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洛书是人顶天立地之象,是一幅完美的天人合一运化图:以中5象躯干,乾首9顶天,以坎1(胎元)为先天之本、以巽尾8(屁股)为后天之本立地;以兑口4进食,以左下巽尻8出粕;以头前离目2知书识礼,以右下坤阴6排尿。脾为未土,为杂糅化合,主生化;其先天为卯木,故能生血。胰为丑土,为分类萃取,主消化。左升右降,可以完美的解释清代国医圣手黄元御的圆圈理论。
关键词:洛书;中医理论;五脏藏象;胰脏;黄元御;天人合一
引言
本文基于我破译的五行八卦物理本质,版权所有,书刊采用请联系:违规内容已经屏蔽
八卦本身是能态(天干)与物质状态(地支)不分,而以先天八卦象天干为能源辐射、为体开天,以后天八卦为能量做功衍生万物、辟地为用。五行出于八卦而细化:其一、立天干表示先天八卦能态,设地支表示能量做功所生后天八卦物质状态;其二就是将‘震雷’细分为甲(电压)、丙(电流);将圆周轨道运动‘兑泽’细分为直线运动辛酉金及向心加速运动癸子水。
中医五脏藏象理论存在修正完善的必要:在中医基础理论之脏腑中,胰脏始终是一个缺位;由洛书定位可知,脾主生化为未土。胰主消化为丑土。
1 洛书为后天返先天,为天人合一运化图
1.1 洛书天人合一运化图:左升右降
按河图分野生成数——“亥子一六水,寅卯三八木,午巳二七火,酉申四九金”,将其代入洛书,则寅申巳亥位居东南西北四正,卯酉子午移居四隅;其金在南,火偏西,似有不妥。然所谓“洛书盖取龟象”,实为顶天立地之人象:申金居正南正是乾为头顶天,将八卦依五行属相代入洛书九宫,即得上图。
1.2 八卦代入说明
癸子水与丙巳火并无独立之经卦相对应:子6与酉4为直线运动与向心加速的关系,合而为公转兑,故癸子水向心加速已隐于兑泽公转之中——同居左上隅4酉宫;
巳7火与寅3木同为电,寅为原子核电,为元素物辰土之质心,与辰同为震象——电容性实粒物质;而震与艮互为镜像卦,故艮为地磁(物态为巳土),表示磁感性虚象物质。震电与艮磁犹如孪生兄弟——震一阳在海底,为长为基础,艮一阳在外空,为少为发挥,故易以震为足、艮为手,虽貌合而神离。
世人皆以震为动,其实震与艮在河图物态(地支)四象分野中,同归于东方辰土,震寅如恒星居中,与艮皆表示相对静止;震能态(天干)为甲——为静态电势,潜伏虎视,不怒而威。动的是震之余威——元素辰之核外电子——丙巳火,为电流表热能。
丙为阳能态,为势态电子波;八卦能态同为电者,唯有震与离(离震先天八卦能态分野同属少阴)。离为阴,能态虽与震同,但阴阳有别,离为展态之电——光波丁火;故丙(电流)只能狐假虎威,受甲木(电压)之驱动而从震,犹神龙之尾难显形;丙上承神旨,挟轨道大法之王道,周洛诸侯,如太阳居中而垂治,故洛书中宫5,非丙莫属。
艮本为巳土(双极磁场——势态驻波),为乾戌之外观——强磁环绕包容,与巳火(轨道电流)同在,故入驻巳7西宫;而坤承太阴丑土衣钵,子水隐合其中(丑土物理为行星轨道引力场,癸水为轨道力场共振频率,其物态为子水——向心加速度,即坤替子6镇守西北边陲。
2 洛书天人合一运化图揭示的气机运化原理
2.1 洛书运化图与黄元御的气机升降理论不谋而合
洛书天人合一图是一幅完美的立人之象,左体右用:以中5象躯干,乾首9顶天,以坎1(胎元)为先天之本,以巽尾8(屁股)为后天之本而立地;手足已分家:震3(足)直立、艮7(手)致用;以兑口4进食,以左下巽尻8出粕;以头前离目2知书识礼,以右下坤阴6拉尿圈地。
