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养生大成:中医养生有哪些特点

fubabazyg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8/06
帖子
2826
获得点赞
138
声望
48
大家经常都在谈论养生,可是,大家知道养生有什么特点呢?看似不经意的问题,往往会让人犯糊涂。那么,养生究竟有些什么特点呢?我们擦亮眼睛,细细品读一番吧。
 
一、动静结合

动与静,不可分割。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在绝对的运动中包含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中又蕴含着绝对的运动,并以此形成动态平衡。如张景岳在《类经附翼·医易》中所言:“天下之万里,出于一动一静。”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对此阐发言简意赅:“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静者静动,非不动也。”中医学吸收了古代哲学动静观的基本思想,并赋予其生命科学的内涵。
首先,动静是生命变化的依据。任何生命体的发展变化,始终处在一个动静相对平衡的自我更新状态中。绝对的动使生命持续,绝对的静则生命终止。即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出入运动是宇宙万物自身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而处于动静结合的发展变化之中。
其次,相对的动静是人体生理活动表现的两种形式。人体的生理概括而言就是阴精与阳气的相互关系和功能表现,是相对的动静结合。阴精主静,是人体营养的来源;阳气主动,是人体生理机能的体现。具体而言,人体生理的动静皆是相对的,而非绝对。清代张培仁在《妙香室丛话》中说:“静之义有二:一则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老老恒言》也认为:“动而不妄动,亦静也。”
中医养生学基于这种对动静相依的深刻认识,提出了动静结合的养生法则。一方面注重生命需要运动,倡导以“小劳之术”获得适宜运动的目的;以导引、吐纳、推拿、调气、吞津等传统养生方法以及各种劳动、体育运动等形体之动,促使精气流通,维持气血和调、气机顺畅而百病不生;“出入废则神机化灭”,神机亦要动,勤用脑以锻炼思维的灵敏度,中国传统养生学中的存想就是运动大脑的一种好方法。与此同时,更主张动静相依,重视相对的静养,反对形体过劳,强调“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宜稍缓”;神宜静养,强调“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总之,动与静,必须适当结合,二者必须适度,不能出现单方面的太过或不及,即如《周易》所说:“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只有动静结合,才能达到形神合一、增强体质的目的。中医养生学解决了“生命在于运动”和“生命在于静止”的观点之争,实现了两者的完美结合。
 
(一)动以练形,静以养神

“动”包括劳动和运动两个方面。形体的动静状态与精气神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吕氏春秋·尽数》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静而少动易导致精气郁滞、气血凝结不畅,久则致患病损寿。《修真秘要》指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形体的适度运动可使精气流通,气血畅达,增强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提高生命活力。适当的动不仅能锻炼肢体、肌肉等外在形体组织,还可增强内在脾胃的健运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及精微的布散。华佗曾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脾胃健旺,气血生化源泉不竭,故健康长寿。人要想完整地完成一项运动需要全身各部分生理机能的协调,还要通过思考和实践掌握其中的要领,当一个人通过努力能很好地完成一项运动时,常会产生满足感和欣慰感,因此,适当的运动还能愉悦心情、增进智慧。中医养生学主张“动以养形”,并总结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运动养生的方法,如劳动、舞蹈、散步、导引、按摩等,通过活动形体来实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的养生目的。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经常运动可促进身体机能的新陈代谢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延缓机体衰老。
“静”是相对于“动”而言的,包括精神上的清静和形体上的相对安静两个方面。《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因此,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养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神气得养,方可健康长寿。如《文子·下德》所说:“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肥肌肤,充腹肠,开嗜欲,养生之末也。”《素问·痹论》亦指出:“静者神藏,躁者消亡。”由于“神”有任万物而理万机的作用,有易动而不易静的特点,故中医养生学又提出“静以养神”的原则,指出心神总宜清静。正如《医述·医学溯源·养生》所说:“欲延生者,心神宜恬静而无躁扰。”传统养生学将“静以养神”称之为守神。《老子》也曾提出:“静为躁君。”主张“致虚极,守静笃”,要求尽量排除杂念,减少妄动,以“致虚”与“守静”的功夫,达到心神空明宁静的境界。《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恬淡虚无”的养神摄生思想,强调了清静养神和少私寡欲的重要性。后世养生家对“去欲”以养神的认识,无论在理论还是方法上都在不断深化和发展。三国时期的嵇康、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万全等对此都曾有精辟论述。然而,心神之静不是提倡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是指精神专一,排除杂念,心无妄用。清代的曹庭栋在总结前人静养心神思想的基础上,指出:“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正常用心”,能“思索生知”,对强神健脑大有益处,强调心动太过,精血俱耗,神气失养而不能内守,可引起脏腑和机体的多种病变。
 
