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第九节 道家、道教和《内经》——《<内经时代>补注》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内经时代>补注》
[FONT=仿宋]赵洪钧著 金栋补注[/FONT]
第九节 道家、道教和《内经》
 

附件

  • 155.4 KB 查看: 81
[FONT=仿宋]金栋按:道家和道教的起源与发展,老子其人其书甚至老子思想是唯物还是唯心等问题,在中国思想史或哲学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本节主要是为了研究《内经》,不能一开始就陷入其他学界的纷争。故先生使出了截断众流、直入堂奥的手段,从无可争议的汉初尚黄老说起。只看“黄老”二字就知道,尚黄老的汉代必然和《黄帝内经》关系密切。
由于《内经》以阴阳、五行、天人相应和气化学说为哲理,故本节主要是探究道家和道教著作中的有关思想,并拿来和《内经》比较。道家和道教著作中,还涉及养生思想,有时也涉及其他医理和具体医药知识,对研究《<内经>时代》也有意义。
全面比较研究《内经》和道家、道教的关系,前无古人。本节的有关结论,也支持《内经》成书于东汉的观点。
本节涉及的道家和道教著作,始于《老子》,止于《抱朴子》。
第四节已经驳斥了,《内经》之学出于道家的谬说。读过本节后,不会再有人认为中医出自道家。[/FONT]
 
最后编辑:
[FONT=黑体]【原文】道家和道教并非完全一脉相承。近来有关专家甚至说道教与儒家、阴阳家关系更密切,再追溯道教源于原始的巫教。然而,道教既不尊孔丘为天师,也不说邹衍是道尊,一定要把老子抬出来奉为教主,其余墨、法、名家的创始人更不考虑。这一点,说明老庄思想总是使道教更感兴趣。哲学史界最聚讼纷纭的古代哲学问题是《道德经》及其作者。本节把道家、道教和《内经》一起说,有难处。所以先说明两点。[/FONT]
[FONT=黑体]1.本节不是专门研究道家和道教,而是看它们与《内经》有何关系,分析问题主要从《内经》出发,与《内经》基本无关的内容不谈。
2.专家们对老子其书、其人看法分歧很大,但是,对汉初尚黄老这一点,看法却是一致的。这是《内经》时代的重要思想背景之一。本节先从这个较公认的出发点说起。[/FONT]
 
[FONT=黑体]【补注】
⑴道家和道教并非完全一脉相承[/FONT]:
[FONT=宋体]道家,“1.先秦时期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3.指道教。”(《汉典》)道教,“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一种宗教,奉老子为教祖,南北朝时盛行起来。”(《汉典》)“道教,产生于中国的宗教。渊源于古代巫术、秦汉时神仙方术和黄老学派的道家思想。”[/FONT](《中国哲学大辞典·道教哲学》)
[FONT=仿宋]金栋按:道家不是道教。《道德经》为道家之始,道家与巫术或巫教无关。故先生说,二者“并非完全一脉相承”。
《四库全书总目·道家类·总叙》说:
“后世神怪之迹多附于道家,道家自矜其异,如《神仙传》、《道教灵验记》是也。要其本始,主于清净自持,而济以坚韧之力,以柔制刚,以退为进。故申子、韩子流为刑名之学,而《阴符经》可通于兵。其后长生之说与神仙家合为一,而服饵、导引入中,房中一家近于神仙者亦入之。鸿宝有书,烧炼入之。张鲁之教,符箓入之。北魏寇谦之等又以斋醮章咒入之。世所传述大抵多后附之文,非其本旨,彼教自不能别,今亦无事于区分。然观其遗书,源流变迁之故尚一一可稽也。”[/FONT]
 
