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甲午年习医总结

杏徒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29
帖子
112
获得点赞
5
声望
18
本帖最后由 杏徒 于 2015-3-22 21:48 编辑

(一)固执经方

在给自己、家人用药和初行医诊治过的近百例患者的处方中,每一张都是严格的经方,原方原比例或原剂量,增减药物也是严格遵守《伤寒杂病论》原文,收效却较少。是自己对《伤》理解太浅薄,没选对方药,还是治病不能死守一方一药,三百多首方剂,不能通治所有疾病?近一年得到的点滴经验说明,上述二者原因皆有之。
最初诊病,让病人先叙述症状,然后在头脑里搜索、罗列、比较与患者描述相类的条文,以条文来套问未谈及的病情,比如言口苦,而未说及饮食,就以小柴胡汤相应条文询问是否食欲不佳、胸胁苦满……若多数符合,便如获至宝,毫不犹豫,不增不减,行云流水般在处方签上写上烂熟于心的小柴胡汤方药;若不符合,则选择相似度大些的方子,择其‘合’者而从之,其不‘合’者而忽略之,生搬硬套,如此使用经方,治疗效果可想而知,如
例一:
刘某,男,57岁
初诊 2013.11.18
两胁下疼痛,按之可缓,食则呕吐,一年;晨吐清涎,每日不定时头痛,半年;晨口苦、口干,多年。西诊:乙肝小三阳。
舌质暗红。
右寸沉微,关小弱,尺沉小弱;
左寸尺沉细,关弦紧。
根据原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使用原方,每两5克计,1剂,无效。现在反思,患者虽有食则呕吐、晨多清涎、每日头痛,但还伴口苦、口干,舌质暗红,这些信息提示病机不属于寒,明显不符合吴茱萸汤证,我却不综合考虑,当然效果全无。
刚行医时,所备药材仅60味左右,全是《伤寒杂病论》中出现过的,直到近三月临证时发现自己思路太狭窄,所备之药远不够应付复杂的病情,才开始少少增添一些《伤》中不曾出现的药物。所用之方也很少原方原比例模式,处方前胸中没有固定成方、底方,处方完毕,才想起这方跟某方有些相似,或者完全找不到跟它相近的底方。
 

附件

  • 2015-02-20_14-27-26_117.jpg
    2015-02-20_14-27-26_117.jpg
    902 KB · 查看: 80
谢谢先生分享您学医的心路历程,同感!
 
嘻嘻,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岳美中晚年比较经典与时方,也觉得经典思路过窄。
 
本帖最后由 杏徒 于 2015-3-25 13:10 编辑

(二)经验之误
临证多,见识过的病种丰富,经验增加,对技能提升有很大帮助,但经验有时不可靠,不管是他人的,还是自己的,如
例二
邓某,男,36岁
初诊 2013.11.16
一月前感冒,现白天咳嗽,前段时间咳嗽时伴呕恶感,呕出则舒;天热汗多,舌尖长泡一月不愈,每天饮水约2L。
舌质红,两侧苔薄黄。
双脉缓,右寸沉微;左寸沉细弱,关尺沉小弱。

四诊过后,发现脉证相违,不知如何着手,想起曾经使用猪苓汤治愈一例咳嗽(见《习医录验——咳嗽三例》),联系原文“咳而呕渴”,三个症状吻合,于是派上原方,每两15克,1剂,结果无效。此案说明,针对不同的病人,即使病情相似,也不能使用同样的药物,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以往经验仅能作参照物,如果完全依赖,那就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
再如《小茴治寒疝》一文,小茴香治疗寒疝有效。前段时间遇到一个2岁多的男孩,阴囊肿大、疼痛,按压脐下2寸处,有一硬块如鸡蛋大小,医院同样诊断为疝气,需动手术。小孩家长问我,用中药可不可以治疗,免得小孩承受刀伤之苦。小孩见到医生就拼命挣扎,未能号脉,只能让其家长如法炮制,如果无效,再开汤剂内服。两月后遇到问知,热敷无效,于是选择手术。
很多人说,中医是经验医学,是中华人民经过几千年摸索而积累的结晶,是老祖宗们世世代代与疾病斗争获得的产物。乍听之下,这种观点似乎很合理,但我们不禁要问:按照这种思维推理,医疗水平不是会随着历史的前进而日臻成熟完善?医生的技术不是会一代比一代强?然而现实的答案却是否定的。
常常会有患者问:你以前治过类似的病没?问题让医者哭笑不得,只能如实回答:即使以前治过99个相似的病人都有效,也不能保证第100个病人有效。这可能是中医学让很多人感到深奥、神秘的地方,也是中医学被现代科学定义为‘反科学’的根本原因,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掌握她、了解她?先贤告诉我们,关键是四个字——辨证论治。有的以方证为主,有的以脉证为主,有的以望诊为主,有的以运气为主……到目前为止,诊病时能让我感到踏实的方法,当数‘平脉辨证’。
 
经方亦应随证加減,所谓:"随证治之"知仲圣处方当活而不板!
 
