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6/02/10
- 帖子
- 114
- 获得点赞
- 33
- 声望
- 28
第十四章 第四节
四、学术解惑举例
以下再举例解说学术思考方面的养心方法。学术养心的要点是从纷繁多变的世间万事中理清头绪,消除疑惑,从而使思维通达,心态平和,气机和畅,达到养心的目的。
学术方面我读的书还远远不够,以目前的水准来说学术,不免贻笑大方。但是,目前仅于学术殿堂之外拾得只砖片瓦,就帮助解决了许多困扰已久的疑惑,如果以此为例,也许可作为读者平时解决疑问的一些参考,所以在此就厚着脸皮略说几例浅薄收获。
1.寻找黑夜中的光明
人性的丑恶与社会风气的堕落,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在发生的情况,如今也不例外。当下的社会风气中,坚守道德的人被排挤,处处碰壁,投机钻营的人反而一路畅通无阻。坚持原则被讥笑为不通人情世故,笑贫不笑娼的情况却随处可见。所以诗人北岛才有:“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样的名句,而“黑色的眼睛”究竟能否“在黑夜寻找到光明”?有一位诗人以结束宝贵的生命作为回答,是一件善良失败的遗憾事实。
回溯到春秋时代,孔老夫子在将逝之前即有:“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之叹,其实情况也并没有这么糟糕,在夫子身后的任何时代,即使没有善恶轮回的信仰,坚守道德原则的人们也始终代不乏人。当我读到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和司马温公“平生事无不可对人言”的万丈豪情时,想到自己过去的罪恶,真是觉得惭愧万分。如果一个人能够面对自己的过去而无愧于心时,才是最值得炫耀的无价财富,可惜我明白得太晚了。
宗教领域的相应回答就显得更加威势,藏地大德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中,有着:“纵此大地满恶人,也应坚持高尚行。”的豪言壮语,这在当前社会大众的语境中,简直不啻于佛陀发出的狮子吼。狮王一怒,群兽震悚。看到此句偈语时,不由想到敏感的诗人:你们苦苦寻找的光明,就在这里。
2.在乡土社会中退化的思考能力
中国大众的盲从心理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无知与麻木,从鲁迅先生想唤醒《阿Q》的《呐喊》,到柏杨老先生对《丑陋的中国人》的自我批判,或旅美学者孙隆基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还是易中天老师幽默地《闲话中国人》,几位学者都只能客观地反映出社会大众基本丧失思考能力的现实,而从未能够唤醒迷梦中的国人。早在遥远的战国时代,以孟子先生的学识和雄辩,也从未能够撼动社会大众的分毫,只能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证明自己的清醒而已,近代胡适之先生无奈而幽默地加上一句“时髦不能跟”,让人一笑释怀。
上世纪30年代西南联大,社会学者费孝通先生用14篇短文,以《乡土中国》为题,对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质进行全面的解析,近乎完美地回答了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性格根源(详见书中)。传说中的西南联大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学霸地位,于此可见一斑。
3.当前社会矛盾的解决与传统文化
费孝通先生指出,乡土文化中解决家庭或社会矛盾时,惯常的思维是秉乘着传统儒家无讼的原则。[注1]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巨大变迁之中,旧有的文化秩序已经过时,新的文化规范还没有建立,各种家庭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这让许多有识之士想到了回归传统儒家的解决方式,其中的代表有《和谐拯救危机》,《圣贤教育改变命运》(记录片)中的复古思想。然而过去的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已一去不返,这张旧船票究竟能否登上今天的客船?
记录片中强调通过培养个人德行来使身心和谐,进而使家庭社会和谐的原理,这个出发点并没有错,然而在具体的落实上,却存在着巨大的误差,其中最主要的落实点就是孝道,强调子女在与父母关系中,通过以单方面地服从和忍让来维持(表面的)和谐,以回归“传统孝道”的思路来解决家庭问题。
这种做法在实践中是否能够有效地化解矛盾?以阴阳论划分,西洋文化属阳,东亚文化属阴(详见前章)。所以记录片中的观点,还是以中国人属阴的思想为指导,方法的本质只是掩盖了矛盾而非解决,而当代世界更加主流阳光的西方式的:“公正,公平,公开。”的解决方法,却被该思想掩盖于所谓的孝道之下。
笔者以华夏族人的身份,始终坚持本民族应继承前代文化的优秀部分,但同时也坚持,应吸取西方的优秀文化来补充本民族的文化缺陷。笔者也坚决赞同通过坚持道德原则来使家庭社会和谐的观点,但是坚守道德更应该以西方文化中:“公正,公平,公开。”的民主与法制精神为主。坚守道德不能等同于为了“和谐”而回避正义,坚守孝道也并非只有忍让这一条路可走,且不说长辈的观念和言行是否正确,即使正确,也不可以像记录片中的观点,有着用“养育之恩”来要挟子女的意味,将其公然凌驾于公正公平公开的阳光原则之上。
退一步讲,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每个家庭的矛盾,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同看病时要对症下药,岂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药方可以普遍适用于全体社会?节目中经常强调其思想代表“传统文化”,而华夏的传统文化包含各种相矛盾的思想和派别,如同儒家和道家的矛盾,墨子与杨朱的矛盾,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在哲学思想上差距极大,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不知节目中的“传统文化”指的是哪一个方面。[注2]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坚决主张吸取西方文化中的长处,强调人与人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平等,在互尊互重的基础上,有效地沟通与交流来解决问题,打开天窗说亮话,用西方式的阳光理念来驱散中国式的阴暗雾霾,来达到家庭与社会和谐的目标。其实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家也有着同样的真知灼见,《老子》:“和大怨,必有余怨。”反对不辩事实和不讲道理的和事佬作风或家长制作风,只可惜在中国的历史中,儒家文化,尤其是变质的儒家文化在帝王的倡导下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成为大众思想的最大禁锢。
