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话杂谈 自学中医点滴记实(连载)

中药的来源之二:植物的种皮和果皮。中药里面有陈皮、枳壳、连翘、锦灯笼、花生衣、西瓜皮、石榴皮、山茱萸、等;谷糠、小麦壳、水稻壳、柚子皮、榴莲皮等。
 
仔细看楼主10年的帖子,真心佩服。
我是湿滞脾虚体质,舌苔腻两边及头部红。吃东西不注意(过辣不干净)就容易腹泻,胀气也有。总胆固醇和血脂一直偏高。最近体检发现低压也超过90,低压经常性的85-90之间。
想问楼主讨个调理血压的方子,万分感谢。
 
仔细看楼主10年的帖子,真心佩服。
我是湿滞脾虚体质,舌苔腻两边及头部红。吃东西不注意(过辣不干净)就容易腹泻,胀气也有。总胆固醇和血脂一直偏高。最近体检发现低压也超过90,低压经常性的85-90之间。
想问楼主讨个调理血压的方子,万分感谢。
你这情况跟睡眠不好有很大关糸,体质虚要经常吃点中药,但量不能大,能改善睡眠就行。你先从生鲜的食物开始,像大蒜、葱、生姜、生洋葱、生花生、生黑豆等等,试试看。粮食就吃点全面谷物。
 
中药的来源之三:生鲜食品。如大蒜、葱、生姜、生洋葱、生花生、生黑豆等,粮食类尽量吃些带皮的,如全麦面,粗粮谷物。野菜类如苦菜、蒲公英、橙皮、山药、柚子皮等。紫苏、薄荷、等。
 
中药的来源之四:植物的根茎叶花果。
一、从中药种类的比重上看,植物地下部分的中药数量远大于地上部分,什么原因?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地下的根茎面临的病菌威胁远高于地上部分 ;因为在北方,地上部分主要生长在夏季,面对的主要是“需氧性”或叫“好气性”病菌,所以地面上的部分具有天然的抗细菌性;而地下的根茎不但会遭受夏季细菌的威胁同时还对地下潮湿缺氧环境的病毒同样具有抗病能力。
二、地下部分大多“味”重,地上部分的中药大多“气”重。因为,对于细菌而言,夏季多数是需要空气(氧气)的,对于那些需要“呼吸”的病菌,使用“毒气”“熏蒸”的办法效果比较好,当然,对于砂土环境生长的植物地下的根茎也同样会面临细菌的威胁,所以有些中药的地下也有“气”重的表现。
三、地下部分中药多用于冬季,地上部分的中药多用于夏季。原因就是夏季疾病多引发于细菌,冬季疾病多引发于病毒。当然疾病往往是病毒和细菌结伴而行,所以,一个方子里面往往也是混合搭配,综合调理。
 
火种(初识民间验方之魅力)

本帖最后由 YYXZZM 于 2014-4-26 17:52 编辑

记得在二十年前,小舅子得了一种怪病,除了腿疼之外,时间一久,大腿肿胀,在大腿外侧还破了个小孔,偶尔有黄水流出,到医院几经检查也查不出是什么毛病,开刀后取出类似“豆腐渣”一样的东西很多;待伤口愈合之后的一段时间又会反复出现上述症状,次年不得不再开一次刀将内容物取出。无耐之下再到医院做检查,幸运的是这次遇到个有经验的专家,拍片显示糸骨盆一侧的骨头损坏所致,受损的骨头脱落并随黄水向下沉降,最终胀破皮肤而形成小孔流出。专家诊断为“骨结核”病,并处以抗结核病西药治疗。
回家之后,有一位民间医生得知此病属“结核病”,就告诉他一个民间偏方:狼毒根煮红枣。每天吃十几个红枣,就这样大概经过一年的时间痊愈,至今从未复发。
有一年,我回老家,遇到本村一位老妇人,也是腿疼并伴有黄水从破损的皮肤中流出,我便嘱咐其子女用“狼毒煮红枣”治疗,不到一年时间痊愈,至今老人还健在。
之后在县城,有一位陌生人慕名来找我,说她的一个亲戚得了“骨髓炎”,向我讨要此方,我便详细告之。
从那时起,我第一次感觉到中药的魅力,也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中医的火种。
楼主能把这个奇方公布出来真是功德无量!可能很多人见此方后都会推荐或试用这个方子。可是,这个狠毒毕竟是毒药,弄多了可能会中毒,弄少了可能又达不到预期效果。建立楼主把好事做彻底,把狼毒用量搞明白:鲜品用多重(鲜根有长短粗细)?干品用多重(不生长这个药的地方要用干品)?弄清楚剂量问题,对于楼主来说不难,弄两根鲜品狼毒根,先称鲜品,然后切片弄干称干品,这样鲜品和干品的数据都出来了。患者用之,既不会中毒,又会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实为大善!
 
这种病叫“骨膜炎”?俗称“巴骨流痰”?
 
