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学脉心得

民间中医高人!!!
 
桂枝汤之脉
桂枝汤为太阳中风之方。其证为头痛、项强、发热、汗出、恶风,其脉为阳浮而阴弱。脉之浮部属阳以候气,沉部属阴以候血。阳浮而阴弱,则当三指轻取得浮缓,按取得弱,故曰阳浮而阴弱。此乃以浮沉分阴阳。后贤亦有据右手三部得浮缓脉为阳浮,左手三部得弱小脉为阴弱,亦为阳浮阴弱,此乃左右浮沉分阴阳。
桂枝汤证本风并于卫而致荣弱卫强。卫强则疏泄甚,荣弱则秘固乏力,终至气衰血弱,汗出恶风,成表虚恶风寒之证。仲祖但据阳浮阴弱之理,举浮按弱之脉,用桂枝入营以温通,芍药入营而收敛;生姜入胃以发散,大枣入脾以补阴,两两表里,各自一散一敛,一动一静,一阴一阳,炙草调和表里且安中,啜粥以助药力,温服以促发汗,胃气布而荣阴内充,卫阳敛而风邪外解。
浮缓者,脉之浮部松缓不紧也;按弱者,按取而得沉部软弱无力也。
 
与网友谈中医教材
本人愚昧,先谢表扬!教材问题,浅见当以经典为主。读经典初始难懂,可先读各家发明,历代都有。各家有了了解,再读原著。原著三五遍,仍不得要领;不要紧,反复把玩,方可渐得入门。本人亦刚入门径。入门即久,才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体会。这时再看各家,竟觉的各家有不足,到了把经方也能分能和,才有小成。
互相学习而已!
 
仲祖“平脉法”,有:“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虛,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一条,其中“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虛,大为实”,意为寸口脉浮取虚,按取大而实,说明表虚里实,热倂于里之意。“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一句,是说热倂于里在寸在尺又不同:寸为阳主气,故在寸是气热倂里为格(格于外不得入之意);尺为阴主阴主血,故在尺为血热併里为关(被关于里不得出之意)。热倂于里不得出,发生病变在寸在上必发吐逆,在尺在下则不得小便。实热在里在下焦不仅不得小便,久之身体组织被热所毒必发癌变,故癌症气血结聚,均由热毒造成;知其原则癌亦非不可治之病!
我治此例癌症,时间短,无副作用,无复发,花费与西医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月余即可。若不知此理,仅按照西医思路,精密检查,确定微观层面上的病因,施以化学毒药对抗治疗,徒害人性命,骗人钱财而已!
仲祖“平脉法”,乃从原理来教后学,历代后贤所作脉法,真不可同日语矣!!!
 
察脉先别气血阴阳
脉动之源,气血使之。脉乃气血先见,故善察脉者,当先别气血。
气为阳,血为阴。气无形,寓于血之中。无血则气无所附,故血流尽人必死。血有质,必被气以运。故血失气运则凝固,人亦死。
气性动,喜发散。血性静,喜收敛。一动一静,一散一敛,动中有静,散中有敛,一阴一阳之道。
气虽散之,必被血敛之。血虽敛之,必被气散之。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欲开之,血欲合之。一阴一阳,夫妻之道,和之则为脉,分之则为气血。
 
看ct片开方的专家
我一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在省中医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徒弟哪儿用了一年半的中药,(具体说是一月去一趟,一次拿一个月的药,中药和止疼药同时用,有病历,我看过。我还上网查了名老中医姓名和这位专家徒弟的姓名,都赫然在册),无任何效果,至找到我前,应该增加了病情,我就感到很惊讶了!可是,我的这位外省的病人,竟然告诉我北京的专家,连病人的面也不用见,只是看ct片,就会开出一年的中药,病人吃了一段时间,胃难受就不吃了,只好求地方的中医治胃,吃了地方医生的中药,胃才好些。因为我是一名业余中医,我真不知道主流中医怎么发展的这么快,是不是主流中医超过了古代的医圣,还是中西医结合的这么好。只好在此发感慨了!
真不知道主流的“专家"们,做何感想???
 
