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一例疑难发热探讨

我想春天去洗澡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04/12
帖子
78
获得点赞
7
声望
8
所在地
成都
患者:涂某,女20岁,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主诉:全身发烘热,并非时发时止那种,一年四季冬天也穿得很单薄。感觉燥热,其他并无异常
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多位老师看过,既有经方派也有常规思路,大致从退少阳阳明郁热,或者清热凉血。效果无
于我处就诊,舌质微红,芒刺多,苔白腻。脉弦细有力,
予以升降散合达原饮加减。
僵蚕3 蝉蜕6 姜黄9 生大黄9 淡豆豉9 山栀仁9 柴胡6 黄芩6 知母6 草果8 厚朴8 槟榔8 连翘6 忍冬藤6
今天刚刚开药,对方子结构很满意,但是疗效心理没底,有反馈再交流,本人在论坛以后一般不发很多收效很佳的医案,发一些失手或者自己认为有难度的病例多交流吧。
 
脉弦细,病在少阳和厥阴。舌质红有芒刺这是阴血亏虚,苔白腻这又是寒,而身体反而燥热。
二十岁少女,不知你问过月事没有?正常与否?还有大小便?有些问题女孩子碍于面子,回答未必准确,这要考验医师的水平,通过四诊一语中的,让她不得不据实回答。
身燥热不欲得衣,这是热在上,在外,有格拒的征象。
首先这不是温病,既使有风热也是风大于热。不能用治温病的办法。
其次,血虚必燥,血虚生风,风为阳邪易生热生火。
再次,要养血,治法要遵景岳公引热下移,引火归元的办法。
试出一方,您可加减参考。
熟地 当归 白芍 赤芍 肉桂 茯苓 柴胡 黄芩 乌梅 洋参 川芎 牛膝。
谢谢您提供的案例,这比某些发半真半假的验案的人实在的多。再表敬意!
 
患者:涂某,女20岁,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主诉:全身发烘热,并非时发时止那种,一年四季冬天也穿得很单薄。感觉燥热,其他并无异常
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多位老师看过,既有经方派也有常规思路,大致从退少阳阳明郁热,或者清热凉血。效果无
于我处就诊,舌质微红,芒刺多,苔白腻。脉弦细有力,
予以升降散合达原饮加减。
僵蚕3 蝉蜕6 姜黄9 生大黄9 淡豆豉9 山栀仁9 柴胡6 黄芩6 知母6 草果8 厚朴8 槟榔8 连翘6 忍冬藤6
今天刚刚开药,对方子结构很满意,但是疗效心理没底,有反馈再交流,本人在论坛以后一般不发很多收效很佳的医案,发一些失手或者自己认为有难度的病例多交流吧。
说一点看法,楼主的僵蚕和蝉蜕的量好像反了?
 
肯定还有其它症状被忽略了。“舌质微红,芒刺多,苔白腻。脉弦细有力。”舌质的改变说明病在血分,苔白腻说明体内有痰,特别是脾胃和肺部,全身感觉燥热说明体表还是在起散热作用,而且伤液比较严重,也就是说身体自己还是在透营转气,那么推测所被痰阻隔的地方是肺本脏,还有心下。推荐使用的方剂是小陷胸汤合苇茎汤加丹参、丹皮、地榆、地骨皮、黄柏、白薇等。
 
脉弦细,病在少阳和厥阴。舌质红有芒刺这是阴血亏虚,苔白腻这又是寒,而身体反而燥热。
二十岁少女,不知你问过月事没有?正常与否?还有大小便?有些问题女孩子碍于面子,回答未必准确,这要考验医师的水平,通过四诊一语中的,让她不得不据实回答。
身燥热不欲得衣,这是热在上,在外,有格拒的征象。
首先这不是温病,既使有风热也是风大于热。不能用治温病的办法。
其次,血虚必燥,血虚生风,风为阳邪易生热生火。
再次,要养血,治法要遵景岳公引热下移,引火归元的办法。
试出一方,您可加减参考。
熟地 当归 白芍 赤芍 肉桂 茯苓 柴胡 黄芩 乌梅 洋参 川芎 牛膝。
谢谢您提供的案例,这比某些发半真半假的验案的人实在的多。再表敬意!
月经还比较正常,有痛经,恩,先看下效果,如果不行再思考病机和辨证 谢谢老师
 