[FONT=黑体]⑵道教与儒家:[/FONT]先秦儒家思想,到西汉董仲舒为之一变。董仲舒的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宗天神学以及随之而起的谶纬神学,均为道教所直接吸收,成为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
此外,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对道教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东汉时的《太平经》就是“以阴阳五行为宗”。而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乃是假借《周易》爻象的神秘思想来论述修仙方法,对后世道教影响甚大,被称为“万古丹经王”。此后,以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来阐发道教的内外丹法的道教学者络绎不绝。(卿希泰《简明中国道教史·第一章》)
 
[FONT=黑体]⑶追溯道教源于原始的巫教:[/FONT]巫教,巫术之教,即依赖巫术的原始宗教。
卿希泰说:“道教在产生过程中,还吸收了传统的鬼神观念和古代的宗教思想与巫术。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对日月、星辰、河海、山岳和祖先甚为崇拜,视之为神灵,对他们进行祭祀和祈祷,并由此而逐渐形成了一个天神、地祗和人鬼的神灵系统。道教承袭了这种鬼神思想,并将这个神灵系统中的许多神灵作为道教神灵的组成部分。古代殷人认为,卜筮可以决疑惑、断吉凶;巫师可以交通鬼神,依仗巫术可以使人们祈福禳灾。这种巫术,也为道教所吸收和继承。”(《简明中国道教史·第一章:道教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及其酝酿过程》)
傅勤家说:“道教,其义理固本之道家,而其信仰,实由古之巫祝而来,辗转而为秦汉之方士,又演变而成今之道士。……巫为广泛于世界文野之民间,实一切宗教之起源,而道教亦不能外是也。”(《中国道教史·第五章:道教以前之信仰》)
 
最后编辑:
[FONT=黑体]⑷墨、法、名家:[/FONT]墨家,“我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墨子为创始人。主张人与人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但是相信有鬼(明鬼),相信天有意志(天志)。”(《汉典》)法家,“先秦的一个思想流派,以申不害、商鞅、韩非为代表,主张法制,反对礼治。”(《汉典》)名家,“先秦时期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思想派别,重视‘名’(概念)和‘实’(事物)的关系的研究。代表人物有邓析子、尹文子、惠子、公孙龙子。”(《汉典》)
 
[FONT=黑体]⑸《道德经》及其作者[/FONT]:《道德经》,即《老子》,我国哲学第一部有体系的著作,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竹简已证实是春秋末期老子(李聃)所作。
 
[FONT=黑体]⑹专家们对老子其书、其人看法分歧很大:[/FONT]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看法:
①认为《老子》就是本人所作,这是传统的观点;
②认为《老子》的思想基本上是老子本人的,但他仅是口述,《老子》一书则是由他的弟子们记录整理下来的;
③《老子》的作者不是老子,而是战国时期的太史儋;
④《老子》一书成于秦汉之间,甚至晚至西汉文景之间才出现。
持以上各种观点的学者也均提出各自的依据而长期争执不下。
然而,自郭店出土竹简中有《老子》一书,专家认定这是春秋末期的作品,其作者就是老子本人。
孙以楷说“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帛书抄本后,《老子》书写于战国后期的论点已不能成立。湖北荆门战国楚墓《老子》竹简出土,更可证《老子》不会晚于战国中期。其余诸如《老子》写于西汉文景之际、或《吕氏春秋》之同时、或《荀子》之后等种种说法,也就不攻自破。”(《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
 
[FONT=黑体]⑺汉初尚黄老:[/FONT]汉初采用黄老之政,从政治角度看,一方面是采用黄老的无为之治反拨秦政的苛刑峻法,另一方面也是借助黄老的刑名之学延续秦政的政治格局。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中央政权此时尚没有能力铲平内忧外患,因此不得不在政治上作出“无为”的姿态。从经济的角度看,主要是减轻中央财政对于地方财政的过度干预。真正对社会发展起到正面影响的,是这种取消对民间经济束缚的休养生息政策。(许抗生、聂保平、聂清著《中国儒学史·两汉卷·第一章汉初儒学的复兴》)
 
[FONT=黑体]一、道家思想和《内经》体系[/FONT]