谈气血脉诊
平脉法云: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盛。是说每个人由于禀受先天不同,气和血及五脏六腑都有偏盛偏衰之不同。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此处阴阳脉,指脉的浮部为阳以侯气,沉部为阴以侯血。寸部为阳亦以侯气,尺部为阴亦以侯血。可通过取浮部或寸口以侯气的盛衰,或通过取沉部或尺中以侯血分之盛衰。如论中云桂枝汤证阳浮而阴弱,和尺中迟者不可发汗血少故也,以及桂枝加黄芪汤寸口虚气分不足之脉。气独盛者则脉强,是说气分偏盛则脉动幅度大而有力;血独盛者则脉滑,滑为血盛之诊也;气偏衰者则脉微,此微字指脉动幅度小而无力;血偏衰者则脉涩,涩为血少脉动不流利。气血和者则脉缓,指气血调和无偏盛偏衰,则脉动和缓从容,不疾不徐。
此乃诊气血之法,诊法首要。常见时医临诊,竟不能知在气在血,皆不读平脉法之误。仲祖平脉法,皆从原理上来教后学,无一字多,无一字少,学者必须多读而深思,方能得其要旨。
 
谈诊脉分部
寸关尺三部
寸关尺三部主气血之升降。寸口为阳,尺中为阴,关上为枢纽。气为阳其性升,故候于寸口。血为阴其性降,故侯于尺中。气血交融,升降力均等,故三部大小均等,无偏大偏小偏强偏弱,是为常脉。气独盛上升力盛则寸口动势强。血独盛下降力强则尺中形盛。气弱升力不及则寸口动势弱。血不足降力不及则尺中形虚。又有气病及血或血病及气而成上盛下虚或上虚下盛,或治气或治血或气血兼治。
 
浮中沉三部
浮中沉三部司气血之出入,浮部为阳,沉部为阴,中取候中州之气亦为枢纽。气为阳其性发散,故候于浮部。血为阴其性收敛,故候于沉部。气血交融散敛之力均等故浮沉象势均等是为常脉。气独强发散力强则浮部势强。血独盛收敛力盛则沉部形盛。气不及发散力弱则浮部势弱。血不足收敛力弱则沉部形虚。气病及血或血病及气有成表(浮部)虚里(沉部)实,或表实里虚。甚者偏倂于表或偏倂于里,治当气血兼顾随时消息。
 
左右两脉。
左手三部候心肝肾,右手三部候肺脾名门。肝木当令于春,心火当令于夏皆为阳,故左脉为阳。肺金当令于秋,脾土为金之母,故右脉为阴。左脉虽为阳但主血可察血分之盛衰,右脉虽为阴但主气故可察气分之强弱。平人右手较左手灵活正右主气左主血之故。右脉主气为表故表病可察,左脉主血为里故里证(血与阴)可知。
经言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察气血之法,不外动静、升降、出入、上下、表里、左右,是为辩脉基本大法。
 
与网友讨论为什么现在糖尿病人很多
当今社会有这么多的糖尿病人,与占据主流医学地位的西医有关。西医的理论基础就错了!不仅治不了糖尿病,高血压、白血病、癌症都治不了!西医的降压药、降糖药、消炎药、抗病毒药,其实就是一种“安慰剂”而已。不仅不治病,副作用更不用说。

占据主流医学地位,就占领了一切舆论工具。西医理论被舆论宣传的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只要西医说不能治的病,就是不能治,因为人们已经对西医坚信不疑,从官到民,全世界、全国都如此。病人只迷信西医“科学”,有什么办法?这就是糖尿病,高血压、白血病、癌症病人这么多的原因。还要怀疑吗?

院校中医,被西医的方法论迷惑,不能按照中医方法辨证治病,已经沦为西医的附庸。既不能按照中医方法辩证,且按照西医方法研究中药,他们亦占据主流中医的地位。沉迷于病毒、高分子、细胞、基因理论。这些病多,主流中医也逃脱不了干系!

细想一下,西医未来到以前,这些病是怎么治的?