在此介绍一本书,马小平老师编著的《叩响命运的门——人生必读的一百零二篇人文素养经典》,这本书汇集了当代名家的思想观点,是打开理性思考能力的一本好书。中国古代哲学有些偏于阴沉,这本书是现代开阔的思路,属阳光,可以补充中国哲学偏阴的不足。有关马小平老师是谁,请上网查询参考《孤独的教育者:寻找活着的马小平老师》,中国青年报。马小平老师已经过世,他留给我们的这本书,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阅读,深思,以阳光的思路和心态来面对未来。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本马老师用生命思索,留给中国学生的宝贵财富。
[注1]:笔者认为,此处所指的传统儒家是在历史中变质的儒家文化,已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五经》《四书》的原意,并不能代表原本的儒家思想。
[注2]:《和谐拯救危机》《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等记录片着力于弘扬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的儒家礼教文化,以及善恶有报的因果理论,以图挽求当前时代的诸多弊端,诸位仁者的救世之心让人肃然起敬,笔者从中获益颇多。本节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批判了其中部分观点,而记录片中的大部分观点值得肯定,特此说明。
4.物欲与生命
回到养生的话题,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讲的:
医生对患者说:不抽烟,多活10年,不喝酒,多活10年,不包小蜜,多活20年。患者: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美国人富过三代之后,中产阶级明白了物质也可以溺人的道理,就请营养学家和健身教练来为自己和家人制定计划,通过控制饮食和适度运动来使身体平衡健康。反观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才富到第二代,社会各阶层还在忘我地沉浸于物质财富带来的各种感官享受之中。
问题是,到底是《舌尖上的中国》重要?还是《内经》的:“谨和五味,长有天命。”更重要?
《孟子》给出的选项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淮南子》的选项是: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
这是一项选择题,却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拥有充分的权利来决定如何使用个人的生命,不管作出何种选择,都应给予尊重。
四、学术解惑举例
以下再举例解说学术思考方面的养心方法。学术养心的要点是从纷繁多变的世间万事中理清头绪,消除疑惑,从而使思维通达,心态平和,气机和畅,达到养心的目的。
学术方面我读的书还远远不够,以目前的水准来说学术,不免贻笑大方。但是,目前仅于学术殿堂之外拾得只砖片瓦,就帮助解决了许多困扰已久的疑惑,如果以此为例,也许可作为读者平时解决疑问的一些参考,所以在此就厚着脸皮略说几例浅薄收获。
1.寻找黑夜中的光明
人性的丑恶与社会风气的堕落,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在发生的情况,如今也不例外。当下的社会风气中,坚守道德的人被排挤,处处碰壁,投机钻营的人反而一路畅通无阻。坚持原则被讥笑为不通人情世故,笑贫不笑娼的情况却随处可见。所以诗人北岛才有:“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样的名句,而“黑色的眼睛”究竟能否“在黑夜寻找到光明”?有一位诗人以结束宝贵的生命作为回答,是一件善良失败的遗憾事实。
回溯到春秋时代,孔老夫子在将逝之前即有:“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之叹,其实情况也并没有这么糟糕,在夫子身后的任何时代,即使没有善恶轮回的信仰,坚守道德原则的人们也始终代不乏人。当我读到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和司马温公“平生事无不可对人言”的万丈豪情时,想到自己过去的罪恶,真是觉得惭愧万分。如果一个人能够面对自己的过去而无愧于心时,才是最值得炫耀的无价财富,可惜我明白得太晚了。
宗教领域的相应回答就显得更加威势,藏地大德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中,有着:“纵此大地满恶人,也应坚持高尚行。”的豪言壮语,这在当前社会大众的语境中,简直不啻于佛陀发出的狮子吼。狮王一怒,群兽震悚。看到此句偈语时,不由想到敏感的诗人:你们苦苦寻找的光明,就在这里。
2.在乡土社会中退化的思考能力
中国大众的盲从心理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无知与麻木,从鲁迅先生想唤醒《阿Q》的《呐喊》,到柏杨老先生对《丑陋的中国人》的自我批判,或旅美学者孙隆基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还是易中天老师幽默地《闲话中国人》,几位学者都只能客观地反映出社会大众基本丧失思考能力的现实,而从未能够唤醒迷梦中的国人。早在遥远的战国时代,以孟子先生的学识和雄辩,也从未能够撼动社会大众的分毫,只能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证明自己的清醒而已,近代胡适之先生无奈而幽默地加上一句“时髦不能跟”,让人一笑释怀。
上世纪30年代西南联大,社会学者费孝通先生用14篇短文,以《乡土中国》为题,对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质进行全面的解析,近乎完美地回答了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性格根源(详见书中)。传说中的西南联大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学霸地位,于此可见一斑。
3.当前社会矛盾的解决与传统文化
费孝通先生指出,乡土文化中解决家庭或社会矛盾时,惯常的思维是秉乘着传统儒家无讼的原则。[注1]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巨大变迁之中,旧有的文化秩序已经过时,新的文化规范还没有建立,各种家庭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这让许多有识之士想到了回归传统儒家的解决方式,其中的代表有《和谐拯救危机》,《圣贤教育改变命运》(记录片)中的复古思想。然而过去的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已一去不返,这张旧船票究竟能否登上今天的客船?
