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精节欲
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来看,保精节欲是养生的关键要素之一。因为人之生、长、壮、老、已与肾所藏之精密切相关,而保精的关键就在于节欲。
我国古代的哲学家早就把精看作是生命之源。如《易系辞》云:“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管子亦云:“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流,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内经》则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已通,血气乃行。”张璐又曰:“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认为精是人类繁衍的物质基础,人之形体即由精所生成,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生命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夫精者,生之本也。”肾所藏之精气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与生俱来的,是形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是指人出生后摄入的水谷通过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由五脏所化生的精气。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都能化生和贮藏精气,但尤以肾为主。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称为肾气,肾气随着男女年龄的递增由逐渐壮盛而致衰退,它是决定人身生、长、壮、老、已的整个自然变化过程的重要因素,对此《内经》曰:“女子七岁肾气盛……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丈夫八岁,肾气实……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八八……天癸尽。”又曰:“其年已老而有子者……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说明肾气充盛不衰,实为长寿的基础。
此外,肾还能维持人体水液代谢谢的协调平衡,在呼吸出纳方面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又肾主骨、生髓,其荣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而齿为骨之余,“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因此,人体只有肾中精气充足才能呼吸均匀,骨骼坚实,精力充沛,耳目聪明,动作灵活,思维敏捷,牙齿坚固,毛发光泽,生殖功能正常,二便通调,体格健壮。
肾精亏衰是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精为化生和资助阳气的基本物质,精不足必然会导致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衰退,多病而寿夭。如《内经》曰:“精气夺则虚……精伤则骨酸痿厥……精脱者,耳聋……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孙思邈曰:“凡人精少则病,精尽则死。”张景岳曰:“精去则炁去,黑去则炁去。”《中藏经》也云:“肾气绝则不尽其天命而死。”虞抟曰:“肾元盛则寿延,衰则寿夭。”人体衰老的迟早,寿命的长短均与肾之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因此,肾精亏为人体衰老的最基本原因。对此后世医家又结合医疗实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如叶天士在其医案中曾言:“六旬又三,形体虽充,而真气渐衰。”“老年久嗽,身动即喘,晨起喉舌干燥,夜则溲溺如淋,此肾液已枯,气散失纳,非病也,衰也。故治喘鲜效,便难干涸。”“阴精上蒸者寿,阳火下陷者危……老人阴精已惫,五液化成败浊,阻窍不通,欲溺必痛,得泄痛减。”而从临床所见,凡老年人多见之虚劳、咳嗽、胸痹、心悸、眩晕、中风、久泻、窿闭、淋浊、消渴、耳目失聪、噎隔等病证均与精亏肾衰有关。
保精之法,以节欲为关键。《内经》中将节制房事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则将“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作为导致疾病的三个重要原因之一。傅仁宇在《审视瑶函》中说:“贪淫之辈,血少精虚气血亏,每黑暗以昏蒙。”提出节欲对保持视力的重要性。明末绮石先生则提出:“在泄而不收者,宜节嗜欲以养筋。”将节欲列为预防虚劳措施之首。所以说,节欲是保精的首要措施。但节欲并非禁欲,控欲之道,贵在节、少、和。具体的节欲方法,主要有如下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