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热病》全篇说解
我把《热病》全篇划分为六个小段落,编成47句话,现逐句说解一番,希望大家踊跃批评,以便修改。
原文1: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说解:
“偏枯,身偏不用”,即偏瘫,俗称半身不遂。这种病多由脑血管栓塞而成,而古人认为属于“中风”,故又称“大风”,也就是自然界的八面来风因为某种原因突然侵入到了人体的经络之中。
“痛”,是指针刺之时有痛感,以此表示该患者的神气还能正常流通,也就是中风程度还不是十分严重。这里需要提起注意的是:文言有省文的特点,不要把这个“而痛”想象为身偏不用的一侧(患侧)肢体疼痛,更不可想象为健侧的肢体疼痛,因为实际上偏瘫患者没有肢体疼痛。
“言不变,志不乱”,是说言语和神志都很正常,仍是意在表明中风程度较轻。实际上,大多数初次中风患者,往往就是这种表现。
以上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这句话的难点在“分腠”和“巨针”。
“分腠”,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分肉和腠理等所有肌肤浅层软组织的统称,然而实际上是古代针医刻意编造的模糊术语,他的目的就是让人搞不清真正的“病”在哪儿。《寒热病》:“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凡此四时,各以时为齐,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脉,经输治骨髓五脏”。很显然,在其它的《内经》篇章,“分腠”也仍然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单凭字面意义,我们只能知道它是肌肤软组织,却无法得知其究竟指的是哪种软组织或者肌肤的哪个具体部位。
“巨针”也是这样,作为一种针具名称,“巨针”之名却不见于“九针”,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因为“九针”已经能够满足古代针医的所有临床需要,更重要的是,“九针”是针医先师明文规定的标准配置,具有法定规则的权威性,其中暗合天地之数,如果凭空再多出一种,就有哗众取宠、标新立异、欺师叛祖之嫌,古人应该没有这种想法和胆量。故“巨针”这个名称非常突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巨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九针”中的“大针”或“长针”,又或者可能是另外一种又粗又长的针,然而到底是也不是,抑或到底多粗多长,作者没说,我们仍然无法得知,所以“巨针”肯定也是作者刻意编造的一个模糊术语。
实际上,后人在阅读《内经》时,都能或多或少隐隐约约意识到,《内经》作者凡在涉及针法、针具的细节之处,往往都是使用这种含糊其辞的模糊术语,让读者困惑不解、无所适从,根本不知道如何操作。比如《九针十二原》主要讲“小针之要”,从字面上看,“小针”应该就是很短小纤细的针,但是到底多么小,却捂着盖着不肯说清,那么即便全部掌握了“小针之要”,也仍然不知道如何操作。于是不得不让人怀疑:这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语焉不详的表述肯定不是某个作者的一时疏忽,而是在当时的整个针医群体内部,本来就有一个类似契约的规定,使得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回避任何技术性细节。
但是,毫无疑问,“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肯定有确切指认某个具体位置的涵义。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显然是:导致患者偏瘫的病邪就潜伏于分肉和腠理的某个部位,用“巨针”针刺的方法即能很麻利地把它清除出去,而施加针刺总要对准肌肤的某个确切位置才行。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只能从“巨针”入手,先弄清“巨针”到底是什么针,然后才能明白“分腠之间”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因为,从逻辑理性上讲,《热病》作者身为针医组织的骨干成员,他不可能不维护“九针”的权威性。我们看该作者在后文中屡次提到“第一针”、“第三针”、“第四针”、“第六针”,这些显然都是“九针”的原有序列号,可见“九针”在他心目中已经成为一个经典模式,连先后序列都不敢有丝毫的变动,由此可知他对“九针”是多么的尊重。那么,他也绝不可能独出心裁地发明一种新式针具以破坏“九针”的完整统一。因此,其所谓“巨针”,只能是“九针”中原有的一种,只不过为了掩人耳目,特意换了一个迷惑外部人的新名。
