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养生大成:中医养生有哪些特点

(一)动以练形,静以养神

“动”包括劳动和运动两个方面。形体的动静状态与精气神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谢谢分享!领会了其内容。
 
(二)动静结合,因人而异

《周易》认为:“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动与静,一阴一阳,相互依存,不

谢谢分享!学会了适当的调节强度。
 
二、重视养神

中医学认为,养神可益寿延年。神为一身之主宰,统率五脏六腑。神是人体生命活力和精神活动

谢谢分享!一定重视。
 
(一)调情致

人是有感情的,也是理智的。当感情冲动的时候,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既不失之太过,又不

”只有养成处事不急不躁,心平气和,顺其自然,做到内心和谐,就可以“心静神安,福寿永存”。说得好!争取做到。
 
(二)慎劳神

《寿世青编·养心说》主张:“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乐,应以

随遇而安,就不会劳神了。
 
(三)不贪得

老子《道德经·四十四章》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知止”,就是

正确对待得的诱惑。就不贪了。
 
(四)不患失

每个人由于分工的不同,能力的大小,以及社会的需要,人事的变迁等造成各自的境遇不同,一

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心态,就不会计较失了。
 
(五)寻寄托

《寿亲养老新书》说:“凡人平生为性,各有所嗜之事,见即喜之。”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

在可能的前提下,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就行了吗?
 
(六)重养性

古代医家及养生家都强调“养生莫若养性”。养性,是指加强道德修养。晋代养生家葛洪指出:

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就能达到目的。
 
(七)有信心

《素问·经脉别论》中说:“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说明意志坚强有助避免六

失败,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
 
(八)乐观开朗

《素问·举痛论》中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要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就要对自己

做到大肚能容,笑口常开。
 
(二)外避邪气
中医发病学说在强调内在正气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重视外避邪气。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言

谢谢分享!学习了养生经验。
 
五、保精节欲

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来看,保精节欲是养生的关键要素之一。因为人之生、长、壮、老、已与肾所藏之精密切相关,而保精的关键就在于节欲。
我国古代的哲学家早就把精看作是生命之源。如《易系辞》云:“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管子亦云:“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流,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内经》则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已通,血气乃行。”张璐又曰:“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认为精是人类繁衍的物质基础,人之形体即由精所生成,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生命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夫精者,生之本也。”肾所藏之精气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与生俱来的,是形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是指人出生后摄入的水谷通过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由五脏所化生的精气。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都能化生和贮藏精气,但尤以肾为主。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称为肾气,肾气随着男女年龄的递增由逐渐壮盛而致衰退,它是决定人身生、长、壮、老、已的整个自然变化过程的重要因素,对此《内经》曰:“女子七岁肾气盛……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丈夫八岁,肾气实……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八八……天癸尽。”又曰:“其年已老而有子者……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说明肾气充盛不衰,实为长寿的基础。
此外,肾还能维持人体水液代谢谢的协调平衡,在呼吸出纳方面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又肾主骨、生髓,其荣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而齿为骨之余,“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因此,人体只有肾中精气充足才能呼吸均匀,骨骼坚实,精力充沛,耳目聪明,动作灵活,思维敏捷,牙齿坚固,毛发光泽,生殖功能正常,二便通调,体格健壮。
肾精亏衰是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精为化生和资助阳气的基本物质,精不足必然会导致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衰退,多病而寿夭。如《内经》曰:“精气夺则虚……精伤则骨酸痿厥……精脱者,耳聋……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孙思邈曰:“凡人精少则病,精尽则死。”张景岳曰:“精去则炁去,黑去则炁去。”《中藏经》也云:“肾气绝则不尽其天命而死。”虞抟曰:“肾元盛则寿延,衰则寿夭。”人体衰老的迟早,寿命的长短均与肾之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因此,肾精亏为人体衰老的最基本原因。对此后世医家又结合医疗实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如叶天士在其医案中曾言:“六旬又三,形体虽充,而真气渐衰。”“老年久嗽,身动即喘,晨起喉舌干燥,夜则溲溺如淋,此肾液已枯,气散失纳,非病也,衰也。故治喘鲜效,便难干涸。”“阴精上蒸者寿,阳火下陷者危……老人阴精已惫,五液化成败浊,阻窍不通,欲溺必痛,得泄痛减。”而从临床所见,凡老年人多见之虚劳、咳嗽、胸痹、心悸、眩晕、中风、久泻、窿闭、淋浊、消渴、耳目失聪、噎隔等病证均与精亏肾衰有关。
保精之法,以节欲为关键。《内经》中将节制房事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则将“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作为导致疾病的三个重要原因之一。傅仁宇在《审视瑶函》中说:“贪淫之辈,血少精虚气血亏,每黑暗以昏蒙。”提出节欲对保持视力的重要性。明末绮石先生则提出:“在泄而不收者,宜节嗜欲以养筋。”将节欲列为预防虚劳措施之首。所以说,节欲是保精的首要措施。但节欲并非禁欲,控欲之道,贵在节、少、和。具体的节欲方法,主要有如下数种:
 