记录片中强调通过培养个人德行来使身心和谐,进而使家庭社会和谐的原理,这个出发点并没有错,然而在具体的落实上,却存在着巨大的误差,其中最主要的落实点就是孝道,强调子女在与父母关系中,通过以单方面地服从和忍让来维持(表面的)和谐,以回归“传统孝道”的思路来解决家庭问题。
这种做法在实践中是否能够有效地化解矛盾?以阴阳论划分,西洋文化属阳,东亚文化属阴(详见前章)。所以记录片中的观点,还是以中国人属阴的思想为指导,方法的本质只是掩盖了矛盾而非解决,而当代世界更加主流阳光的西方式的:“公正,公平,公开。”的解决方法,却被该思想掩盖于所谓的孝道之下。
笔者以华夏族人的身份,始终坚持本民族应继承前代文化的优秀部分,但同时也坚持,应吸取西方的优秀文化来补充本民族的文化缺陷。笔者也坚决赞同通过坚持道德原则来使家庭社会和谐的观点,但是坚守道德更应该以西方文化中:“公正,公平,公开。”的民主与法制精神为主。坚守道德不能等同于为了“和谐”而回避正义,坚守孝道也并非只有忍让这一条路可走,且不说长辈的观念和言行是否正确,即使正确,也不可以像记录片中的观点,有着用“养育之恩”来要挟子女的意味,将其公然凌驾于公正公平公开的阳光原则之上。
退一步讲,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每个家庭的矛盾,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同看病时要对症下药,岂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药方可以普遍适用于全体社会?节目中经常强调其思想代表“传统文化”,而华夏的传统文化包含各种相矛盾的思想和派别,如同儒家和道家的矛盾,墨子与杨朱的矛盾,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在哲学思想上差距极大,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不知节目中的“传统文化”指的是哪一个方面。[注2]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坚决主张吸取西方文化中的长处,强调人与人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平等,在互尊互重的基础上,有效地沟通与交流来解决问题,打开天窗说亮话,用西方式的阳光理念来驱散中国式的阴暗雾霾,来达到家庭与社会和谐的目标。其实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家也有着同样的真知灼见,《老子》:“和大怨,必有余怨。”反对不辩事实和不讲道理的和事佬作风或家长制作风,只可惜在中国的历史中,儒家文化,尤其是变质的儒家文化在帝王的倡导下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成为大众思想的最大禁锢。
在此介绍一本书,马小平老师编著的《叩响命运的门——人生必读的一百零二篇人文素养经典》,这本书汇集了当代名家的思想观点,是打开理性思考能力的一本好书。中国古代哲学有些偏于阴沉,这本书是现代开阔的思路,属阳光,可以补充中国哲学偏阴的不足。有关马小平老师是谁,请上网查询参考《孤独的教育者:寻找活着的马小平老师》,中国青年报。马小平老师已经过世,他留给我们的这本书,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阅读,深思,以阳光的思路和心态来面对未来。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本马老师用生命思索,留给中国学生的宝贵财富。
[注1]:笔者认为,此处所指的传统儒家是在历史中变质的儒家文化,已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五经》《四书》的原意,并不能代表原本的儒家思想。
[注2]:《和谐拯救危机》《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等记录片着力于弘扬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的儒家礼教文化,以及善恶有报的因果理论,以图挽求当前时代的诸多弊端,诸位仁者的救世之心让人肃然起敬,笔者从中获益颇多。本节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批判了其中部分观点,而记录片中的大部分观点值得肯定,特此说明。
4.物欲与生命
回到养生的话题,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讲的:
医生对患者说:不抽烟,多活10年,不喝酒,多活10年,不包小蜜,多活20年。患者: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美国人富过三代之后,中产阶级明白了物质也可以溺人的道理,就请营养学家和健身教练来为自己和家人制定计划,通过控制饮食和适度运动来使身体平衡健康。反观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才富到第二代,社会各阶层还在忘我地沉浸于物质财富带来的各种感官享受之中。
问题是,到底是《舌尖上的中国》重要?还是《内经》的:“谨和五味,长有天命。”更重要?
《孟子》给出的选项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淮南子》的选项是: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
这是一项选择题,却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拥有充分的权利来决定如何使用个人的生命,不管作出何种选择,都应给予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