《说文》:“巨,规巨也,从工”。由此可见,古文的“巨”也可以作为“矩”的通假字,而不仅仅是又粗又长的意思。我们知道,规与矩是古人制作方圆的工具,则规即圆规,矩即方角尺也,故“矩”又可以引申出“方”或“角”的意义。因此,所谓“巨针”,也可以理解为“矩形之针”,而“矩形之针”其实就是有棱有角的针。再看《九针十二原》:“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锋针者,刃三隅”,即是说锋针有三个棱角(即今之三棱针模式),这是“九针”中唯一带有棱角的针,是则本篇所谓“巨针”者,实即“九针”中之第四针-锋针也。因为锋针带有三个棱角,故刺破皮肉以后不容易很快愈合,特别适合于点刺出血,所以锋针实际上就是古代针医专门用于放血的针具。《九针论》:“四者(暗指第四针)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
那么,很显然,既然“巨针”就是专门放血的锋针,既然《热病》作者特意强调“巨针取之”,则“分腠之间”的具体所指,就只能是那些位于肌肤浅层而比较凸显的浅静脉。因此,“病在分腠之间”实际上就是“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之互语,而其潜台词,即是说治疗这种中风的病主要就是针刺浅静脉放血,而放血就必须使用矩形之针。
“益其不足,损其有余”,则是说在用有棱有角的矩针刺泻放血以后,还要再用圆润光滑的毫针深刺致气。盖刺泻放血即“损其有余”也,而留针致气即“益其不足”也。此所以古代针医又有“泻必用方”、“补必用圆”的说辞。
“乃可复也”,是说对于初次中风而程度较轻的患者,尽可大胆治疗,而且如果及时采取上述治疗措施,迅速康复的可能性还很大。
《热病》作者之所以用“分腠”、“巨针”这样的模糊术语,显然是有意识的误导,而且,这个误导显然是非常成功的。我们看到,后世有人真的制作出了长达一米的大粗针,就号称“巨针”。
因为针医创始人(即针医学派的开山鼻祖,也就是《内经》作者经常提到的“先师”)对针法针具有严格的保密规定,所有针具的具体样式和具体作用,以及所有行之有效的针刺技术,一律禁止外传(当时的说法是“非其人勿传”)。《热病》作者以及其他的《内经》作者俱为门人子弟辈,当然要恪守这项规定,所以在付诸公开文字时就必须做一些模糊化处理。毫无疑问,任何非正式针医,由于未经拜师而不得其真传,则即便看到“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这种文字,也绝对闹不清所谓的“病”到底在哪里,所以也很难猜测出“巨针”的样式和作用,于是就达到了严格保密的目的。
我把《热病》全篇划分为六个小段落,编成47句话,现逐句说解一番,希望大家踊跃批评,以便修改。
原文1: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说解:
“偏枯,身偏不用”,即偏瘫,俗称半身不遂。这种病多由脑血管栓塞而成,而古人认为属于“中风”,故又称“大风”,也就是自然界的八面来风因为某种原因突然侵入到了人体的经络之中。
“痛”,是指针刺之时有痛感,以此表示该患者的神气还能正常流通,也就是中风程度还不是十分严重。这里需要提起注意的是:文言有省文的特点,不要把这个“而痛”想象为身偏不用的一侧(患侧)肢体疼痛,更不可想象为健侧的肢体疼痛,因为实际上偏瘫患者没有肢体疼痛。
“言不变,志不乱”,是说言语和神志都很正常,仍是意在表明中风程度较轻。实际上,大多数初次中风患者,往往就是这种表现。
以上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这句话的难点在“分腠”和“巨针”。
“分腠”,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分肉和腠理等所有肌肤浅层软组织的统称,然而实际上是古代针医刻意编造的模糊术语,他的目的就是让人搞不清真正的“病”在哪儿。《寒热病》:“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凡此四时,各以时为齐,络脉治皮肤,分腠治肌肉,气口治筋脉,经输治骨髓五脏”。很显然,在其它的《内经》篇章,“分腠”也仍然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单凭字面意义,我们只能知道它是肌肤软组织,却无法得知其究竟指的是哪种软组织或者肌肤的哪个具体部位。
“巨针”也是这样,作为一种针具名称,“巨针”之名却不见于“九针”,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因为“九针”已经能够满足古代针医的所有临床需要,更重要的是,“九针”是针医先师明文规定的标准配置,具有法定规则的权威性,其中暗合天地之数,如果凭空再多出一种,就有哗众取宠、标新立异、欺师叛祖之嫌,古人应该没有这种想法和胆量。故“巨针”这个名称非常突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巨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九针”中的“大针”或“长针”,又或者可能是另外一种又粗又长的针,然而到底是也不是,抑或到底多粗多长,作者没说,我们仍然无法得知,所以“巨针”肯定也是作者刻意编造的一个模糊术语。