羡慕楼主,有个专门的药柜呢
 
本帖最后由 杏徒 于 2015-3-27 11:00 编辑

巧合,你的头像跟我的QQ头像是同一张,相逢何必曾相识
 
本帖最后由 杏徒 于 2015-3-27 10:59 编辑

巧合,你的头像跟我的QQ头像是同一张,相逢何必曾相识
 
本帖最后由 杏徒 于 2015-3-27 11:02 编辑


(三)脉学摸索

没有老师指导,自学中医之路是曲折、艰难的,尤其脉学一道,没有老师的口传心授,要想学精学深,谈何容易。2009年8月自学中医,至2010年9月,一年间,对于脉象所花精力不多,也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只能根据书本描述,结合自己和熟人的脉象来感受,毫无准确可言。2010年10月至2013年7月,三年间跟随过两位老师抄方,有机会摸到几千例患者的脉象,对脉体的宏观把握比之前明晰一点,但究竟是否准确,自己也没有把握。老师没有时间说明,仅能偶尔听到只言片语——“他的脉涩涩的”、“脉有滑象”……
这时似乎跨过了王叔和所说的“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门槛,但之后在临证时发现脉的难题是“指下可了,心中难明”,能大致摸出是何脉,但这些脉象提示了怎样的病机,当选用什么方药才对证?比如弦脉,可能为肝郁、可能为水饮、可能为痛症……评定的结果会从根本上影响处方的疗效,如果本为水饮却误判为肝郁,而使用疏肝之剂,则必然无效,其余类同。如果再加上右弦左不弦,或仅左关弦等微观区别,就会让脉象与病机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以致在开始行医的半年时间里,号脉与记录脉象仅成了一种意义不大的程序和摆设。自身浅陋的医学知识,加上相对短暂的诊病时间,怎能正确分析如同奥数般复杂的脉理,治疗则只能回到以症状对应条文的机械的辨‘症’论治,如
例三:
张某,女,50岁(农历1963.2.12)
初诊 2013.11.28
夜不能寐,至天亮方能入睡,白天困倦,三年;双腿酸疼、掣痛,左手麻木,大腹、咽喉、手脚心发烫,肩凉,头晕凉;喜酸冷、嗜咸、恶甜食;大小便急迫,小便一昼夜十四五次。
双目略红,舌淡红,表略干,有泡沫。
右寸弦小,关细弱,尺沉细弱;
左寸细弱,关沉小弱,尺伏细弱。
根据原文“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使用原方,一两10克计,2剂,无效。如今反思:除右寸外,其余五部为阴血亏虚之征;右寸弦小,可能与夜不能寐对应,病机则是肝肾阴虚,虚火上浮所致。处方用药应当滋肝补肾为主。
 
我个人认为是辨证不精,选方不准,并不是经方不行。
 
过于寒酸,让你见笑了。
另,很巧合,你的头像跟我的QQ头像是同一张,相逢何必曾相识

你的头像跟我的QQ头像是同一张,相逢何必曾相识

呵呵,真的吗?那我们真实很有缘分了啊
 
这才是真正学中医之人,没有浮考。赞一个。
 
本帖最后由 杏徒 于 2015-3-29 16:00 编辑

2014年4月至今,在简陋诊所里,每隔五天一次的集市,赶集天开门,门可罗雀,精益求精的同仁们是‘半日临证半日读书’,我是‘半日临证,四个半日读书’。有较多的时间看书学习以及试方自治,不断失败,不断调整方向,对脉学的理解有少许进步,凭之用药,即使无效,也减少了如以往因辨证失误、不仅无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以下是据脉用药而有效的两个案例:
例四
马某,女,7岁
初诊2014.5.24
家长代诉,近半年反应迟钝,学习下降,常现倦怠貌,在家老是不自觉往地上瘫坐;食纳可,二便正常。
舌淡红,苔薄白
右脉急,寸小,关常,尺沉细
左寸沉小急稍弦,关沉微,尺沉细弱迟。