(二)动静结合,因人而异

《周易》认为:“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动与静,一阴一阳,相互依存,不可偏废,不可太过。中医学认为“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动和静都要适度,太过和不及都可能导致疾病。《素问》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动之过度,会损伤机体;但过度安逸,也会导致气机闭阻,气血瘀滞,亦可致病。从《内经》中的“不妄作劳”,到孙思邈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都强调动静要适度结合。
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适宜劳逸,劳逸结合,以保持动静的适度结合。否则,动之过度,会损耗精气;而过度安逸,又会导致气机闭阻,气血瘀滞。《素问·宣明五气》就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宋代程颢、程颐的《二程集·论学》中更为明确地指出:“动静节宜,所以养生也。”练功也要做到动静适度。中国传统的一些体育运动,其本质多是外动而内静、动静相互结合。外动即形体运动,内静指精神内守。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导引术和推拿按摩等均应达到“动中求静”“以静御动”的要求。而传统的调气、存想、吞津等气功锻炼方法,其性质则多是以静为主、外静而内动。外静指在练功时,不论坐、卧,一般均闭目垂帘,身体静止不动;内动是指在身体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或以意行气,或以意动脑,或以意吞唾。这种“外静内动,静中有动”的方式,是通过调控意识、呼吸、思想、唾液吞咽等方法来调整内在脏腑的功能活动,调节免疫机能,从而提高防病能力。
动静适宜是养生的一大法则,养生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动静适宜的具体量度,灵活运用以达到形神共养的最佳效果。一般而言,首先要保证动静兼修,每个人的养生都要做到心体互用,劳逸结合,不可偏废,这样才能符合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获得运动可以延年及静养可以益寿的效果。根据个人年龄、身体状况、锻炼与环境条件,以及个人的性格爱好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生项目,制订具体方案,然后持之以恒。体力较强的人可以以动为主,体力较差的人可以适当减少运动,但皆不得疲劳过度;病情较重、体质较弱的人,可以静功为主,适当配合动功,随着体质的增强,逐步增加动功的分量。早晨先静后动,以升发阳气,晚上先动后静,以潜藏神气。春夏宜动,秋冬宜静。
例如:不同年龄及体质的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20岁左右的人可选择有冲击力、强度稍大的有氧运动,如篮球、武术、健身跑、障碍跑等,以促进身体机能全面提高,增强体质;30岁左右的人,可选择打羽毛球、爬山、滑雪、健美运动等,从而提高运动器官的功能,强化全身肌肉;40岁的人可选择爬台阶、慢跑、自行车、跳健美操等运动,达到增强下肢肌力和灵活性,减轻体重的功效;50岁左右的人,可选择游泳、打网球、高尔夫球等,以促进和增强全身肌肉的弹性和骨质密度,改善身体形态,提高心肺功能;60岁以后的人,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合理选择那些轻松平缓、较为柔和的运动项目,如打太极拳、跳交谊舞、散步等,以增强身体协调和柔和的功能。运动锻炼贵在“度”,要有科学的指导,如果盲目蛮干,要求过急、过量或安排不当,就会适得其反,损害身体,甚至会发生事故。
 