(一)心静戒妄想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一身的主宰,心静则一身俱静,心动则五脏六腑皆动摇不定。心静则淫欲不起,心火不致妄动,则相火安宁,精室固秘而不泄。若日读情色书报,夜观淫秽影视,闲道花言秘语,则心火不静而相火妄动,虽未交而淫欲已动,精液暗耗伤身。所以,节欲的关键是收心养心。明代医家张景岳指出,收心养心为固精第一要务,认为“心不断,禁欲无益”。当感情冲动时,古人主张用歌舞、刀剑、文学等娱乐来转移思想。明代养生家高镰主张:“欲起心热之际,当思冰山在前……他思他涉,以遏其心,或行走治事以避其险。”此外,还可用“静坐调息”“闭目内视”等方法来静其心,这既可培养德行,又能止欲念妄生。
 
(二)晚婚勿早泄

胎儿禀赋不足与父母有病或色欲过度、早婚、早育、多育有关。如徐春甫曰:“男女抱患而孕者……虽孕多堕也,虽产多难也,虽子多病也。”张景岳也曰:“多欲而得之男女,浊而夭。”早婚者形体和心智均未至极盛,其生殖系统发育欠完善,过早婚育,既不利于形体心智的进一步发育成熟,更不利于生育出健康的下一代。龚廷贤曰:“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精;女子破阴太早,则伤其血脉。”孙思邈曰:“生产不时,字育太早,或童孺而擅气,或疾病而媾精,精气薄恶,血脉不充。”王充则认为,孕育多少与后代的健康、年寿密切相关。凡“疏而气渥,子坚强;数而气薄,子软弱也”“字乳亟数,气薄不能成也,虽成人形体,则易感伤,独先疾病,病独不治”。
 
(三)婚前婚后勿过泄

古人认为男女色欲过度容易导致精亏肾损、休衰早夭。如《内经》指出:“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孙思邈曰:“贪心未止,兼饵补药,倍力行房,不过半年,精髓枯竭,惟向死近。”朱丹溪曰:“若以房中为补,杀人多矣。”《宜麟策》则曰:“溺于此者,或痿废,或失明,未老先衰,不一而足。”万全指出:“男精女血,难成而易败,夫以易败之阴,从之以无穷之欲,败而又败,故男子不待八八,女子不待七七而早衰矣。”曹慈山曰:“老年断欲,亦盛衰自然之道,一若犹未也,自然反成勉强,则损之又损,必致损年。”
 
(四)老年慎施泄

中老年人肾气渐衰,生殖机能已经开始衰弱,须根据身体状况决定是否行房,总体原则应适当减少频次。《寿世保元》说:“年高之人,血气既弱,阳事辄盛,必慎而抑之,不可纵心恣意。”孙思邈则明确提出“六十者,闭精勿泄,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的节欲方法。
 
(五)独卧远房帏

提倡独宿是古人作为节制房事的一项重要措施。著名养生家彭祖曾云:“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指分房独卧或分床异被对节欲养生大有益处。因为夫妻分床独卧不仅有利于睡眠和卫生,更重要的是能使人心安神定,耳目不染,易于控制情欲,是婚后节制房事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适宜青壮年情欲易动难制者,或者男女一方有病不宜常过性生活者。当妇女怀孕后,分床独宿对她们的健康和胎儿发育都有益处。可见,古人强调独宿的根本意义是在“节欲”,而不是“禁欲”。
 
(六)勿滥用兴阳药物

纵欲过度,往往是导致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本应“猛省起来,远色断欲”,但一些人却相信壮阳之药,妄服“兴阳之品”而图一时之欢,这无疑是饮鸩止渴,抱薪救火。壮阳之物多辛燥峻烈,过度服用会愈兴其阳,使欲火扇动,真阴备受煎熬,亏虚更甚,并易形成恶性循环。壮阳药犹如一把双刃剑,“性”急者实难把握其用量标准,甚至有的干脆就以纵欲为目的而服“药”,这无疑是会危害健康的。《千金方》认为,那些不顾健康而靠药石“倍力行房”者,轻者未老先衰,重者“精髓枯竭,惟向死近”,告诫“极须慎之”。《养生却病笺》也说:“服丹药以快欲,肾水枯燥,心火如焚,五脏干烈,大祸立至。”可见,服用助阳药一定要慎重,以此纵欲为欢更是不足为取。
 
(七)调节情志,避免劳倦纵情

异常精神活动,如喜、怒、忧、悲、恐等刺激,会使人气血紊乱,若此时行房交合,会妨碍气血运行,有损身体健康。李渔在《节色欲》中说:“忧中行乐,较之平时,其耗精损神也加倍也。何也?体虽交而心不交,精未泄而气已泄。”过度疲劳或远行跋涉后,肢体困倦,筋骨软弱,此时亦应忌行房事。因肝主筋,肾主骨,如果不忌房事,会损及肝肾,使筋骨不能及时得到滋润,同时劳倦后行房,也会使五官百骸、精神气血以及骨中之髓、肾内之精都受到损害,身体就会更加衰疲下去。所以古人主张,劳苦之后,至少应“过一餐二餐”或“酣眠一觉”后,方可“赴温柔之乡”。
现代研究已表明:无节制的纵欲排精,不仅排出大量的精液和性激素,还要消耗一定的体力,频繁的射精增加睾丸的负担,促使睾丸萎缩,并大量损失前列腺素和微量元素锌等物质,因而使生命力减退,加速衰老。总之,为了使生命之树长青,要经常注意保精节欲。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