思路:尺脉侯阴血、肾精,双尺相对较弱,为阴不足,左关沉微,为肝血不足;右脉和双寸主阳气,右脉和左寸有急象,为肝肾不足,虚火浮越,气机不降所致(如果左尺无迟象,则急为常态,小孩脉象偏快)。选方肾气丸,100克,每次3克,每天两次,米汤和服。

二诊2014.6.4
比之前精力变佳,很少往地上坐。
右寸尺沉小,关常;左寸沉小,关沉小弱,尺伏细弱迟;除左尺外,余急。
守方100克
10月下旬随访,精力变佳,反应灵敏,学习成绩上升,获老师表扬。

例五
付某,男,44岁(1970)
初诊2014.10.25
半月前感冒,现咳嗽频繁,痰和浓涕多,色黄或白,服西药、打针、输液无效,晨起咽干。既往史:右头部曾受外伤;蹲久起立易头晕目眩,两年;有时抑郁不舒;半夜易醒,之后难入睡,每晚仅能入睡2~3小时,多年。
舌红略暗,舌体略大,有浅裂纹。
右寸沉小软,关小滑稍弦,尺热滑稍弦;
左寸短小稍弦软,关中取凸,质韧,沉取有力,略涩,尺中取小弦软,沉取有力。(脉有寒热,有质韧的凸起,在齐向华先生的《辨证脉学》一书中学来;中取与沉取可以感受到不同脉象,取法《文魁脉学》)
思路:右关尺滑,右尺热,提示下焦湿热,目前症状以咳嗽为主,治疗湿热引起的咳嗽,当选猪苓汤;左关脉中取凸、质韧,沉取有力,略涩,结合患者有时抑郁不舒,考虑肝郁,选用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去甘草。
处方:猪苓10 泽泻10 滑石10 茯苓10 阿胶10(烊化) 柴胡10 白芍10 炒枳实10 1剂
半月后随访,其从未服用过中药,此方汤药难以入口,只服过两次,每次约100ml,剩余药液未服,咳嗽减轻80%,偶尔轻咳,渐愈。
 
本帖最后由 杏徒 于 2015-3-31 10:55 编辑

然而,不是每一次凭脉用药都有效,可能是因为对脉象的感受有误差(如紧脉、硬脉、弦脉、涩脉,现在的水平,尚不能彻底分清),则后续治疗必然无功也可能是因为对脉象的分析错误,导致用药无效(如紧脉主寒证,或痛证,或食积,分析错误,用药必定无效)。如:
例六
男,60岁
初诊 2014.6.7
患高血压8年,现160/110。头晕,腿乏力,少气,走快则喘,项部紧滞感。
舌淡红略胖,边齿痕。
右脉来急去迟,寸弦有力,关弦,尺滑略弦;
左寸弦硬,关弦略紧,尺沉弦小略紧。
当时思路:高血压伴项部紧滞,记得一些书中使用的是葛根汤,再加上左关尺有紧象,加强了使用葛根汤的依据。
处方:葛根30(先煎) 麻黄10(先煎) 桂枝25 白芍15 生姜20 大枣30 炙甘草15杏仁102剂

二诊 6.11
无效。补充:不能仰卧,否则气塞气急;小便7~8次/天。
舌淡红略胖,中部裂纹。
右脉结促,寸略弦,关沉弦小软,尺沉小软;
左脉急,寸关弦略硬,尺沉弦微。

思路:初诊无效,缺乏对脉象深入分析的能力,二诊时乱了方寸,只能根据双腿乏力,小便次数偏多,及双尺相对不足,使用肾气丸作汤,3剂。未再诊,必是无效。
现在反思:初诊时左关弦略紧,二诊时左关弦略硬,为何用药以后紧脉反变成了硬脉?于理不通,可能初诊时的紧脉是硬脉之误判,记录脉象时模棱两可,导致后续失误。之后在《王光宇脉诊带教录》一书第25页中了解到:……脉如按在硬变的塑料管上,隐隐挺指……浊脉与硬脉同时出现……多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目前个人对此二脉的感受是:紧脉状如转索,有左右弹之象;硬脉如塑料硬管,张力较大,而无左右弹之象。分清此二脉,便于更准确分析病情,如该例硬脉在左寸关(也许还兼有涩脉,只是当时没感受到),可能提示血管硬化、(心脏、项部)血脉痹阻——不能仰卧,否则气塞气急;项部紧滞。如果当时选用活血化瘀之品,可能会有效;而误将硬脉认作紧脉,使用辛温散寒之品,则无效,甚至产生副作用——虽然患者没有明显感受,但是从二诊脉象(双尺变弱,左脉变急,右脉变结促)和舌象(中有裂纹)的变化看得出,已有伤阴之虞。
此案说明:对脉象的感受有误差,则后续治疗必然无功。
 