二、重视养神

中医学认为,养神可益寿延年。神为一身之主宰,统率五脏六腑。神是人体生命活力和精神活动的总称,对身心健康关系重大,它不仅主导人体的精神活动,也主宰着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谢,调节人体卫外抗邪的生理活动。精神情志的活动和人体内在脏腑的关系十分密切,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良好适度的情志活动具有调节内在脏腑功能活动的作用,是生理性的,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带有自身保护的性质,甚至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愈合。《内经》特别强调“神安则延寿,神去则形散”。神安,是指良好适度的情志活动。相反,异常的情志活动则可以导致脏腑的气机失常,久则导致阴阳失调,精血亏损。《灵枢·本神》中说:“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三国时期的名相诸葛亮更有名言:“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举贤能安邦兴国,养神可益寿延年。诸葛亮把治身与治国、养神与举贤相提并论,足见养神之重要。《淮南子·原道训》谓:“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都强调养神之重要。我国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许多精辟的论述。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由精神情志失调而引起的不良情绪可以使人体脏腑功能紊乱,诱发各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如不良的精神情绪可以造成失眠、记忆力减退、恶心、食欲下降、消化性溃疡、心脏病、高血压等,甚至还可以大大提高癌症的发生率。由此可见养生贵在养神。
《灵枢·本神》中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和喜怒,指的就是调畅情志,保持心境平和。古代养生家们无不强调情志调养的重要性。如喻嘉言就说:“志意和,精神定,侮怒不起,魂魄不散,五脏俱宁,邪亦安从奈我何哉。”养神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调情致

人是有感情的,也是理智的。当感情冲动的时候,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既不失之太过,又不使其持久,要做能够驾驭自己感情的主人。过喜要收敛与抑制;发怒要疏导与平静;忧愁宜释放与自解;悲伤应转移与娱乐。这方面可遵照《孙真人卫生歌》所言:“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正意诚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只有养成处事不急不躁,心平气和,顺其自然,做到内心和谐,就可以“心静神安,福寿永存”。
 
(二)慎劳神

《寿世青编·养心说》主张:“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乐,应以自然,任其自去。此养生之法也。”告诫人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既不为脱离原则的无端琐事而忧虑焦躁,也不为一时的得失而牵肠挂肚。
 
(三)不贪得

老子《道德经·四十四章》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知止”,就是不受利益的引诱,没有过分的奢求,这样做既不是什么耻辱,也不会有什么危害,否则,为了享乐而千方百计追名逐利,贪婪无度,只能是心劳日拙,给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损神折寿。
 
(四)不患失

每个人由于分工的不同,能力的大小,以及社会的需要,人事的变迁等造成各自的境遇不同,一个人一生的境遇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作为社会一分子,对于个人地位的高低,荣誉的大小,报酬的多寡,享受的厚薄,如能泰然处之,怡然自得,则对养神十分有益。有人一旦失去权位,或先富后贫,则终日忧郁,会导致许多疾病,甚至丧生。
 
(五)寻寄托

《寿亲养老新书》说:“凡人平生为性,各有所嗜之事,见即喜之。”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亦说:“诗书悦心,山林逸性,可以延年。”老年人发展兴趣爱好,是消除孤僻郁闷的良方。琴棋书画、垂钓、旅游等,皆可愉悦身心,乐以忘忧,修身养性,全神延寿。闲暇之时,到大自然中去欣赏那飞瀑流泉、奇峰怪石、绿树修竹、芳草异卉、虫吟鸟鸣……就会使人顿感心爽神怡。良好的心理影响生理,机体各种生命节律与自然相和谐,无形中提高了生命质量、生命活力,因而能益寿延年。
 
(六)重养性

古代医家及养生家都强调“养生莫若养性”。养性,是指加强道德修养。晋代养生家葛洪指出:“若德性不修,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人们只要重视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助人为乐,光明磊落,不生妒心,与人为善,心理自然处于愉悦平衡状态,身体机能和谐,内外不为邪气所伤而无病。《内经》也提倡“清心寡欲”,是说要排除一切杂念,使心地清纯如镜,从而康泰延年。
 
(七)有信心

《素问·经脉别论》中说:“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说明意志坚强有助避免六淫致病,意志脆弱则神怯气虚,易遭外邪侵害。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意志和信念坚强可影响内分泌的变化,改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所以,碰到曲折和困难时要有信心去克服,即使失败了也要心平气和地对待,不要丧失生活的信心。
 
(八)乐观开朗

《素问·举痛论》中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要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就要对自己的工作培养兴趣,对金钱和名利不要看得太重,对周围的同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碰到烦恼时,尽快把自己解脱出来。不难发现,大多数长寿的老人都有开朗乐观的心态。
 