[FONT=黑体]【原文】道家在西汉前半期,明显受统治者提倡的事实,只需听司马迁父子怎样说就够了。太史公自序述六家指要,道家殿后。若审其意,则唯有对道家有褒无贬,完全是集众家之长,无美不备。原话如下: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看来,所谓汉初尚黄老的实质,竟是在道家的旗帜下,来了一番诸子百家大融合。道家在春秋战国原不如其他五家显贵,那时最为统治者重视的依次是儒、墨、道、法、名、阴阳。真正促成大一统的乃是法家。法家讲人定胜天,和道家正相反。岂知“法家严而少恩”,严刑苛法使秦王朝迅速崩溃。反者道之动。道家由隐而显是汉初政治的需要,也是事物发展规律。不过,其余诸家并不甘于寂寞,儒家尤其跃跃欲试,多次与道家争锋。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黜儒学,儒学亦黜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场斗争持续到文帝时,仍以道家占绝对优势。学术上的原因就是儒家学说的学术内容这时还太朴素、太单薄。到武帝时,董仲舒全面吸收阴阳五行学说,彻底改造了儒家思想。这种新儒学不仅能直接地为汉家受命于天服务,而且学术气息——用阴阳五行论证的严密程度也超过了道家。此后,儒家独尊,直至近代前都是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至于法家(刑名)之学,则汉初也实际上在采用,不过口号喊得不响罢了。[/FONT]
[FONT=黑体]以上是汉初道家的地位及其与儒、墨、名、法、阴阳各家的关系简介。道家盛行了一百年左右,此后的地位也仅次于儒。在这种社会思想背景下出现的,各种学术著作,必然有明显的道家痕迹。[/FONT]
 
[FONT=黑体]【补注】[/FONT]
[FONT=黑体]⑴道家在西汉前半期:[/FONT]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的时期。武帝崩于公元前87年。独尊儒术始于公元前134年(武帝元光1年)。故先生说,西汉前半期尚黄老。
 
[FONT=黑体]⑵六家指要:[/FONT]指阴阳、儒、墨、法、名、道德六家的思想要点。即《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
[FONT=仿宋]金栋按:《太史公自序》道(德)家的思想要点已在先生原文中。[/FONT]

[FONT=仿宋]洪钧按:上文说到:“道家在春秋战国原不如其他五家显贵,那时最为统治者重视的,依次是儒、墨、道、法、名、阴阳。”金栋没有给这句话出注。但这句话却非常识可解。太史公论六家指要,很简短,常人不知道具体所指和为什么。文中所说的各家显贵顺序,也有待说明。[/FONT]

[FONT=仿宋]为便于理解,先说道家为什么在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时期,不可能是显学,而这时法家必然最显贵。[/FONT]

[FONT=仿宋]战国250年,几乎天天打仗。诸侯王想的都是如何攻城略地,或者如何用武力、策略保护自己以免灭亡。那时,如何富国强兵,是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还有就是外交上的阴谋奇计。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统治者怎么可能崇尚恬淡虚无、清静无为、不用心机呢!于是,这时的道家不可能是显学,军国主义的法家必然很受重视。法家不是只重视法律或所谓依法治国,而是极力主张君主集权,打破旧等级制度和土地贵族占有制(即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崇尚军功。这样才能迅速地富国强兵。他们的天人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他们的处世哲学是实用主义。《荀子•天论》和道家的天论完全唱反调。当然,和儒家的天人观也基本上唱反调。只不过鉴于秦王朝迅速覆灭,司马迁说法家严而少恩是大缺点。[/FONT]

[FONT=仿宋]儒家在战国时期,也不可能很受重视,因为它首先强调维护旧秩序。周天子的王权显然是最大的旧秩序,想取代周天子做帝王的诸侯王怎么会愿意遵守旧秩序呢!上文所以把儒家排在最前面,一是它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政治思想流派,而且在刚出现时,一度受重视。二是孔夫子有那么多弟子,显然是拥护者一度较多。三是他还做过一年的鲁国的中都宰(相当于直辖市长),还做过三个月的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在齐国和卫国也一度很受欢迎。故在那时,他的思想可以算是显学。[/FONT]

