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李彩霞
治疗方法:
以疏肝解郁,养血安神,清热镇惊为原则,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酸枣仁汤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黄芩、党参、川芎、郁金、茯苓、生姜各10g,生龙骨、生牡蛎、炒枣仁、夜交藤各30g,知母,g,大枣5枚。
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症状消失后再服3,5剂以巩固疗效。
中医认为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失眠的原因虽多,其病机不外乎邪实、正虚两端。
无论有邪之实证,或无邪之虚证,终归于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其中与心脾肝胆尤为密切。因此不寐的治疗原则,应以调治内脏为主。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及精神压力加大,故情志不遂,精神抑郁导致失眠者增多。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郁不舒,郁而化火,扰动心神,神不安则不寐。
压力过大,劳伤心脾,心血暗耗,神不守舍,脾虚生化乏源,营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则不寐。心主血,藏神;肝藏血,舍魂,二者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以疏肝解郁,养血安神,清热镇惊为原则,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本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源出于《伤寒论》,用于治疗少阳郁热,扰乱心神。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方中柴胡为少阳专药,轻清升散,疏邪透表,并疏畅气机之郁滞为主药,黄芩苦寒,气味较重,能清胸腹蕴热以除烦满,配柴胡一清一散,共解少阳之邪热;
党参益心胆之气;龙骨、牡蛎镇惊安神;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川芎条畅气血,疏达肝气,与酸枣仁配伍,一酸收,一辛散,相反相成,更能发挥养血安神之效;
茯苓建脾安神宁心,协助酸枣仁安心神,知母养阴清热以除烦,与川芎同用,又能缓和川芎之辛燥,夜交藤养心安神,郁金行气解郁,诸药合用,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安神,清热镇惊之效。
如此则郁热除,肝火平,心神得养则睡眠安宁。
http://www.zysj.com.cn/yianxinde/7/76340.html
范某,女,36岁, 2010年2月18日初诊。患者于1月前因与丈夫吵架后夜间外出受惊,回家即妄见妄闻,不欲见阳光,白天睡觉亦关门窗,伴莫名惊慌恐惧、烦躁不安、彻夜不寐,精神亢奋、不饥不食,神志淡漠,行为怪异;大便干燥,数日不通,月经尚正常。曾于当地精神病院就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具体处方不详,家属拒绝入院。家人见其不大便,给予香油灌服,大便渐通,神志渐清,但仍然莫名烦躁。刻下症见:面色萎黄,神志淡漠,欠清晰,时有莫名惊恐,自觉生活无趣;头目昏沉,时有头痛;入睡极难,容易早醒,每天最多睡2小时,严重时彻夜不眠;晨起口苦,口干不欲饮水,无食欲,胸闷憋气;大便2日1行,略有干燥,小便黄,月经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重按少力。西医诊断:精神分裂症;中医诊断:癫狂、不寐。辨证为肝火扰心,心神不宁。治以和解少阳,清肝泻火,镇心安神。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酸枣仁汤加减,处方:柴胡18克,黄芩15克,制半夏10克,党参15克,生姜3厚片,红枣5枚(切开),生龙骨45克,生牡蛎45克,桂枝10克,茯苓30克,生大黄15克,酸枣仁30克,知母15克,川芎10克,生甘草6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睡眠明显改善,神志转清晰,莫名惊恐减少。每夜可睡约4小时,睡眠梦多;头昏头胀头痛减轻,胃口好转,思饮食;舌脉未见。嘱患者原方再进14剂。
三诊:诸症好转明显,神志清晰,惊恐失眠消失。刻下:面色萎黄,情绪低落,自觉生活无趣;晨起口微苦,时有胸闷,饮食无味;每夜可睡6小时以上,多梦;舌质略红,苔薄白,脉浮弱。拟丹栀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处方:牡丹皮6克,栀子6克,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芍药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30克,生甘草6克,薄荷6克(后下),酸枣仁30克,川芎10克,知母10克。3剂,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