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不用阴阳五行,来聊聊中医医案(有是证,用是药)

crack007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9/28
帖子
134
获得点赞
27
声望
28
中医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思想认为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但是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古代的唯物论和阴阳五行已经被更先进的科学体系所替代。现代人学习中医不可能再学习一遍现代社会不使用的阴阳五行的知识,而且阴阳五行的理论体系对于年轻人来说也不是通用语言。阴阳五行的体系也弄得中医很神秘,中医的术语让人听着摸不着头脑,比如什么阴虚阳虚、疏肝和胃等等,增加学习中医人难度。
阴阳五行的体系不是现代科学的通用语言,再强调阴阳五行不但不能更好的学习中医知识,反而会成为一个阻碍。现在是讲科学的时代,科学具有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可发展性。现代人不承认中医,但是承认中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就是一个明证。中医是医学体系,中药是治疗方法和手段。
  本帖不涉及阴阳五行,从中药的功效谈中医。以《伤寒名医验案精选》的书上的医案为基础学习中医知识。
原发:天涯论坛
 
 刘渡舟医案:李某某,女,53岁。患阵发性发热汗出一年余,每天发作二到三次。前医按阴虚发热治疗,服药二十余剂无效。问其饮食、二便尚可,视其舌淡苔白,切其脉缓软无力。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2剂。
  服药后,吸热稀粥,覆取微汗而病愈。
  原书中涉及到阴阳部分全部删除。
  伤寒论中认为太阳病(疾病命名之一):身体体温高,身体怕冷一种症状。这种症状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出汗,一种是不出汗。出汗用桂枝汤。
  桂枝汤内有五种药物:桂枝 芍药 生姜 甘草 大枣
  这五种药物的功效分别是
  桂枝:治疗身体血液逆向运动,比如出汗,头晕,小腹有气向胸部与咽喉部上冲,身肿,脸上的痘痘等。
  芍药:治疗紧张性,痉挛性疼痛,有放松作用,主要是腹部,四肢的疼痛,可以放松大肠,有利于通便。
  生姜:暖胃止呕,温暖身体
  甘草:滋润,修复溃疡,调药味
  大枣:补血
  所以这个案例中:汗出用桂枝,苔白用生姜,脉软用红枣。腹部不疼可以不用芍药
 
岳美中医案:张某某,女,15岁。发热半年余,体温高达40℃,多方治疗无效,且但渴不多饮,二便自调,舌淡苔黄,发热恶风,脉见浮缓,时有汗出,用桂枝汤3剂,如法服用而痊愈。
  发热怕风说明身体体温高,但是怕冷(风吹而冷,故怕风吹)为太阳病。
  有汗出用桂枝,脉浮缓用红枣,舌淡苔黄(可加石膏)石膏可以治疗热而喜冷饮的出汗性的症状。如有腹痛或不大便可加芍药。
  该案可以用桂枝汤加石膏来治疗
 
刘少轩医案:林某某,青年渔民,文关岛人。体素健壮,某年夏天午饭后,汗渍末干,潜入海中捕鱼,回家时汗出甚多从此不论冬夏昼夜,经常自汗出。曾就诊数处,以卫阳不固论治,用玉屏风散及龙、牡、麻黄根等,后来亦用桂枝汤加黄芪,均稍愈而复发。嗣到某医院诊治,疑有肺结核,经x光透视,心肺正常。经过年余,体益疲乏,皮肤被汗浸成灰色,汗孔增大,出汗时肉眼可见。汗出虽多但口不渴,尿量减少,流汗时间午、晚多而上午止,清晨末起床前,略止片刻。自觉肢末麻痹,头晕,脉浮缓重按无力。
  处方:桂枝梢9克,杭白芍9克,炙甘草3克,大枣7校,生姜9克,
  水一碗煎六分。清晨睡醒时服下,嘱少顷再吃热粥一碗,以助药力,静卧数小时,避风。服药后全身温暖,四肢舒畅,汗已止。仍照原方加黄芪15克,服法如前,但不吸粥,连进2剂,竞获全功。其后体渐健壮,七年未发。
  常常自汗,盗汗而无其他不适,用桂枝来止汗,肢末麻痹用芍药。
  黄芪具有治疗汗出多而且冷以及修复溃疡面的作用。此处无此症状不必要加黄芪。
 