实际上,后人在阅读《内经》时,都能或多或少隐隐约约意识到,《内经》作者凡在涉及针法、针具的细节之处,往往都是使用这种含糊其辞的模糊术语,让读者困惑不解、无所适从,根本不知道如何操作。比如《九针十二原》主要讲“小针之要”,从字面上看,“小针”应该就是很短小纤细的针,但是到底多么小,却捂着盖着不肯说清,那么即便全部掌握了“小针之要”,也仍然不知道如何操作。于是不得不让人怀疑:这种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语焉不详的表述肯定不是某个作者的一时疏忽,而是在当时的整个针医群体内部,本来就有一个类似契约的规定,使得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回避任何技术性细节。
但是,毫无疑问,“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肯定有确切指认某个具体位置的涵义。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显然是:导致患者偏瘫的病邪就潜伏于分肉和腠理的某个部位,用“巨针”针刺的方法即能很麻利地把它清除出去,而施加针刺总要对准肌肤的某个确切位置才行。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只能从“巨针”入手,先弄清“巨针”到底是什么针,然后才能明白“分腠之间”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因为,从逻辑理性上讲,《热病》作者身为针医组织的骨干成员,他不可能不维护“九针”的权威性。我们看该作者在后文中屡次提到“第一针”、“第三针”、“第四针”、“第六针”,这些显然都是“九针”的原有序列号,可见“九针”在他心目中已经成为一个经典模式,连先后序列都不敢有丝毫的变动,由此可知他对“九针”是多么的尊重。那么,他也绝不可能独出心裁地发明一种新式针具以破坏“九针”的完整统一。因此,其所谓“巨针”,只能是“九针”中原有的一种,只不过为了掩人耳目,特意换了一个迷惑外部人的新名。
《说文》:“巨,规巨也,从工”。由此可见,古文的“巨”也可以作为“矩”的通假字,而不仅仅是又粗又长的意思。我们知道,规与矩是古人制作方圆的工具,则规即圆规,矩即方角尺也,故“矩”又可以引申出“方”或“角”的意义。因此,所谓“巨针”,也可以理解为“矩形之针”,而“矩形之针”其实就是有棱有角的针。再看《九针十二原》:“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锋针者,刃三隅”,即是说锋针有三个棱角(即今之三棱针模式),这是“九针”中唯一带有棱角的针,是则本篇所谓“巨针”者,实即“九针”中之第四针-锋针也。因为锋针带有三个棱角,故刺破皮肉以后不容易很快愈合,特别适合于点刺出血,所以锋针实际上就是古代针医专门用于放血的针具。《九针论》:“四者(暗指第四针)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
那么,很显然,既然“巨针”就是专门放血的锋针,既然《热病》作者特意强调“巨针取之”,则“分腠之间”的具体所指,就只能是那些位于肌肤浅层而比较凸显的浅静脉。因此,“病在分腠之间”实际上就是“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之互语,而其潜台词,即是说治疗这种中风的病主要就是针刺浅静脉放血,而放血就必须使用矩形之针。
“益其不足,损其有余”,则是说在用有棱有角的矩针刺泻放血以后,还要再用圆润光滑的毫针深刺致气。盖刺泻放血即“损其有余”也,而留针致气即“益其不足”也。此所以古代针医又有“泻必用方”、“补必用圆”的说辞。
“乃可复也”,是说对于初次中风而程度较轻的患者,尽可大胆治疗,而且如果及时采取上述治疗措施,迅速康复的可能性还很大。
《热病》作者之所以用“分腠”、“巨针”这样的模糊术语,显然是有意识的误导,而且,这个误导显然是非常成功的。我们看到,后世有人真的制作出了长达一米的大粗针,就号称“巨针”。
因为针医创始人(即针医学派的开山鼻祖,也就是《内经》作者经常提到的“先师”)对针法针具有严格的保密规定,所有针具的具体样式和具体作用,以及所有行之有效的针刺技术,一律禁止外传(当时的说法是“非其人勿传”)。《热病》作者以及其他的《内经》作者俱为门人子弟辈,当然要恪守这项规定,所以在付诸公开文字时就必须做一些模糊化处理。毫无疑问,任何非正式针医,由于未经拜师而不得其真传,则即便看到“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这种文字,也绝对闹不清所谓的“病”到底在哪里,所以也很难猜测出“巨针”的样式和作用,于是就达到了严格保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