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第九节 道家、道教和《内经》——《<内经时代>补注》

[21]齐物论:本篇是《庄子》一书的重点所在,体现了庄子哲学思想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基本观点。所谓“齐物论”,就是讲宇宙万物齐一和是非相对。庄子认为,客观存在的万物本是不分彼此的,也是虚无的,是由“真君”或“真宰”主宰着的。这是本体论上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与此相应,在认识论上,庄子认为事物的彼此,认识上的是非,都是相对的,并无根本的界限,因此应停止有关是非的争论,做到忘我,做到无是非,用明静之心去体认万物,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境界。这是认识上的一种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的观点。基于这种本体论和认识论,庄子得出万物齐一、物我化一的主观唯心主义结论。(李真瑜、田南池、徐莉注译《庄子》)
 
[22]其知有所至矣:他们的智慧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境界。至,至极,即最高的境界。(方勇译注《庄子》)知,通智,智慧。

[23]恶乎至:如何达到最高境界呢?恶(音乌wu),疑问代词,何,哪里。成玄英《疏》:“假设疑问,于何而造极耶?”

[24]有以为未始有物者:有的认为宇宙开始时未曾有任何物质。未始,未曾。成玄英《疏》:“未始,犹未曾。”

[25]封:界限。陈鼓应说:“封,界域。”(《庄子今注今译》)
[FONT=仿宋]金栋按:先生引《齐物论》此段无真人、至人、神人、圣人之说,疑“古之人”已囊括此四种“得道”之神仙也。[/FONT]

[26]对真人、至人说得最多:不确。据不完全统计,《庄子》一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圣人一词,并非真人与至人,亦提及贤人。
 
[27]俶真训:高诱注:俶,始也。真,实也,说道之实,始于无有,化育于有。
本训是《淮南子》的宇宙起源论。文中把从天地开辟到万物形成,由近及远分成三个阶段。又把现实世界从“无”到“有”四个发展阶段做了横的剖析。这是对《庄子·齐物论》宇宙观的进一步深化。这种宇宙发展论虽不符合科学实际,但是它把宇宙的发展归结为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这就从上帝造物说的传统观念中解救了出来。
文中把上古历史分为至德之世、伏羲氏、神农黄帝、昆吾夏后、周室之衰五个阶段。指出随着社会发展,纯朴消失,争斗不休,道德沦丧,失去人性的根本。其中虽有崇古非今的倾向,但也包含了肯定平等、公正、互助等积极思想。只有“内修道术”,而不“外饰仁义”,“反性于初,而游心于虚”,“遗物反己”,才能返回到“俶真”状态。(陈广忠译注《淮南子》)
高诱注:“俶,始也。真,实也。道之实始于无有,化育于有,故曰俶真,因以名篇。”俶,音触(chu)。
 
[28]中至优游:中至,中和。优游,《汉典》云:“生活得十分闲适。”即自由自在无拘束。

[29]炀(音扬yang)烘烤。此指熏陶。按,本句出于《庄子·徐无鬼》。

[30]杂累:积累。

[31]孰肯解构人间之事:谁愿意去管人世间的闲事呢!以物烦其性命乎:以身外之物烦劳身心啊。

[32]“至人”句:《淮南子集释》:“宁按:《庄子·则阳篇》:‘故圣人其穷也,使家人忘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简:轻视,看轻

[33]坐而不教,立而不议,虚而往者实而归:(至人)安坐不去教训别人,站立着也不发议论。空手去学习的人满载而归。此三句化自《庄子·德充符》。(陈广忠译注《淮南子》)