刘渡舟医案:孙某,男,39岁。患病为左半身经常出汗,而右半身则反无汗,界限分明,余无不适。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l2枚,炙甘草6克,3剂。服药后暇热粥,得微汗而愈。
  此处就是自汗,其他无不适,可以直接使用桂枝,甘草,生姜,红枣不必加芍药。
 
孙百善医案:侣某男,9岁,1985年7月5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自幼未有汗出,每至暑月则全身皮肤发红,干燥,瘙痒,经常抓破皮肤结血痂,痛苦难忍,曾多次到当地医院求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服用谷维素等药不效。刻诊:全身皮肤发红、干燥,四肢、胸腹部见有条状血痂及出血痕迹,呼吸气粗,时烦躁,口鼻干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桂枝5克,白芍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5剂。
  服药后,唯腋下赂有汗液泌出,肌肤较前感舒服柔和。因患者服用汤药困难,改用桂枝、白芍、甘草各等分,共研极细末,装入空心胶囊,每日两次,每次10克,用生姜、大枣煎汁送下,服用二—日,患儿遍身槷槷汗出,诸症皆除,如同常人,随访三个月未有发。
  这个医案采用桂枝汤是不对的。
  小孩无汗,在无汗的太阳病中要用麻黄汤,麻黄的主要功效是发汗祛瘀(皮肤表面的水瘀及痰瘀)。因患儿呼吸气粗,时烦躁,口鼻干燥,可以加石膏,用麻黄石膏杏仁甘草来治疗。此处能治愈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生姜温暖身体致出汗,
 
祝诺予医案:骆某,男,50岁,1971年8月某日初诊。时届盛暑仍着棉衣棉裤,据云极畏风寒,自汗时时,越出汗越畏风,脱去棉衣即感风吹透骨,遍身冷汗,因而虽盛暑亦不敢脱去棉衣,深以为苦。其人乎素纳食少,乏力倦怠。予桂枝汤5剂。五天后来诊,已不畏风,能骑自行车来,且已脱去棉衣改穿夹衣,汗也减少,瞩再服3剂,痊愈。
  汗出怕冷为太阳病,用桂枝汤,但是此人极度怕冷,夏天穿棉衣,故要加附子(功效是强效暖身,强心,有小毒),改生姜为干姜(治疗四肢冷,肠鸣拉肚子),单单桂枝汤是不能治愈的。
 
任继学医案:吴某,女,63岁。1987年11月21日因晨起外出跑步锻炼,汗出去衣,至晚觉头痛头晕,鼻塞流涕,咳嗽喉痒,身酸楚,肢节不舒,动则身汗放出而不达,颜面不红,口唇红润,舌谈红,咽不赤,苔薄白而润,尺肤微热,脉沉缓无力。
  桂枝15克,芍药10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服药后吸热粥以助药力,1剂而痊。
 补充: 头痛头晕,鼻塞流涕,咳嗽喉痒,身酸楚,肢节不舒可用桂枝,芍药来治疗,所以用桂枝汤。
 
秦伯末医案;某叟,70岁。因女暴亡,悲哀过甚,先呕吐,继又发作性腹痛一年余,小腹痞块作痛,块渐增大,痛亦渐剧,气从小腹上冲心下,苦闷欲死,继而冲气渐降,痛渐减,病为奔豚。子桂枝汤,共16剂,奔豚大为减轻。
 补充: 腹痛用芍药,呕吐用生姜,气从小腹上冲用桂枝(加大剂量),从这个医案上看单纯用桂枝汤效果不佳,桂枝要加倍。
 