权且不说做中医学问,一个人最起码要对历史有一个了解吧!!!
 
关于纯中医
纯中医是不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不会看ct片、核磁共振结果;治病不挂吊瓶,不让病人终生服药,不使用西药治病的“真中医”;是以证印脉,以脉印证,纯用中医思维方式处方治病的“先生”。
纯中医也可能终生都没有“著作问世”,也可能没有宽大舒适明亮的诊所,没有主任、教授、学者、院士的头衔,但有的是四方百姓的信任!
百姓爱护,当局欲封杀!这就是当下民间无数处于“非法行医”地位的“纯中医”!!!
 
:064:韩老师,多写一些医案让后辈学习!
 
我在本论坛发《我的脉诊趣事》贴后,承蒙管理员、各版主和众网友的关爱,陆续有网友联系,询问如何学好脉学,以及应读哪些书,在此,将本人为什么谈脉及学脉体会,回复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我早年先后读过82年版北京中医学校教材《实用中医学》、《医学衷中参西录》、《频胡脉诀》、《黄帝内经素问》、《针灸大成》、《景岳全书》、《脉诊》(刘冠军著)等很多医学方面书籍,其中《频胡脉诀》曾经下功夫背诵,下的功夫应该是不少,可是,临证治病仍然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后来,看到有许多中医名家,都谈到学中医要从经典学起,于是,便放下这些书,从《伤寒杂病论》下手,就是反复读各大名家《伤寒杂病论》注释本。有了初步体会后,后来就读原本,反复读,读反复。终于,基本弄懂了六经辩证的原理。有人说仲祖以六经统百病,我体会到这确实是真理。六经是个大系统,六经辨证已经包括了五脏六腑辩证、气血营卫辩证,更包括了人体的一切四肢百骸。就是说人体内外的五脏六腑、气血筋骨皮肉,四肢百骸,都可用六经这个大系统来辩证,来分类。六经再分为六个分系统,六个分系统之间的关系,则可以再用阴阳、五行来表示和说明。明白了这个道理,才基本明白了如何治病。也就是说,遇到临床病人,自然是先分辨病在何经,是经病,还是脏腑病,还是所合病;是一经病还是两经、多经病。等到这时候,阴阳就用上了,阴阳的概念更大,也可以更小;也就是大处有阴阳,小处也有阴阳。如果涉及两经病、三经病就又涉及到了五行,“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举例。弄清六经辩证,我大概用了六、七年的功夫。那么如何分辨病在何经、何脏腑,那就要根据病人的证和脉进行辩证,每经病的证和脉,是不一样的,所以,仲祖《伤寒杂病论》,每篇都是“辩某某病脉证并治”。这里仲祖为什么不说舌呢?可以理解为望(气色、形态)、闻(音声)、问(病人自觉不舒)、切(脉),舌诊可以统一到“望”的范畴。《伤寒杂病论》中,讲四诊的内容,脉诊篇幅最多,可见仲祖最重脉诊。察色、舌诊、听音声较少。那么,仲祖为什么独重脉诊呢?我觉得脉是最真实、最能反映病的根本原因。所谓“四诊和参”,就是其他“三诊”提供的信息,要与“脉诊”获得的信息互相参照,但是,脉诊最能真实反映疾病原因。常常见到,病人某些方面“虚”,某些方面“实”,在“证”的层面上,反映不明显,不容易觉察,但是,脉诊却提示的很明确。还有很多,在“证”的层面,有很多共象,但是,脉象提示的病因却迥然相反,或相去甚远。所以,仅仅根据“望、闻、问”三诊,忽略“脉”诊,处方治病,虽然也有成功时,但是终不能全胜。(当下,之所以有很多西医治不了,中医也不能治的疾病,基本原因就是医生没有找到发病的根本原因,医生对这些病的诊断,仅仅停留在证的层面,更有甚者,竟依据西医诊断立法治病,更属荒谬)。当下某些人,不顾经典“脉证并治”的要求,反而依据后人仅从证论治的观点,希图说明轻脉重证的合理性,也是很不客观的。例“脉阴阳俱紧,反汗出”一条,汗出是很多情况都有的,不凭脉诊,就不知道是“亡阳”,因为病在太阳、阳明、少阳,都有汗出;而且,太阳病,汗出情况正多,有时很难分辨;阳亡于外,恶寒也没有,一搭手“阴阳俱紧”,才知道是少阴亡阳。再例,“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病如伤寒一样发热恶寒无汗,脉应当浮紧而不浮紧反而浮弱,不脉诊如何知道是气血不足。前些日子见有网友在论坛发帖求助,说病人“脉沉细数”,我断沉细为少阴病,病当为西医说所的白血病无疑,治当上清心火,下温肾阳,温清并施方可。而某些好心网友把近贤据西医血液病的治疗理论提供给该楼主,还有网友处了三阳病的方药,真是不知说什么好。我深深体会到,依据脉诊处方治病,用药最少,效果最好。《伤寒杂病论》中,有很多条的内容,都告诫后人这一点。当然,学诊脉比较难,但是只有学会了诊脉,才是学会了中医。
学脉诊,除了《伤寒杂病论》以外,《频胡脉诀》和现在的教材、专著,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只可参考。另外,参考书较好的就是王雨三的治病法规,清朝的《陆氏三世医验》。读《陆氏三世医验》,见陆氏三世医家,仅据脉处方治病,药少方简,效如桴鼓,真叫人佩服。阅读此类医案,简直就是跟老师实习,看上几遍,对自己学习脉学,确实有很大帮助。