先贤说“河图为体,洛书为用”,虽然已悟到数理圆通,但未知究竟有何用,或者仅仅用来探讨五脏六腑藏象真相:比如脾为未土,为杂糅化合,主生化;其先天为卯木,故能生血。胰为丑土,为分类萃取,主消化;先后天皆含子水,为内外分泌腺,与酉小肠配合完成能量周转。放下一段时日,偶然在网上看到清代医圣黄元御的人体气机升降原理图,于是悟到洛书实是天人合一运化图,是太极又生太极,是后天返先天之象。
2.2 黄元御气机升降原理图
3 中医藏象理论的修正完善
3.1 甲肝丙心戊胃、庚肺壬肾
天人合一运化图中十字中轴皆阳,阳为能源为体,四隅为阴为“道之用”,其内藏精。但古人推论“壬子为膀胱,癸亥为肾”等体用交错之说,显然自相矛盾。亥为源头活水,为肾当仁不让;癸为堰塞死水,为膀胱当之无愧。但僵化的脏腑分类,得出了颠倒的天干配伍,以致体用不分。例如乾金:能态为角频率,物态为角速度,物理量皆示为ω,体用无二;兑泽:能态辛表动能,物态酉为动量。陀螺无所谓动量,流星无法论角频率,体用怎能交错。因天干相对地支为体,阳干相对阴干为体中之体(好比植物甲木相对动物乙木为体,为后天能源基础),故甲肝丙心戊胃、庚肺壬肾只名天干即可。
3.2 兑酉、巽卯为镜像为连体姐妹——为小肠与大肠
兑4巽8相对横轴镜像对称上下分立,为八经卦中另一对镜像卦:兑为口,为吸收新鲜养分之进“口”,故居头(乾9)侧;巽为股,从镜像可知实指屁股肛门,为食物消化出口。二者远近有别,同居东为身体生长发育的根基。
从物理而言,兑为轨道公转(辛酉),波澜不兴(癸子):
兑泽为运转(辛酉):为锐行之矢,近日加速;引为机体生发能源,为“辛”陈代谢谢,近端入口:为“辛”鲜饮食,为氧化参与;引为揭竿之勇,发明创新。暗藏向心加速(癸子):癸子水为万有引力作用,本藏于兑泽,为频率共振,惺惺相惜;为苹果落地,流星陨雨;引为养分吸收,心灵共鸣;哲理定数,因果报应。
所谓“酉中精血小肠藏”,辛精为营养乙木肉身之能量,癸水为共振吸收,分类消化,都是小肠之功,故小肠实属兑泽。膀胱藏癸不过死水而已,精气早被兑小肠坎肾脏吸收过滤殆尽。
巽风为振荡(乙卯):“为进退”,为振幅中气,远日摆尾;“为不果”,为波幅位矢,振动量变,酝酿筹备;为争风吃醋,基态激发;
兑与巽相综互为镜像,兑代表近日动能为辛锐入口,巽代表远日势能为老钝出口,遵守机械能守恒,二者相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椭圆轨道代谢谢周期,犹如连体姐妹,貌合而连生,比震足艮手孪生兄弟关系更紧密。
综上所述,小肠属兑酉,大肠属巽卯,确定无疑。况且兑辛(小肠)与丙合水,巽乙(大肠)与庚合金;故前人误以小肠为丙火,大肠为庚金。如红杏出墙,虽妇品有恙,治阳痿不举,或误打正着。
3.3 未土为“地风升”象,为脾之功用
震为电容两极——电势,巽为两极间电场——本质为光振动,当其驻波于原子核外,则成为电子轨道排布,此所谓“乙木库于未土”,其卦象为“地风升”——电子在核外轨道中振荡风行,跃跃欲“离”。
未土为为乙卯木之驻波,如同人民与人的含义,本质无二,一体二象,见卯如见未。明代医家张景岳说:粕门“虽储糟粕固由其泻,而脏气升降亦赖以调,故为五脏使。”可见卯未同居,前贤已有认识。“五脏使”之谓,实为脾之功:未为“升”卦之象,主原子电气阴阳相吸,为电磁化合反应,其将子水营养物质等离子化,生成机体可用精微之气,经血脉生发全身,主“升”化,正与脾性契合,故脾实为未土,与巽卯8同居东北隅。又巽为屁股,象征座位资本,故未脾有后天之本的说法。未先天为乙卯木,木生火,故胎儿期有生血之功。未“究为燥土”, 巽卯为高远“为臭”,故大肠实属卯木连通粕门。
