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受盛之官主化物;大肠传道之官主变化;
我曾提问过这个问题,是不是认为太浅显不屑一顾?还是阁下与其
小肠受盛之官主化物;大肠传道之官主变化;
小肠后面那个字,盛,他应该读cheng而不是读sheng,
cheng是什么意思,他应该通承载,现在中国人往饭碗里添饭,叫做盛饭意思就是这个碗能承载这个饭
sheng是什么意思,他指多,是形容词而cheng是动词,意思是说小肠承载这个谷食
小肠承载这个谷食,他是在干什么,他是为了和食物发生最大的接触,以吸收食物中的精微
大肠小肠,都为腑,腑的最根本特征就是内里是空的,能承载东西内经有云,六腑实而不满,五脏满而不实。
六腑里面装着东西,但是不会满,因为这个东西在运动中,在往前走,而没有堆在那里堆在那里就是病了叫做积滞。
六腑就是装着东西,但是不会装满,因为一直在往前走
五脏里面是满地,因为里面装的是血液,血液你不可能装一半空一般如果这个脏器装一半血液,剩一半空气,这个血液系统就走不了了,这个在物理学上叫做气缚,自己百度一下水泵系统里面,和五脏系统里面是完全相同的一旦水泵系统里面有空气,这个损害是极大的,整个系统都会崩溃掉。。
所以五脏系统里面也是一样,如果有半点是空的,这个系统立刻就会崩溃掉,水泵会走不动,血液会流不动,这个是要人命的。
所以五脏里面是满的,但是没有食物那样的固体东西存在,里面都是血,你不肯呢个用手捞起来一个实物的固体的东西,所以内经认为他不实
小肠把食物腐熟,这个就叫化物,你吃进去米是米,面是面,肉是肉,到了小肠里面就,米不是米,面不是面,肉不是肉了,因为他变成糊状了这个就叫变化出焉所以说小肠承载,并且化物本来是吃进去肉,他给化成糊了你吃进去萝卜,苹果,他也给化成糊了,这个就叫化物。
大肠功能是传导,古人那个传道和现在的传导是一个意思食物消化吸收之后,就不再是食物了,他就是残渣了,大肠主要是存储这些残渣。
并且,大肠吸收面的水分,无机盐,维生素但主要是吸收水分他是腑,所以承载残渣
他把糊状的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吸收掉,这个糊就不再是糊了,是什么你自己猜,就是传说中的粑粑。
这个水分必须吸收掉,吸收不掉就拉稀了
下面有一个难点,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听懂,,,肾主运水,但是这个水的末梢,肾运不了
我给你打个比喻,梳子能梳头发,但是如果这个梳子齿太密了,他就不叫梳子了,他叫篦子。。
篦子用来干什么的,今天的小孩都不知道了,以前人头发里面经常长虱子,你用梳子,你弄不掉这个虱子,必须得用篦子
而你用篦子,就没法梳头,疏起来费尽。
梳子,是大范围的,高效率的,梳头但是细节他做不到。。
篦子,是小范围的,细节的梳头,但是大范围他适宜,他慢
这叫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肾和肺就是这个关系
肾能大范围,主体的,高强度的,运水但是,细节他做不了,
肺能小幅度,细节上,运水,就是把肾运水除不掉的水湿,他可以除掉。这个叫做肺主宣发
好了下面问题来了,为什么肺和大肠相表里,那是因为,光靠肾运水,剩余的水依旧不少,剩这些,肾他云不了,只能靠肺来宣发。。
大肠就正好处在这个档次上,如果肺不加入运水宣发,那么这个水就多,肾还运不了这个细节,那么水多,大肠就吸收不了这个水,就会拉稀
如果肺加入,他把肾云不了的水,他给宣发掉,那么大肠就有了自己的吸收水分的空间,他才能吸收水分,你才能不拉稀
我再给你用数字举个例子,假设你血液中有100分的水,肾能除掉90分,剩下10分除不掉,这10分水在里面,你就足以拉稀了
那怎么办,只能靠肺,肺可以把这个剩余的水分在除掉8分,也就是剩下2的水,只有这个时候,大肠才能启动把大肠里面的水分向血液中转化,在让这个水分达到10分,然后肺继续宣发,在变成2分,大肠再吸收水分,再吸收到10分
所以你看,0-90分的水分,归肾,90-98分的水分,归肺和大肠
大肠把肠道内剩余的水分都吸收掉了,这个糊状的食物残渣,才能变成香蕉便,否则就是拉稀////这个过程就叫做变化,从糊状,变成香蕉状。
这样你能听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