[34]饮人:饮,音印(yin),此处为使动词。此处的使动用法是引申义,即使人感受的意思。
 
[35]本经训:高诱解题云:“本,始也。经,常也。天经造化出于道,治乱之由,得失有常,故曰本经。”本经,即根本常法的意思。治理国家要解决根本常法的问题。
全篇用太清之治、至人以及容成氏、尧舜治世与衰世、晚世、桀纣治世作对比研究,说明只有掌握根本大道,按照自然和社会规律行事,天下才能得到治理。而仁义、礼乐、孝悌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文中指出造成天下混乱、民怨沸腾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追求无穷的嗜欲即“五遁”所产生的。强调统治者要爱惜民力,清静无为。充分说明了刘安作为学者和诸侯王的远见卓识。(陈广忠译注《淮南子》)
[FONT=仿宋]洪钧按:刘安处心积虑地准备而且终于因谋反自杀,算不上奉行道家思想,更算不上远见卓识。[/FONT]
 
[36]精神反于至真:就是返璞归真的意思。精神,《文子·下德》作“精气”。
《淮南子集释》:“真,身也。王念孙云:精神与神明意相复,‘神’字即涉上句而误,‘精神’当为‘精气’。《淮南》一书多以神与气对文也。《文子·下德篇》正作‘精气反于至真。’”
[FONT=仿宋]洪钧按:《集释》解“真”为“身”不妥。那样,“真人”就成了“身人”,不通。返璞归真中,璞与真相对举。璞是未曾雕琢的玉石。返璞归真就是归于未曾雕琢的自然状态。故真就是自然或天真。至真就是原始自然。[/FONT]

[37]口当而不以言:嘴正常却不用来说话。

[38]委而弗为,和而弗矜:聚积财物而不据为己有,温和而不自傲。委,聚积。和,平和。《文子·下德》作“知”。矜,(音金jin),自大。(陈广忠译注《淮南子》)
《淮南子集释》:“又案:‘和而弗矜’,‘和’字无义,疑‘知’字形近而误。‘委而弗为,和而弗矜’二句乃总上之词。‘知’字正目明、耳聪、口当、心条达言之也。《文子·下德篇》正作‘知而不矜’。”
[FONT=仿宋]洪钧按:陈注不确。“委而弗为”就是:放在那里不管它。委,抛弃,弃置。偶作累积讲,但这里不能解作聚积。“弗为”就是不为,正是道家无为的本色,怎么能解作“不据为己有”呢!“和而弗矜”就是:知道却像不知道一样。盖《集释》改和为知可取。矜确实做自夸、骄傲解。知道而不自夸,就是“知而弗矜”。自己不说知道,就是不矜。这也不是故意装作不知道或所谓谦虚,而是至人和真人对什么都不在乎。[/FONT]

[39]冥性命之情:使性命之情真诚。冥,别本作“真”,真诚之义。

[40]精泄于目:精气通于目。精,精气。泄,通。

[41]闭四关:闭,封闭,关闭。四关,耳、目、心、口。《淮南子集释》:“四关,耳目心口。”

[42]苑:病。《淮南子集释》:“苑,病也。王念孙云:‘身无患’当依《文子·下德篇》作‘终身无患’。终身无患,百节莫苑,相对为文。下二句亦相对为文。脱去‘终’字则句法参差不协也。”

[43]《淮南子》着重讲真人、至人:疑查阅疏漏。讲“圣人”之处亦颇多,偶及“贤人”。
[FONT=仿宋]金栋按:查《原道训》圣人11见,《俶真训》圣人14见。就此二篇而言,圣人远多于真人与至人出现的频率。[/FONT]
 
[44]解蔽:杨倞注:“蔽者,言不能通明,滞于一隅,如有物壅蔽之也。”
本文主要阐述了荀子的认识论思想,对了解先秦诸子学术思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荀子认为人们思想上的毛病在于片面性,“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对事物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荀子主张“解蔽”,要求人们认识事物要以“道”为标准,而认识“道”要靠心。心必须“虚壹而静”才能达到“大清明”的境界,这样才能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认识。“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但人们不可能穷尽一切事物,因此人们要以圣王为师,以王制为法,努力追求圣王之道,这样才能不被蒙蔽。(方勇、李波译注《荀子》)
 
[45]夫微者至人也:达到精微,就是至人了。杨倞注:“惟精惟一如舜者。”