[FONT=仿宋]孔夫子常说德治、仁义。其实,他更重视正名、礼教或礼治。目的是维护旧秩序。后世儒家总结出三纲五常,很符合孔子的本意。不过,如果说春秋时代,孔子的思想还有些市场的话,到了战国市场就很小了。战国争雄,诸侯王都想统一天下自己做帝王,谁还能虔诚地维护旧秩序尊奉周天子呢!至于早在春秋时期出现的礼崩乐坏,到战国就更加变本加厉。这时已经没有人,把周天子放在眼里,连走走形式也常常做不到。只不过由于儒家传承了很多文化和技艺,在社会上还有些用处。书本上的文化主要是《礼》、《乐》、《诗》、《书》和《春秋》,儒家还开设算术(数)、赶车(御)和射箭(射)课。这些知识和才艺,也是贵族子弟的教育内容。加之,在一个国家的内部和家族管理中,还需要讲秩序,儒家思想还是有点市场。春秋后,社会上的儒家已经很没落,儒士的主要工作,大概是两样:一是和后世得不到功名的读书人一样,做家庭教师;二是帮助别人办丧事。[/FONT]

[FONT=仿宋]然而,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之后,开始了儒家独尊的局面,根本原因是因为,儒家很强调维护秩序或等级制度。这是任何政权建立后所追求的。刘邦当年造反时,极其蔑视儒生。他不但把儒冠当作溺器,还对晋见他的儒生说:老子要在马上得天下,怎么会用到你儒生!然而,一旦他坐了皇帝,很快改变了看法。因为按儒家礼乐制度搞的那一套朝廷礼仪,让他觉得很舒服。这说明统治者都喜欢秩序,而且是稳定的秩序。这样才能稳定他们的统治地位。不过,在司马迁之前,西汉统治者还是觉得儒家的繁文缛节太麻烦(博而寡要),不很切实用,能明君臣父子之礼,长幼夫妇之别就够了。[/FONT]

[FONT=仿宋]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为天命转移提供了理论根据,故邹衍和他的思想风行一时。国王门给他很高的礼遇,就是因为有了他的学说,取代周天子不再是逆天行为,而是符合天意。不过,此说只限于革命理论意义。它不能用来富国强兵,也不能用来搞外交、军事、教育和经济。只是在出现天命转移的时候用得着。而战国时期,正值天命转移——即要改朝换代了。[/FONT]

[FONT=仿宋]邹衍和之后的阴阳家,还利用阴阳五行学说推演出一大套行事规矩,故司马迁说阴阳家太繁琐(大祥),忌讳很多(众忌讳),太拘束人、吓唬人(使人拘而多畏)。[/FONT]

[FONT=仿宋]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刺激很多人想办法救世济民。为此出现了两个民间学派。这就是墨家和道家。[/FONT]

[FONT=仿宋]墨家思想是积极地救世济民主义。墨子主张兼爱(平等互爱)显然是认为当时太不平等,老百姓的地位太低下了。至于非攻(反对侵略)主张,显然是针对当时的混战状态,给老白姓带来太多的苦难。非攻和兼爱都是为制止战争提供理论根据,大家互相爱护就不会打仗了。墨家还主张尚俭(提倡节约)也是老百姓不满统治者的奢侈。至于墨子的天志(上天有意志,会赏善罚恶)和明鬼(人死有鬼)主张,不过是警告统治者,做得过分会遭报应而已。这都是代表了下层人的利益。[/FONT]

