳,温之补之。
阳不足,温以气。阴不足,补以味。
大脉不一定为浮。小数不一定为热,凡久病,皆命火有亏,总以温阳化浊为法,四逆辈加减可也。仲景心法。
 
长年恶寒无力,多涕咳白痰,腰痛腹痛尿频,脉虚大无力,百试不中!

谢关注,现用傅文录回阳建中汤,效果不错,大建中加减也试过,有效。
再谢!

大者为劳,温之补之。
阳不足,温以气。阴不足,补以味。
大脉不一定为浮。小数不一定为热,凡久病,皆命火有亏,总以温阳化浊为法,四逆辈加减可也。仲景心法。

命火有缺,寒水泛。
当急温其里,兼降逆化湿。
附子,肉桂,干姜,川椒,党参,炙草,细辛,五味,法夏,砂仁,茯苓。

  久病精血亏虚、恶寒腹痛。
  仅用四逆辈温阳是扶不起来的,故而“百试不中”。(盏中本已少油,若仅靠屡屡挑大火芯,只会加速油尽灯枯)
  建中之法有效,因为建中能恢复脾胃运化,生血填精,益后天之气、补先天之本。

  扶阳是必须的,但首先是扶脾阳,扶阳不是为了直接抗寒,而是为了“助阳化阴、生血填精”。
  有道是“阳从阴化”,营阴足才能阳卫壮,精血充盈方能濡养内脏(五脏脉平、腰腹不痛),卫气强盛自可戍守边疆(四肢有力、不惧风寒)。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