 刘渡舟医案;刘某男,18岁。早婚,素体气怯,婚后半年见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而短,浙浙恶寒,双下肢有麻冷感,夏伏天裹棉衣仍感肢冷,动则汗出,纳差腹胀,口中甜腻,夜寐多梦,思色欲动,体质日衰,进人参、鹿茸培补无效。刻诊:形瘦气怯,面萎神衰,语声低微,切两脉沉细而弱,验舌质红嫩,苔少。脉证合参,谓斯疾因房劳过度,耗气伤精,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亏损所致。理应补肾以培本,但参前医用人参、鹿茸不效,且以桂枝汤调理阴阳着手。
  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10枚。5剂。
  药后诸症大减,但病员虚损,自难速效,继服上方加怀山药15克,炒白术12克,鸡内金10克,以培补后天,并加服桂附八味丸以补肾气,半月后告曰:药后精力充沛,饮食倍增,诸病皆除。
  补充: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动则汗出为桂枝所治;小便频数而短,浙浙恶寒,双下肢有麻冷感,夏伏天裹棉衣仍感肢冷,思色欲动,为干姜,附子所治,纳差腹胀,口中甜腻,为人参,干姜所治;面萎神衰,语声低微,切两脉沉细而弱,为红枣,胶饴糖等所治,故用小建中汤加人参附子来治疗。
  人参的作用是增加胃动力,强心。
 
  金树武医案:孟某某,女,12岁,1987年6月4日初诊。近两个月来排尿时经常昏倒,不省人事,无叫声,无吐涎,晕3—5分钟,醒后手足欠温,肢体汗出,头晕,倦怠乏力,休息片刻后,无明显不适,已经影响上学。到某医院检查无阳性体征,诊断:排尿性晕服。给服安定、谷维素、维生素B1,静点刺五加、参附汤、四昧回阳饮等药不效。查:神志清楚,面包红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诊断:厥证。中投桂枝汤: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Io克,生姜3片,大枣4枚。3剂,水煎服。
  服药后晕质次数明显减少,仅于早晚5—7点发作,药中病机,效不更方,续服3剂而愈,随访二年末见复发。
 补充: 手足欠温用生姜;肢体汗出,头晕用桂枝;脉缓用红枣。可以直接使用桂枝,生姜,甘草,红枣治疗。
 
俞世伟医案:黄某,56岁,1984年6月18日初诊。发作性咽下困难两年余。病起时因情志不舒渐感吞咽干燥食物困难,近日加重。到省医院校查诊断为弥漫性食管痉挛(食道官能症),用亚硝酸盐类药物、暗示疗法末见良效。刻诊自述失眠多梦,纳呆腹胀,头昏自汗,咽食便喳,食后胃中咽陈,呢气数声,甚时气从鼻出苔薄白,脉缓。证属阴阳失调,胃气不利。
  处方: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乌药10克,沉香10克,水煎服,日1剂。服药4剂,症状改善,吞咽顺利,继服20余刑,话症皆除。
补充;失眠多梦一般与胃有关,吞咽干燥食物困难一般是栀子证(去除咽部吞咽困难的烦热之症状),纳呆腹胀,咽食便喳,食后胃中咽陈,呢气数声,甚时气从鼻出是厚朴(去除腹中积气,入腹胀,矢气多,去积食,化痰)的症状;头昏自汗使用桂枝,苔薄白,脉缓生姜红枣。
  故此案可以使用桂枝生姜甘草红枣栀子厚朴来治疗
 
有是证,用是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呗。
 
有是证,用是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呗。
对,真是的中医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以消除病者出现的症状为目的。所谓的方证不过是刻舟求剑而已。
学错了,不要误导别人哦。另外不到一分钟就扣帽子是不对的。
 