我自从学懂了六经辩证,才从心里觉得豁然开朗了。不管遇到什么病,先搭手诊脉,再问证;或趁病人进门休息,先问病再诊脉,心里就不会迷惑。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疑难病,处理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因为据其脉和证,很快就辩清了病在何经、何脏腑。或单方,或复方,再据证据脉稍作加减,就会效如桴鼓,而且方小药少,深得病人喜欢。我曾治疗过强直性脊椎炎,急性期一个月就治愈;十几年的重症,三个月治愈(这一例不仅腰背膝痛,而且胸中闷痛也很厉害)。治疗过吐血(住院几次西医都治不好,确诊是肺主管的问题)、糖尿病血糖高、(十余剂药就降到正常),鼻炎(有过敏性的,也有息肉手术后复发的),满脸红痘(高中生小姑娘一脸红痘),抑郁症(就是象崔永元那种类型,还有烦躁欲自杀的),脑垂体瘤,乳腺病(有一例近似于癌症),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时发烦躁,出汗,睡眠障碍),老年女性尿道口息肉,男性遗精,腰椎间盘突出,心脏病,冠心病,腰腿疼,高血压,各种胃病,各种便秘,还有一些西医检查指标都正常,但是病人很痛苦的疑难病。当然,由于我不是专业医生,接触的病人较少,我的病人都是口口相传而来。但是,我还是坚信:凡病,总有治法。基本大法就是平脉辨证,脉证相参,找出疾病根本原因,对症治疗。总之,我感觉,六经辨证是个法宝,我心里经常想,中医的鼻祖,张仲景发明了六经辨证,为千秋万代后人造福,真是功德无量!
看到当下中医界,学院出来的主流中医,多数不懂脉,“养生堂”的大国医,竟然不诊脉,直接命令病人去做各种西医的检查。我来自北京的一个病人,对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大名家的评价是“讲课可以,看病不行,都不诊脉”,加上媒体及各论坛的某些高级专家,不去仔细学习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而是用西医的观念和理论,来分析中医理论,美其名曰创新发展中医理论,实际是篡改中医的理论。对日见消亡的中医,认识不到是疗效不好,让病人抛弃了中医,转而求西医;而错误的认为中医理论不新。对癌症、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糖尿病、白血病等西医无法治疗的疾病,主流中医也束手无策,根本原因是主流中医们不懂诊脉,不懂六经辨证,找不到疾病的根本原因,因而无法下手去治疗。我坚信,只要善于诊脉,利用仲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六经辨证,就会象《伤寒杂病论》“序”里所说,“虽不能尽愈诸病,但可以见病知源”。
脉诊在四诊当中,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点古人说的很多,只谈我的体会。望、闻、问获得的信息,都要与“切”获得的信息来印证,也就是,望、闻、问获得的信息,与切脉提示的信息相匹配了,医生才能得到真实的病因,如不相匹配,就要再仔细分辨。如病人头疼在头两侧,必得浮弦脉,是少阳头疼;如沉弦脉,就要考虑有没有厥阴病掺杂。再如得大脉,病人吃喝饭量大,冷热均可,自是阳明病。如心慌心悸,心病有见,则可考虑少阴心病;因为心脉洪大,而阳明脉也大,这个大确定了,再与谁的病匹配了,才能确定是谁的病。再如,常见有的前人医案叙述脉弦,其实浮弦、沉弦、三部都弦、左弦、右弦,提示的信息都不一样。不仅弦脉,各种脉都是一样的。我治过的疑难病,很少很少是三部脉一样的。特别是一些长期服用西药的病人,或经过住院治疗的病人,三部脉有的虚的厉害,有的实的厉害,提示了西药的副作用对病人脏腑破坏性很大,需要进行补,治起来很费力。常见一些经过精神病院治疗过的病人,其外形随还是人形,但认真说,已不具备人的各项功能了。所以说,脉诊必需“三部”“九候”,寸、关、尺,上、中、下;浮、中、沉,表、里、中;仔细推循病因,再与病人的各种“证”对应上。也叫“四诊互参”,从而找到“证”的根本原因。对根本原因施治,才叫辩证施治,才是根本的治病方法。我常对病人说,“凡病总有治法,就怕找不到原因”。对于一些疑难重病,反复推寻病因,往往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我还认为,中医不传之秘在脉,不在药量,因为找到了根本原因,对根本原因才可以下重剂。找不到根本原因,如何下的重剂呢!
以上仅为我一个业余习医者的体会,当然,院校出来的中医,往往反对,因为他们的脉诊只用了二十个课时,而我用了六、七年的时间。轻易得来的东西必然不是宝贵的。
慬谈个人体会如上,如果能对自学中医的人士起一点参考的作用,我也会很高兴。当然,由于理论和智力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衷心欢迎各位专家、网友,批评、商榷、拍砖。
喜读老师心得,得益多多,不经一番寒彻骨,那来梅花扑鼻香。你的成就是心力与毅力的结果。向你学习!
 