楼主能把这个奇方公布出来真是功德无量!可能很多人见此方后都会推荐或试用这个方子。可是,这个狠毒毕竟是毒药,弄多了可能会中毒,弄少了可能又达不到预期效果。建立楼主把好事做彻底,把狼毒用量搞明白:鲜品用多重(鲜根有长短粗细)?干品用多重(不生长这个药的地方要用干品)?弄清楚剂量问题,对于楼主来说不难,弄两根鲜品狼毒根,先称鲜品,然后切片弄干称干品,这样鲜品和干品的数据都出来了。患者用之,既不会中毒,又会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实为大善!
我从来不称,量多少无所谓,你把药煎出来,喝的时候喝多喝少由你控制。
 
中药的来源之五:生物之“毒”
一、如蒲公英、地锦草、野苦菜、苦黄连等破伤口流出的汁液。
二、一些昆虫像蝎子、蜈蚣、毒蛇、蟾蜍、马蜂等身体内的毒液。
三、一些树木受伤时流出的“树胶”(杏树、桃树、李子、松树等)都会产生树胶。
四、一些植物天生的具有“毒素”,比如“狠毒”、苦杏仁、附子、半夏等。
 
请问楼主用的狼毒是不是下面这种?因为这种野芋有些地方也叫狼毒。
1737376529332.png
 

中国中药资源大典:​

西南老虎芋
【别名】假海芋、卜芥、狼毒。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尖尾芋的根茎。
【本草考证】本品历代本草没有记载。始见于《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1969年)。
【主产地】主产于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
1737376759164.png
 
对,“一桥飞架南北”,我们北方所说的“狠毒”就是你发的下面这个图片,开的花蕊就像过去我们用的火柴头。你上面发的那种我还没见过。
 
中药的来源之六:矿物质中药
一、直接的矿物质。比如《伤寒论》里用的最多的石膏,还有硫黄、磁石、代赭石、白矾、朱砂等。
二、间接性矿物质。
1、间接性植物矿物质。如麻黄、锁阳、肉苁蓉、大黄、百草霜等。(其原理,在我之前的帖子里有过详细的论述)。
2、间接性动物矿物质。如鳖甲、龟甲、牡蛎、牛角、鹿角(鹿茸)等。
 
中药的来源之七:“菌类药”
这类药的一大特点是不同于间接矿物质中药(以土壤中的矿物质为营养原料),它以有机质(树木、树根或树叶)为营养原料,相当于一种“寄生植物”,人类将它用于中药也是利用了它天然的搞病菌特性。
二者的共性:都不以光合作用合成营养物质,而是吸收土壤或植物本身具有的营养。
 
最后编辑:
动植物免疫力带给我们的思考
一、植物界抗病力强的一般是那种长得比较苗条的“剑形叶”品种,而人和动物抗病力强的也那类长得比较苗条的群体。
二、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或人类,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凡是抗病力强的品种(动植物),都是身形“细长”、机体内含水量小,没有多余营养物质的品种,属于那些“贫脊“型的物种。
三、人要想健康就必需保持身体的”精简“,就象鸟类一样不能有多余的脂肪和水。少吃多运动,是保持健康的良好习惯。
 
话说“气味”药
一、气味药大致分为“气”重、“味”重和“气味”俱重三种类型。
二、“气”重的中药材大都分布在植物地上部分,包括许多芳香化湿类的中药(像藿香、野菊花、榴莲皮、牡丹皮等)。
三、“味”重的中药材大都分布在植物的地下部分,像生姜、当归、苦参、黄连、白术等;当然,地下部分也有“气”重的中药材,比如像白芷、细辛等,一般是由于地下土壤多以透气性较好的砂质土壤,面对病毒威胁的同时也面临细菌的威胁,因为跟空气接触,所以地下部分的中药往往“气”重“味”也重。
四、“味”重的中药大多对”病毒“或“厌氧菌”有效,“气”重的中药大都对“好气菌”有效,而”气“重”味“也重的中药材大都对二者(病菌)都有效。
五、夏季疾病主要来源于细菌,所以,用药主要以”气“药为主(如藿香正气丸)”味“药为辅,冬季疾病大多来源于病毒,用药主要以”味“重的地下根茎类中药材为主,”气“药为辅。看看治疗新冠肺炎的”清肺排毒汤“组成:麻黄6 桂枝9 茯苓15 生姜9 细辛6 藿香9 甘草6 泽泻9 柴胡16 紫菀9 山药12 杏仁9 猪苓9 黄芩6 冬花9 枳实6 生石膏20 白术9 姜半夏9 射干9 陈皮6.
 
最后编辑:
话说“苦味药”
一、苦味的中药的来源大多源自植物,也是光合作用的结果,所以苦味药进入体内后也会被转化分解释放能量,也是营养的一部分。
二、苦味药之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或杀灭病菌,那是因为“苦”跟“甜”是相反的,是跟“香甜”的食物相反的食物,是体内微生物最害怕和排拆的一种物质,所以它能够有效地抑制病菌。
三、作为一种“味”重的中药,在中药里面“气味”俱重的药材并不多,据我现在了解到的有“连翘”、“秦艽”。
四、作为“美食”的一种”反食物“,所以”苦味药“可以在夏季”大显身手“,是夏季抑制病菌的良药。
五、苦味药是抑菌的良药也是清肝的工具,是生命燃烧的善后能手。
六‘、苦味药虽好,但用多了也会伤阴。
 
中药的两大功效和作用
一、从中药的来源上看,中药大多取自于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或动物(身体的局部或全部),都是对大自然中病虫害的防御,尤其是病菌的威胁,所以人类借助这一工具拿来为我所用,用它来抑制或杀灭病菌。
二、从不同中药来源于产地和环境的不同,其中包含的营养物质不同,人类可以借助其为我们补充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有机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后退
顶部