(九)兴趣广泛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弹琴瑟,调心神,和性情,节嗜欲。”说明一定的兴趣爱好可以安定心神,调畅情志。音乐、书画等都可以使心正气和,血脉融通,肌肉舒适,情志安逸。国外有人利用绘画治疗精神病患者,培养其控制精神活动的能力。另外,旅游、体育、集邮、摄影等爱好都对健康长寿大有裨益。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社会,与之相伴的是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情绪负重”的时代,养神越来越显得重要。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形体是神的物质基础,在养神的同时不能忽视养形,只有“形神俱养”才是完整的养生之道。
 
三、重视仁德

自古以来,中医养生家把道德作为立身之本,养生之大事。凡是有作为、有建树的人,也都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种人往往会获得健康长寿。孔子最先在《论语·雍也》中提出“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的观点。《呻吟语》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千金要方》也说:“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所作,此养生之大径也。”清代著名养生家石天基认为:“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二者并行不悖,体自健而寿命自可延长。”
孔子——儒学的创始人,他不仅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同时还是一个养生学家。孔子一生中谈论最多的是“仁”,《论语》中谈到仁的地方超过100次。“仁者寿”的思想就出自《论语·雍也》:“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其中的仁者、智者都是孔子极为称赞的人。孔子身体力行,用实践证实了自己的理论。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鲁国人的平均寿命不超过35岁,孔子却享有73岁的高龄,这在当时绝对是长寿了。孔子提出的“仁者寿”千百年来已经成为养生学的重要核心理论。孔子提倡温、良、恭、俭、让的处世态度,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君子不忧不惧”;对生活,“不怨天,不尤人”,做到处变不惊,宠辱不惊,使情绪始终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之中。汉代董仲舒解释为:“仁者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后世更是把“仁者寿”看作是长寿的代名词。仁者,心地可以无限宽广,潇洒自在。即如孔子所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从现代医学和心理学角度而言,仁人君子,没做亏心事,无忧无虑,心胸坦荡,自然能健康长寿。小人歹徒,作恶多端,生怕坏事败露,长期背着心理负担,自然难以长寿。所以古人认为“寿夭乃是善恶之气所致。仁则是善气也,所感者亦善,善气所生,安得不寿;鄙则恶气也,所感者亦恶。恶气所生,安得不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仁可以使人淡泊名利,有利于长寿。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献身医道,医德高尚,高寿102岁。他一生不恋功名,清贫淡泊,专研医药,倡导“大医精诚”“发大慈恻隐之心,善救含灵之苦”,实为医家长寿的典范。唐代著名高僧石头希迁活到91岁无疾而终,他曾为世人献上一剂“心药妙方”:“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服用方法则为:“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服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舌,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须速戒之。”希迁和尚还解释说:“凡欲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况此不劳主顾,不费药金,不劳煎煮,何不服之?”于平凡的言语道出做人的标准,于幽默之中又富含丰富的哲理。孙思邈也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清代石成金还指出:“惟善可以延寿命,避夭折。”
可见,仁人之所以能够长寿,是因为他们在道德上有较高的修养,将身有节,动静相宜,喜怒有常,不害其性,内心安宁,意志不乱,气机调和,血行流畅,脏腑阴阳协调,寿命自可延长。
自古德高长寿者甚多。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读书破万卷,写诗万余首。在面对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之时,他以“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写书”的远大志向,反对投降卖国,反映了其豁达的胸怀与乐观的情志。他坚持锻炼养生,一直活到85岁。四川有位113岁的老中医罗明山,生于清同治年间,现虽年逾百岁,依旧步履稳健,精神饱满。他医德高尚,一生经历曲折,但心胸开阔,胸怀坦荡,不患得患失,乐观处世,对贫苦者,解囊相助,而自己则生活俭朴,粗茶淡饭,加上他能长年坚持养生锻炼,所以享有高寿。
有人统计,古今寿星中,有德者居多。当今我国百岁老人中,大都为人忠厚,心地善良,助人为乐,仁慈厚道,宽以待人,而自己生活都非常俭朴。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善恶对人的寿命确实有显著影响。古人常言“善恶终有报”,这是人们在长期观察中发现的一种人生现象。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大慈善家特里萨修女,一生中照顾过无数传染病患者,但她本人却从未被感染过,而且享年87岁。巴西医学家巴丁斯对长寿老人进行过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长寿老人都是德高望重者。而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曾对2700多人进行过一次长达14年的跟踪调查,也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乐于助人、和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其预期寿命会显著延长;相反心存敌意,损人利己,和他人不能融洽相处的人,其死亡率比正常人要高出1.5倍。美国心血管病专家威廉斯博士从1958年开始对225名医科大学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因心脏病而死亡者,恶人是好人的5倍。更有趣的是,现代行为医学也得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研究结论,但这种“报应”并非来自于神灵,而是源自人体自身的一些化学物质。
现代研究表明,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对维持人体的生理稳态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三者均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大量临床实际调查表明,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通过高级神经中枢对全身起到良性的调节作用,相反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正如《内经》所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现代生理学的观点认为,思维活动和喜怒哀乐是隶属于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大脑皮质的功能,自主神经系统调控着内脏的运动规律,自主神经较高级的中枢位于下丘脑,而下丘脑要接受大脑皮质的控制。当人们发怒时可致心跳加快、血压上升,也就是情绪的变化可引起自主神经所支配的器官活动亦随之发生变化。如甲状腺、肾上腺等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都要受腺垂体所产生激素的调控。腺垂体在调控这些靶器官的同时,还要接受下丘脑的调控;下丘脑又受到其上位中枢尤其是大脑皮质的影响。因此,“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必然影响到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功能。
临床中常见有些患者,一着急上火就会口角起疱,现代医学叫作单纯性疱疹,治愈后往往会再因“上火”而复发。这是因为表面上疱疹虽然治愈,但疱疹病毒并未彻底根除,也不可能彻底根除,而是隐藏在支配口角的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节的神经细胞中,躲过了免疫系统的通缉。当体内抑制病毒的免疫机能低下时,这种病毒便会沿着神经纤维到达它曾作乱过的地方,再次引起疱疹。故每当着急上火时就容易引发本病。说明情绪变化对人体抗病毒的免疫功能是有所影响的。
 
