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六、《内经》时代的阴阳五行说-《<内经>时代》补注

⒀首阳: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

,甘草。

⒁渭阳:渭,渭水,流经陕西西安。阳,水之北。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笺:‘渭,水名也。秦是时都雍,至渭阳者,盖东行送舅氏于咸阳之地。’……《诗》言至渭阳,未及渭水。孔《疏》云:‘雍在渭南,晋在秦东,行必渡渭’者,非也。水北曰阳。”

⒂春日载阳:春天太阳暖洋洋。

金栋按:此句见《诗•豳风•七月》。
 
⒃《中西医结合二十讲》380页:其内容与此“笔者认为”基本相同。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5-5-8 15:57 编辑

【原文】又梓慎⑴曰:“岁在星纪⑵而淫于玄枵⑶,以有时灾,阴不堪阳⑷。”(《左传•襄公十二年⑸》)这是公元前544年占卜灾祥的记载。

再查《左传》中所有用《易》占卜之记载,均不以阴阳为说。故大致可以肯定,至公元前544年,阴阳还未与《易》糅合。《易》中早期表示对立的概念不出日月、阴暗、雌雄等。早期《易》之外的阴阳较为抽象,亦未发展至天地之道这种地步,而且多为占卜及星象家使用。

此外,《管子》一书中有“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⑹。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⑺,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⑻。”(《管子•乘马⑻》)“阴阳者,天地之大理⑼。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⑽……(《管子•四时⑽》)接着竟讲起五行归类来,与《内经》说相差无几。①

【自注】①《管子•四时》关于五行归类的论述如下:

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刑德者,四时之合也⑾。刑德合于时,则生福,诡⑿则生祸。然则春夏秋冬将何行?

东方曰星⒀,其时曰春⒁。其气曰风⒂。风生木与骨⒃,其德喜嬴,而发出节⒄时,其事号令⒅,修除神位,谨祷獘梗⒆,宗正阳⒇,治提防(21),耕耘树艺。正津梁(22),修沟渎,甃屋行水(23),解怨赦罪,通四方(24)。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百姓乃寿,百虫乃蕃,此谓星德(25)。星者掌发为风(26),是故春行冬政则雕(27),行秋政则霜(28),行夏政则欲(29),是故春三月以甲乙之日发五政:一政曰:论幼孤,舍有罪(30)。二政曰:赋爵列,授禄位。三政曰:冻解修沟渎,复亡人(31)。四政曰:端险阻(32),修封疆,正千伯(33)。五政曰:无杀麑夭(34),毋蹇华绝芋(35)。五政苟时(36),春雨乃来。
南方曰日(37),其时曰夏(38),其气曰阳(39),阳生火与气(40),其德施舍修乐(41),其事号令,赏赐赋爵,受禄顺乡(42),谨修神祀,量功赏贤,以动阳气(43)。九暑乃至(44),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此谓日德(45)。

不过,专家们多认为《管子》成书下限甚晚。故不足为确定阴阳五行说发展时限的根据。
 
搜罗百家,资料丰富,博学大家,见闻开阔。
 
【补注】

⑴梓慎
:鲁国的大夫,春秋时期最有名的阴阳家之一,他生活在鲁襄公、鲁昭公时期。(百度百科)
 
金栋按:阴阳家,《汉典》云:

1.战国时期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一个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代表人物有邹衍等。阴阳说和五行说本来是春秋战国之际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的两种流行思想。以邹衍为首的阴阳家,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受水、火、木、金、土五种势力的支配,提出“五德终始”、“五德转移”说,用以论证社会历史的变革和王朝的更替,形成了唯心主义的历史循环论。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一》:“阴阳家者流盖出於 羲和 之官,敬顺昊天,以授民时者也。”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元和初,阴阳家言:‘五福太一在蜀 。’”

2.以择日、占星、风水等迷信为业的人。 明王鏊《震泽长语•经传》:“指南之鍼,阴阳家至今用之。” 清袁枚《新齐谐•风水客》:“ 常州 有 黄 某者,阴阳家名家也。一时公卿大夫奉之如神。”

赵先生说,“汉人所谓阴阳家,实则阴阳五行家,且谈五行尤多”。
 
⑵岁在星纪:岁,岁星,即木星。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人以它在周天的位置来纪年。