例七
马某,男,25岁(公历1989.10)
初诊 2014.9.21
咳嗽、咽痛,一周,咳甚时伴心慌,输液四次无效。
舌淡红,苔微黄,表水滑。
右寸弦略大,关弦大,尺弦略沉;
左寸锐小弦,关弦,尺略弦沉。
(‘锐’为个人对一种脉象的感受,其状为由末端向顶端逐渐变小,如铅笔尖。)
当时思路:右寸关大,阳气偏盛;六脉皆弦,可能为肝胆气机不畅,结合前者,判断为肝胆气盛而壅滞;舌表水滑,内有水饮;双尺偏沉,为机体抵抗外邪不让其深入。治法当去邪为主,扶正为次,方选小柴胡加减
柴胡40 黄芩15 半夏12 大枣15 干姜10 五味子10 茯苓15 1剂

二诊2014.9.29
无效。后易他医诊治,用百合、贝母等药,西药、输液亦无效。咳嗽在晨起和晚上加重,咳甚时有少量黄痰,细问得知以往常饮冷水。
中后部苔黄略暗,下眼睑略乌
右脉略急,时代,寸弦濡,关弦濡略大,尺沉弦略紧;
左寸弦锐,关尺同右脉。
(我对‘濡’脉的感受跟古人不同,不是浮细而软,是如棉在水中,脉位可浮可沉,脉体可大可小。)
思路:常饮冷水,可能导致体内潴留水饮,下眼睑乌,也可能是水饮的征象,推测为外寒内饮;双尺见紧象,寒入下焦,但是中后部苔黄,似乎矛盾。犹豫再三,舍症从脉,选用小青龙去麻黄加炮附子
桂枝15 白芍15 细辛15 干姜15 五味子15 半夏12 炙甘草15 炮附子5 一剂
药后咳减一半,未继续治疗。
现在分析:初诊无效,是将弦脉误断为肝胆气郁之脉,根据二诊结果,此案中弦脉当为水饮之脉。初诊、二诊对左右脉进行比较,整体右脉强于左脉,说明此人阳气偏盛;左寸侯心,为阴中之阳,左寸相对不足,咳甚时伴心慌,可能是心之阳气为寒饮所困,所以选用小青龙加减有一定效果,但未治愈,可能是因为寒气已有化热倾向,中后部苔黄略暗已有提示,(寒气伤人后,是否能化热,要看患者体质,体质偏热者有化热倾向,体质偏寒者则不大可能化热——个人推测,未必正确),所以如果二诊选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效果是否会更好?待各位同仁指导。

例八
曾某,男,60岁(农历1954.3)
初诊 2014.12.12
左肩胛不明原因疼痛半月,后半夜加重,打针、服药酒无效;睡觉时有掀被子的习惯;每日饮酒3~4两。
舌红,苔细密
右寸弦略短,关弦略软,尺弦滑长;
左寸弦涩,关弦濡有力略浮,尺弦略浮紧长。
双寸偏朝桡侧(尺侧、桡侧分侯人体前侧、后侧病变,学自许跃远先生《大医脉神》一书)。

当时思路:每天饮酒,右尺弦滑长,下焦湿热蕴结;左寸弦涩,双寸偏朝桡侧,对应左肩胛,为瘀血;左关尺略浮,左尺略紧,为风寒在表。故内清湿热、活血化瘀,外散风寒,拟方如下:
泽泻12 茯苓12 生大黄3 桃仁3 桔梗3 丹皮12白芍15 北沙参15 葛根10 桂枝3 细辛3 炙甘草6
2剂
12.29随访,无效,也无不良反应,未复诊。
如今反思:提示病机的脉象关键点应该在双寸,双寸偏朝桡侧,对应背部,右寸弦略短,当为上焦气机痹阻;左寸弦涩,气机闭郁,血流不畅,故弦涩。左关尺略浮,左尺略紧,为风寒;双尺长,上焦不通畅,气机下沉;右尺滑,为每日饮酒致素体湿热。结合睡觉时有掀被子的习惯,应考虑《金匮要略》中的血痹一证而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生姜、桂枝温散风寒,大枣、白芍和血通痹,黄芪助在表的阳气以驱邪),诊病时此方在脑海里转了一圈,但由于原文脉象为“阴阳俱微,或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与此案不符,故未选用。
这两个案例说明:对脉象的分析错误,会导致用药无效。
目前凭脉用药的有效率还达不到30%,对脉象的认识,仍有很多未知待余深入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