现在有一些主流的中医,为了否定脉学的重要性,罗列历代医家关于对“望闻问切”的论述,千方百计淡化脉诊,甚至否定脉诊。唯独未看到《伤寒杂病论》的内容中,”平脉法“内容最多,篇幅最长。其中,望(身、面、五官五色、舌、形体)、闻(五音)、问(病人自觉不舒服的感觉)的内容,也包括在里面,仲祖自有其深意。杂病部分(或者说金匮要略中),每篇都有对脉的论述,而舌诊的内容则零零星星,可见仲祖独重脉诊。后贤重证轻脉,重舌轻脉,皆因为脉诊难学。且后贤所学,虽皆从仲祖所出,但可肯定未理解仲祖原旨无疑,自不能与仲祖相提并论。近时,见一“精英”,已有多部著作问世,发帖言“我的著作《中医分析》已付印”,并附“内容简介”,大意为用数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医进行数字化分析。洋洋洒洒、著作等身的专家,与之讨论脉诊,竟言“我不大重视诊脉”,问其何为弱脉,竟不能答。此君之著作,竟大有市场,有多人争相购买,真乃咄咄怪事!这叫我有时不得不怀疑,我下了那么多功夫研究六经和脉诊,到底是对还是错?抑或者是我的研究方向错了,还是“专家”们的研究方向对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清者自清,何苦陈情。我为你的努力鼓与呼!
 