3.4 丑土为“泽地萃”象,为胰之功用
丑与子同居6宫,“子与丑合”卦象为“泽地萃”,物理为万有引力作用:萃为萃聚回归为降,与未土主“升”象相反,为子水精血回养乙木肉身;萃为萃取,各归其道,丑土主同性相吸,分类消化,恰契合胰之功用(与脾脏未土主异性相爱糅杂相反)。子主水道为膀胱所藏,丑为“萃”象湿土,实为胰功。胰虽至关重要,然忝居气机循环末端,无碍中医理论自圆其说。
所谓戊癸合火,直译就是物以类萃各归其所,本质是“离”散以化解,好比56个民族本浑然一体,硬要给他们贴上不同的标签,实离散之策,无助于民族团结融合。本是脾胃失调小病,不强未土脾功糅杂,却使丑土胰素细分,南辕北辙,庸医也。
3.5 离火表质变主决断,其味苦,正合胆性
与兑循规蹈矩相反,离火为离经叛道,灵光一闪:为中子亥一分为二——电“离”质变,生成原子辰土(亥为先天之本,离卦初阳爻象寅木——质子,上阳爻象巳火电子);为电子跃迁,为光波波长,为轨迹,为电光火气发出可见。相对于巽风徘徊量变,离为质变决断,其味苦,正与胆性相投,故胆实为甲肝所生之午火,居东南2宫。午火与卯木的关系好比100步与50步的关系(波长如直径,波幅如半径),本质无二,故离(电光)与震(电荷)虽能态(天干)同属少阴电气,但物态(地支)却与巽类,同藏未土,巽主暖离主热。
4 结语
中医理论当以洛书揭示的天人合一运化图加以完善,治疗上必须重视黄元御 的经验。
肝为甲木,心为丙火,胃为戊土,肺为庚金,肾为壬水;脾为未土,胰为丑土;小肠属酉,大肠属卯,胆为午火,膀胱子水。讨论:三焦还待研究。
关键词:洛书;中医理论;五脏藏象;胰脏;黄元御;天人合一
引言
本文基于我破译的五行八卦物理本质,版权所有,书刊采用请联系:违规内容已经屏蔽
八卦本身是能态(天干)与物质状态(地支)不分,而以先天八卦象天干为能源辐射、为体开天,以后天八卦为能量做功衍生万物、辟地为用。五行出于八卦而细化:其一、立天干表示先天八卦能态,设地支表示能量做功所生后天八卦物质状态;其二就是将‘震雷’细分为甲(电压)、丙(电流);将圆周轨道运动‘兑泽’细分为直线运动辛酉金及向心加速运动癸子水。
中医五脏藏象理论存在修正完善的必要:在中医基础理论之脏腑中,胰脏始终是一个缺位;由洛书定位可知,脾主生化为未土。胰主消化为丑土。
1 洛书为后天返先天,为天人合一运化图
1.1 洛书天人合一运化图:左升右降
按河图分野生成数——“亥子一六水,寅卯三八木,午巳二七火,酉申四九金”,将其代入洛书,则寅申巳亥位居东南西北四正,卯酉子午移居四隅;其金在南,火偏西,似有不妥。然所谓“洛书盖取龟象”,实为顶天立地之人象:申金居正南正是乾为头顶天,将八卦依五行属相代入洛书九宫,即得上图。
1.2 八卦代入说明
癸子水与丙巳火并无独立之经卦相对应:子6与酉4为直线运动与向心加速的关系,合而为公转兑,故癸子水向心加速已隐于兑泽公转之中——同居左上隅4酉宫;
巳7火与寅3木同为电,寅为原子核电,为元素物辰土之质心,与辰同为震象——电容性实粒物质;而震与艮互为镜像卦,故艮为地磁(物态为巳土),表示磁感性虚象物质。震电与艮磁犹如孪生兄弟——震一阳在海底,为长为基础,艮一阳在外空,为少为发挥,故易以震为足、艮为手,虽貌合而神离。