对,真是的中医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以消除病者出现的症状为目的。所谓的方证不过是刻舟求剑而已。
学错了,不要误导别人哦。另外不到一分钟就扣帽子是不对的。
“不到一分钟就扣帽子”,这个咱不理解。
你是说咱回复的快,没看内容?咱是看了一楼、二楼,点了回复以后才显示后面还有。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请原谅。
我以前在帖子中有这样类似的话:“开始学中医用中医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到一定时候才可能做到辨证论治,然再高一个层次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过此时不同的是,前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针对的症状,后者常是针对的病因”
 
“不到一分钟就扣帽子”,这个咱不理解。
你是说咱回复的快,没看内容?咱是看了一楼、二楼,点了回复以后才显示后面还有。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请原谅。
我以前在帖子中有这样类似的话:“开始学中医用中医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到一定时候才可能做到辨证论治,然再高一个层次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过此时不同的是,前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针对的症状,后者常是针对的病因”

呵呵,头痛医头,有时也管用噢
 
 刘渡舟医案:李某某,女,53岁。患阵发性发热汗出一年余,每天发作二到三次。前医按阴虚发热治疗,服药二十余剂无效。问其饮食、二便尚可,视其舌淡苔白,切其脉缓软无力。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2剂。
  服药后,吸热稀粥,覆取微汗而病愈。
  原书中涉及到阴阳部分全部删除。
  伤寒论中认为太阳病(疾病命名之一):身体体温高,身体怕冷一种症状。这种症状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出汗,一种是不出汗。出汗用桂枝汤。
  桂枝汤内有五种药物:桂枝 芍药 生姜 甘草 大枣
  这五种药物的功效分别是
  桂枝:治疗身体血液逆向运动,比如出汗,头晕,小腹有气向胸部与咽喉部上冲,身肿,脸上的痘痘等。
  芍药:治疗紧张性,痉挛性疼痛,有放松作用,主要是腹部,四肢的疼痛,可以放松大肠,有利于通便。
  生姜:暖胃止呕,温暖身体
  甘草:滋润,修复溃疡,调药味
  大枣:补血
  所以这个案例中:汗出用桂枝,苔白用生姜,脉软用红枣。腹部不疼可以不用芍药
不用芍药试过吗?
 
岳美中医案:张某某,女,15岁。发热半年余,体温高达40℃,多方治疗无效,且但渴不多饮,二便自调,舌淡苔黄,发热恶风,脉见浮缓,时有汗出,用桂枝汤3剂,如法服用而痊愈。
  发热怕风说明身体体温高,但是怕冷(风吹而冷,故怕风吹)为太阳病。
  有汗出用桂枝,脉浮缓用红枣,舌淡苔黄(可加石膏)石膏可以治疗热而喜冷饮的出汗性的症状。如有腹痛或不大便可加芍药。
  该案可以用桂枝汤加石膏来治疗
石膏真的可以吗?这里可是渴不喜饮啊?
 
孙百善医案:侣某男,9岁,1985年7月5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自幼未有汗出,每至暑月则全身皮肤发红,干燥,瘙痒,经常抓破皮肤结血痂,痛苦难忍,曾多次到当地医院求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服用谷维素等药不效。刻诊:全身皮肤发红、干燥,四肢、胸腹部见有条状血痂及出血痕迹,呼吸气粗,时烦躁,口鼻干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桂枝5克,白芍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5剂。
  服药后,唯腋下赂有汗液泌出,肌肤较前感舒服柔和。因患者服用汤药困难,改用桂枝、白芍、甘草各等分,共研极细末,装入空心胶囊,每日两次,每次10克,用生姜、大枣煎汁送下,服用二—日,患儿遍身槷槷汗出,诸症皆除,如同常人,随访三个月未有发。
  这个医案采用桂枝汤是不对的。
  小孩无汗,在无汗的太阳病中要用麻黄汤,麻黄的主要功效是发汗祛瘀(皮肤表面的水瘀及痰瘀)。因患儿呼吸气粗,时烦躁,口鼻干燥,可以加石膏,用麻黄石膏杏仁甘草来治疗。此处能治愈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生姜温暖身体致出汗,
桂枝二越婢一汤可以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