四、固护正气

正气,是人体一切正常生理机能活动和抗病及自我康复能力的总称。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固护人体正气,认为体质的强弱及机体是否出现早衰,主要取决于自身正气是否充足。如果正气充实,脏腑功能协调,经络气血畅通,机体就生化正常,身体健康强壮,精力充沛,可得长寿;反之,若正气不足,则体质虚弱,精神不济,容易未老先衰,寿短夭折。从发病学角度来看,人由年轻到衰老、体质由强变弱、由健康到亚健康甚至疾病,无不是因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所致。在导致疾病的“外因”与“内因”之间,中医主张内因正气居主导地位,而外因则居于次要地位。一般情况下,只要人体正气旺盛,就不易被邪气侵犯,机体不会轻易发生疾病,即使患病,症状也比较轻,治疗和恢复也比较容易。所以《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人体正气相对不足,抗病能力低下,邪气便可以乘虚而入,侵犯人体而引发疾病,即《内经》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然,在某些条件下,邪气也可以成为导致疾病发生的主导因素,因此,在强调固护正气的同时,也主张要积极采取措施,“避其毒气”,以维护人体正气。
对此,中医养生学提出了“固护正气”的养生原则。强调以保养正气为核心,充分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神的主动调摄,养护正气,以提高人体的生命活力,增强适应自然界的能力,从而实现强身健体、防病抗衰、益寿延年等养生目的。养生是人有意识地通过采用各种方法来养护生命的一种主观行为。因此,人首先要能充分认识生命的重要性,知道天地之间存在着诸多影响生命健康的因素,才会有目的地采取各种具体的养生行为。在养生的实践中,一方面要通过自身努力去改造自然,通过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来养生;另一方面要通过有意识地养护人体内环境来养生。固护正气的法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具体实施:
 
