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4/08
- 帖子
- 6475
- 获得点赞
- 134
- 声望
- 63
本帖最后由 文子医生 于 2015-2-20 11:56 编辑
今天看到的《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制方处方的原则,个人觉得很有意义,摘录于此和大家学习讨论:
“帝曰: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願聞其約柰何。
歧伯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至所為故也。《
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
君二臣四,偶之制也,
君二臣三,奇之制也,
君二臣六,偶之制也。
故曰:近者奇之,遠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
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
適其至所,此之謂也。病所遠,而中道氣味之者食而過之,無越其制度也。
是故平氣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遠而奇偶,制大其服也。
大則數少,小則數多。多則九之,少則二之。
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
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
帝曰:善。病生於本,余知之矣。生於標者,治之柰何。
歧伯曰: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
今天看到的《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制方处方的原则,个人觉得很有意义,摘录于此和大家学习讨论:
“帝曰: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願聞其約柰何。
歧伯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至所為故也。《
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
君二臣四,偶之制也,
君二臣三,奇之制也,
君二臣六,偶之制也。
故曰:近者奇之,遠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
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
適其至所,此之謂也。病所遠,而中道氣味之者食而過之,無越其制度也。
是故平氣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遠而奇偶,制大其服也。
大則數少,小則數多。多則九之,少則二之。
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
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
帝曰:善。病生於本,余知之矣。生於標者,治之柰何。
歧伯曰: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