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1/22
- 帖子
- 5440
- 获得点赞
- 1022
- 声望
- 113
- 年龄
- 80
前不久,因受凉后患风寒感冒,畏寒,咳嗽,声音嘶哑,发音困难。白天服了杏苏散加木蝴蝶汤剂,畏寒退,咳嗽减,但声音嘶哑未改变。晚饭后自制了苦酒汤含咽后,随即发音较前明显顺畅,第二天声音就不怎么嘶哑了,中午再制了一剂含咽,下午基本复常。
《伤寒论》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纳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纳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宰。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笔者自制苦酒汤采取了变通的方法:取京半夏5g,研细粉。将鸡蛋两头各打一小孔,使蛋清流入烹调用的汤勺中,再加入与蛋清量相当的食用白醋,搅匀后再加入京半夏细粉搅匀,置燃气火上边烧边搅,熟令成羹状,少少含咽之。
这个自验过程既有所得,又有所疑。其得是自身体验了苦酒汤治疗声音嘶哑的良好疗效,那真是简、便、廉、效!仲景开创了药物含咽剂治疗咽喉病的先河,对所世含咽剂药物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但也有三个疑点:
其一、当年仲景所用鸡蛋不知有多大?竟然能装下蛋清及与其相当的苦酒,再加十四枚枣核大的半夏,还有置火上令三沸的空间。笔者试过,将鸡蛋壳的小头只去掉一小盖,仍根本就装不了搅匀5g半夏粉的蛋清食醋混合液,还如何置刀环上让它三沸?所以笔者不用鸡蛋壳而改用汤勺。
其二、蛋清食醋混合液在火上一煮就迅速凝固,只能做成羹,根本无法做到三沸而成汤。不知仲景当年是怎样让其不凝固却三沸而成汤,还能去宰(指十四枚枣核大的半夏)的?
其三、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究竟有多少半夏?
枣核的大小,笔者观测了一下,无论枣儿是河北小枣还是新疆和田丰硕的大枣,其核儿的大小都差不多,每粒重约1.5g,其体积(长约2cm,直径0.6~0.7cm,)约1.9cm3,十四枚半夏的总体积为26.6cm3,用溢水法计算容积约为27ml。一个鸡蛋的容积,小者约38~40ml,大者约为50ml,蛋清的容积约为鸡蛋的3/5,即小者22~24ml,大者30ml,十四枚半夏与蛋清的容量就已超过鸡蛋的容量了,就无法加苦酒了,先加了苦酒就无法加半夏了。
有学者认为仲景“如枣核十四枚”之“枣核”指的是酸枣仁,仁即核,但尚无可靠的实证。即便是酸枣仁,用溢水法计算十四枚酸枣仁的容积约为1ml,若放进蛋清里还可以,但因鸡蛋容积的限制,加苦酒仍然只能少于蛋清的量,而且无法做到三沸而成汤。所以,究竟半夏是多少?是如枣核14枚还是如酸枣仁14枚,仍然是个疑点。
笔者带着这些疑点请教坛中高手和各位朋友,望能释疑。
2015-1-27
《伤寒论》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纳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纳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宰。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笔者自制苦酒汤采取了变通的方法:取京半夏5g,研细粉。将鸡蛋两头各打一小孔,使蛋清流入烹调用的汤勺中,再加入与蛋清量相当的食用白醋,搅匀后再加入京半夏细粉搅匀,置燃气火上边烧边搅,熟令成羹状,少少含咽之。
这个自验过程既有所得,又有所疑。其得是自身体验了苦酒汤治疗声音嘶哑的良好疗效,那真是简、便、廉、效!仲景开创了药物含咽剂治疗咽喉病的先河,对所世含咽剂药物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但也有三个疑点:
其一、当年仲景所用鸡蛋不知有多大?竟然能装下蛋清及与其相当的苦酒,再加十四枚枣核大的半夏,还有置火上令三沸的空间。笔者试过,将鸡蛋壳的小头只去掉一小盖,仍根本就装不了搅匀5g半夏粉的蛋清食醋混合液,还如何置刀环上让它三沸?所以笔者不用鸡蛋壳而改用汤勺。
其二、蛋清食醋混合液在火上一煮就迅速凝固,只能做成羹,根本无法做到三沸而成汤。不知仲景当年是怎样让其不凝固却三沸而成汤,还能去宰(指十四枚枣核大的半夏)的?
其三、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究竟有多少半夏?
枣核的大小,笔者观测了一下,无论枣儿是河北小枣还是新疆和田丰硕的大枣,其核儿的大小都差不多,每粒重约1.5g,其体积(长约2cm,直径0.6~0.7cm,)约1.9cm3,十四枚半夏的总体积为26.6cm3,用溢水法计算容积约为27ml。一个鸡蛋的容积,小者约38~40ml,大者约为50ml,蛋清的容积约为鸡蛋的3/5,即小者22~24ml,大者30ml,十四枚半夏与蛋清的容量就已超过鸡蛋的容量了,就无法加苦酒了,先加了苦酒就无法加半夏了。
有学者认为仲景“如枣核十四枚”之“枣核”指的是酸枣仁,仁即核,但尚无可靠的实证。即便是酸枣仁,用溢水法计算十四枚酸枣仁的容积约为1ml,若放进蛋清里还可以,但因鸡蛋容积的限制,加苦酒仍然只能少于蛋清的量,而且无法做到三沸而成汤。所以,究竟半夏是多少?是如枣核14枚还是如酸枣仁14枚,仍然是个疑点。
笔者带着这些疑点请教坛中高手和各位朋友,望能释疑。
20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