世人皆以震为动,其实震与艮在河图物态(地支)四象分野中,同归于东方辰土,震寅如恒星居中,与艮皆表示相对静止;震能态(天干)为甲——为静态电势,潜伏虎视,不怒而威。动的是震之余威——元素辰之核外电子——丙巳火,为电流表热能。
丙为阳能态,为势态电子波;八卦能态同为电者,唯有震与离(离震先天八卦能态分野同属少阴)。离为阴,能态虽与震同,但阴阳有别,离为展态之电——光波丁火;故丙(电流)只能狐假虎威,受甲木(电压)之驱动而从震,犹神龙之尾难显形;丙上承神旨,挟轨道大法之王道,周洛诸侯,如太阳居中而垂治,故洛书中宫5,非丙莫属。
艮本为巳土(双极磁场——势态驻波),为乾戌之外观——强磁环绕包容,与巳火(轨道电流)同在,故入驻巳7西宫;而坤承太阴丑土衣钵,子水隐合其中(丑土物理为行星轨道引力场,癸水为轨道力场共振频率,其物态为子水——向心加速度,即坤替子6镇守西北边陲。
2 洛书天人合一运化图揭示的气机运化原理
2.1 洛书运化图与黄元御的气机升降理论不谋而合
洛书天人合一图是一幅完美的立人之象,左体右用:以中5象躯干,乾首9顶天,以坎1(胎元)为先天之本,以巽尾8(屁股)为后天之本而立地;手足已分家:震3(足)直立、艮7(手)致用;以兑口4进食,以左下巽尻8出粕;以头前离目2知书识礼,以右下坤阴6拉尿圈地。
先贤说“河图为体,洛书为用”,虽然已悟到数理圆通,但未知究竟有何用,或者仅仅用来探讨五脏六腑藏象真相:比如脾为未土,为杂糅化合,主生化;其先天为卯木,故能生血。胰为丑土,为分类萃取,主消化;先后天皆含子水,为内外分泌腺,与酉小肠配合完成能量周转。放下一段时日,偶然在网上看到清代医圣黄元御的人体气机升降原理图,于是悟到洛书实是天人合一运化图,是太极又生太极,是后天返先天之象。
2.2 黄元御气机升降原理图
3 中医藏象理论的修正完善
3.1 甲肝丙心戊胃、庚肺壬肾
天人合一运化图中十字中轴皆阳,阳为能源为体,四隅为阴为“道之用”,其内藏精。但古人推论“壬子为膀胱,癸亥为肾”等体用交错之说,显然自相矛盾。亥为源头活水,为肾当仁不让;癸为堰塞死水,为膀胱当之无愧。但僵化的脏腑分类,得出了颠倒的天干配伍,以致体用不分。例如乾金:能态为角频率,物态为角速度,物理量皆示为ω,体用无二;兑泽:能态辛表动能,物态酉为动量。陀螺无所谓动量,流星无法论角频率,体用怎能交错。因天干相对地支为体,阳干相对阴干为体中之体(好比植物甲木相对动物乙木为体,为后天能源基础),故甲肝丙心戊胃、庚肺壬肾只名天干即可。
3.2 兑酉、巽卯为镜像为连体姐妹——为小肠与大肠
兑4巽8相对横轴镜像对称上下分立,为八经卦中另一对镜像卦:兑为口,为吸收新鲜养分之进“口”,故居头(乾9)侧;巽为股,从镜像可知实指屁股肛门,为食物消化出口。二者远近有别,同居东为身体生长发育的根基。
从物理而言,兑为轨道公转(辛酉),波澜不兴(癸子):
兑泽为运转(辛酉):为锐行之矢,近日加速;引为机体生发能源,为“辛”陈代谢谢,近端入口:为“辛”鲜饮食,为氧化参与;引为揭竿之勇,发明创新。暗藏向心加速(癸子):癸子水为万有引力作用,本藏于兑泽,为频率共振,惺惺相惜;为苹果落地,流星陨雨;引为养分吸收,心灵共鸣;哲理定数,因果报应。
所谓“酉中精血小肠藏”,辛精为营养乙木肉身之能量,癸水为共振吸收,分类消化,都是小肠之功,故小肠实属兑泽。膀胱藏癸不过死水而已,精气早被兑小肠坎肾脏吸收过滤殆尽。
