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麻黄汤和大青龙

建议刘兄以后别用生姜皮了,别听什么以皮治皮的话,直接用生姜就好。
 
本帖最后由 刘军 于 2014-10-8 14:17 编辑

梦幻人生; 说:
梦幻人生 发表于 2014-10-7 22:55
建议刘兄以后别用生姜皮了,别听什么以皮治皮的话,直接用生姜就好。

多谢,这是抄录别人的医案以学习的。到是感谢梦幻兄的葱汁喷鼻法,我用了,简便好用。
 
痔疮? ?陈忠旭医案:李某某,男,48岁。有痔疮病史,两天前肛门疼痛,痔疮脱出,行走不便。检查肛门左侧卧位,内痔脱出嵌顿11点处,痔核暗紫色,肛缘水肿,有粘液及血液渗出。诊断为内痔脱出嵌顿。处方:内服麻杏甘石汤加玄胡l0克,丹皮10克,桃仁l0克。服2刑,疼痛减轻,水肿渐消。继服上方8剂,症状消失。后随访末发。? ? ? ?按语:肺热移于大肠,肠络淤滞,诱发痔疮。本案叙证不祥,除此之外,当有咳嗽、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脉证为凭。治宜麻杏甘石汤清宣肺热治本,佐以玄胡、丹皮、桃仁化淤行气。此腑病治脏之法也。
 
石膏大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味辛,微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连翘: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堪逐。 味苦,平。主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 桑皮甘辛,止嗽定喘,泻肺火邪,其功不坏。(代梓白皮)还有点利小便的作用。 味甘,寒。主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叶:主除寒热,出汗。
 
解表这里用麻黄杏仁
 
本帖最后由 刘军 于 2014-11-12 16:36 编辑

盛××,男,65岁。1994年12月8日就诊 有冠心病史。每遇入冬,天气严寒之时,出现心律过缓,不满40次,心悸不安,胸中憋闷,后背恶寒。视其舌淡嫩、苔白;切其脉沉迟无力。辨证:脉沉迟为阴为寒,寒则血脉不温,阴霾用事。背为阳府,而虚其护,则心肺功能失其正常,故见胸满背寒之变。为疏: 附子12g、麻黄3g、细辛3g、红人参12g、麦冬20g、五味子10g。 服尽三剂,脉增至一息四至。又服三剂,则心悸、气短、胸满、背寒等症消除,脉搏增至一息五至而愈。
 
我认为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更合适。所以名家用药也有不切的时候。那些吹牛感冒咳嗽应手治好的人,我想问下他:18般咳嗽,心咳,大肠咳等等,都见过了吗,都有十拿九稳的应对方药了吗。不会是一方通应吧。
 
本帖最后由 刘军 于 2014-11-12 16:54 编辑

这里麻黄减为二两,表减,而且不欲过于发阳。和小青龙一样,表已减,所以都去了杏仁。这些都是猜测,不象刘渡舟,人家是用过了才说,言有实据,至少不会误导人。意测的就不一定了。
 
本帖最后由 刘军 于 2014-11-12 18:48 编辑

看医案,很明白的指向一个方,为什么到了我自己,就变得复杂了泥。难道我的这架机器他本身就要复杂一些吗?比如前几天,发汗后,汗出余咳不清。当然就是桂枝加浓朴杏子佳了。临到去买药,我再看下舌,他**的,平时老不变的舌,这回变成了舌淡边有齿痕,表面薄薄一层嫩黄的腻苔。脉不会,只知道个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其它如滑涩革牢弦紧什么的,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这下傻眼了舍,这那里还是桂枝证,是温胆汤证泥还是温胆汤证涅,又开始犹豫。这就叫临证犹疑,胸无定见。志于此,日后也许会明白。
还有苔,平时几乎无苔,现在有苔,虽然是病苔,是不是象中基说的,反而有了胃气廖泥?不是吧。所以光看个苔,是看不出胃气有无的,能吃能睡,那才是有胃气。
中医就是这样的,这样说也对,反过来他也对,反正是他老是对的,你老是错的。圆滑的中国人创造了圆滑的中医,什么东东都能自圆其说,你看这个五行,通过生克制化,随便你那里出问题,他都可以和其他地方联系起来,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也许我这架机器真被我弄复杂了。就像老婆说的:你第一回是肾炎脚肿住进了省医院(幸好最后经过半个月的住院检查,不是大部分的类型,只是一个小问题。我到购书中心翻了许多国外的资料,很多类型是不可逆的,15到20年会发展成透析,透析是什么,知道吗,发花钱买残生。而且买不了多久。我一起住草堂医院的有个小伙,才20多岁,他*的,想起都难过。)第二年又是胸腔积液进去了,这第三年是不是该轮到肝了。我弟第妹妹说我压力大累的,老婆说我每回得病不是一开始就去省医院,就拖,老自己搞,又搞不好。管他什么原因,反正这架机器只有6成新了,也许还没有6成。 随笔至此,3年后再来看 也许就像现在看3年前的笔记,幼稚得不值一笑。
 
《张氏医通》说:“暴哑声不出,咽痛异常,卒然而起,或欲咳不能咳,或无痰,或清痰上溢,脉多沉紧,或数疾无伦,此大寒犯肾也,麻黄附子细辛汤温之,并以蜜制附子噙之,慎不可轻用寒凉之剂 乱说,若取掉脉沉紧三字,他还是大寒犯肾吗吗。
 
麻黄桂枝用于表闭,麻黄杏仁用于宣利肺气,麻黄细辛用于太少两感偏于散表寒,麻黄甘草偏于温里寒.
 
本帖最后由 刘军 于 2014-11-30 12:33 编辑

麻杏甘,是个基础,用于宣肺利气,表实重,加桂枝。内热配石膏,表湿配苍术,有化热的,配薏仁。发黄配姜翘赤小豆桑白皮。合病少阴时,配附子,连杏仁都去了。视表里轻重而配细辛或去甘草。
 
临证犹疑,胸无定见

自医的最大毛病
 
粑棰_lujE9; 说:
粑棰_lujE9 发表于 2014-11-30 17:08
临证犹疑,胸无定见

自医的最大毛病

tongyi
 

我给自己的亲人们治病时就不知如何下手,总是心有所寄。无法做到和给别人治病时的随心和周到。
 
看医案,很明白的指向一个方,为什么到了我自己,就变得复杂了泥。难道我的这架机器他本身就要复杂一些吗?

我想你没有考虑到今年是太阴湿土,湿气比较重,还有就是解表的时候不能大汗出,否则风气出了,湿气还在,病必不除,这不是伤寒里说的吗?
 
本帖最后由 文子医生 于 2014-11-30 20:58 编辑

半个月的住院

自己给自己看病,容易看不清楚,用药不要量太大,不要太执着。否则害了自己。反正是药三分毒,你这么执着和好学习的人,不如学习内经,搞针灸吧。比如我刮经脉加重了,反过来刮就是,不象药吃下去,得毒害身体一遍再出来。看内经从灵枢开始看容易入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