[46]至人也,何强、何忍、何危:至人,还用勉强,还用克制,还用惊惧吗?
杨倞注:“既造于精妙之域,则冥与理会,不在作为,苟未臻极,虽在空石之中,犹未至也。”

[47]故浊明外景,清明内景:所以驳杂的人了解外物,清明的人了解大道。
杨倞注:“景,光色也。浊谓混迹,清谓虚白。”
王先谦《荀子集解》:“俞樾曰:《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篇》:‘参尝问之夫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曰外景而金水内景。’荀子‘浊明外景,清明内景’之说,即孔子之绪言也。杨注所说,未尽其旨。”
[FONT=仿宋]洪钧按:这八个字(故,不计在内)比较难解。杨注和俞越之说也不通。只有遵循道家思想和真人修养的境界才好解通。上举《淮南子》说:(真人)“目明而不以视,耳聪而不以听”,而且要“闭四官”,故道家不重外界,真人更是只有内心。故这里是说:外在的景象在真人那里是浊明(不清楚)的,内心的景象是清明(清楚明白)的。内景一词在后世医家著作中,被解释为人体内部构造,而且有返观内视之说。这也是从道家来,但失去了汉代及以前的原义。[/FONT]

[48]圣人纵其欲:圣人从心所欲。纵,当为“从”字。“先谦案:‘纵’,当为‘从’。圣人无纵欲之事。从其欲,犹言从心所欲。”(《荀子集解》)
[FONT=仿宋]洪钧按:王先谦对纵欲的理解很狭隘。他只知道后人把放纵色欲称作纵欲而且必然过度。故要把纵改为从。其实,从欲与纵欲无大差别。只有纵欲过度才有害。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不是一概禁欲。孔子还做到了从心所欲。道家虽然主张无欲无求,但不是没有饮食男女之欲。对这种自然之欲,不能克制,而是顺其自然地满足。不克制和放纵无大区别。[/FONT]
 
[49]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所以仁人奉行大道,不用有意去做。杨倞注:“无为,谓知违理则不作,所谓造形而悟也。”

[50]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圣人奉行大道,不用勉强去做。杨倞注“无强,谓全无违理强制之萌也。”

[51]仁者之思也,恭:仁人的思考恭敬谨慎。杨倞注:“思,虑也。恭,谓乾乾夕惕也。”

[52]圣人之思也,乐:圣人的思考欢乐愉快。杨倞注:“乐,谓性与天道无所不适。”

[53]荀子是儒家:陈鼓应说:“荀子以儒家伦理为主,也大量吸收了道家思想。”(《易传与道家思想》)《解蔽》篇则是明证。
 
【原文】4.关于恬憺虚无、持满、持虚
恬憺虚无是“无为”思想在养生方面的延伸。持满、持虚是一种思想的两个方面,即守如“持满”,受如“持虚”。道家及《内经》多讲持满。持虚在《内经》中转变用法,意指正虚而邪易入。
《内经》讲恬憺处,至少如下:
“恬憺虚无”“以恬愉为务”(《素问·上古天真论》)
“乐恬憺之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此恬憺之世”(《素问·移精变气论》)
“恬憺无为,乃能行气”(《灵枢·上膈》)①②
“无为”思想后来也被儒家改造吸收。儒家讲处君位可以“无为”,即“君逸”“臣劳”的意思。这种思想在董仲舒那里发挥较全面,但亦可见于早期著作如:
“无为者,帝。为而无以为者,王。为而不贵者,霸。不自以为所贵,则君道也,贵而不过度,则臣道也。”《管子·乘马第五》
“持满者与天,安危者与人。失天之度,虽满必涸⑼;上下不和,虽安必危。”《管子·形势第二》
《管子》一书,其杂有过于《淮南子》,故亦有道家语。