(一)内养正气

《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亦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进一步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这些论述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了中医正虚发病的观点。
但如何使“正气存内”,达到“邪不可干”的目的,则关系到人体体质的强弱,精神状态的好坏以及生活环境、营养和锻炼等多方面因素。体质虚弱除因疾病引起外,往往与先天禀赋有关。《灵枢·寿夭刚柔》即指出:“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虽然说人的禀赋在生理上有其差异性,对人体的发病有一定的影响,但如能加强后天调养,还是可以达到不受邪气侵害的目的。中国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十分重视护养人体正气。《厚生训纂·卷之六》对养护正气的原则和方法做了概括:“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人体诸气得养,则脏腑功能协调,保持机体生化有常,则正气旺盛,人的精力充沛,自然健康长寿;若正气虚弱,则致精神不振,多病早衰。一旦生理活动的动力源泉衰竭,生命运动也就终止了。由此可知,中医养生学所指的正气,实际上是维护健康人体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抵御病邪的抗病能力。正气充实,可维持体内阴阳平衡,更好地适应外在环境,有效抵御外来邪气的侵害,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早衰的出现,故保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要务。
 
1
护肾保精,扶助根本

精是生命活动的根本,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人体机能的高低,关系到衰老的速度,而肾主藏精,故有“人之有肾,如树之有根”的说法。因此,中医养生学认为扶正当首先从肾入手,护肾保精固本可作为养生的基本措施。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肾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密切联系。肾虚可导致多方面的功能紊乱,出现病理变化和早衰现象。临床大量报道都表明,纵欲无制,致精血亏损,会造成身体虚弱,引发多种疾病,导致过早的衰老甚至死亡。这说明重视对肾的养护,对于防病、延寿、抗衰老有积极意义。护肾保精的方法,要从节欲保精、导引、按摩、运动养生、食疗、药物调养等多方面入手,通过调补肾之精气,以协调其他脏腑的阴阳平衡。保持肾的精气充沛,有利于元气畅行,能增强身体的调节能力,更好地适应自然。
 
2
调养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胃强弱也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所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图书编·脏气脏德》亦说:“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体健康长寿的重要基础。
脾胃为水谷之海,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等都是源自于脾胃,只要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强盛就有保障。脾胃同时又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谢,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人之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则是元气生化之本。李东垣提倡“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提出脾胃伤则元气损,元气损则人折寿的观点。他在《脾胃论·卷下》中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元气不充,则正气虚弱。李东垣又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说明脾胃虚弱是百病得以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调理脾胃、扶正益气也就成为中医养生的重要法则。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调理脾胃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机能,调节对整个机体的生理状态,从而防衰抗老。从治疗学的角度看,调理脾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除了调治消化系统疾病外,对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以及妇科、五官科等方面的疾患,都有良好的调治效果。可见,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源。中国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十分重视对脾胃的养护,而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极其丰富,如饮食调养、药物调养、情志调摄、针灸按摩、气功吐纳、起居劳逸调养等,皆可达到健运脾胃、补益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调理肾气,在于培补精气,协调阴阳;养护脾胃,在于促进运化,补益元气,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是保全身形、预防早衰的重要途径。正如《本草衍义》所言:“夫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外者实外,以充快悦泽、贪欲恣情为务,殊不知外实则内虚也;善养内者实内,使脏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饮食常适其宜。”故庄周曰:“人之所取可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若能常如是畏谨,疾病何缘而起,寿考焉得不长?贤者造形而悟,愚者临病不知,诚可畏也。”这里的“养内”,即突出强调对精血的调养,重在调补脾肾,此为培补正气的要旨所在。
 
(二)外避邪气
中医发病学说在强调内在正气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重视外避邪气。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言:“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素问·移精变气论》亦言:“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素问·玉机真脏论》则提到:“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无论何种邪气入侵,都会或多或少引动正气抗邪,从而扰乱脏腑气血的正常功能,不同程度地耗散人的精气,避邪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保护正气,所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避虚邪以安其正。”对于一般轻微病邪,能通过保护正气,达到防止疾病发生的目的,但若是较为严重的四时不正之气,甚至疫气,就必须要懂得规避邪气的重要性,掌握避邪的时机。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中医养生学认为邪气是疾病损伤正气的触发因素,强调避邪安正,通过避免六淫外侵、七情内伤、饮食劳逸不当、金刃外伤、虫兽灾害等,使正气安和,不受损耗,从而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