[FONT=仿宋]墨家帮助过宋国防御楚国的进攻,但没有人做过大官而治理国家。古代中国统治者,也从来没有全面采用墨家思想的。因为如司马迁所说,墨家太节俭,统治者做不到。汉文帝比较节俭,但主要受道家影响。即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墨家独尊的政治局面。所以,墨家只在战国初期一度受到重视,而且主要在民间。儒墨并称时,一方面指他们曾经同时是显学,另一方面是指它们思想对立。墨家主张节俭薄葬,儒家则主张厚葬。特别是墨家主张平等兼爱,是儒家完全不能接受的。[/FONT]

[FONT=仿宋]墨家还主张“尚贤”。似乎没有人不主张“尚贤”而尚“不肖”,但各家对“贤”的标准不同。儒家的贤,重在道德修养;法家的贤,重在才能和智慧;墨家的贤,指贤能,道德和才能并重。曹操把法家的尚贤做到极致,公然发出《举贤勿拘品行令》,故他的贤完全不包括道德和品行而专指才能。可见法家思想必然得逞于乱世。道家无为,故不尚儒墨说的贤,也不尚法家尊崇的才能和智慧。[/FONT]

[FONT=仿宋]道家思想属于消极的救世济民主义。核心思想是自然无为。无论讲政治还是讲修身养性,都主张恬淡虚无,不用心机。老庄的理想政治是回到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老子主张绝仁弃义,绝圣弃智,和儒家唱反调。当然更反对君主集权、富国强兵、战争和法制等,故和法家针锋相对。在哲学方面,老子的贡献是提出了抽象的道的概念,反映了他的高度思维水平。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论,却主张虚无主义,于是又持出世主义。他不做官,追求绝对自由。他不想救世,只想救自己。故虽然他的文笔很好,思想对后世影响也很大,却不属于救国理论。[/FONT]
 
[FONT=黑体]⑶道家:[/FONT]司马迁父子所说的道家,是指黄老术的新道家,与先秦道家已有不同。
 
[FONT=黑体]⑷真正促成大一统的乃是法家:[/FONT]自秦孝公到秦始皇,均崇尚法家。秦终于灭六国而完成统一,是重用法家的结果。
范文澜说:“秦孝公用商鞅治秦国,此后秦政治是法家学说指导下的政治,国王极端专制,刑罚极端残酷,山东六国称秦为虎狼之国,是名符其实的。秦始皇、秦二世尤重韩非学说,商鞅加韩非,秦政治残暴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固然,法家政治在秦始皇时,曾起着富国强兵摧毁领主势力的作用,但到秦二世时,法家政治只剩下完全黑暗的一面,使秦强盛的学说转成为促秦灭亡的学说了。”(《中国通史·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秦怎样建立汉族的统一国家》)
 
[FONT=黑体]⑸反者道之动:[/FONT]向对立面转化,是“道”的规律。此句见于《老子·第四十章》。《河上公章句》:“反,本也。本者道[之]所以动,动生万物,背之则亡。”
王弼注:“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则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动’也。”
[FONT=仿宋]金栋按:老子的辩证思想,即宇宙万事万物在运动过程中必然发展变化,相互转化,所谓“物极必反”是也。陈鼓应说:“阴与阳的矛盾转化关系被《系辞》表述为‘一阴一阳之谓道’,此实为对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转译。”(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
洪钧按:《内经》很成功地运用了辩证思想,把它发展为阴阳之道。这个道是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治病的根本原理,是科学潜能最大的中医哲理,也是中医特色的哲理根源。[/FONT]
 