肯定还有其它症状被忽略了。“舌质微红,芒刺多,苔白腻。脉弦细有力。”舌质的改变说明病在血分,苔白腻说明体内有痰,特别是脾胃和肺部,全身感觉燥热说明体表还是在起散热作用,而且伤液比较严重,也就是说身体自己还是在透营转气,那么推测所被痰阻隔的地方是肺本脏,还有心下。推荐使用的方剂是小陷胸汤合苇茎汤加丹参、丹皮、地榆、地骨皮、黄柏、白薇等。
主要是清热凉血的思路她已经吃了太多药了,而且都是我们学校老师开的,之所以不用小陷胸是因为除了舌苔白腻证明可能有痰湿,但是身体具体症状无一指示热痰,脉象也不是痰的脉,当然四诊资料不一定客观,受每个人路数和水平局限,带有主观性,先看下效果再反馈吧,,谢谢。
 
脉弦细,病在少阳和厥阴。舌质红有芒刺这是阴血亏虚,苔白腻这又是寒,而身体反而燥热。
二十岁少女,不知你问过月事没有?正常与否?还有大小便?有些问题女孩子碍于面子,回答未必准确,这要考验医师的水平,通过四诊一语中的,让她不得不据实回答。
身燥热不欲得衣,这是热在上,在外,有格拒的征象。
首先这不是温病,既使有风热也是风大于热。不能用治温病的办法。
其次,血虚必燥,血虚生风,风为阳邪易生热生火。
再次,要养血,治法要遵景岳公引热下移,引火归元的办法。
试出一方,您可加减参考。
熟地 当归 白芍 赤芍 肉桂 茯苓 柴胡 黄芩 乌梅 洋参 川芎 牛膝。
谢谢您提供的案例,这比某些发半真半假的验案的人实在的多。再表敬意!
辨证没有辨到温病上去,而是借用温病的方子治法来调达气机宣透郁热,只能说投石问路,后面再多交流
 
发热均匀持续,说明表里气机通达,并无郁证。脉弦细有力,除了阴虛津亏之外,无它虚证。苔白腻,血中自无水停;肌肤筋膜中也无,否则就成了湿阻发热;那只能是肠胃中略有水饮,但是又未见消化不良报告。此案疑难之处,就是正常的地方太多了。猜一猜:葛根45法夏10黄连5洋参10磁石45生牡蛎45白芍15五味子10
 
只需要看患者的嘴唇是否有一圈暗紫色或色淡,舌底静脉是否涨大,小便是否偏黄,另外沉细脉常兼有滑象,只是因为脉细所以不容易体察到,需要静心较长时间的按脉。
单用清热凉血当然不行。呵呵。
 
升降散对,达原饮就不对了。苔乃邪,六淫皆能形成。过发而不能敛,估计舌上红点亦存在于舌尖两侧,肺金不能降心火,郁滞。肺肝类似,降升却不同。降肺可以合旋覆花汤加减。
升降散多用于焦虑类,这是个人经验。
 
一问寒热二问汗。此女易汗否?三问头身四问便。大小便如何?五问饮食六问胸。饮食习惯如何? 七聋八渴具当辩。口渴与否?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合服药参机变。何时起病?原因如何?
汗侯津液,便侯胃肠,食侯脾,渴侯阳明。询问清楚,才能四诊合参。
热从何来?是虚是实?是直接成热还是病积化热?
问诊还需仔细。
 
一问寒热二问汗。此女易汗否?三问头身四问便。大小便如何?五问饮食六问胸。饮食习惯如何? 七聋八渴具当辩。口渴与否?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合服药参机变。何时起病?原因如何?
汗侯津液,便侯胃肠,食侯脾,渴侯阳明。询问清楚,才能四诊合参。
热从何来?是虚是实?是直接成热还是病积化热?
问诊还需仔细。
发热均匀持续,说明表里气机通达,并无郁证。脉弦细有力,除了阴虛津亏之外,无它虚证。苔白腻,血中自无水停;肌肤筋膜中也无,否则就成了湿阻发热;那只能是肠胃中略有水饮,但是又未见消化不良报告。此案疑难之处,就是正常的地方太多了。猜一猜:葛根45法夏10黄连5洋参10磁石45生牡蛎45白芍15五味子10
是的。二便生活一切正常。睡眠也好。脾胃也好。精力也好。各种都好。难就难在此处
 
是肝的问题。
可考虑用乌梅、山萸、枸杞、黄连。
不宜以降热为目标。
 
此案有三条主要线索:
一是白腻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但是太多的“正常”,使这条线索查不出什么。
二是脉弦细有力,显示血容量低。如果患者饮水等一切正常,那么水到哪里去了。这一点可以作个检测:让患者连续三日,每日比日常多饮水2l,看是否有呃逆、便溏、汗多、尿多、脉起等任一现象。
 
最后编辑:
三是发热,湿阻、阳虚可以排除,瘀血、血液病前医应该做了排查。如果是阴虚的话,患者的表现又过于正常,可能是一种非典型阴虚,以心阴虚为主。另有一种可能是单纯的神经系统紊乱,与脏腑无关。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