[FONT=仿宋]【自注】《道德经》中的类似思想随处可见。其中“无为”13见,但“恬淡”仅1见于第三十一章。[/FONT]
[FONT=仿宋]《庄子·刻意》篇对恬淡无为有详细发挥:
“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焉,休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故曰:悲乐者,德之邪也;喜怒者,道之过也;好恶者,德之失也。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淡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故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FONT]
[FONT=仿宋]【自注】《庄子》中“恬淡”约7见,上述引文中即4见。其余集中在《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其中既讲治人,也讲治身。摘其要如下:[/FONT]
[FONT=仿宋]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赍万物而不为戾;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FONT]
 
【补注】
⑴恬憺虚无:
恬憺,亦作“恬淡”、“恬惔”、“恬澹”。《汉典》云:“清静淡泊。汉王符《潜夫论·劝将》:‘太古之民,淳厚敦朴,上圣抚之,恬澹无为。’汉王充《论衡·定贤》:‘恬憺无欲,志不在於仕;苟欲全身养性为贤乎?是则老聃之徒也。’”
虚无,《汉典》云:“谓清静无欲,无所爱恶。《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吕氏春秋·知度》:‘君服性命之情,去爱恶之心,用虚无为本。’高诱注:‘虚无,无所爱恶也。’”
 
⑵持虚:持,拿着。虚,空虚之器皿。《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⑶道家及《内经》多讲持满:《老子·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老子》:“与其装得过满而溢出,不如及早停止灌注。持,指用手端。盈,满。这里指容器中水注得过满,一端便会溢出。”

⑷恬愉:《汉典》云:“快乐。”安静快乐。王冰注:“恬,静也。愉,悦也。”
又,《素问识》:“《淮南子》云:‘恬愉无矜。’注:‘恬愉,无所好憎也。’”

⑸乐恬憺之能:能,态(態)也。《素问补识》:“胡澍曰:‘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能,亦读为态,与事为韵。恬惔之能,即恬惔之态也。’”
 
⑹这种思想在董仲舒那里发挥较全面:这种思想,即指“君逸、臣劳”的“无为”思想。
《春秋繁露·离合根》:“人主者法天之行……乃不自劳于事,所以为尊也……故为人主者,以无为为道,以不私为宝”,“为人臣者法地之道,暴其形,出其情以示人,高下、险易、坚耎、刚柔、肥臞、美恶,累可就财也……为人臣常竭情悉力而见其短长,使主上得而器使之”。
 
⑺乘马:《管子》篇名。《汉典》云:“犹运筹。谓经济谋划。”
黎翔凤《管子校注》:“吴汝纶云:篇名《乘马》者,以篇中有‘天下乘马服牛而任之’之语,而取以名篇耳,非取‘乘马’为义也。……翔凤案:管子经济政策,以轻重为衡,而轻重之数,则乘马也。春秋用筹算,乘马须运筹……现代运筹学,犹是《管子·乘马》。‘马’为筹码。”
 
⑻持满者与天,安危者与人:与天,《汉典》云:“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管子校注》:“能持满者,则与天合。”
《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韦昭注:“与天,法天也。”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持满者与天。”《史记集解》:“韦昭曰:‘与天,法天也。天道盈而不溢。’”《史记索隐》:“与天,天与也。言持满不溢,与天同道,故天与之。”
与人,《汉典》云:“合乎民意取得人心。”《管子校注》:“能安危者,则与人合。”
《国语·越语下》:“定倾者与人。”韦昭注:“与人,取人心也。”
《管子校注》:“翔凤案:后《解》云:‘天之道,满而不溢,盛而不衰,明主法象天道。’又云:‘救祸安危者,必待万民之为用也。’《越语》云:‘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韦昭注:‘与天,法天也;与人,取人之心也。’”
 
⑼虽满必涸、虽安必危:《管子校注》:“不合于天,虽满必涸;不合于人,虽安必危。”

⑽形势:《管子》篇名。《汉典》云:“亦作‘形埶’。1.形态;形体。6.权势,权位。9.地理状况;地势。”
《管子校注》:“自天地以及万物,关诸人事,莫不有形势焉。夫势必因形而立,故形端者势必直,状危者势必倾。触类莫不然,可以一隅而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