[FONT=黑体]⑹黜:[/FONT]废,贬退。《史记索隐》:“退而后之也。”在此是批判、贬斥之义。

[FONT=黑体]⑺老子韩非列传:[/FONT]《史记》各本不一。有作《老子伯夷列传》者,有作《老庄申韩列传》者,亦有作《老子韩非列传》者。
 
[FONT=黑体]⑻儒家独尊:[/FONT]武帝尊儒并不意味着他罢黜百家,也就是说尊儒和“独尊儒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实际上,汉武帝一方面尊儒,另外一方面则是“悉延百端之学”,各种人才都予以任用。《史记·龟策列传》中讲道:“至今上(武帝)即位,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数年之间,太卜大集。”杨生民对此有详细的考察:“录用既学儒学又学各家之学,或先学各家之学后学儒学的学者是‘悉引百端之学’的表现形式之一。……汉武帝‘悉延百端之学’的另一表现形式是直接任用各学派的人做官,如任用法家并发挥其作用。……黄老之术是西汉初国家的指导思想。武帝即位后黄老学说的地位大大降低,但是武帝仍然任用黄老之术的人当官。汲黯即是一例。……此外,武帝对杂家、兵家、术数家等一概任用。……上述事实说明,武帝‘悉延百端之学’确系历史事实。这就是说,武帝在尊儒术、重法治的同时,还兼用百家。”
基本上看,汉武帝在尊儒的同时并没有罢黜百家之学,而是人尽其用,不拘学派。至于儒家独尊的结果,是武帝之后逐渐形成的局面。(《中国儒学史·两汉卷·第二章:董仲舒<春秋>公羊学的儒学思想体系》)
[FONT=仿宋]洪钧按:上文有点诡辩。独尊儒术就是汉武帝把儒家思想放在第一位,显然和此前尚黄老截然不同。罢黜就是退而后之,不是像秦始皇那样把他们消灭。其实,就是秦始皇也不是彻底消灭儒家。焚书后的秦朝廷,设有各家博士七十人,包括儒经博士五人。汉武帝好神仙,故李少君等受过他的信任。但武帝不会把国家交给他主持管理,也不是按照神仙家思想治理国家。神仙家也不是政治流派。至于刑名,任何时代的政治都会采用。兵家更是如此,没有哪个政权不要军事。况且,兵家不属于政治思想流派。兼用百家,不等于崇尚他们。他们在朝廷和社会上,属于末流。[/FONT]
 
[FONT=黑体]⑼汉初也实际上在采用[/FONT](刑名)萧何就是汉律的制定者,另见“汉初尚黄老”补注。
 
[FONT=黑体]【原文】汉以前道家的代表作是《道德经》和《庄子》。到了西汉,可以说大部分子书都带有道家气息了。越是部头大的名著,道家味儿越浓。所以,要讲道家思想和《内经》的关系,除与《道德经》、《庄子》比较之外,亦不能完全不参考汉代有关著作。[/FONT]
[FONT=黑体]1.政治思想方面[/FONT]
[FONT=黑体]道家和儒家都崇古。儒家说越古圣人越高明;礼乐制度越完善;社会越讲仁义、讲文明。道家崇古则为了“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使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FONT]
[FONT=仿宋]【自注】《道德经》第十九章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FONT]
[FONT=仿宋]【补注】[/FONT]
[FONT=仿宋]⑴民利百倍:民众才能获利百倍。《河上公章句》:“农事修,公无私。”
⑵民复孝慈:民众才能回归孝慈。慈指父母和长辈慈爱,孝指子女和晚辈孝顺。《河上公章句》:“德化淳也。”
⑶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抛弃工巧和获利念头,盗贼就会消失。《河上公章句》:“绝巧者,诈伪乱真也。弃利者,塞贪路闭权门也。”王弼注:“巧利,用之善也。”
⑷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三者,指圣智、仁义、巧利。文,文饰,文治。这三者不足以文教治民。《河上公章句》:“谓上三事所弃绝也。以为文不足者,文不足以教民。”[/FONT]
[FONT=黑体]《内经》径直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做注脚,说“上古圣人之教下也……各从其欲,皆得所愿……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素问·上古天真论》)怎样使人返朴归真呢?老子主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六十五章)《内经》不直接讲政治,却说世风日下“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人们不能长寿,是闻见和嗜欲太多了。[/FONT]
[FONT=黑体]2.养生思想方面[/FONT]
[FONT=黑体]《内经》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FONT]
[FONT=黑体]《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FON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