星纪,《汉典》云:“星次名。十二次之一。与十二辰之丑相对应,二十八宿中之斗、牛二宿属之。”
 
⑶淫于玄枵(音肖xiao):淫,过也。

玄枵,《汉典》云:“十二星次之一。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女、虚、危三宿,与十二辰相配为子,与占星术的分野相配为齐。”
 
⑷阴不堪阳:阴气不能抵抗阳气。
 
⑹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房玄龄注:“夏秋推阳以生阴,冬春推阴以生阳。”

管子:见第二节补注。

《中国哲学大辞典•著作•先秦》:“战国时齐国稷下学者著作总集。托名管仲所作。其中也有汉代附益的部分。西汉刘向校订八十六篇(其子刘歆在《七略》中只著录十八篇),今存七十六篇。分为八类:《经言》九篇,《外言》八篇,《内言》七篇,《短语》十七篇,《区言》五篇,《杂篇》十篇,《管子解》四篇,《管子轻重》十六篇。内容庞杂,包含有法、道、名等家思想以及天文、历数、舆地、农业和经济等知识。其中《牧民》、《形势》、《权修》、《乘马》等篇存有管仲遗说。《大匡》、《中匡》、《小匡》等篇记述管仲遗事。《心术》、《白心》、《内业》等篇阐述关于‘精气’的学说和排除主观成见的‘静因之道’。《水地》篇提出‘水’为万物本原的思想。《枢言》、《宙合》、《九守》等篇论述了名实关系。《轻重》等篇对经济问题作详细论述。《五行》篇提出‘三分损益说’来确定五音,在音乐律学理论上有很大贡献。注释有唐尹知章注,清戴望《管子校正》,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管子集校》等。”
 
⑺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房注:“必长短相摩,然后成阴阳之用也。”
 
⑻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房注:“昼热夜寒,交易其气,此阴阳之化也。”

乘马,《汉典》云:“犹运筹。谓经济谋划。”

《管子校注》:“翔凤案:管子经济政策,以轻重为衡,而轻重之数,则乘马也。春秋用筹算,乘马须运筹,其义诚如何氏所云。现代运筹学,犹是管子《乘马》。‘马’为筹码,非法马,何氏小误。”
 
阴阳者,天地之大理:房注:“天地用阴阳为生成。”
 
⑽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房注:“阴阳更用于四时之间为纬也。”经,或为“径”。

《管子校注》:“翔凤案:《正篇》:‘令之以终其欲,明之毋径。’《祭义》:‘是故道而不径。’《注》云:‘径,步邪趣疾也。’四时为阴阳之运行,故曰‘大径’。赵本改为‘经’字,非其义矣。”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5-5-8 17:59 编辑

⑾刑德者,四时之合也:房注:“德合于春夏,刑合于秋冬。”

金栋按:《春秋繁露•四时之副》:“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养,秋清以杀,冬寒以藏……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春生夏长,百物以兴;秋杀冬收,百物以藏。”
 
[size=4[b]]⑿诡[/b]:《管子校注》:“安井衡云:‘诡’,违也。”
 
⒀东方曰星:房注:“东方阴阳之气和杂之时,故为星,星亦不定于阴阳也。”

《管子校注》:“刘师培云:《御览》卷十七、卷二十四并作‘曰岁星’。翔凤案:岁星十二年一周天,非必在东方也。后人以春为一岁之始而加‘岁’字,非是。《说文》:‘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从晶,生声。’‘生’兼会意。《内业》:‘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东方为春,物生长之时,星德甚显,与岁星无关也。”

金栋按:《释名•释天》:“星,散也,列为布散也。”

《春秋感精符》云:“地为山川,山川之精上为星辰。”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5-5-8 22:37 编辑

⒁其时曰春:房注:“春,蠢也。时物蠢而生也。”

金栋按:《释名•释天》:“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

《春秋元命苞》:“春含名蠢,位东方动,春气明达。”

《春秋说题辞》:“春,蠢也;蠢,兴也。”

《白虎通•卷四•五行》:“木在东方。东方春,阳气始动,万物始生。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躍触地而出也。”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5-5-8 22:40 编辑

⒂其气曰风:房注:“阳动而阴寒为风也。”

金栋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五运行大论》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