巽风为振荡(乙卯):“为进退”,为振幅中气,远日摆尾;“为不果”,为波幅位矢,振动量变,酝酿筹备;为争风吃醋,基态激发;
兑与巽相综互为镜像,兑代表近日动能为辛锐入口,巽代表远日势能为老钝出口,遵守机械能守恒,二者相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椭圆轨道代谢谢周期,犹如连体姐妹,貌合而连生,比震足艮手孪生兄弟关系更紧密。
综上所述,小肠属兑酉,大肠属巽卯,确定无疑。况且兑辛(小肠)与丙合水,巽乙(大肠)与庚合金;故前人误以小肠为丙火,大肠为庚金。如红杏出墙,虽妇品有恙,治阳痿不举,或误打正着。
3.3 未土为“地风升”象,为脾之功用
震为电容两极——电势,巽为两极间电场——本质为光振动,当其驻波于原子核外,则成为电子轨道排布,此所谓“乙木库于未土”,其卦象为“地风升”——电子在核外轨道中振荡风行,跃跃欲“离”。
未土为为乙卯木之驻波,如同人民与人的含义,本质无二,一体二象,见卯如见未。明代医家张景岳说:粕门“虽储糟粕固由其泻,而脏气升降亦赖以调,故为五脏使。”可见卯未同居,前贤已有认识。“五脏使”之谓,实为脾之功:未为“升”卦之象,主原子电气阴阳相吸,为电磁化合反应,其将子水营养物质等离子化,生成机体可用精微之气,经血脉生发全身,主“升”化,正与脾性契合,故脾实为未土,与巽卯8同居东北隅。又巽为屁股,象征座位资本,故未脾有后天之本的说法。未先天为乙卯木,木生火,故胎儿期有生血之功。未“究为燥土”, 巽卯为高远“为臭”,故大肠实属卯木连通粕门。
3.4 丑土为“泽地萃”象,为胰之功用
丑与子同居6宫,“子与丑合”卦象为“泽地萃”,物理为万有引力作用:萃为萃聚回归为降,与未土主“升”象相反,为子水精血回养乙木肉身;萃为萃取,各归其道,丑土主同性相吸,分类消化,恰契合胰之功用(与脾脏未土主异性相爱糅杂相反)。子主水道为膀胱所藏,丑为“萃”象湿土,实为胰功。胰虽至关重要,然忝居气机循环末端,无碍中医理论自圆其说。
所谓戊癸合火,直译就是物以类萃各归其所,本质是“离”散以化解,好比56个民族本浑然一体,硬要给他们贴上不同的标签,实离散之策,无助于民族团结融合。本是脾胃失调小病,不强未土脾功糅杂,却使丑土胰素细分,南辕北辙,庸医也。
3.5 离火表质变主决断,其味苦,正合胆性
与兑循规蹈矩相反,离火为离经叛道,灵光一闪:为中子亥一分为二——电“离”质变,生成原子辰土(亥为先天之本,离卦初阳爻象寅木——质子,上阳爻象巳火电子);为电子跃迁,为光波波长,为轨迹,为电光火气发出可见。相对于巽风徘徊量变,离为质变决断,其味苦,正与胆性相投,故胆实为甲肝所生之午火,居东南2宫。午火与卯木的关系好比100步与50步的关系(波长如直径,波幅如半径),本质无二,故离(电光)与震(电荷)虽能态(天干)同属少阴电气,但物态(地支)却与巽类,同藏未土,巽主暖离主热。
4 结语
中医理论当以洛书揭示的天人合一运化图加以完善,治疗上必须重视黄元御 的经验。
肝为甲木,心为丙火,胃为戊土,肺为庚金,肾为壬水;脾为未土,胰为丑土;小肠属酉,大肠属卯,胆为午火,膀胱子水。讨论:三焦还待研究。
附件
-
62.8 KB 查看: 63
-
47.3 KB 查看: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