白血病,是西医的病名。早年,我子侄辈的孩子曾有一例。那时我还没有弄懂脉诊。孩子大学就要毕业了,发病后,区医院不能确诊,市专业医院确诊治疗,省级医院治疗,花费三十多万元,最后还是不治。在市专业医院住院治疗时,就是强的松退烧,我去看望时,每天用到8片,效果还是不好。转到省级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我曾注意了孩子的脉,浮大,按之即空,或浮大,按之有动象。最近网友发的一例,是沉细数,所以,西医的分型也不一样。后来,我试图了解一下这种病的“证”和“脉”,可是,百度得到的资料很多,都是西医理论基础上的“证”,很多中医论文资料也是,基本没有中医的辩证资料。脉,更不用说。发热、出血、气阴两虚,治疗必是清热解毒。但是,由于没有脉诊,根本不知道病在何经,何脏腑。病入三阴,必入血脉,各有主证主脉。心主血脉,脾统血,肝藏血,脉各不一样,搭手便知。清心则连、芩、栀、翘,清肝则丹、芩、芍、地,实脾止血更不必说,为何不说脉?心洪、肝弦、脾缓,当然兼证见则必有兼脉,我觉得,为什么这种病,西医治不了,中医也不能治,还是辨证不清,根源不明,治疗方向不准,淮河发了洪灾,你去黄河筑堤有何用。
世上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是没有遇到能够治愈的人。医学的奇迹往往发生在不经意的探索者身上。
 
谈“惵卑相搏”
平脉法云:寸口“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损” 。损者,气血俱损之意。所谓惵者,恐惧之貌。形容脉势如人有所畏惧,应指不能高如其分,唯唯诺诺而行。卑者,低矮且下贱之意。惵卑相搏,则形容脉搏跳动无力,脉形又虚,此气血两损也。

应该注意的是,惵卑相搏之脉,并不是损脉的定义。平脉法在将浮沉分为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一条,末尾有“若损至脉来,为难治”。此处所说的损脉为一息不足三至,为阳绝之脉。可惜流行的28种脉,竟然没有损脉的介绍。

几年前曾治一女,不到60岁,主证是多睡,不愿与人交流,喜独处,偶有自语,其他皆正常。细询其经历,曾多年从事人力车送煤球营生,辛苦之人,45岁天葵已竭。其两脉虽长宽俱不减而反大,脉形竟如倒在平地的水,无往来起伏,似流不流之象。初以桂枝汤加参、芪、归之属以有效,但仍精神萎靡,正欲加安神之品,病人竟等不及而去。

年初治一60岁女病人,西医确诊多系统萎缩,主证是血压低,站立血压只有30~60,脑主干神经与小脑萎缩,讲话不流利且口齿不清,反复跌倒,无法独自行走,夜间难以入睡,二便不通,稍动即大汗出,吃饭时亦大汗淋漓。左右两脉均上大下小成楔形,上脉虽大仍是极薄不厚,正惵卑相搏之象,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数剂即效。

流行本(宋本)《伤寒论》无平脉法,其他几个版本的《伤寒杂病论》,首篇皆有平脉法。现学院教材的脉学部分,大体与《频湖脉学》相同,以致于学院中医以为《频湖脉学》就是脉学全部。本人认为,平脉法才是脉学的真谛所在,只有真正学会平脉法,才可以做到“虽不能尽愈诸病,庶可见病之源”。
 
由版主最后编辑:
《伤寒杂病论》书名由来猜想

古人把天干地支配合起来纪时,从“甲子”开始到“癸亥”,正好六十个数。故把六十这个数,称作一个“花甲子”。为什么不叫“花乙丑”呢?因为十天干的第一个是“甲”,十二地支的第一个是“子”,六十花甲子是从“甲子”开始。为了说起来方便就叫“甲子”了。

人体感受外邪,伤人最厉害的是“寒”邪,其它的“风、暑、湿、燥、热”等邪气,伤人都不及“寒”邪严重,尽管《伤寒杂病论》的内容,也包括了“暑病、湿病、燥病、热病、瘟疫等病的“脉证并治”,但是按照古人的习惯,书名还是只写了“伤寒”二字。

就象吃饭,其实也要吃菜、喝汤,但是大家见了面,只是问:”吃饭了没有”一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